第一百八十八章 岳飛絕對是民族英雄,不容置疑
岳飛厲害嗎?
當然厲害?
岳飛究竟有多厲害?
用什麼方法可以證明岳飛厲害?
很簡單,看一看金朝歷史怎麼說就行。
…………
“岳飛厲害嗎?”
看到這裏,始皇帝嬴政陷入了思考之中。
猶豫片刻,他毫不猶豫的說出:
“朕雖然沒有見過岳飛,但是從大宋的歷史來說,朕估計這個岳飛肯定會非常厲害。”
“畢竟大宋都是一幫軟蛋,而且岳飛能打得金兵都畏懼他,說明他很厲害。”
“至於是不是民族英雄,朕還得看看盤點視頻再說。”
…………
談到岳飛,其實從側面來看更好一點。
從其他人的視角,可以看出岳飛的生平。
首先,就是秦儈。
在後世,秦儈可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奸臣。
秦檜跪了八百年之後,依舊有不少人為其鳴冤叫屈。
他們認為,正因秦檜主導的議和,才有南宋一百五十餘年的江山。
如果沒有秦儈,說不定南宋早就滅亡了。
所以,在他們的眼裏,秦檜有功於社稷,不僅不該再跪下去了,而且應該給秦檜翻案,重塑一個忠臣秦檜。
其實,早在大清建立之後,對秦檜的翻案就開始了。
比如,被譽為清朝三大史學家的趙翼,也就是記載朱棣誅方孝孺十族、徐達吃蒸鵝而死的史學家,他就認為秦檜議和才有南宋的偏安。
近代也有人認為,秦檜有大功而世人唾罵他至於今日,真是冤枉。
那麼,秦檜是不是真被人冤枉了呢?
不妨換一個角度,看一看金朝如何記載那一段歷史的,或許能從中看到真相。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秦檜最大的兩個罪行,一是投降式的紹興議和,二是冤殺岳飛。
這兩點都和岳飛息息相關。
金國指名道姓的說出,議和的前提就是殺岳飛。
所以,想要了解秦檜是不是被冤枉了,就要看一看歷史上岳飛的貢獻究竟有多大,尤其是金國歷史是如何記載的。
秦檜得勢,地位大漲之後,他瘋狂刪改宋金戰爭時期的各類資料,和岳飛征戰的各種資料。
也就是所謂的“稍及於己者,悉皆更易焚棄”,甚至“藏書萬卷焚之”的地步。
他為什麼這麼做,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所做的正確。
總之,從宋朝歷史上看的話,很難看到一個比較真實全面的岳飛。
因為宋朝很多有關岳飛的史書,都是被篡改的。
然而,如果粗看金國歷史,也會陷入一個窘境,因為金國比宋朝還要狠。
在記載歷史時,更是常見諱敗為勝。
所以,金國歷史中的慘敗,要麼輕描淡寫,要麼隻字不提。
從金國歷史上,也很難了解岳飛真正的情況。
正因如此,後世才有很多文章質疑岳飛的戰功,甚至認為岳飛戰功是虛構的。
如果岳飛沒什麼戰功的“沽名釣譽”,那麼秦檜《紹興議和》就是一個力挽狂瀾的英明之舉了。
事實真是如此嗎?不妨仔細讀一讀金國歷史。
在金國歷史中,韓世忠痛擊金兀朮的黃天盪大戰,變成了“被金兀朮追北七十里”、“世忠僅能自免”。
背城大破拐子馬的名將劉錡,金國更是“屏蔽+封殺”了這一次慘敗。
總之,矮化抗金名將是金國歷史的基本風格。
這在後世倭寇篡改歷史也是極為相似。
對於一代名將岳飛,金國歷史也差不多這麼做,如果簡單的讀金國歷史看岳飛,估計頓時就有這個的感覺。
那麼金國的作風可能就是:岳飛弱爆了,岳飛敗仗多,岳飛不堪一擊這一類的話。
然而,金國歷史還是在不經意間,說出了岳飛究竟有多厲害。
宋寧宗時期,丞相韓侂胄主持了開禧北伐,但沒想到金國策反了吳曦。
吳曦是抗金英雄吳璘之孫,后自稱蜀王,四十一天就被平叛。
在給吳曦的勸降信中,金國的人說了這麼一段話: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叄夷之誅,可不畏哉?
單看這裏,不說其他。
單說“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就足以證明岳飛之厲害程度。
而秦檜將這樣的岳飛殺害,並且篡改歷史,自然是奸臣無疑。
在那個急需神將鎮守的戰爭年代,秦檜卻自毀長城,沒有一致對外,反而將抗金有功的大功臣岳飛殺害,何談冤枉一說?
也許會有人說,岳飛不是秦檜所殺,主謀是趙構。
這句話姑且算對。
但有一件事要弄清楚,宋金議和可是秦檜力主促成的。
秦儈殺了岳飛之後,換來了一份《紹興議和》,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根據金史記載,紹興議和之前,金兀朮非常囂張,聲稱不議和就接着打。
然而,金人李大諒的《征蒙記》中,卻揭露了真相,即:金兀朮親口承認,金兵雖有小勝,但實質精銳盡失,補給斷絕,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所謂“若宋軍渡江,不擊自潰”。
所以,當南宋以莫須有殺死岳飛,將議和書送來之後,金兀朮仰天感嘆命運神奇。
“若能決,無一人一騎得回也”,進而自誇的說,“吾私心用智,但一檄書下,遂取捷”。
換言之,《紹興議和》是一份讓金國撿了大便宜的議和書。
從上述金兀朮的情況來看,在此之前,如果岳飛不死,如果岳飛繼續北伐,真可能創造一個奇迹。
讓人遺憾的是,不知道是秦檜無膽,還是秦檜賣國,或是眼光問題,儘管岳飛想要打下去,但卻被秦檜拒絕,反而將其誣陷,錯失一次好機會。
《紹興議和》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殺死岳飛。
從這一角度來看,力主議和的秦檜,應該是岳飛死亡的真正推手。
顯然,無論是從戰功卓著的岳飛,還是從《紹興議和》來看,秦檜跪了八百年,遠遠不夠贖其罪行。
尤其是《紹興議和》之前,金兵明明陷入了絕境,最後在秦檜的幫助之下,卻“反敗為勝”,成為議和中的大贏家,可謂古今罕見。
縱觀歷史上的議和,有戰略性議和,有戰術性議和,有投降式議和。
客觀的說,秦檜主張議和沒有大錯,但錯在投降式的議和。
即是南宋自廢武功,殺掉英雄岳飛,放棄收復失地,主動淪為金國“藩屬”。
更為重要的是,議和之後,秦檜也沒想過北伐問題,而是只想偏安。
所以,說秦檜是奸臣,一點沒有冤枉他,該一直跪下去。
…………
“這個秦檜絕對是奸臣!”
“他的雕像才跪了八百年?”
“而且後世竟然有人為他翻案,覺得他做的事情是對的?”
“朕很不理解,這華夏大地怎麼會有這種蠢人?”
“秦儈這種狗東西在朕的面前,朕必給他千萬種折磨他的方法。”
看完這裏后,唐太宗李世民心裏那叫一個氣啊。
出賣自己的國家和英雄,這種大奸臣不應該被殺嗎?
那些想要為他翻案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
天空的投影在繼續。
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
當然是,這毫無疑問。
岳飛所代表的“盡忠報國”的家國情懷,早已經成為當代華夏人民所追求的精神圖騰。
這種家國情懷,這種舍小我成就大我的英雄氣概,它曾經激勵無數華夏兒女,在華夏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誓死抵抗倭寇等外來力量,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奇觀。
從這一點上來看,岳飛做為華夏民族的英雄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岳飛做為華夏文化的一個標籤,已經在華夏人民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的家國情懷,是華夏價值體系的基礎。
要知道,沒有華夏文化的復興,就沒有華夏民族的復興。
要實現華夏民族的復興,必須高舉華夏文化的旗幟。
因此,華夏就要大力弘揚岳飛的這種愛國主義精神。
然而後世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誰賦予了他們定義民族英雄的權力和職責,按照他們的對民族英雄的定義,岳飛自然不是民族英雄。
然而他們對民族英雄的定義以及判別標準本來就很可疑,不值得去辯駁。
在華夏兒女承認共同的史實的基礎上,對於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判,究竟是人民還是某些專家學者更有權威呢?
不能因為“華夏民族”包含了金人後裔滿族,就認為岳飛不是整個華夏民族的民族英雄。
也不能因為“華夏民族”這一概念出現的晚,就認為岳飛不可能是華夏民族的民族英雄。
當時金人入侵的本質是什麼?
他們的本質和後世的倭寇一樣。
那就是燒殺掠奪。
只是當代滿族與倭寇有區別而已。
抗擊倭寇的不算民族英雄?
當然算。
所以岳飛自然和他們一樣,也應算是華夏的民族英雄。
後世史學的基石,就是用新的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以往歷史,如果拋棄了新的科學的方法,那麼歷史研究必然會重新回到傳統的帝王將相家譜研究中去,依舊會在歷史迷霧中原地打轉。
後世著名的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明確指出,“很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制度在上升時期具有明顯的進步作用,所以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不能想當然的隨意進行批判,更不能因為為了“民族團結”需要而刻意隱諱歷史”。
如果英雄們都投降了不去“破壞民族團結”,那麼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廢除漢語漢族可能就要成為現實。
這樣的話,華夏文明就沒了。
所以岳飛對華夏民族的貢獻是,岳飛抗擊金人入侵,使得較為先進的文明免遭落後文明的全面塗炭,使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沒有走向全面倒退,保存了先進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相對先進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化,避免了落後文明在整個華夏大地上“開歷史倒車”,為華夏民族更快的形成爭取了時間。
季羨林大師曾說過:“歷史上曾經同漢族敵對過的一些少數民族,今天已經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所以有人主張,當年被推崇為愛國者的一些人,今天不應該再強調這一點,否則就會影響民族團結。
其實,這個說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當年表面上的敵對行為,實際上是國與國之間的問題,不是國內的矛盾。
這是歷史事實,必須承認。
怎麼能把後世的問題硬套在華夏古代之間的矛盾上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所有人常崇敬的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等等,豈不都不成立?
還有人說,岳飛已經不算民族英雄了,因為現在的理解是當時是國家內部戰爭,所以秦儈不能算賣國賊,你給人家定性成賣國賊,是不是不對呢?
可是,歷史就應該站在同時代的視角來看,岳飛只是將軍而已,又不是預言家,他怎麼知道金人以後也會變成華夏族的一員?
如果抗擊外族的侵略者不是民族英雄的話,那他們是什麼?
照這種混帳邏輯,那管黃帝叫黃河英雄好了。
事實上,岳飛已經從一個人,化做了一個符號。
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他的家國情懷已經升華為華夏民族的一種精神財富。
華夏文明沒有中斷有一個原因就是華夏兒女從來沒有放棄抵抗。
你可以讓華夏兒女暫時低頭,但不會讓華夏女兒祖祖輩輩一輩子低頭。
正是擁有這樣不服輸的精神財富,激勵着所有華夏兒女面對外敵入侵進行了激烈的抗爭,讓征服者不得不敬畏華夏文化,並自覺自愿的主動融入到華夏文化中來。
乾隆雖然做皇帝不咋地,但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而乾隆為岳飛題的匾“偉烈純忠”至今還在。
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更是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乾隆更曾多次到杭州岳飛廟造訪,並親自撰寫《岳武穆論》,文曰夫武穆之用兵馭將,勇敢無敵,若韓信彭越輩,類皆能之。
乃如以文武兼備,仁智並施,精忠無二,則雖古名將亦有所未逮焉。
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師必為秦檜所構,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垂權於封疆之外。
嗚呼!以公之精誠,雖死於秦檜之手,而天下後世而仰望風烈,實可與日月爭光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