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折征

第25章 折征

“大老爺!”姓余的在公堂之上再一次哀懇,“無論如何再寬我十天的期限,我一定湊足了錢來交代清楚。”

“到時候不交呢?”

“我不敢欺騙青天大老爺,只求大老爺寬限,到時候一定交。我已經想到法子,卻要幾天工夫去辦。”

看他神情如此誠懇,湯斌便准了他的請求,事後姓余的也確實言而有信,到了限期,竟然真的把拖欠的漕糧餘額,如數完清。

如果換了別的縣官,有此圓滿結果,當然高興,若是再能抽出片刻工夫,把姓余的傳上堂來,說幾句嘉許的溫語,就算得上是能體恤民艱的難得好官,但湯斌卻並非如此。

“你一定在作賊!”他再度將這位姓余的傳來,很生氣地拍着桌子。

“幾次比期,你家中根本就沒有餘糧,我曉得你窮,也沒有親友可以幫忙。我問你,不是作賊去偷,哪裏來的錢去買糧?”

聽的湯斌這麼一問,姓余的神色慘淡地答道:“青天大老爺在我們江寧做縣官,哪個敢竊盜?大人放心,這錢絕不是偷來的!”

“那麼,莫非天上掉下來的?”

姓余的低頭不答,卻有眼淚掉落在地,這明明是有隱情!

湯斌看在眼裏,心想不逼他一逼,不會吐實。

“哼!”他冷笑說道:“事無不可對人言,如果你的錢來路清白,為什麼說不出口?”

姓余的聽得老大也這麼一問,倏然變色,悲痛相激之下,忍不住痛哭失聲起來,“大老爺,我實說了吧!”

他好不容易才擠出一句話來,“這是賣女兒的錢!”

這一下害得湯斌也是顏色大變,他先是一怔,隨即放緩了聲音說:“你女兒多大,賣給哪家?細細說給我聽。”

姓余的此時已經是抽抽泣泣,根本就無法從容陳述,只能哽咽着說了個大概:此人有個十六歲的女兒,尚未許親。

為了漕糧徵收不足,便要連累“大老爺”的“考成”,於“前程”有礙,並且自己也得關入大牢當中,因此,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將女兒賣給了鄰家的兒子。

賣得的錢,也不過剛剛夠買米,因為每年一到漕糧徵收的時節,市面上糧食的價格就要飛漲,再加上這幾年整個江寧一帶旱澇頻發,當地農戶自己家中都是歉收,哪裏有多少餘糧交予官府?

有些迫於無奈之下,只得東拼西湊拿出現銀,到市面上去購買糧食,繳足餘額,如此一來就更加促使了當地糧價的飛漲,反過來又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其實東南一帶原本是糧食產區,但是由於漕糧的徵收任務繁重,糧食價格較之江西、湖廣等地反倒要高得多,作為地方官,湯斌也覺得此事頗不合理,但苦思之下也沒什麼好辦法。

“你那女兒賣與鄰家,是作偏房,還是算正室?”

“不是偏房,也不是正室!”

“咦?這是如何說法?”

“大人,實不相瞞,他家把錢都湊了給我來完糧,辦不起喜事,我也一點都沒有陪嫁。

就在今夜,悄悄把我女兒從後門送了過去‘圓房’,就算成了親。”

姓余的說到這裏,大概是覺得太委屈了女兒,抽抽噎噎地哭得好不傷心。

“你莫難過!”湯斌說道。

“等我先找了你鄰家來再說。你也帶了你女兒來,我自有道理。”

於是湯斌派人找了男女兩家到縣衙門,在後堂接見。

鄰家姓陳,家中父子兩個,湯斌細細的問了老陳,前日確實是買了一個兒媳婦,他那兒子學的雖是木匠,品貌不算粗蠢,也略略識得文字,只是配余家的女兒,無論如何還是女家受委屈。

老余的女兒名叫壽姑,湯斌叫人一併帶了過來,見到此女也有中人之姿,並且氣度極好,一看就是書香門第出生,不帶絲毫小家子氣。

湯斌一見之下也是頗為欣賞,於是轉回家中跟他太太商量,要把壽姑認作義女,這樣一來,壽姑就算是嫁入陳家,也不會委屈了她。

湯夫人極其賢惠,見面之後也愛壽姑的端莊和孝順,欣然許諾,並且把她陪嫁的一枝玉釵和一副寶石耳環,贈予義女,作為陪嫁。

湯斌略一沉吟之後,乾脆好事做到底,又傳鼓吹把壽姑送到陳家完婚,這件事情在江寧一時傳為美談。

湯斌在和呂岳聊及此事的目的,主要是概嘆漕糧的徵收任務過於繁重,他憐惜地方老百姓實在是太苦了。

然而湯斌卻沒有想到,呂岳在閑聊的過程中,卻能夠引而伸之,突然冒出了一個新想法:

“湯大人,請恕小人愚鈍,既然漕糧的徵收有如此多的弊端,那為何不能想一個變通的法子呢?或許可以稍稍減輕一點民眾的負擔!”

“哦,你有什麼好法子?”湯斌一聽,立時來了興趣。他知道呂岳一向都是機智百出,沒準這個少年人隨意冒出的一個新奇想法,還真有可能是濟世良策呢!

“小人只不過是偶發奇想,既然朝廷的主要目的是供應京師的糧食需要,地方政府的任務,就是及時足額的將漕糧運抵目的地,至於採取什麼樣的方式獲得足量的漕糧,其實也可以視情況而定,實在是不必拘泥於陳規舊俗!

譬如說,朝廷有旨意,為了正用,趕催漕米,那就先動庫款,到糧價較低的地區買米運出,再改徵銀子,歸還墊款,也有小戶實在無米可交,情願照市價折銀,官府自然也可以樂於代辦。

再有一種就是各地豐歉不同,豐收的地方,大家自然交米,正項以外,另外額定的‘漕耗’、‘船耗’的耗米,以及浮收的耗外之耗,也都是米。

由官府出面到豐收之地購買這些耗米,再運送到歉收的地方,價錢比較便宜,老百姓可以買來交糧,只要帳面上做一道手續好了。

總而言之,老百姓納糧,照價折算銀子,由宮府代辦漕米充“正兌”或“改兌”,官府有的是辦法平抑糧價,豈不是好得多?”

“咦!這倒是一個好辦法,以前我怎麼沒有想到?只要能夠將漕糧的征繳任務完成,何必一定要老百姓上繳糧食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頂商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紅頂商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章 折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