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博士變身銷售員
“號外,繼前日深圳出台樓市限價新政后,深圳地產圈今日再出奇聞,50歲的來自於香港的劉博士將重寫人生,放棄高管不做了,轉行開始賣樓。”
韓剛和周成濤辦完物業過戶手續的第三天,張天娜準備下樓好好吃頓午飯。
在等待上餐的時候,她打開手機,立刻就被今日頭條推送的一條新聞所吸引。
點開推送的新聞,果不其然,映入張天娜眼帘的那位,略顯肥胖的新聞人物劉博士,正是自己認識並且並交往多年的好朋友。
此刻,張天娜已經顧及不上服務員端來的熱氣騰騰的飯菜和湯水,她放下筷子和喝湯的勺子,然後一口氣看完這條新聞。
看完后,她先是驚詫,繼而是不解。
“我要帶頭做改變這個行業的第一人。”
劉博士這句熱血沸騰的香港味普通話一出來,讓張天娜感受到了一種雄壯的氣氛,可雄壯歸雄壯,作為了解他的張天娜,還讀出了一股悲涼的味道。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年紀已經不惑,在外人眼裏,也不缺經濟來源的高學歷的博士下海從事賣樓行業呢?
難道真如同他嘴裏的說的要做改變行業人群印象的第一人?
說白了,這個口號實則也就是媒體用來吸引人眼球,吸引普通大眾觀看新聞而已。
“扯淡呢。”
張天娜心裏想,這絕對不是主要的原因,會不會是劉博士又在作秀呢?
但最近他沒有說要進軍新行業啊?作秀又給誰看呢?
文章繼續往下拉,隨即出現的是劉博士帶着客戶看房的視頻畫面。
視頻里李博士也真是夠拼了,他在一個高端公寓樓盤現場,拿着銷售人員專用的熒光筆,指向沙盤,然後給客戶講解這個高端公寓的規劃設計以及未來的價值。
視頻畫面里,劉博士西裝革履,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年紀與他相仿的50多歲的購房者,此刻他正在入神的聽劉博士講解。
劉博士給這位客戶講解的樓盤,正是目前深圳福田區在售的最火爆的高端公寓項目—中元1號。就深圳市場的公寓產品來說,深圳灣1號如果是南山區的NO.1公寓,那麼“中元1號”就是當之無愧的福田區NO.1公寓。
“黃生,未來的高端公寓在深圳各中心區域將會越來越稀缺,也可以說會成為絕版。我現在給你講解的中元1號,作為福田區的NO.1號公寓作品,目前來說也是整個深圳最值得投資的公寓項目。”
“有這麼好?”
“當然。你知道嗎?深圳灣1號現在的單價已經是30萬元每平米,而中元1號的單價不過才10萬元而已。但兩者的位置都屬於CBD的中心。”
“你現在看的這種268平米的全景式大平層單位,不僅視野好,而且30樓的高層總價才3000萬元。同樣面積段的這個戶型如果放在深圳灣1號,那肯定是過億元。所以對比下來,你就知道我說的價值在哪裏了。”
張天娜在深圳多年,雖然不會說廣東話,但是基本能聽懂,尤其是跟劉博士有着12年的友情,她更能聽懂他話里表達的意思。
看完今日頭條的推送,張天娜很想問下博士賣樓的真正理由,於是準備打開微信聯繫他。
張天娜先是簡單地翻下今天的微信朋友圈動態,看看有多少人在關注劉博士賣樓的事情。
位好友,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深圳地產圈的同行們。
翻開后,張天娜發現這些人的微信圈今日轉發的內容幾乎都只有兩條,第一條是繼續蹭熱點,媒體和自媒體人士都在解讀新政細則以及自己的觀點。
第二條就是劉博士賣樓的新聞,媒體圈各方人士添油加醋的,把博士賣樓的新聞編進自己的公眾號文章里,然後轉發,同樣是以此來蹭熱度。
張天娜隨便點開其中一篇自媒體文章,寫文章的這個人還曾自詡過他是地產圈裏最懂金融投資,金融圈裏最懂地產投資的雙棲人物。
文章題目依舊是劉博士自詡的那句格言:“我要帶頭,做改變房地產行業的第一人。”
劉博士並沒有把自己說的這句話變為口號,而是身體力行的走出了他的第一步,他的第一站就是去位於福田中心區的“中元1號”銷售現場當售樓先生。
那麼引起全深圳以及全國網友們好奇的劉博士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呢?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一一揭曉。
劉博士的真名叫劉坤,他是深港地產圈的一位傳奇性人物,自2009年後,我們就一直稱他為“樓市預言帝”。
1995年劉博士從英國的一家名牌大學畢業后,曾在香港政府、香港理華大學、香港衛斯理中學等教育機構任職。
早在90年代中,劉博士就看到了商機,陸續在香港投資了幾十套房產,這些房產也快速增值,但因為不滿足於所獲得的利潤,他選擇持有,直到後來遇到從歐美席捲而來的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狂瀉了此刻還是資本主義管理模式下的香港。
在這一輪風暴中,劉博士第一次遭遇到被洗牌的結局。
隨後幾經奮起,劉博士終於還掉了當年因為炒房欠銀行的貸款,然後接到深圳一家房地產企業的任命,轉而前往深圳,到這家房地產企業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同時也開啟了他在深圳的炒房故事。
也許生來註定,就是不甘平庸。
2008年劉博士在大陸任職后,陸續策劃了深圳地產圈的多場時尚盛宴……
上述文字寫完后,出現的是劉博士在深圳地產圈策劃的那些歷史性活動的照片回眸,那些場合作為當事人,張天娜一點也不陌生,幾乎每一場活動她都是親自參與了。
張天娜繼續往下翻,文章後面所寫的內容跟今日頭條推送的內容基本差不多,但這個記者以自媒體的身份寫出來,內容比新聞上的更細緻和詳實。
2008年,劉博士來到深圳,這是他從學校校董身份轉變為傳統職業經理人的一大突破。
在這之前,劉博士對深圳以及大陸房地產的有限經驗就是炒過香港幾十套樓,而香港的銷售模式跟大陸又是完全不一樣的,中間差異化很大。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動力讓這位人到中年,那時候已經40歲的劉博士,還有勇氣在2008年深圳房地產遭遇金融危機打擊,銷售幾乎全部停滯的時刻,還敢跨越進深圳地產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