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黃公子的業務

第六節 黃公子的業務

十二月中旬的時候,五人在谷中設好了幾個陷阱,每人推着一獨輪車的鐵器,都是些鐵鍋、剪刀和鐮刀之類的鐵貨,出谷向北面的臨高縣方向走去。

這次既然要和漢人做生意,走了一天後就不再避開大路,第二天走在了昌化縣和臨高縣的官路上,晚上估計就進入了臨高縣境。

一路看到幾個村子,人丁不盛,他們也就沒有停留,直到看到官道旁邊一個不小的鎮市。

那鎮有百來戶人家,似乎以西面幾戶人家為主,那西面幾戶的屋子是磚石砌的,一路上少見。

五人是南邊過來的,到這裏卻留了個心眼,繞了一圈從北邊進了鎮子,到了東邊官道旁邊有一家酒店,門前支了個

“酒”招牌,不過大門卻關上了。旁邊一店面門口吊著一個米字招牌。五人衣着奇特,到了鎮上倒是引得一些小孩張望,但父母隨即出來把小孩拉了回去,還有些把家門也關上了。

秦明韜看到鎮民的態度不善,便回頭趕緊吩咐大家,“大家警惕些,別出事情。”

眾人心生警惕,便想先把口糧的事情解決了,徑直到了那米鋪,見一個灰舊的門面,裏面沒人,也沒看到有米,只放着兩個陶缸。

秦明韜清了清嗓子,吼了一聲,“有人在嗎。”,半天帘子後面有個矮廋的中年探了個頭,走了出來,後面還跟着一個青年。

那個中年人看眾人個個高大強壯,似乎有些畏縮,就也扯着嗓子喊了幾句,穿越都沒聽懂。

史班在海南居住過好幾年,但實際上沒有學會幾句本地話,所以也沒能聽懂,雙方一下子倒是相對無言。

龐寧現語言還是沒法溝通,便拿來本子,大大的寫了幾個繁體字,“拿鐵器換米”。

龐寧從小玩盜版台灣遊戲,這繁體字會寫幾個。那賣米的先生看見這邊幾個怪人識字,倒是友善了不少,但他好像不識字,嚷嚷了幾句就從正門跑出去了。

兩根煙時間,一個頭戴方巾的中年人帶着三個漢子,還有那個米店老闆走了回來。

看見屋子裏人多,穿越也就往屋外挪了挪,待會萬一有事跑得也快。

那中年人身材也只有165左右,說話聲音倒是很大,這邊依舊聽不懂,就用普通話也大聲嚷嚷回去,“我們想拿鐵器換米”。

場面有些混亂,龐寧又把自己寫的那幾個繁體字拿出來,那中年人似乎懂了,摸了摸那本子的紙質,拿起龐寧的三菱水筆,用抓毛筆的姿勢,很不舒服地寫了幾個字。

“諸位何方人士”

龐寧趕緊把筆記本翻了一頁,寫道,“吾等東海渤泥國人,船遇海難,漂流至此,欲以鐵器換米。”,那中年看了看五個穿越,一副半信半疑樣子,想了好久,寫道,“可有路引”,龐寧寫道,“不曾有”,中年人便寫道,“諸位一路疲累可隨我莊內歇息容我稟報老爹”,龐寧一看這幾個字,又看中年人後面那幾個漢人虎視眈眈的樣子。

就把本子收了,退回其他四人一起,說,“那大叔說要我們去他家,說我們沒有路引,估計要把我們的事情彙報給政府。”眾人聽了,一下子沒人說話。

董學普說,“不要去!”史班也同意,說,“這‘老爹’估計是縣衙里的衙役,誰知道什麼德性,我們帶着刀,萬一把我們定為倭寇那就完了,逃不了一死。就算留條命,估計也要把我們鐵器沒收。”商議定,也先不換米了,就沖那中年人拱了拱手。

那中年人正要挽留,秦明韜壓着嗓子輕喝一聲,“往北走!”就大步往北走去,四人趕緊跟上,連走帶跑去了一里路。

那中年莊主是個老秀才,這個米鋪的東家,這見眾人遠去,搖頭嘆息。

原來他見這五人沒有路引,估計是野居之人,想借陳老爹的名義嚇一嚇他們,把鐵器訛個低價,卻沒想到把五人嚇跑了,正自後悔。

五人走到一裡外,見庄丁沒有追趕,往右邊一拐插進了旁邊杉樹林,消失了蹤影。

找了個隱蔽地方休息,五人往東走去,希望能找個安全地方交換糧食。

有了第一次和本地漢人接觸的經驗,五人膽子便大了些,一路路過幾個村落,都直接進去溝通,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交易對象。

一是這地方識字的人實在不多,語言不通溝通困難。二是穿越做的生鐵鐵鍋,不管材料和技藝,在當地也只算一般,那些農民也不願意拿過冬的糧食換這勞什子。

只有一個農民在穿越手舞足蹈之後,拿他家破的鐵鍋,加20斤穀子,換了穿越一個新鍋。

那破鍋正下方有銅錢大小一洞,又黑又臟,史班背了兩里路累不過,便扔在了路邊。

這一路收穫很少,穿越被逼無奈,在野外搭帳篷露宿一天後,只有再往北走。

北面本該是瓊州府人丁密集的地區,但這天一路來人煙卻越來越稀,經常一個村子空無一人。

眾人越走越覺得奇異,幾月前剛穿越時雖然避着人煙,看到的景象也不像今天這樣蕭條。

看到前面靠海有一個佔地頗廣的集鎮,五人商議一陣,也不避讓,直接走了進去。

沒想到這集鎮遠看有些氣勢,走進來卻現同樣人氣稀薄。集鎮主街上大戶的門面,十家裏面鎖着八家,似乎主人都遠行不在。

那開着的人戶,敲門進去,裏面往往都是些老得走不動的老人,能張開嘴巴說話的也沒有幾個,更不要提和穿越交換貨物了。

五人驚疑之下,便一戶一戶搜看,想知道到底怎麼回事。一直搜到靠北一戶三進的大宅院,這才看到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看上去十六、七歲大小,不過古代人比現代人容易成熟衰老,眾人便估摸他十四、五歲。

年輕人大概見到生人害怕,便把着一支鐵頭長槍,用土話大聲向穿越眾叫喚些什麼。

眾人也習慣了這樣的開場白,直接拿着寫着大大的幾個繁體字放在那少年面前,“拿鐵器換米”。

那少年似乎一愣,用手比劃了下似乎要眾人等他,轉身進屋半晌,拿着一個硯台一支毛筆走出來,寫了幾個字,把本子還了回來,上面用毛筆字寫着幾個歪斜的小字,“大鍋換米七十斤小鍋換米四十斤”。

穿越這一路過來,沒看到幾個識字的人,好不容易碰到一個識字少年,明碼標價和自己做生意,自然喜出望外。

龐寧把自己背後背的鍋解下來給少年看,那少年便提筆寫下,“可直米六十斤”。

秦明韜看了這幾個字,便要解自己的鍋給少年。龐寧卻又用三菱水筆寫了幾個大字給那少年看,“為何鎮上沒人?”那少年臉色微變,又掃了眾人一眼,寫道,“瘟病橫行,鄉人多往南避命。”穿越這才知道那些村鎮沒人,是因為最近海口北部瘟疫作,那瘟疫來得快,無葯可醫,百姓無奈,紛紛攜家帶口躲避,十室九空。

龐寧又寫,“你怎麼不走?”那少年卻很耐心地研了些墨,抬筆答覆,“族人出海將歸,吾不懼染病,便不逃避,在這守宅。”原來這少年卻對那瘟疫免疫,所以沒有逃走,在這裏等即將出海歸來的族人。

五人這才知道少年是海商後代,難怪識文斷字,做起買賣起來也毫不含糊。

龐寧覺得這少年有些行徑有些蹊蹺,但也不好再問。其實穿越五人不知道,這少年家裏本來確是地方豪族,和府中幾個老爹都關係密切,就是在臨高縣丞那也是說得上話的,平時半明半暗,違禁出海。

但前幾個月瘟疫橫行,家中長輩,他的親生父親和兩個叔叔竟都兩腿一伸,不管不顧都染病去了,現在家裏就剩下他和幾個女眷。

古代海南人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米六,這見了五個人高馬大的漢子來想買賣,少年一是覺得有買賣上門當然要做。

二是少年家裏沒有成年人,怕五人起歹意,心虛之下便想大大方方做生意能訛住這些漢子不生歹意。

五人剛來明代,急着找糧食,不了解所處時代情況,倒也沒有看出少年拙劣謊言。

只是心喜有地方換糧食。

五人又拿出些鐵鏟鐵刀,問他要不要,少年一一用糧食作價買下。

這一算下來,穿越帶來的鐵器,就賣了糧食七百斤。少年帶幾人到後院側面一門前,打開門鎖,便是一座糧倉。

眾人把鐵器卸給少年,用米裝滿獨輪車。董學普估摸有了七百斤,就讓眾人不再多拿,那少年也不拿秤來稱,就讓眾人裝滿出來,又鎖上了糧倉。

走時龐寧又和那少年溝通,說下次再來,希望價格保持穩定。那少年也是小手一揮,寫做,“多多益善”,五人於是益覺得大明朝海商實力雄厚,多了一番感慨。

有了糧食,五人便安下心來,建起水庫。秦明韜的水泥研究進展較快。

眾人根據電腦里資料,用石灰石和黏土三比一的比例研磨配好高溫煅燒。

失敗了九十多次后,第二年,也就是1623年3月,秦明韜找到了合適的原料、溫度和煅燒工藝,製成了這個世界第一種水泥。

又過了兩個月,紅磚燒制也獲得了成功。根據勘探結果,秦明韜設計了壩長27米,壩高9.7米,理論蓄水量150萬立方米的設計方案,預計需要五人勞作八個月。

而水輪等機械力傳導設備,史班在這幾個月都已經做好,就等大壩立起來安裝了。

秦明韜的施工方案是教科書式的:五人先在水壩一側建好疏流道,然後封堵小河,迫使水流流向疏流道。

在原徑流的地表處築壩基,壩基5米深用混凝土澆填,其間以鐵條為骨,築成水壩地基。

地基以上部分主體是壓實的泥土,不過用鐵筋混凝土為壩面和內柱。壩面建好后封堵疏流道,讓水流通過壩內的數個導流閘道流出。

而在原疏流道上,同樣建起壩面。最後關閉閘道蓄水,水流抬高到八米后,打開閘道。

水流通過閘道時,在水壓作用下帶動水輪。水輪通過導力軸將機械力傳到壩外,帶動水壩外的鼓風機。

其他四人對水壩都只有電視上了解過,也提不出什麼意見,大家便照此開始建設。

但水壩的實際施工遠比秦明韜的預想艱難,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在開工一個月後,即1923年6月,大家還在挖坑,水壩幾乎沒什麼進展。

“老秦,你這個設計是不是太超前了,我看沒有一兩年,這水壩沒戲。”在聽過所有人抱怨之後,秦明韜一臉期待地看着董學普,但董學普還是堅決地,最後一個表達了對這個工程設計的不滿。

秦明韜有些泄氣,沒搭理。

“秦老闆,我們相信你設計的水壩肯定是好的,可我們只有五個人,這確實有點困難,設計工程量有點大了。”這是史班說的。

距離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兩年了,龐寧原來白白胖胖的身子現在也變成黑壯黑壯的,他往前挪了挪屁股,說

“現在應該是1623年吧,按說現在大明朝正趕上小冰河時代,應該是災荒連年,流民四起呀,那個李自成隨便登高一呼就聚民百萬,我們怎麼還這麼缺人手。”呂策對本地人一直很不放心,忙道,“海南就這麼點大,都是本地人,哪有什麼流民。就算有人沒飯吃,上來投奔我也不敢用。現我們這邊好,叫鄉里鄉親隨便就把我們這給端了。”

“要是有些孤兒,我們收養養大了,也許....”董學普想到很多歷史穿越小說常有的段子,說道。

秦明韜對這個提議倒是挺有興趣,補充道,“要是有大陸那邊的,父母雙亡的七、八歲孩子,養大了應該可以放心。不過我們現在還真沒辦法走出海南島...”眾人聽了,一時無語,這吃飯問題剛解決,去哪找那麼優秀的僱員。

這又過些時日,糧食吃盡了。雖說這時正是七月,山野里山羊野雞很多,但五人在穿越前,都是米肉配搭着吃慣了,這單吃獵物的日子還是過不慣。

就又商量去那少年處換米。只是擔心少年父兄是否已回來,是否如那少年般好相處。

這次五人帶着鐵器,一路直接來到那少年所在集鎮,卻見那鎮上人丁明顯比上次興旺,估計是瘟疫結束,出門躲災的人有些回來了。

到了那少年宅處敲門,開門的依舊是那少年。溝通下來,才知道少年姓黃,名作濤。

這個鎮叫七壩鎮,黃家是鎮上大族,做的是海上生意,這次大人們又出海去了。

五人喜歡這少年好相處,哪裏去猜少年是否有所隱瞞,巴不得家裏大人不在,就在前廳天井裏數清了鐵器。

龐寧在溝通用的本子上叫那少年黃公子,按上次的價格,五人又可換得糧食八百斤。

黃公子向裏面大聲叫喚,兩個比他還年幼一兩歲的孩童變跑出來。黃公子用土話和兩個孩童說了幾句,那兩個孩童便一擔一擔地把米給抬了出來。

龐寧見了奇怪,便寫了幾個字問那少年是否是他弟弟。黃公子答道,這些孩子父母死在瘟疫中,族人前些日子剛收來,做家中的幫襯。

這種自幼時養大的孩子很是忠誠,比招募的更讓人放心。龐寧心裏一動,就托黃公子也幫尋覓幾個沒有親人的,少年沒有推辭,只說盡量幫尋覓。

眾人很高興,一個個上來作揖,還把鐵器價格也降低了。黃公子便知道了五人對這些幫襯很是需要,答應儘快尋覓。

好消息很快就傳來了,半個月後龐寧和秦明韜再去黃公子那裏碰運氣的時候,就帶回來了十二個男孩。

男孩都只有十二、三歲,個個瘦得皮包骨,髒兮兮,不識字。按黃公子的描述,都是父母雙亡的乞丐。

穿越便用一個孩子一口鐵鍋加一把鐵鏟的價格把孩子帶來了,黃公子似乎也覺得這價格不錯,畢竟經歷這次瘟疫,七壩鎮附近流民、乞丐不少,這找孤兒的事情,讓他新收的幾個幫襯去做很簡單。

黃公子便問五人是否還要,龐寧趕緊寫上,“多多益善”,那黃公子便點了點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六二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六二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節 黃公子的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