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意下如何
“我代表荊州黎民百姓向你們感謝。”
劉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華夏人,客套話那是信手拈來。
當然這也不全是客套話,黃祖文聘兩人都是劉表鎮守一方的將才,劉琦對他們還是很敬重。
黃祖、文聘兩人見劉琦如此謙卑禮節,讚許的點了點頭。
議事廳其餘人已走完,只剩下三人。
“兩位,我還得去父親書房,只能就此別過。”父親臨走時所說的話,劉琦怎麼敢忘記。
“公子,你去主公書房,是不是想勸主公戰?”
黃祖望着劉琦,笑着問道。
劉琦之意今天朝堂之上已經挑明,也不是什麼秘密,見黃祖問自己,劉琦重重的點了點頭。
黃祖繼續說:“我了解主公,主公既然不想躺這渾水,那是誰也勸不回的。”
其實對於黃祖和劉表的關係,那可媲美劉關張的關係。他們雖是君臣,但又是兄弟,彼此之間是非常了解,可謂情深義重。
史記記載,劉表為了黃祖,放棄了戰勝東吳的機會,黃祖也一直為劉表堅守江夏。
“勸說父親是有一定難度,但我作為荊州兒郎,理應為荊州鞠躬盡瘁,父親深明大義,定會同意我的主意。”劉琦說道,心中也沒什麼底氣,只寄托在自己以夢恐嚇能讓父親改變。
“哈哈哈哈~大公子,若是你能勸回主公,我第一個支持你,到時回江夏一定招兵買馬,為荊州衝鋒陷陣。”黃祖說道。
一旁的文聘聽到兩人話語后,也認為劉琦不可能改變局勢,但心裏卻傾向劉琦能夠成功。
作為一個將士,骨子裏就是那種戰爭的血性,一味地逃避戰爭,不是文聘的本意。
“大公子,若戰,我必將竭盡所能為主公攻城拔寨。”
文聘年齡與劉琦相仿,二十三四歲,也是朝氣蓬勃有拼勁。
聽到文聘的話后,劉琦心裏更是有了一絲底氣,如今黃祖文聘都傾向於自己,那麼改變荊州局勢又多了一分把握。
“二位乃荊州之福,若父親答應戰,還請二位頂力相助。”
劉琦知道,這兩人雖然傾向戰,但他們忠於自己父親,沒有父親發言,他們斷不可能組織戰鬥。所以關鍵還是得父親點頭。
“二位,我得走了,再不去父親書房,父親恐更氣了。”
劉琦告別了黃祖和文聘后,直奔父親書房而去。
議事廳內,黃祖和文聘看着劉琦的背影,兩人一人一句的念叨着劉琦的那首詩。
一路來到書房,劉琦直接被叫了進去。
書房內,劉表正端坐着,雙眼閉目,五十五歲的年齡似乎沒有一絲老態。
“孩兒見過父親,路上耽擱片刻,來晚了些。”
劉琦說完后,見父親仍然微閉雙目,只是放在椅子上的右手稍微擺了擺。
劉琦退站在書房一側,也不說話,默默的看着父親。
良久后,劉表咳嗽兩聲,睜開雙眼,望着劉琦問道:“我睡了多久。”
劉琦也不知道父親是真睡還是故意懲罰自己,上前說道:“父親日理萬機,一定要注意身體。”
劉表微微點頭,望了望劉琦後繼續問道:“說說你的夢吧!”
“父親,我夢見荊州落入曹操之手。”劉琦說吧!其實這樣不算說謊,劉表死後,荊州確實北曹操所得。
“你為何昨日不說?”劉表身為一方諸侯,看事冷靜,很快就找到疑點。
“父親,孩兒也是昨晚夢見,還沒來得及向父親稟報,所以今日朝堂之上才直言相諫。”劉琦心裏也打鼓,不知父親信不信。
其實劉琦還在用二十一世紀華夏國的思維模式看事,這樣有好有壞。在唯物論無神論的時代,夢很虛無,不現實,不會有人信。但是在三國時期,那可能就像聖旨一樣神聖。
“具體是怎樣的夢?”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了,只知道曹操勝,乘勝追擊荊州,荊州失守。”劉琦還是簡單的說道。話多必失嘛。
“這是你為了達到目的故意騙我的,是嗎?”劉表雙眼直直的盯着劉琦,想從自己兒子的眼神中找到想得到的答案。
可是劉表錯了,劉琦身為二十一世紀過來的人,什麼場面沒見過?電視裏啥都有,論撒謊,劉琦最喜歡就是狼人殺,他以前可是專在裏面帶節奏的人,一個眼神怎麼可能嚇到劉琦。
劉琦望着父親的雙眼,毫不膽怯,心中雖有些擔憂,但面不改色。
“父親,我為什麼要戰?為什麼惹父親不高興?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劉琦的靈魂三問直接問向劉表。
劉表還真被問住了,一次次想主戰對於劉琦的好處在哪裏?可是似乎沒有答案。
既然沒有答案,劉表對兒子得夢就更相信了,畢竟劉琦的夢都接連成為了現實。
“琦兒,既然你夢到荊州之難,想必已經有辦法吧?”
劉琦聽父親這麼一說,便知道父親是信了自己的夢,信了荊州有難。
“父親,只有一個辦法,戰。”
“我知道父親的擔憂,怕得罪曹操和袁術兩家。”
“曹操和袁術都比我們強大,但那只是一時的,只有父親把握機會,定會稱霸九州。”
劉琦勸導這自己的父親。
“琦兒,荊州若調動兵馬,必將引起曹操和袁術的猜忌,現在孫策又盤踞江東,荊州若出兵,怕腹背受敵。”
“我掌管荊州這些年,一直追求和平,不願看見戰鬥。這也導致我兵雖有十萬,但經驗不足。”
“百官們都習慣了這穩定的生活,只怕他們也會反對。”
劉表把自己所顧忌的都說了出來,不得不說,他若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絕對是搞政治的絕手。
和平錯了嗎?人不就追求和平喜歡和平嗎?劉琦看着眼前的父親,他在做一件多麼偉大的事。
但,在亂世之中,劉表追求安穩和平的方式用錯了。與之曹操袁術,真是秀才遇上兵。
“父親,我們何不招兵買馬?”劉琦問道。
“琦兒,我荊州雖地廣人多,但舒適生活過得太久了。”
“天下四處戰亂,荊州成為躲避戰亂的避難所,這些大多都是厭惡戰爭之人。”
“再加上招兵也需要糧草兵馬呀。”
劉表拋出的問題讓劉琦沉思。
劉表所顧慮的劉琦從沒想過,或許他還沒在那個位置。
劉琦想到華夏國,那不也是和平年代,但受到欺負時,那可是萬眾一心一致對外。
劉琦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宣傳,輿論導向。
“父親,人心我有辦法,糧食我也有辦法。”
“既然父親擔憂荊州根基,孩兒以為,荊州十萬兵馬當以荊州防禦為主。”
“孩兒願為父親再造數萬兵馬。父親只管提供馬匹和兵器。”
“只要父親點頭孩兒定為父親拿下袁術曹操之地。”
“父親,不知意下如何?”
劉琦望着父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