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1 驅逐西域人:再征草原!
國內的政局已經基本被蕭文明所平定,就連最後的威脅,也不復存在,他的地位和權力,可以說是比皇帝更加皇帝了,如果按照一般的劇本,蕭文明可以說已經達到大結局了。
然而就是有一塊心病,從始至終都站在蕭文明的心坎上,讓他不能安心。
這塊心病的名字就叫做董鴻儒。
據蕭文明所知,當了戎羌國師的董鴻儒,也隨昆崙山那一戰,被蕭文明遠遠驅趕到了更西邊的地方,大約是跑到西域瀚海那些個綠洲國家裏去了,距離中原統治中心遠隔十萬八千里,就算是孫悟空也得翻個跟頭才能到。
但是董鴻儒這傢伙賊心不死,留他在外面總是一個禍害,沒準什麼時候就又會搞出些么蛾子來。
就算不能把你怎麼樣,可就好比一隻蚊子,咬你一口也少不了一塊肉,可偏偏就是在耳邊哼哼唧唧的,讓你睡不好也睡不着,總是煩心,就是半夜要爬起來把他拍死不可。
並且董鴻儒又遠非一隻蚊子那麼簡單。
他趁着蕭文明,北伐戎羌取得勝利,需要暫時休養生息、收縮兵力的時機,趁着戎羌草原上各大部落,都被蕭文明遷移到了黃河邊上,草原產生了實力真空的機會,居然又開始興風作浪了。
而他這一次興起的風、作起的浪,既老套又帶着一些新意。
說老套吧,董鴻儒還是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說有新意,是因為他借用的是西域諸國的力量。
根據蕭文明佈設在戎羌草原上的耳目回報,說是西域諸國,近些日子來不斷東進,侵吞蠶食戎羌草原的地盤,雖然還沒有從中原王朝發生任何衝突,但是草原諸部尤其是同蕭文明關係友好的達利一系的部落不堪其擾,並且頗有一些損失。
既然你敢來送死,我就敢來給你送行!
為了徹底消除董鴻儒的殘餘勢力,在休息了一年之後,蕭文明決定再次起兵北伐。
這次起兵,看似是蕭文明主動發起的,但是也到了不得不發起的時候了。
一年前昆崙山下的那兩場戰役,蕭文明俘虜的戎羌主力至今還被安置在黃河北岸的定北縣裏,一切供應都由朝廷支出,負擔頗重。
而他們空出來的草場又被西域諸國佔領了,長此以往不是辦法。
那就乾脆把驅逐西域各國和安置戎羌部落兩件事情變成一件,通過這一次北伐,徹底理清草原上的軍政事務。
北方草原就是這樣的。
不管是怎樣的位面、怎樣的時期,他們都會依據叢林法則,按照自己特有的弱肉強食的規則,形成獨有的秩序。
真實的歷史上,匈奴、突厥、回鶻、蒙古,不斷地被中原王朝打敗,卻又不斷地變換着名字東山再起。如果中原王朝不加干預,任其野蠻生長,不久之後他們就會變成新的勁敵。
蕭文明這邊也絲毫不例外,只不過這一次填補了權力空白的是西域各國而已。
說起來,西域諸國的力量並不強大,一直以來面對強大的戎羌,他們只能選擇臣服,這一回卻是反客為主,前所未見,一定是有壞人在背後支招。
按照現在偵查的線索,並且依照常理分析,這個壞人十分之十,就是董鴻儒和支邪可汗。
那就再次發兵吧!
這一次發兵,仍舊是之前的老陣容。
一萬五千大軍,從關中出發,按照原先的路線,再次經由青嶺進入河套地區,再北渡黃河來到戎昌草原。
一樣龐大的兵力,加上更顯複雜的任務,可蕭文明組織起來,卻要比之前的那一次輕鬆了不少。
國力蒸蒸日上,並且先前成功的經驗給了蕭文明連續兩年都發動大規模北伐的底氣。
從京城洛陽開拔,一直來到黃河北岸,蕭文明是幾乎一口氣走完這麼長的距離的。就需要在定北縣稍微休息一下,才能養足力氣,繼續北進。
在這裏,蕭文明將原本安置在此處的戎羌各部落再次打亂編製,讓他們跟隨中原大軍,返回戎羌草原自己的故鄉。
短短一年時間,中原百姓將開墾耕地再次向北方推進了二三百里。
其實在這個時期,氣候條件並非十分適合耕種,北方寒冷且多風雪,按照蕭文明的推測,大概是在小冰期的過程當中。
黃河北岸開墾出來的這些土地十分貧瘠,且因為氣溫的原因,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即便是成熟了,也是做不到豐收的,姑且打幾斤糧食勉強餬口而已。
但是百姓求生存謀發展的慾望是最強大的,即便困難重重,他們還是在中原百姓幾乎從未踏足過的地方,建立了一番新的事業。
但是這種開墾勢必要同戎羌爭奪土地和資源。
蕭文明自己是中原人,在發生矛盾的時候,肯定是要優先保證中原百姓的生存空間的。
因此蕭文明非但沒有勸止這樣的行為,反而動員手下的戎羌俘虜,鼓勵他們就地留下,跟着中原百姓學習耕種,改變自己游牧的生活習慣。
願意留下來的,蕭文明還會額外發給良種、工具、耕牛,幫他們建造房屋農舍。並且待遇也和在此處的中原百姓一樣,免除三年的賦稅。
這一年來,這些戎羌人在中原邊緣地帶,同中原的百姓打過不少交道,也漸漸理解了中原百姓生存和生產的方式。
蕭文明如此優厚的條件開出來,頓時就有不少戎羌人被打動了,約有十分之一的人甘願留下來,放棄逐水草而居的奔波游牧的生活,開始學習耕種,其實也就是漸漸地融入了中原民族。
留下了一小部分的戎羌牧民之後,大軍便繼續北上。
一望無際的都是無主的草場,因為將近一年來都無人放牧,牧草長了有半人來高了,成了野馬、野牛最好的覓食場所,成群結隊、往來奔馳。
這種水草豐美的草場,戎羌牧民們一看就羨慕地流下了口水。
這裏是草原最南方的地區,氣溫最暖和,相對而言水源也最充足,自然是最好的草場了。
那麼重新分配草場的任務,就從這裏開始吧!
蕭文明再次將所有的戎羌人打亂,用近乎隨機分配的方式,每隔一定距離,就安置大約一百戶牧民,並且同樣隨機地給他們安排一位部落首領。
將原本戎羌草原上,各個部落分人分群全部打亂,好像是一副撲克牌,被蕭文明整整洗了三次了,就是神仙來了也看不出之前是怎樣的一種格局。
蕭文明這麼做,就是要把原有戎羌的勢力徹底打散,甚至可以說是人為地建立了一個新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局面。
讓他們長期都處於一盤散沙,互相競爭、互相內耗的狀態。
歷史的規律不可避免,也難以逆轉,或許假以時日之後,草原上又會形成一個統一而強大的民族。
但是被蕭文明這樣一安排、一攪和,恐怕這個進程就會大大地拉長,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二三百年之內,恐怕都不會出現真實歷史上突厥、蒙古,這種在東北亞廣袤土地上讓人望而生畏的草原帝國了。
蕭文明一路行動,一路分配草原,終於在更西北方向上,遇到了傳說中的從西域來的入侵者。
蕭文明抓住了其中的幾個,見他們長得白皮高鼻,一看就是高加索人或者是雅利安人的血統,絕對不是土生土長的亞洲土着。
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於這些人,蕭文明天生就懷有敵視感,更何況他們是過來同蕭文明爭奪資源的,並且還是董鴻儒的盟友。
那麼同他們就沒有什麼好多客氣的了,不要給他們講中原“先禮後兵”的那一套,直接派人將他們從現在的草場上驅逐出去,把原有的生存空間給讓出來,蕭文明才能將戎羌的人填補進去。
這些行動都不由蕭文明親自出馬,而是就交給了他俘虜的那些戎羌牧民。
戎羌的軍事力量經過了蕭文明近乎毀滅一般的打擊,現在已經大打折扣了,甚至不如其巔峰時期的三分之一。
但是這些西域殖民者的戰鬥力更差,無論戎羌人用的是騎射的戰術,還是騎兵突擊的戰術,他們全都無法抵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蕭文明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將這些西域胡人全部趕走了。
漸漸地,這些西域人也都被蕭文明哄趕到了一堆。
人數一多就妄想抵抗蕭文明的進攻。
於是蕭文明尋找機會,在曲善河畔,同西域諸國的聯軍進行了一場會戰。
會戰進行得並不激烈,同時也很短暫。
簡要來說,就是蕭文明一萬五千軍隊,對陣西域諸國聯軍共約兩萬人,蕭文明連最核心的蕭家軍都沒有出動,就只動用了戎羌各部落的軍隊,便將西域聯軍殺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
並且這一戰殺傷率極高,斬首達到一萬兩千級,可以說是戎羌人把最近幾年來在同蕭文明戰鬥中失敗而產生的怨氣,全都發泄在這些西域人的身上了……
這一場大勝過後,大軍又追擊了幾天,一直來到烏蘭通布山腳下,這才暫時收住了腳步。
在這座戎羌各部落共同奉為聖山的山腳下,所有在場的部落,共同推舉蕭文明為天可汗,發誓永遠遵從蕭文明的命令。
蕭文明也立誓保證戎羌諸部落的安全和生存空間,雙方之間永不相叛!
至此,蕭文明“天可汗”的地位被正式確立了下來。
隨之一同確定下來的,當然還有涵蓋了整個草原以及中原政治秩序的一整套制度和規矩。
蕭文明是中原人,這套規矩當然是以中原王朝為主導的。
因此在烏蘭通布山下結盟完成之後,蕭文明便又帶了中原的將領和戎羌的部落首領們,一邊掃蕩西域各國的實力,一邊則前往祭拜昆崙山。
走到半路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