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五章 徐州調停二刺史 江東練就一英傑

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五章 徐州調停二刺史 江東練就一英傑

大漢都城,長安。

先帝崩,大將軍張莽與宦官朱糟共立大行皇帝幼子劉炳為帝,取“順天安民”之意,改元順安,是為漢末帝。末帝時年16歲,太后臨朝聽政。以國舅張莽為大將軍,封高陵侯,總錄尚書事,總攬朝政。宦官中常侍朱糟擁立有功,賜其右扶風良田一萬傾,用以為中書謁者令,尊為“阿父”。

順安元年,詔令天下諸侯、各州州牧刺史等安守疆界,大赫天下。隨即貶前太子劉建夏為西城侯,削其秦王爵位,國除。

順安二年,齊王吞併膠西國,朝廷不能制,僅下詔責齊王而已。

順安三年,北方胡人萬騎來犯,自雲中、雁門南下,劫掠代地,殺戮邊民。并州刺史封章整軍大破之,追亡逐北,斬首三千,平定河朔,申奏朝廷,朝廷加封章為太尉。

順安四年,荊州刺史高升與揚州刺史車馳不睦,為爭奪邊境數縣之賦稅,雙方竟率兵互相攻伐,一月有餘,朝廷不能問罪,乃詔令徐州牧伍文忠居中調停。

使到徐州,伍文忠接詔命,與部下文武商議曰:“今荊、揚互生嫌隙,二刺史竟刀兵相攻!此等事,百年未見,朝廷命我居中調停。以吾觀之,漢廷頹弱、已不能制四方諸侯,前有齊王奪地,今有荊揚齷齪,天下將亂矣。吾領徐州,當為大漢守其疆土。此番朝廷令吾前往調停,二刺史如不聽,恐陷入紛爭,反為不美。諸公以為如何?”

徐州長史虞良進言道:“主公若不奉命,則有不尊朝廷之罪。以某觀之,荊揚相爭,不過為圖數縣之利耳。其敢公然妄動兵革,是無視漢朝也。而主公鎮徐州,擁精兵數萬,天下諸侯誰敢輕視!主公又奉漢朝明詔,奉命行事,荊揚敢不聽焉?如其不聽,主公可再上奏朝廷,以天子之令,聯合諸侯共討之,荊揚即失勢矣。那時候主公則外有方伯之名,內有增益疆土實力之益。主公宜尊朝廷之命為上。”

文忠細想之,如不奉命,則無法向朝廷交代,亦難辭其咎,於是納虞良之言。遣使者分别致書荊州刺史高升,揚州刺史車馳。

與高升書曰:

君奉王命,鎮守荊楚,當為大漢負守土之責,奈何以數縣之利,而大動干戈耶!若朝廷震怒,必加罪於君,君安得再為荊州刺史乎?竊以為足下不取。徐州牧伍文忠,今奉天子詔命,令君息兵,保境安民。則荊揚之民幸甚,天下幸甚。

與車馳書曰:

高祖定漢,天下一家。君與荊州,皆大漢鎮守方面之重臣。為漢守疆土,安百姓,皆君等本分之職責也。且妄動兵戈,封疆大臣廝打,將為天下笑。君如不罷兵,則後漢之亂世,又將重現矣。天下如亂,皆君之罪也,望君深察之!徐州牧伍文忠呈上,謹賜教!

荊州刺史高升接書,曰:“漢朝已經不能鎮服諸侯,齊王奪漢地,並膠西,漢朝亦無奈何。且此數縣自來為荊州所有,揚州刺史無故侵犯,吾為大漢守護疆土,不得已而見於兵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不能治揚州侵奪之罪,乃如何令徐州牧勸諭!”欲不聽,部下勸道:“且先聽徐州牧之言,再做打算。”高升遂回復使者道:“讓揚州還我所侵奪之地,吾既罷兵。”使者領命,既回報徐州。

揚州刺史車馳接書,看畢與賬下商議:“徐州牧勸我罷兵,如何?”眾武將皆不贊成罷兵,說已經耗費錢糧兵馬,必取其地,不然白費錢糧,勞而無功。眾文臣謀士皆贊成罷兵,接機下台,就此收場為上。原來天下承平已久,揚州武將,幾無戰事,無所用之,皆欲挑起戰事,建功領賞。

車馳聞言,說道:“且看諸葛將軍之言,再行決定。”請人問諸葛將軍,諸葛將軍即諸葛武也,世居江東,現任揚州水軍都督,統領揚州水師,駐兵豫章。接到揚州刺史使者來問,即答曰:“罷兵一則息紛爭,二則從朝廷之命,三則有人情於徐州牧。臣雖武將,欲建戰功。然而此事不可再擴大,不然,紛爭將不可止。願主公罷兵為上。”

車馳聞報,遂決定撤兵,另致徐州牧伍文忠書曰:

“君領徐州,吾統揚州,動搖則海內震動。君與在下於天下地位不可謂不重。方今漢室衰微,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以至於天下蠢蠢欲動,人心不定,天下變化未知也。願與君共結盟好,匡扶社稷共輔漢室,幸垂聽焉。”

文忠看其書,憂慮曰:“天下人心果然不安!大漢如此下去,即將危哉。”

卻說荊州刺史高升,見車馳罷兵,所侵之地已經盡數還與荊州,於是也罷兵,上書朝廷,自述申辯。但自此後,高升與車馳結怨。雖然罷兵,卻在州界之處囤積重兵,互相防範。

卻說揚州水軍都督諸葛武,乃江東諸葛世家大族出身,年二十,從軍舉為校尉,年三十,升為偏將軍,統領水軍五百人。先帝時候,揚州甌越之地,數千海賊出沒,時常侵犯鄞、甌等地,騷擾人民,海賊憑藉乘船水上便利,官軍數度圍剿皆不能勝。諸葛武當時為水軍偏將,通兵法,知軍事見此情況,即上書刺史,陳述剿賊方略,請求訓練水軍。刺史然之,准其所請。於是諸葛武精選兵士1500人,日夜訓練,三年而成。水軍即成,奉揚州刺史之命,率師剿賊。諸葛武率精銳水軍一千五百人,乘坐大小戰船五十餘艘,扼斷內陸水路,逼賊入海。再出海與之交戰,大破之,遂盪清近海。余賊千餘人海上不能駐紮,遂又上岸,集結侵犯甌越。諸葛武切斷其歸路,揚州刺史又遣其他將率兵擊之,海賊不敵,敗退海邊,諸葛武率軍迎擊,全殲海賊,於是揚州海賊之患平定。諸葛武因功升遷為揚州水軍都督,朝廷賜樓船將軍號,統領揚州全部水軍兩萬餘人。在揚州水軍都督之位十餘年,威名震於江東。

諸葛武現年已經五十有餘,有二子,長子諸葛勇,勇而好武,年少從軍,隨父出師,剿滅海賊,不幸犧牲與海戰中,年尚二十。后諸葛武四十歲時候又生一子,取名諸葛岳,諸葛岳有天資,諸葛武便自幼教習其水軍兵法。諸葛岳長成,亦有乃父之風,年十五,縱論兵法,其父不能駁難,取字笑峰,聞名江東,皆稱虎父無犬子。

順安四年,諸葛笑峰時年方20歲。舉為孝廉,在父軍中任軍前校尉。

諸葛武一生治軍,剿滅賊寇,官至揚州水軍都督、樓船將軍。揚州刺史曾嘆諸葛武說:“諸葛將軍治戎才幹,雖不能與武侯比肩,然當今天下,其治水軍之才,無出其右。將軍若生於高祖之時,位豈在樓船將軍、揚州水軍都督哉?必是大將之材,封侯拜相亦不為過。”

諸葛武聞言笑曰:“俗諺曾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天下能安寧,萬姓皆安樂,吾之願也。又如何求天下動蕩而成就名將之功呢?位至揚州水軍都督、樓船將軍,平生之願以足,又有何求?”眾皆讚賞其高義。

一日,諸葛武與其子談論兵法,諸葛武不能勝。嘆曰:“此子之才,在吾之上。但別如趙括紙上談兵可也。”

諸葛岳見父嘆氣,知其擔憂。便對其父道:“兒自學兵法以來,亦深知此般道理。昔日趙括敗長平,馬謖失街亭,兒深以此為戒。若紙上談兵者,必不能成事。請父親放心,兒當以紙上談兵為恥,當付之實際。定不學趙括、馬謖也。”

諸葛武聞言笑曰:“吾兒有此領悟,吾心甚慰。你祖上諸葛武侯,乃天下奇才,國士無雙,匡扶漢室,成就霸業。汝應努力,不負祖上英明。方今天下,騷亂始現。如遇國家危難之時,天下倒懸之際,汝應當展現胸中才學,救援天下,匡扶漢室,方不虧為忠武侯之子孫後代!為父已老,未來之事,已不能預料。假如天下果亂,世道有變,汝能完成為父未完成之夙願,則九泉之下,為父欣慰,祖宗幸甚。”

諸葛岳涕泣言道:“兒安敢不遵父親之言!必將勤學好進。若果天下動蕩,漢室傾危,兒必定肝腦塗地,匡扶時難。不負祖上之英名也!”

於是諸葛岳日演陣法,夜讀兵書,數年之後,勇猛精進,其用兵之道,排陣之法,皆有條不紊,尤其長於水軍,荊揚二州,多湖泊江河,水軍幾佔據一半。諸葛岳少年英俊,天賦異稟,其水軍才幹,雖江東元老宿將,皆為之嘆服。

漢朝置十三州刺史部各州牧刺史,皆封疆大吏。中央朝廷強盛之時候,尚可以震懾地方。而當中央朝廷不能全力約束管制地方藩王諸侯之時,各地便有自立之心。而齊王奪地,荊揚動武,漢朝皆不能震懾。於是天下動蕩,徵兆已顯,四方豪強,愈加自專。天下未來大勢,真不可預知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超級漢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超級漢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五章 徐州調停二刺史 江東練就一英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