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博弈(求收藏!推薦!投資!打賞!)

第34章 博弈(求收藏!推薦!投資!打賞!)

承明殿內,劉娥的話落後,底下的大臣們並沒有回話。

良久,馮拯才起身拜道:“自先帝升天,國家大政竟然都由丁謂和雷允恭共同商議,口稱得到中宮旨意,臣等不能辨別虛實,全仰仗太後娘娘聖智神明,洞察其奸,這是宗廟社稷的福分呀!”

馮拯一句話不但將自己擇了出來,還給丁謂扣上了“矯詔”的罪名。

“丁謂如此罪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劉娥聽了馮拯的話后,不由得雷霆震怒,想要直接快刀斬亂麻,叛丁謂的死罪。

趙禎見此沒有等馮拯出言,而是直接說道:“朕剛登基不足半年,就誅殺先帝指定的託孤大臣,若是傳了出去,豈不是讓天下人說朕的不是嗎?依照朕看來,丁謂難道真有謀逆之事嗎?他只是沒有及時上奏山陵情況而已。我朝自太祖一來優待士大夫,不曾處死一名士大夫,丁謂雖然有罪,而罪不至死!還望大娘娘明鑒!”

儘管眼下所有的政事都是劉娥做主,但傳到大宋境內,都是這個官家的詔令,劉娥想要他背鍋,趙禎又不傻,豈能樂意呢?

“那依官家之言該如何定奪丁謂的罪行呢?”

劉娥眉頭一皺,沒想到官家竟然當眾拆她的台。

“先削職外放,再派遣有司查清案情,如果屬實,再行定罪!”

趙禎淡淡的說道。

“馮拯,你怎麼看?”

劉娥朝着馮拯問道。

馮拯看了一眼趙禎,又看了一眼劉娥,心想今日這氣氛有點不對啊!官家這是同太后在唱反調啊!

“這........”

他是贊成也不是,反對也不行。豆大的汗珠不由得從額頭滑落。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雅雀無聲。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錢惟演是一句屁話都不敢放,參知政事任真正早年受過丁謂的恩惠,見此,便出言道:“丁謂畢竟是先帝託付的輔臣,有罪歸有罪,也應該有功歸有功!”

他的意思是功和過相互抵消。

王曾直接回懟道:“丁謂因為不忠,得罪宗廟,還議什麼功呢?”

劉娥見此便拍板說道:“落丁謂同平章事、司徒、侍中一職,降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洛陽)哀家如此處罰,官家看是否公允!”

“大娘娘事英明,兒臣無話可說!”

趙禎見此恭敬地回道。

丁謂倒台,必然是“拔出蘿蔔帶出泥!”,丁謂位高權重,黨羽眾多,為他說話的任中正被降為太子賓客、知琿州,連帶着任中正的弟弟任中行、任中師都受牽連而遭貶謫。

但錢惟演這條漏網之魚竟然僥倖逃脫了,非但沒有降職,反而從樞密副使升為樞密使,同曹利用平起平坐。

在趙禎的支持之下,內侍位都知張景宗奉命查抄丁謂的府邸,搜出一推或奉承或請託的書信,牽涉到的人很多,不過張景宗並沒有將其交給劉娥而是通通給了趙禎。

雖然眼下這些大臣們的把柄趙禎是用不到的,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暫且留着比較好。

丁謂倒台之後,王曾加官中書侍郎、平章事,權開封府尹呂夷簡為給事中,魯宗道為右諫議大夫,三人同為參知政事,即次相。

俗語有言一朝班子一朝制度,先前丁謂制定的制度也應該廢除了,但馮拯卻希望繼續保持這套制度,因為丁謂制定的制度有利於宰相抓權,而馮拯顯然是想要做第二個大權獨攬的丁謂。

但沒想到遭到了王曾的反對,王曾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如果你想全盤接過丁謂的職務和權柄,那麼丁謂的今天,就是你馮拯的明天。

馮拯就此才作罷。

丁謂倒台了,女道士劉德妙同丁謂偽造天書一事自然也就敗露了,於是還在路上的丁謂又遭到了貶謫,這一次直接貶為崖州司戶參軍,並且他的兒子們所受恩蔭都被收回了。

朝堂班子在整頓之中,新的制度很快就出爐了,劉娥和趙禎每五日一次駕臨承明殿,凡軍國機要事宜以及臣下奏請恩惠,一併送入宮中給官家簽批,方可交付有關部門執行,而實際上,趙禎只是能看到朝廷的劄子,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劉娥手裏。

當然如果宰執班子對皇太后的處分有異議,也可以暫扣不發,重新商議定奪。

乾興元年,八月初十,劉娥同趙禎按照全新的程序,第一次在承明殿“垂簾決事”。

宰相馮拯率領文武百官“拜表稱賀!”

劉娥當即說道:“吾今垂簾聽政,實乃情非得已,不得已出此下次,待官家成年之後,定當還政於官家!”

“太后臨朝,蓋先帝顧命之託也。臣等定當盡心竭力,輔佐官家保我大宋江山社稷安穩!”

底下的文武大臣們一同拜道。

起初,丁謂擬定太后自稱“予”,丁謂被罷免之後,中書門下與禮儀院共同商議,太后每下制令自稱“予”,在偏殿自稱“吾”。

劉娥嫌麻煩,詔令曾今往後都自稱“吾”。

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之後,趙禎雖然仍舊是沒有親政,但眼下朝中所有大事皆不能隱瞞於他,也就是說他有了知情權,這同先前劉娥一個人處理政事相比,已經是邁開了一大步。

從此以後,朝廷政事均決於兩宮,但趙禎仍然是出於見習的階段,趙禎也曉得,眼前同劉娥翻臉的時機還不到,所以無論是五日一次的垂簾聽政,還是單獨為他“開小灶”的單日視事,基本上都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而已。

但偶爾露出崢嶸還是有必要的。

比如馮拯就像藉著雷允恭丁謂一事,將寇準和李迪再次貶出京城去,實則是想暗害他們,但卻遭到了趙禎強烈的拒絕。

最終寇準被任命為禮部郎中,前往遼國為遼國皇后賀生辰去了。

而李迪授職國子博士,任職國子監。

福寧殿內,趙禎拿着一本書心不在焉的看着,他之所以選擇息事寧人的態度,沒有同劉娥一較高下,他年齡太小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完全來自他對劉娥的崇拜。

婦人干政,是不是就意味着朝政走向昏亂呢?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慈禧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劣跡斑斑、遺臭萬年,但在政治文明極盛的大宋王朝,情況卻是截然不同的。

從乾興元年到明道二年,劉娥垂簾聽政11年,號令言明,恩威加天下,內外肅然,紀綱具舉,朝政沒有什麼大的過失。

這十一年以來,劉娥除了注重和趙禎維繫母子關係之外,就是致力於防範大臣培植黨羽,進而威脅到皇權和政局穩定。

宋真宗的手段是讓大臣們相互制衡,相互監督,而劉娥的手段卻是:順我者昌,坐大則亡。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趙禎眼前的妥協並不代表他要苟且11年,而這場權力的博弈,母與子之間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朕絕不當仁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朕絕不當仁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章 博弈(求收藏!推薦!投資!打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