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儒者申培

第三十章 儒者申培

其實漢初的儒道都是喜歡死磕的,畢竟他們在長棍球戰國時期並沒有像法家、墨家那樣有過著名的成就,雖然儒家的聖人層出不窮,但這也是他們內部說的,對於其他諸子百家儒家的那些聖人只是一個笑話,但是現在劉壽能夠隨口就說出孟子的話,這可把申培公給高興壞了,他並不在乎劉壽說的話其實是在反駁他,只要劉壽能夠接受儒家的思想就行。

其實這也不怪申培,在經歷春秋戰國幾百年漫天戰火后,至秦漢之交,中國重新實現大一統。政治版圖的統一要求思想界也不能再一直混亂下去,百家爭鳴在外人看起來雖很熱鬧,但對帝國長治久安卻大有害處。當時思想信仰還是著侈品,老百姓並不關心它,真正用它爭風吃醋的是王公貴族士人書生,秦始皇焚書坑儒,推行法家,同時也就開始抵觸其他的各家,最後甚至到了焚書坑儒的地步。這也就造成了儒家等道義的缺失,因此在漢初的時候沒有多少典籍的道家無為反而成為了正統的治國思想。

但是這樣一來儒家的地位卻變得更加尷尬了,因為在思想領面除了儒家沒有能夠跟道家對抗的了,首先法家在世人眼中看來是造就了秦國二世而亡的根源,畢竟秦法嚴苛並不只是一句說辭。同時墨家在思想層面雖然很有建樹,但它的傳承中墨子之後就沒再出現象樣的大師,學派組織沒有維持下來,其學說也就式微了。其它兵家、農家、縱橫家等大都偏科嚴重,無法提綱挈領地統一思想,所以到了漢初也就後繼無力。

因此最後有資格繼續爭奪治國之道的也就只剩下發端於鄒魯的儒家和始創於楚地后發揚於齊國的黃老學說了。儒道相爭自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了,當時議論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齊國的稷下學宮。但是在漢初的儒道之爭中最初佔上風的是道家。黃老學說在理論創造上有個優勢,就是發明了“道”這個萬物本源又無所不包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其他各家相比,它屬於萬變不離其宗。“清靜守虛,無為而治”也符合漢初貴族經戎馬倥倜后急於安亨富貴的心態,所以黃老學說在漢初的時候一度在宮廷王貴中很有市場和人緣。另外當初蕭何治理漢朝的時候也是使用的這種無為而治讓連續經歷了秦滅六國之戰和楚漢相爭的人們得到修養聲息,從成果上面來看道家確實適合這個時候。當然蕭規曹隨也造就了漢朝的歷任統治者都在使用道家治國。

而且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太后竇太后是一個道家堅定的追隨者,因此像申培這種儒者在朝廷之上混的並不如意,現在一個諸侯王的太子甚至是一個未來的諸侯王對儒家如此感興趣那對他來說可是一個機會,對於這些思想家來說,他們最希望的不是得到什麼賞賜,他們最希望的是能夠將自己的學問用在治國之上。當初在楚國的時候就是因為他發現楚王不能夠接受他的思想因此他才離開楚國的。

至於之前申培的態度其實是因為他覺得齊國王太子並不懂諸子百家的學問只是慕名想要見自己罷了,因此他並沒有在意,但是現在看起來似乎自己錯了。

“老朽申培向太子殿下賠罪。”申培雖然不認為自己之前說的是錯誤的,但現在他知道想要在齊國使用儒家治國還需要劉壽的幫助,因此他也不願意去為了這麼點小事去得罪劉壽,更何況劉壽是利用儒家的思想來反駁自己的。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諸侯王太子都會得到申培如此的禮遇,如果不是因為齊國是一個大國,雖然現在被分成了好幾個國家,但是齊國是其中的正統這是不可忽視的,同時齊國對齊地其他各國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視,因此申培才會將姿態放到這麼低。

劉壽感到有些奇怪,不是說那些做學問的人一般都是恃才傲物嗎?難道申培這個老頭活了這麼多年轉過彎來了?“先生不必介意,孤也只是隨口一說,並非刻意想與先生作對。”劉壽見到人家都把姿態給放低了,他要是再拿捏着那可就不是什麼招攬人才了,而是官僚主義了。

“王太子此次前來可有何見教?”申培用手招呼着小童去沏茶,自己則看着劉壽問道。

劉壽此時正在觀察整個屋內的佈局,在聽到申培的問話之後,連忙答道:“此次孤前來乃是久聞申公大名,想要請教治國之道。”劉壽在說這個話的時候是很小心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了,現在全天下都是大漢的,他一個諸侯國還需要什麼治國之道呀。因此他非常注意申培公的態度,看看申培公是不是討厭他的這個說法。

只見申培公笑笑道:“呵呵,王太子殿下真是身在其中卻不知呀,剛才殿下所用之言便是治國名言,儒家之道於治國而言可讓人守禮、守信、守志。”

劉壽聽了雖然不是很懂但卻知道申培公在推薦儒家的學術思想,於是他接着道:“何以治國之亂?”

“為治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申培公的回答和歷史上回答漢武帝的一樣,聽到這一句話劉壽知道這個現在的申培公應該已經達到了歷史上漢武帝召見他的時候那個標準,只不過養氣的功夫卻比歷史上差了很多。在歷史上他剛剛進皇宮的時候可是一言不發,最後把漢武帝給急的沒有辦法了,他老人家才正式開口的,而現在還沒等劉壽怎麼著呢申培就開口了。

其實他這樣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這並不是人家申培公的養氣功夫不行,而是歷史上的那一次儒家的一些學者已經開始在漢武帝身邊佔了一席之地,但現在的情況卻不同,現在基本上都是道家掌控者天下的治國之道,因此劉壽的思想最符合他對統治者的要求,這些條件融合到一起才造就了現在的情況。

“請問申公,儒家之道何以強國富民?”劉壽想了一下乾脆把自己的目的問出來這樣也就安心了。

“強國富民?這有何難,儒家經典皆可辦到。”申培公聽到劉壽的問題之後知道戲肉來了,於是趕緊把大話吹出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漢之八王之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西漢之八王之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儒者申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