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
張煌言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張煌言張煌言(1620—1664)南明儒將、詩人、民族英雄。字玄著,號蒼水,漢族,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崇禎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南京失守后,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后奉魯王,聯絡13家農民軍,並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20餘城,堅持抗清鬥爭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見大勢已去,隱居不出,被俘后遭殺害。其詩文多是在戰鬥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充分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
中文名:張煌言
別名:張蒼水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鄞縣(今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1620年
逝世日期:1664年10月25日
職業:將軍、詩人、民族英雄、兵部尚書
主要成就:抗清民族英雄
代表作品:《張蒼水集》、《奇零草》、《北征錄》等
目錄
人物生平
著述名錄
相關文獻明史
明季南略
作品選摘詩作
詞作
檄文
紀念場所墓葬
故居
詩悼
貼吧相冊人物生平
著述名錄
相關文獻明史
明季南略
作品選摘詩作
詞作
檄文
紀念場所墓葬
故居
詩悼
貼吧相冊
展開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張煌言出身於官僚家庭,父張圭章,天啟四年(1624)舉人,曾任山西鹽運司判官,官至刑部員外郎。母趙氏,於張煌言十二歲時病卒。煌言少有大志,“慷慨好論兵事”,十六歲參加縣試,加考騎『射』,三箭皆中,與試者無不驚服。崇禎十五年(1642)中舉人。弘光元年(1645),與錢肅樂、沈宸荃等人起兵蒼水公遺像
抗清,奉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授翰林修撰。后清兵破錢塘,隨魯王逃至浙閩沿海,入據舟山。1646年五月,清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乘虛突破錢塘江,紹興、杭州、義烏、金華等城相繼失守,宗室樂安郡王、楚親王、晉平郡王在金華殉國。魯王則在石浦守將張名振護衛下自台州出海到達舟山,張煌言隨即趕回鄞縣故里,與老父、繼母、妻兒子女訣別,追隨魯王一行至舟山。但舟山總兵、隆武帝所封肅虜侯黃斌卿卻拒絕接納,魯王只得逃往福建長垣。不久,魯王去廈門,張名振留舟山待機。張煌言與張名振待局勢稍定后,重返浙東與舟山地區,組織招募義軍。而張煌言被魯王加授右僉都御史之官職。永曆元年(1647),清蘇松提督吳勝兆欲在蘇州反正,起事前聯絡定西侯張名振支持。張煌言勸張名振援吳勝兆,張名振遂命張煌言為監軍,徐孚遠副之。於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發。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島外遇風暴而大敗。總督浙直水師戶部左侍郎沈廷揚、總兵蔡聰(黃斌卿之妻舅)等將領十餘人上岸后被清軍俘獲,於七月初三就義。而張煌言也因“颶風覆舟,陷虜中七日,得間行歸海上”。在途經黃岩時,又被追趕的清兵“圍而『射』之”,張煌言“以數騎突〔圍〕出”,自此他“益習騎『射』”。並在浙東招募集結義軍於上虞縣平岡寨屯田拒守。其時,“諸山寨多出劫掠,獨煌言與王翊履畝勸輸,戢所部勿擾民”,深得民眾擁護。1648年,鄭芝龍降清,清兵佔領福建,隆武帝被殺。1649年,張名振襲殺黃斌卿,魯王正式駐蹕舟山,在定海開朝建廟。1651年(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張父去世。逢此父喪之際,清軍浙江提督田雄乘機致書招降,被堅決拒絕。1651年7月,清將張天祿出崇安分水關,馬進寶出台州海門,閩浙總督陳錦全軍出定海,分路進攻舟山。張名振、張煌言等奉魯王入海出兵吳淞,牽制清軍主力。大學士張肯堂、安洋將軍劉世勛、『盪』北伯阮進、左都督張名揚等留守。九月,陳錦趁霧攻陷螺頭門(即蛟門,亦名定關),阮進戰死。清軍圍城十日,城中火炮俱盡,繼之以巷戰,劉世勛戰死,大學士張肯堂自縊於雪交亭,張名振弟張名揚被執不屈,張母及家室等數十口皆**。此役舟山軍民死難者達18000人,合葬定海城北龍峰山下。事後,清將自承:“我軍南下,江陰、涇縣、舟山三城,最不易攻。”舟山失陷時,張名振、張煌言等正在海上,乃不得已保護魯王暫避廈門,依附鄭成功軍,聯合抗清。鄭成功令入金門島安置,僅按月供給豬肉、大米之物,而“修寓公之敬”。張煌言見此狀,嘗對鄭成功說:“招討(鄭成功)始終為唐,真純臣也!”鄭成功回答說:“侍郎(張煌言)始終為魯,豈與吾異趨哉?”(《鮚埼亭集》卷九)故張、鄭二人雖各事其主不同,但其交誼卻頗牢固深厚。1652年二月,鄭成功圍攻海澄,擊敗來援的清浙閩總督陳錦。三月,鄭成功攻詔安、南靖、平和,圍困漳州達八月之久。陳錦領兵增援,被鄭軍阻擊於漳州灌口。其間,家丁庫成棟刺殺陳錦,將首級送給鄭成功。十月,固山厄真金礪率援軍解圍,鄭成功退守海澄。1652年冬,張煌言秘密回到吳淞、天台,聯絡各地抗清鬥爭力量。1653年春,張名振帶兵進入長江,鄭成功派陳輝等領兵二萬,進屯崇明,攻破鎮江,登金山,遙望南京,拜祭明孝陵。因長江上游約定響應的孫可望部沒有動作,遂退兵到崇明平陽沙。十二月,崇明清兵萬人,乘凍涉江來攻,張名振、張煌言親自領兵左右衝擊,殺傷清軍甚眾。1654年正月,張名振、張煌言與陳輝等會合,率海船數百艘,再進長江,攻瓜州、儀真,直到燕子磯(南京江邊),等待上游消息。四月,見上遊動靜全無,便率水師東下,進攻崇明。鄭成功派陳六御、程應蕃增援,復進鎮江,焚毀小閘,到儀真燒糧船六百隻,獲船隻達五百艘。張名振還帶沙船六十隻,泛海到登萊,遠及朝鮮沿海。1655年,張名振與張煌言合兵三入長江,抵燕子礬,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乃會張煌言行書《詩稿》,詩寫於明亡之後
同鄭成功部甘輝、陳六御等收復舟山,張名振縞素入城,遍覓母屍,哀動三軍。歲末,張名振猝死。據說是食物中毒,或疑鄭成功部屬所為;另一說為“疽發背而死”。死前曾言:“吾於君母恩俱未報,若母屍不獲,毋收吾骸。”言畢起坐,擊床而逝,死不瞑目,猶凜凜有生氣。后葬於普陀勾山南嶴村。張名振原本遺囑由張煌言統領其軍,而鄭成功卻下令由陳六御接掌。次年清軍再度佔領舟山,陳六御陣亡,在將士的推戴下張煌言成為原魯監國系統軍隊的主要領袖,繼續同鄭成功聯合作戰。1658年,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張煌言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軍進犯雲貴,鄭成功、張煌言進軍浙江,攻克樂清、寧海等地,在羊山遇颱風,損失巨艦百餘艘,漂沒戰士八千餘人,被迫撤回廈門。1659年五月,鄭成功、張煌言再次進軍長江。當月,攻克瓜州、鎮江。六月二十二日到達江寧,從儀鳳門登陸,在岳廟山屯營。張煌言建議說:“師久易生他變,宜分兵襲取句容、丹陽等城。”鄭成功未能採納這個正確意見。七月初五日,蕪湖降書至,鄭成功命張煌言帶兵控制上游,防備江楚援兵。張煌言審度形勢,分兵出擊。一軍出溧陽,攻廣德;一軍鎮守池州,截斷上游援軍;一軍攻和州,保衛採石;一軍入寧國,攻徽州。傳檄大江南北,各地人民響應,一舉收復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縣。一時江南震動,清順治帝甚至準備親征江南。此時鄭成功誤認為大局已定,南京旦夕可下,中了兩江總督郎廷佐的緩兵之計,不攻城,不打援,八十三營大軍牽連立屯,警戒不嚴。1660年六月二十三日,清崇明總兵梁化鳳率騎兵出擊,攻破鄭成功的前屯余新營。次日黎明,清軍傾城出擊,鄭成功命令部隊離營,屯紮山上,擺設挨牌、火炮,列陣迎敵。清軍來攻,鄭成功退卻,大將甘輝被俘犧牲。鄭成功遂撤走鎮江等地駐軍,從長江出海。張煌言得知鄭成功出海,清總督郎廷佐已派水師截斷長江,便決定進軍鄱陽湖,號召江楚人民進行抗清鬥爭。八月初七日,船到銅陵,被清援軍打敗。張煌言焚舟登陸,率余部數百人取道霍山、英山,到達東溪嶺時,適逢清軍“追騎至,從者盡散”。張煌言突圍而出,只得“變服夜行,至高滸埠,有父老識之,匿於家數日,導使出間道,渡江走建德、祁門『亂』山間”。此時張煌言身染瘧疾,幾乎不能行走,但仍不顧病痛,奮力疾行。到達休寧后,“得舟下嚴州”。登岸后,又復行山路,途經浙江的東陽、義烏“至天台達海”。歷盡千難萬險,兵敗后繞道潛行二千餘里,九死一生,終於到達浙東海濱,招集散亡,屯駐長亭鄉。同時派遣使者向永曆帝稟告自己兵敗的消息。永曆得悉后,在敕書中表示安撫慰問,並加兵部尚書職銜。后移駐寧海臨門,加緊訓練兵士。然而一年後,清廷為了肅清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清勢力,頒佈了“遷海令”,下令把沿海居民強行遷往內地,以斷絕對義軍的糧餉“接濟”。義軍“無所得餉”,只得“開屯南田自給”。鄭成功在十六年中六次進軍失敗,東南沿海州縣,屢得屢失。遂接受荷蘭東印度公司通事何斌的建議,欲東取台灣,說:“台灣沃野千里,可以立國。”張煌言在臨門寫信勸阻,說“軍有寸進而無尺退。今入台則兩島(金門、廈門)將來恐並不可守,是孤天下人之望也。”(《鮚埼亭集》卷九)鄭成功不聽。1661年三月,留子鄭經守廈門,親率大軍三萬乘海船百艘,進取台灣。十二月十一日,荷蘭總督揆一投降。鄭成功收回台灣,改稱台灣城為東都,設一府二縣。當鄭成功進軍台灣的時候,清軍則直下雲南,終使永曆政權覆亡。張煌言“遣其客羅綸入台灣”,催促鄭成功出兵閩南,一方面支持東南沿海人民反對“遷海令”的鬥爭,另一方面牽制清軍,以解永張煌言塑像
歷政權之危,但鄭成功認為台灣初定,需要自己親身鎮守,拒絕了張煌言的請求。張煌言只得又遣使者到湖北的鄖陽山中,去說服“十三家”出戰,“十三家”原為李自成起義軍的余部,由郝永忠、劉體純等部將率領,他們以夔東茅麓山為根據地,堅持抗清鬥爭。張煌言請求“十三家”“使之擾湖廣”清軍,牽制敵人,“以緩雲南”,挽救永曆政權即將覆亡的軍事危局,但“十三家”終因兵力“衰疲”,加之勢單力薄,最終未能成功。1662年(清康熙元年),張煌言又將義軍移駐沙堤。其時,鄭成功收復台灣后,建立鄭氏政權。而魯王則身居金門,故鄭成功對其衣食供奉“禮數日薄”。張煌言雖對魯王仍忠心不貳,且“歲時供億”不絕,但又“慮成功疑”,故“十年不敢入謁”魯王。待到張煌言“及聞桂王敗亡”后,便“上啟魯王,將奉以號召”。但沒有得到鄭成功的支持。五月,鄭成功突然病逝於台灣,致使抗清鬥爭形勢更為嚴峻。張煌言則轉戰於寧海臨門村一帶。這時,清廷浙江總督趙廷臣張煌言義軍處境艱難之際,再次寫信招降,張煌言不為所動,並回信拒絕。1663年(康熙二年),魯王朱以海在金門島病逝。張煌言聽說魯王病故后,悲痛欲絕,眼見抗清鬥爭大勢已去,於是將義軍人馬全部解散。本人則攜隨從羅綸及部屬數人,駕一條小舟,登上南田島(今浙江象山南)附近一個名為懸山花嶴的荒僻小島上隱居,小島孤懸“海中,荒瘠無人煙,南汊港通舟,北倚山,人不能上”,張煌言就在島上,“結茅而處”,暫時得以棲身。島上不出產糧食,只能化裝外出購買。清廷浙江總督趙廷臣、提督張傑從降將處探知張煌言藏身於附近海島,就派遣兵丁潛伏於舟山的普陀、朱家尖一帶,不久果然截獲了張煌言的購糧船,當即利用所獲船隻連夜趕往花嶴。七月十七日天『色』未明時分,清兵出其不意地闖入張煌言居室,將張煌言、羅綸以及部屬葉金、王發,侍者楊冠玉等人擒獲。張煌言被俘后,斷然拒絕了清『政府』的招降,在押解途中,寫下了許多傳誦一時的詩篇。清提督張傑設宴招待張煌言,煌言拒絕了,只說“父死不能葬,國亡不能救,死有餘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此外別無一語。1664年10月25日(康熙三年九月初七日),張煌言被清軍殺害於杭州弼教坊。當他赴刑場時,大義凜然,面無懼『色』,抬頭舉目望見吳山,嘆息說:“大好江山,可惜淪於腥膻!”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我年適五九(指四十五歲),偏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臨刑時,他“坐而受刃”,拒絕跪而受戮。同時就義的還有幕僚羅綸、僮僕楊冠玉等人。監斬官見楊冠玉年幼,有心為他開脫。楊冠玉卻斷然拒絕道:“張公為國,死於忠;我願為張公,死於義。要殺便殺,不必多言。”言罷跪在張煌言面前引頸受刑,時年僅十五歲。在此之前兩天,張煌言的夫人董氏和唯一的兒子張萬祺亦在鎮江被殺害。為了不使他絕後,由張煌言的第二個侄子承嗣,至今,寧波張氏後人枝葉繁盛。張煌言死後由鄞縣萬斯大等人與和尚超直收屍,並由張煌言外甥朱湘玉到總督衙門買回首級殯斂,並遵照他在《入武林》詩品所表示的願望,把他葬於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為與岳飛、于謙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民族英雄,後人稱之為“西湖三傑”。生前好友葉振名登越王嶺遙祭忠魂,祭文長達六千五百餘字,將張煌言與羅綸二人並稱為“張司馬二客”。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加謚“忠烈”,牌位入“祀忠義祠”,得享定期供祭。
編輯本段著述名錄
張煌言一生僅活了四十五歲,其詩文著述甚豐,後人收輯整理名《張蒼水集》。但此文集在清代一直被列為**,故僅有傳抄稿本。直至1901年時,始有國學大師章炳麟將其排印(二卷本),附張煌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