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當皇儲的第十九天
第二場實地演練安排的時間是九天,規則同樣是儘可能的淘汰對手出局,等比賽結束時,按照雙方剩餘人數判定輸贏,若將另一方盡數淘汰,可獲得雙倍積分獎勵。
這一次的比賽場地要比上次實地演練廣闊非常多,主要賽場集中在一片連綿不絕交互縱橫的山區。
中午十二點,準時開賽,和上次一樣,比賽雙方都獲得了賽場的地形圖,對方的出發位置,以及第一批資源的投放地點。
資源三天投放一次。開賽時,雙方身上備了三天營養液和機甲能源,三天內必須獲得資源補充,否則將會陷入缺糧少能的境地,而每一批資源也僅能維持三天。
第一批資源的獲得無疑是這場比賽的關鍵,如果能在最開始佔據優勢,接下來的戰鬥會輕鬆很多。
同樣的,在前三天的交戰中處於弱勢的一方如果能獲得第二批資源,則會有翻身的機會,讓比賽多了不確定性。
資源被投放在連綿山脈中的一處河谷地區,這樣的地形也適合埋伏。
參賽雙方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進軍資源點。
比賽開始時,雙方最先要做的是制定接下來的戰鬥計劃以及行進路線。
“我們雙方距離資源點的路程都差不多,這時候就看哪邊的速度更快,誰先取得資源。”總指揮蘇百禾說道。
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每位指揮心中都清楚,但是山路難走,即便眾人已經經歷過長達二十多天的野外拉練,這次賽場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連綿複雜的山脈就算有地圖也不可能預測到所有情況,哪裏有路哪裏沒路都要眾人自己試探。
“我覺得不能走那些崇山峻岭,我們順着河谷,即便行軍路線沒有直線翻越山嶺來得快,卻可以減少很多阻力,而且翻越高山對機甲來說也沒那麼容易。”
這場比賽配備的都是基礎機甲,沒有空中飛行的模式。
“有道理,比賽剛剛開始,第五部的速度再怎麼快也不可能越過資源點到我們行進路上伏擊我們。”
“我測算過,不管他們走哪條路,抵達資源點最快也需要十一個小時,這還是最理想的趕路狀態。”
趕路方式在眾人的一致同意下通過。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到時候我們是直接拿資源還是打埋伏?”
又是一個雙方都能想到的問題,資源點所在的位置實在是太容易打伏擊了,只要有一方稍微不謹慎,就有可能踏入另一方的陷阱。
第一場比賽必然不可能再犯行軍速度不夠這樣愚蠢的錯誤。
雙方目標一致,也清楚誰率先抵達誰佔據優勢,即便有一方提前抵達,誰也說不準另一方會不會在其中一方取資源時趕到,屆時必然會是一番苦戰。
資源不是放在空間包里,拎了就能走,空間包只能存放食物等資源,機甲需要的能源條需要用特殊的儲存器,例如機甲指環。
但教官們沒給他們提供儲存能源條的容器。而且普通軍用機甲配備的機甲指環只能存放機甲。
這意味着他們需要花不少人手在取資源上。
白初瞄了一眼提出問題的人,“不能邊取資源邊打埋伏?我們有一萬人。”
只要能夠守一段時間,讓後方部隊取走資源,便是獲得了第一場交戰的勝利。
對方被她的話堵了個正着,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殿下想要怎麼埋伏?”
山脈情況複雜,資源點是一個丫形河谷地帶,從高點打資源點內部當然簡單,但有三個入谷口,誰又說的准對方從哪裏來。
屆時兵力分散,可未必能夠伏擊到對方的大部隊,沒準被反過來打,直接被擊潰。
白初當下就不客氣了。
“先派一支前鋒部隊迅速趕往資源點,守住高點,先讓我方處於優勢地位,屆時如果對方率先趕到,前鋒部隊可以先打阻擊,我後方部隊迅速趕上,從后夾擊。”
“如果是我方主力率先趕到,獲得資源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高點處布下嚴密的火力,對方要麼進攻從我們手中搶的資源,要麼撤退。”
“他們選前者必然損失慘重,選後者則足夠我們在第一輪爭奪資源的拉鋸中取得優勢。”
短短几句話闡明利害關係,指揮層眾人面面相覷,不得不承認這個計劃目前來說最好,至少他們想不到破局的法子。
“當然,前鋒部隊的速度必須要快,如果快不過對方,到時候進退兩難的就成我們了。”白初緩慢補充。
雙方都知道資源點附近的地形易守難攻,誰佔據了高點誰就佔據了優勢,第五部的人只要不傻也知道要急速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