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尋仙

第一章 尋仙

泰山,屹立不朽,作為華夏五嶽的中嶽,古往今來,引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濃重描寫。古人云“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但是以今人的眼光去看,泰山其實並不算太大,甚至連華夏第一高峰都算不上。

在陳風看來,會不會是因為科技與眼界的局限,導致古人的判斷出現了錯誤,就好比被尊為“萬山之祖”的崑崙一樣,在陳風看來,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陳風是一個大學生,準確點來說,是一個剛剛大四的大學生。按理說,身為江浙一帶久負盛名的“雙一流”大學一員的陳風,而且還是其醫學院本碩博連讀的學霸,應該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

但是陳風不一樣,他是一個性情中人,而且對於一些神異、志怪之類的書籍異常感興趣。最讓陳風感興趣的是,古籍中記載的關於神、仙、鬼、怪一類的說法,或許古時真的存在一類追尋己身強大的存在,或許他們將自己稱為仙也說不定呢?

因此,上大學以後,陳風就開始有意識的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甚至不惜節衣縮食、乃至於兼職送快遞、送外賣,只是為了賺錢去購買一些古籍,或是去實地考察一下古書中記載的曾經有仙出沒的地方。

熱鬧的夫子廟商圈內,陳風曾不止一次的出入一個個古玩賣場,人家是看各種奇石、古董,他卻不厭其煩的翻看着一部部古籍。

每當夜晚來臨,華燈初上,別的同學花前月下的時候,陳風則一個人在操場上練拳,對,就是練拳,準確的來說應該是練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集合了傳統文化中哲學、天文、地理、兵法、中醫、經絡、心理等學科精髓,它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係的獨到解釋,它的技擊方法和養生理念,無不透露出一絲長生與不朽的奧秘。

原本陳風是想去研究一些道家的典籍,但是對於道,陳風覺得還是需要從長計議,因為道不可輕言、道也不可輕傳。陳風當前還沒有拋棄一切,準備拜入山門潛心修道的想法,而且就算他想修道,也不知道去哪兒拜師。再加上陳風也不覺得從網上、舊書攤上淘到的所謂道家典籍,讀了以後就真的能夠修成仙了,還是腳踏實地,先從武開始,反正萬法歸一,如果武術練到最後,可以觸摸到武道的話,那是不是也能算得道了呢?

市面上能夠找到的武術典籍有很多,而且各種健身房、武館也有很多,他們教授各類武技,甚至還有金庸先生筆下描寫出的各大門派的所謂“鎮派武學”。但是,無論是這些所謂的健身房、武館之中教授的散打、自由搏擊等等,還是所謂的這個拳、那個拳,都無法入陳風的眼。

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傳統武術在所謂的大師手中,被敗光了名聲,以至於就連西方傳過來的拳擊、自由搏擊、綜合格鬥等都打不過。甚至在網上造成了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一個人只要說了自己修鍊傳統武術,就會被認為是花架子,根本沒有實戰能力。

陳風一直不能理解這些一天到晚打壓傳統武術的人,就好像那些一天到晚污衊中醫是假的,極為推崇西醫的人一樣。要知道,在西醫傳到中國之前的幾千年裏,都是中醫在守護中國人的健康,如果中醫都是假的,那我們中國人是怎麼健康的活到現在的?同樣的,在這些所謂的拳擊、自由搏擊等西洋拳術傳播到中國之前,傳統武術曾經守護了中國人整整五千年,如果傳統武術真的不堪一擊,那麼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陳風看來,真正的傳統武術從來就不是那些在網上流傳的所謂大師們說的那樣,我一個接化發,再來幾個閃電五連鞭,就能輕鬆戰勝對手。

同樣的,傳統武術也不像公園裏面的老大爺們那樣,慢慢悠悠地打着幾動太極拳,然後沒事站個樁就能練出來內功,然後從此天下無敵,所以和別人戰鬥的時候必須要點到為止,要術高莫用,要講究武德。

當然這裏不是說站樁就沒有用了,相反,站樁在傳統武術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地位,但是要講究方法,不然你一天到晚站那兒,到最後無外乎兩種結果。一個是站久了肌肉硬化,搞得整個人腰酸背痛,無精打采;另一個是站出來關節炎、腰椎盤突出,嚴重的甚至為了刻意去追求含胸拔背,結果落了個彎腰駝背的毛病。

目前市面上還是流傳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傳統武術典籍與教學視頻的,當然,這些典籍與視頻魚龍混雜,珍品還是有的,但就如同在泥沙中淘金一般,需要你有一雙慧眼去識別。

陳風以前就花過不少冤枉錢,買了這個大師、那個宗師們的書籍與教程,結果差點練得腰肌勞損,最後硬是靠着理療和吊單杠才緩了回來。從那以後,陳風才開始尋找一些古舊的典籍,尤其是民國時期的一些武術大師的著作。

因為民國時期在中國的傳統武術發展史上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在這個時期,中、西文化日漸交流與融合,傳統武術從形式到內容,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深刻干預了近現代中國武術的走向。

自民國以降,出現了許多在各自領域“獨成一家”的武術人,他們的武學思想與實踐,對當時及現世武術的影響深遠,甚至成為近一百年來武學研究者辨識方向的坐標。這些人的“名”,名在有武術的真才實學,名在對後世武術傳承永不磨滅的貢獻。他們的各種武學著作堪稱“名著”。是中華傳統武學文化及其珍貴的經典史料,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師。

不過習武之人多屬老派,他們雖有發憤著書之志,確常常只將珍貴武學手稿及手抄本傳給嫡傳弟子或後人,從未面世。又因為在那個時代,歷經各種政變、戰亂、事變,這些珍貴的手稿及手抄本不是遺失了就是毀壞了。甚至還有大師顧慮將武術的奧秘泄露外國,因此禁止將自己的武術典籍出版,甚至親手銷毀。所以,真正有跡可循的、流傳下來的武術典籍少之又少,陳風曾尋找了數年而一無所獲。

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民國時期的一眾武術宗師中,還真有這麼一位另類的宗師存在,他就是薛顛宗師。薛顛宗師在國難當頭之時,一心想要將國術的奧秘公諸於眾,讓國人都可以修習以強國強種,且並不顧忌將國術泄露國外。他的觀點是,將國術公之於世后,對於老祖宗的東西,中國人一定領悟的比外國人快,只要比外國人快就行了。

或許在一定時期內確實是如此吧!陳風在內心裏暗暗長嘆一聲,幸好薛顛宗師沒能看到如今網絡上那麼多所謂的噴子在詆毀中華武術。反倒是當年一些流落海外的武術大師們在國外留下傳承,收了許多虛心學習的洋學生,如果薛顛宗師能活到現在,恐怕也會在心裏長嘆一聲吧!

薛顛宗師當年共著書出版了上下兩部《形意拳術講義》,一部《象形拳術講義》和一部《靈空禪師點穴秘錄》,詳細講解了形意拳這一門古老的拳術的來龍去脈、理論支撐以及修鍊方法,甚至還在書中附有宗師的拳術照片,以供後來者學習。

陳風是在某寶上搜索到這一套書籍的,起先還覺得肯定是假貨,後來點進去看了幾頁以後,才發覺這個應該是真的。雖然陳風並沒有系統的學過傳統武術,但是第一眼看到這一套書就覺得其中的不凡。它雖然因年代久遠而導致照片有些模糊,甚至裏面的文字還是從右至左的豎排,而且都沒有句讀。

但是,正是這種粗糙的感覺,讓陳風覺得自己找對了,況且即便這套書是假的,自己先練着再說,一旦感覺練着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那就馬上停了,反正也不吃虧。

於是,陳風就開始了自己的練拳生涯。

也許有人覺得練拳並不是很難,甚至有些看多了玄幻小說的人覺得練武術怎麼也不上修仙者,即便是武功達到化境又如何?還不是抵不上修仙者隨意發出的法術一擊。

但是陳風並不這麼認為,正所謂武術習之以強壯身體,還人之初生面目,妙用無窮,如天地化育萬物之理。拳經之理,即天地之理。和人的本性,道家的金丹大道沒有什麼不同的。拳理即是人性也是金丹大道,名稱雖異,但本質還是一樣的。

如果可以明心見性,長久的習練武術,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的境界,武者一脈同樣可以如道家一樣達到神、仙、聖等境界。此時,所謂的長生與不朽還在話下嗎?

如果說硬要在戰鬥力方面非要讓武者和修仙者分個高下的話,陳風覺得其實還是武者更強,畢竟武者修的是自身,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不會影響自身的戰鬥力。而修仙者對於外界環境的要求太高了,天地靈氣不足不行,天地大道變化了也不行。

如果還有人硬要說還有逆修大道的、還有以力證道的無上高人,但是這麼多修仙者裏面有幾個能做到這樣,況且若是真有這樣的人,不依賴外界的大道,那他和武者一脈又有什麼區別呢?

至於戰鬥力的問題,陳風同樣覺得不是問題,打不過境界相同的修仙者只能說明你練得不夠狠,如果你能夠修鍊到拳鎮山河、乃至於拳鎮行星、拳鎮星河、甚至拳鎮宇宙的時候,誰還敢說你戰鬥力不行?如果一定有人抬杠的話,陳風不介意讓他嘗嘗達到拳鎮宇宙境界的拳頭有多硬。

當然以上這些都只是陳風做夢的時候想到的,其實從主觀上來說,他還是想當一個修仙者的,畢竟那樣多帥氣啊!

想像一下,一襲白袍,頭戴斗笠,腰懸利刃,然後腳踩一柄飛劍負手而立,飄然而至,這時何等的瀟洒!絕對可以引得一大幫美女追着他要聯繫方式。

這和修鍊武術之後,一個身穿短打,渾身肌肉虯結,甚至會因為變強了而頭髮稀疏乃至於掉光了的形象比起來,戰鬥力低了點算什麼,還是修仙的賣相好。畢竟強只是一時的,但是帥卻是一生的。

所以說,現在練傳統武術只是權宜之計,只是為了強身健體,好讓自己身體更好,有這個基礎和自保之力,去更危險的地方尋仙問道。

然而真正的仙到底在何方呢?《黃帝內經》有云:“上古之人,春秋皆渡百歲而動作不衰。”可以想像,在那種生產力不發達,人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又因為戰亂、飢荒、疾病等使得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的上古時代。

竟然還有年齡過了百歲,然後連動作都沒有變得緩慢的人存在。要知道,即便是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以及科技發展水平,人的平均年齡也不過七十多歲。甚至不少人的晚年都是在病榻之上,身上插着幾根管子渡過的,不要說動作不衰了,恐怕就連自理都是個奢望。這樣兩相對比之下,如果還有人說上古時代沒有修仙者存在,陳風絕對第一個不相信。

但是,既然上古時期還有修仙者存在,那麼為什麼到現在仙人的存在只有在傳說之中才有,逐漸被人忘卻,甚至淪為笑談呢?

《皇帝內經》肯定是成書於皇帝時期之後,按照現在的專家考證,這本書應該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著出的,只是中醫前賢們假託皇帝問道之名,向人們闡述養生與中醫之道。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上古時代,最起碼也要是在周王朝之前了,不然按理來說,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也屬於周王朝時期,總不能說同一個朝代,後期的人稱前期為上古時期吧!

那麼,《皇帝內經》記載的上古時期,其實無外乎這麼幾個時期,一個是所謂的原始部落時期,那會兒人類應該還沒有走到食物鏈的頂端,估摸着還會被猛獸們當做食物。那個時期的人連自保都困難,估計平均壽命也不會很長,應該是可以排除掉了。

第二個就是皇帝、炎帝、蚩尤等存在的部落爭霸時期,那個時候連年征戰,據說也出了不少的奇人異事,甚至還有傳說中的仙、神等存在下凡幫助皇帝。當然,根據神話傳說的記載,那個時候的人類也很強大,比如說蚩尤一方的,除了他自己實力強悍之外,還有七十二個銅頭鐵臂、刀槍不入的兄弟,還能御使各類猛獸出戰。

而且幾乎他們每次大戰都會打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光憑人力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大場面,至少陳風覺得那些人肯定都是修仙者。

第三個,那就是之後的三皇五帝時期了,那個時期據說是一個人神雜居的時代,甚至還有一株巨大的建木連通着人間和仙界,直到顓頊大帝下令砍伐建木,絕地天通,這才漸漸結束了人神雜居的時代。

第四個時期,就是大禹之後,將人王之位傳給了大啟,開創了夏朝,由公天下變為了家天下,在那個時代也是經常有神仙之流出沒世間。乃至於到了後來的商朝,據說也是因為“天降玄鳥,落而生商”,也就是說整個商湯一脈都可能是半人半神的血脈。而再之後的封神之戰,更是各路神仙都出來了,哪怕是傳說之中的道祖也跳出來好幾個。那個時代,估計應該是整個古中國修仙這個行業最為昌盛的時代了吧。

自周王朝以後,人間的帝王就不再以人王自居,反倒是做了天的兒子,成為天子了。或許在那個時代,發生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大事了吧,甚至整個天地都出了大問題,也許就是這個大問題導致了世間修道成仙的人越來越少了。

再之後,世間所流傳的有關修仙者的傳說越來越少,或許東晉時期被道教尊為“小天尊”的葛洪仙師也能算得上是得道之人。但如他一般的修仙者們畢竟沒有前人那般毀天滅地的威能,甚至就連長生也做不到。畢竟在這個時代流傳最多的還是屍解成仙以及兵解成仙等需要放棄肉身,追求元神永生的成仙方式。至於傳說中如同上古時期一般肉身白日飛升的真正大神通者,幾乎已經沒有記載了。

也許在那個時代,修仙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追求長生了,或許已經成了一種象徵意義,一種遙不可及的追求。就如同“仙”這個字一般,左邊是“人”,右邊是“山”,根據古籍中的記載,“仙”的意思其實就是“人隱居在山中刻苦修鍊”。但是如果“仙”表達的意思真的只是這樣,為什麼一定要躲在山中才能苦修呢?難道在萬丈紅塵之中就不能修仙了嗎?“仙”究竟代表的是“人在山中方為仙”,還是“上山為仙,下山為人。”?

或許那個時候的修仙者們已經發現天地出了大問題,想要成就仙人長生不朽已經是一種奢望了吧!也就是在這幾個時期,道家內丹、外丹一脈大為盛行,人們逐漸開始追求利用外在的道具,例如仙丹來成仙,以追求長生與不朽。就如那一心要追尋海外仙山的秦始皇,又如往後一個個朝代為了成仙,不惜吞食含有大量重金屬的所謂“仙丹”的帝王們。

陳風倒是有些不能理解,既然能夠成為皇帝,肯定是受到過嚴苛的教育的,不可能三言兩語就會簡單的被所謂的方士們所哄騙。也許古代真的有吃了仙丹后成仙不朽的人存在,只是那些帝王們無緣求的真正的仙師與仙丹吧。

至於可以找到的有跡可循的最晚的古代修仙者,陳風認為應該就是張三丰了。張三丰這個人據說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才開始練武,然後觀龜蛇二勢創出武當一脈的絕學。最後,根據他的門人弟子的記載,他足足活了有一百二十多歲,甚至可以說他的生命軌跡橫跨了一個世紀,宋、元、明足足三個朝代。

要知道,在那個時期,外族蠻夷入侵,華夏大地神州陸沉,普通漢人的生活可以說是朝不保夕,即便張三丰是道士,但陳風並不覺得他的生活條件會有多好。

在那樣一個生活條件極差,風雨飄搖的時代,他還能活一百二十多歲,陳風覺得要不然他就是暗中獲得了修仙法決,可以修仙了,要不然就是真的天賦異稟以武入道,逆修成仙。甚至一百二十多歲也不是他人生的終點,據說他最後也是白日飛升,整個人舉霞而去。

之後的明清時期,陳風也在同時期一些志怪的古籍上發現了修仙者的蛛絲馬跡,例如當時的武俠小說《七子十三生》,就記載了一些可以吐氣殺人,練就劍丸的劍修一脈高人。但是這畢竟只是古代的小說之中記載的,萬一那個作者也是和現在的玄幻小說寫手一樣,只是憑藉一些傳說編造出修仙者的故事又該如何?

所以陳風姑且就認為或許明清時期也有修仙者,但是因為未知的原因,他們根本無法修鍊到高深的境界,甚至神異不外顯。因此,在幾乎看不到希望的情形下,修仙的人越來越少。

至於現代,陳風覺得在現代化的槍械及重武器,乃至於毀天滅地的核武器的洗禮之下,恐怕大部分的修仙者都會失去信心,畢竟修為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話,恐怕連普通的子彈都不一定能抗住,更不用說近乎神通的導彈武器了。再加上現代科技的發展,令人們的生活越發的方便快捷,飛天遁地也得以實現,就連沖向宇宙也能藉由科技實現,恐怕可以耐着性子去尋仙問道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可以用舉世都找不到一個修仙者來形容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問道求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問道求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尋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