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他的時代
85年的香港,在張少傑的影響下,越發的顯露出亞洲文化中心的氣象。
與過去僅僅有電影風靡亞洲相比,現在的香港才是真正的文化繁榮,小說、漫畫、遊戲、音樂與電影產業形成了文化界五朵金花之勢。
當然了,香港的金融業的發展,也給予了文化產業輸入了大量的活力。
為了加速香港文化產業的發展,張少傑開始實施了龍騰旗下的公司,按照一定順序上市融資的計劃。
在85年上半年《大唐2》電影上映,獲得2.9億美元全球票房的寶龍電影公司,乘着重大業績利好時期,宣佈了上市計劃。
計劃中,寶龍電影原始股被拆分為7500萬股。
除了這些原始股之外,公司額外發行2500萬新股。使得寶龍電影公司總股本達到1億股!
寶龍電影的新股發行,主要由新鴻基金融公司承銷了2000萬股,剩下的500萬新股發行才有高盛、摩根士丹利之類的國際投行獲得份額。
最終,在眾多的基金,以及投資者的參與下,新股上市發行價,已經達到了158港元一股。並且,被眾多投資基金搶購一空。
首次發行新股,使得寶龍電影公司融資39.5億港元,除去發行費用之外,也拿到38億多港元的現金。有了這筆錢,不但使得寶龍電影公司的特效工作室,全面超過工業光魔,成為第一流的而在5月30日,上市的當天,寶龍電影股價便一飛衝天,迅速的衝破百元大關,至收盤時,寶龍電影首日收盤價達到了182.5港元一股,成為了85年香港市值上的超級明星股。當年入股的徐克、理查德等人,紛紛成為了身家破億的巨富。入股較少的林青霞、程小東,以及公司的其他的導演、明星、管理層,多則數千萬身家,少則也有幾十萬。
由於漲成天價,估值過高,公司大多數的小股東,紛紛拋售套現。一度將股價打壓至120港元一股。
不過,由於寶龍電影公司的實在太受香港的基金業歡迎,所以到了6月上旬,股價不降反升,再度衝破200港元一股。
而這樣的天價,連古龍、張少傑兩人都受不了誘惑,在市場上大肆拋售,張少傑也是拋售1500萬股套現30億港元。這使得張少傑手中持有的寶龍電影公司股票份額降低到了1750萬股,僅僅持股17.5%,二股東的地位雖然繼續保持,但是與古龍4300萬股,控股比例43%,顯得拉大了差距。
古龍見到張少傑,倒是打趣他道:“你這簡直和華爾街的風險投資商一般,將公司成功送上市,便拋售套現?”
張少傑笑道:“寶龍估值太高了,現在的市值已經達到了200億港元。居然超過了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等大企業。等到跌下來,比如50港元一股,才是合理的回購價格!”
“套現這麼一大筆資金,你準備用於那些方面,別說你準備花天酒地的浪費掉。”古龍頗為好奇道。
張少傑悄然道:“準備到日本撈一筆!”
“日本?”古龍愕然。
張少傑開始泄露天機,講述今年歐美多國財長,聯合施壓逼迫日元升值。而日本的貨幣升值,雖然對於出口極端不利。
但是日本境內的地產、金融等等市場,卻會因為日元的大幅度升值,而進入了一個畸形的牛市。
這個牛市,並不是因為日本的經濟實力增強而出現,僅僅是因為日本流通在市場的貨幣,不斷的增多,而出現的虛火。
為了在日本大賺一筆,張少傑準備以少傑基金的名義,籌集50億港元的資本,佈局日本,做多日元,以及日本股市。
此外,由於85年之後,日本銀行界一度浮躁之極,為了將銀行的存款給借出去,銀行的經理們口頭禪變成了:“不用任何擔保,您的信譽,以及社會上擁有的聲望,就是最好擔保!”
這種情況下,使得整個日本很多人瘋狂起來,不顧自己的實際賺錢能力,從銀行貸款了大量的資本,用於投資金融、地產。
而到了90年代泡沫破滅之後,由於地產崩盤,股市暴跌,這些貸款紛紛成為了爛帳。日本整個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張少傑也是準備以自己的信用作為擔保,從日本的銀行一筆款項,用於地產、股市的投機
“這靠譜嗎?”古龍懷疑。
“愛信不信,如果想要發財,你也參一股吧!”張少傑說道。
事實上,張少傑準備投機日本,想要參一股的人很多。
不但有馬榮成、古龍、梅艷芳、林青霞、鄧麗君等人,甚至還包括一些香港的財閥,聽聞少傑基金準備在日本開闢新的“戰場”,也準備參一股。
所以,張少傑乾脆將“少傑基金”設立為一個封閉基金,每年年尾開通公佈投資報表,並且在年報公佈的一周內開通贖回、購買的全線,平時不允許有贖回、購買的操作。
整個“少傑基金”首次發行150港元規模的募資,其中50億屬於張少傑本人資產,剩下的100億則來自社會各界,不同的投資方。
少傑基金的管理權,自然是張少傑所有,代這些人理財,每年無論盈虧。都要收取1%的基金總額,作為“管理費”!
雖然如此昂貴的管理費,在基金業算是很高的了,但是考慮到少傑基金這幾年的威名赫赫,使得很多的投資者,紛紛對於少傑基金的收益率抱有巨大的期望。
1985年一隻來自香港的少傑基金,攜帶150億港元的資本,以兇悍、凌厲、敏銳的投資風格,在日本金融市場縱橫了5年之久。
90年代之後,這一隻基金帶着超過5000億港元的豐碩盈利,回到了香港。
而憑着少傑基金的戰績,張少傑在香港聲望,更是一時無兩。而在張少傑的引領下,香港的各路資本豪門,也是熱衷於投資文化、科技產業。
到了97年回歸之後,香港的電影產業總產值達到了370億港元,每年在全球輸出50多部票房規模超過一億的大片。遊戲產業產值達到4700億港元,成為了香港的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而小說、漫畫、動漫等等產業,也紛紛在全球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張少傑給香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更深遠了影響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在2011年,張少傑作為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時,堅定的提出:“傳統產業是有限的,文化產業的想像力是無限的!中國的崛起,不但需要生產力作為推動力,還要有文化創新產業作為新的推動力!”
一片掌聲中,張少傑微笑,向著與會代表,以及電視機前,電腦前的觀眾鞠躬,徐徐的退場。
因為,張少傑知道,作為重生者,他的時代已經結束。
新的時代,將會是青年人的時代
————————PS:額,沒有激情了,也不想再拖下去了。這本書,便這麼結束了吧。
各位讀者大大,下本書再見。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