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攻擊機
3.1飛上天空的機槍和火炮
前面講到,人們發明飛機以後,軍事人員首先發現飛機可以方便地偵察敵情,隨後開始使用武器擔任進攻角色。體型稍大的飛機可以攜帶炸彈,而體型稍小的飛機則裝上機槍,也就是對地攻擊機,又叫強擊機。
一戰期間的攻擊機
一戰期間,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都成立了專門的飛行隊,使用飛機上的機槍掃射空中飛行的戰機或地面人員、車輛等,但此時飛機上的機槍較為簡單原始,更多的情況下,震懾作用高於打擊效果。
1916年6月24日,英法聯軍為了進攻索姆河的德軍陣地,先用大炮狂轟濫炸了7天7夜,150餘萬發炮彈傾如雨下,希望能將德軍一舉蕩平。沒想到狡猾的德軍全部躲在地下掩體內,當英法聯軍信心滿滿地進入陣地后,突然遭到洞口機槍瘋狂掃射,一日之內損失數萬兵力。經過此次戰役,各國都愈加發現對地攻擊的重要性,開始研製專門打擊敵方戰壕、指揮所、陣地等重要軍事目標的機型,攻擊機應運而生。
1917年11月20日,英國和德國在康布雷激戰。德軍正在全力試圖擊退英國的坦克和步兵時,頭頂上英軍的飛機突然呼嘯而來,密集而強大的炮火從天而降。遭到天地兩頭夾擊的德軍瞬時一潰千里,英國僅用一天就結束了戰鬥。這種空中機槍就是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研製出的DH.4攻擊機。該機裝有1~2挺維克式固定機槍和1~2挺劉易斯式活動機槍,載彈量超過200千克。DH.4速度較快,能有效躲避敵方射擊,取得了較好的戰場生存率,但卻將攻擊機引入一個“用速度代替裝甲”的誤區,使二戰中沿此思路發展的攻擊機均損失慘重。
在康布雷吃了大虧的德國人匆忙效仿,將機槍裝到CL-3飛機腹部,從11月30日到12月6日,成功壓制了英軍地面部隊,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嘗到甜頭的德軍對攻擊機愈發重視,於1918年推出了“容克”攻擊機,該機機腹裝有2~3挺機槍,可攜帶集束手榴彈和手拋輕型炸彈,機身全部為鋁材製造,飛行員座艙周圍配有5毫米厚的鋼板,防止地面火力擊中飛行員。此後,“容克”攻擊機經常在距地面幾十米的低空向敵方陣地投射大量炸彈,取得了較好的戰場效果,被譽為世界上最早、設計較為成功的強擊機。
攻擊機的特點
由此可見,攻擊機與殲擊機/戰鬥機、轟炸機都是進攻性戰機,但有着明顯不同的任務分工。殲擊機的主要任務是空對空作戰,也就是飛機打飛機;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對地轟炸,也就是向地面大面積投彈;而攻擊機的主要任務是空對地作戰,也就是飛機攻擊地面或海上目標,又被稱為對地攻擊機或近距離支援飛機,也可理解為“空中機槍”或“空中火炮”。
攻擊機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以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突破敵方防線,對敵後方指揮機構、交通樞紐等目標實施轟炸和掃射,削弱敵軍前線部隊的作戰能力,在軍事上稱為“遮斷”或“間接支援”;二是在戰場上空,轟炸和掃射敵方的地面部隊、火力點以及坦克、裝甲車等活動目標,通過近距離支援直接配合地面作戰。總而言之,攻擊機是地面部隊的好幫手。
因此,攻擊機並不一定具備殲擊機的高空、高速、高機動性,或是轟炸機的巨大載彈量,但需要擁有良好的超低空穩定性和較大的載彈量,可在靠近前線的簡易機場上起降,做到“呼之即來,打完即去”。同時,攻擊機要有較強的生存能力,不僅能有效突破地面防空,還能承受一定強度的地面炮火,因而座艙、油箱等要害部位多加備防彈裝甲。總之,低空飛行和裝甲保護是攻擊機的兩大護身符,這也與殲擊機的高空高速截然不同。
隨着機載武器的日益發展,攻擊機已經越來越少使用射程短、火力弱、命中率低的原始機槍了,取而代之的是威力更大的航炮、炸彈、反坦克集束炸彈、火箭彈、導彈等,並配有紅外觀測儀等先進的瞄準設備和火力控制系統,可以全天候高質量執行攻擊任務。
攻擊機發展
二戰期間,對地攻擊機是一個重要的獨立機種。此時,轟炸精準度仍是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即使美國B-17上高度機密的諾頓轟炸儀也較為原始,連B-17使用人員自己也偏愛攜帶更多的小型炸彈而非少量的大型炸彈。究其原因,一是諾頓轟炸儀仍無法對小型堅固目標實施高精度轟炸,二是滿載編隊飛行的重型轟炸機在計算飛行軌跡時非常容易受到打擊,造成較高的戰損率。因此,體積更小、速度更高的對地攻擊機攜帶小型炸彈實施近距離突擊成為了更好的選擇。而且二戰初期地面防空力量並不完善,所以在這段時間裏,俯衝轟炸機等對地攻擊專用機型大放異彩。
二戰結束后,導航和轟炸精度問題逐漸得以解決,但對地攻擊機在研製和部署起來較為容易,各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也做出了不同選擇,尤其是一些小國更傾向於小型攻擊機。接下來,地面防空體系的不斷完善使對地攻擊機進入敵方陣地上空的難度越來越大,而日益完善的精確制導導彈逐漸代替了攻擊機縱深遮斷的功能,幾乎宣告了重武器近距離支援任務的結束。
隨着戰機性能的提升、防空系統的發展和戰爭面貌的變化,攻擊機與轟炸機、戰鬥機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很多重型殲擊機和輕型轟炸機都具備了優良的對地攻擊能力。此外,高科技戰爭中近距離火力對抗也越來越少,對地攻擊機作為一個獨立機種正走向消亡,對地攻擊更多地是由殲擊機兼任,攻擊機大部分情況下指的都是航母艦載攻擊機。
與強擊機和對地攻擊機相比,艦載攻擊機是我們今天更為熟知的一個詞彙。由於海上艦隊的攻擊能力非常有限,可以從航母上起降的攻擊機便成為其進攻力量的延伸,是攻擊地面或海上目標的有力武器。而艦載攻擊機也具備一定的空戰能力,在航母受到空中威脅時實施空中防衛。當代著名的攻擊機多為航母艦載機。
3.2Ju-87:閃擊戰中的空中炮兵
在二戰初期,德軍發起了數次經典“閃擊戰”,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景象莫過於地面蜂擁前行的坦克裝甲集群和天上遮天蔽日的俯衝轟炸機群。這裏的主角之一就是德國的主力俯衝轟炸機Ju-87,綽號“斯圖卡”。Ju-87機頭冷卻進氣口裝有一個稱為“耶利哥喇叭”的發聲裝置,在俯衝時利用強大的風力發出類似空襲警報的凄厲尖嘯,炸彈還沒有落下,地面上已經一片恐慌。
俯衝轟炸開創者
1939年9月1日凌晨4時30分左右,三架德國飛機悄悄起飛,從南面迂迴到波蘭上空。此時的大地一片沉靜,機群以離地10米的高度進行超低空飛行,幾乎擦着樹梢來到迪爾沙鐵橋左側。突然,飛機迅速拉起,留下的炸彈在地面引發出巨大的火球。二戰的首次俯衝轟炸攻擊就此開始。在幾個小時內,德國所有能用於作戰的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接踵而至,雨點兒一般的炸彈投向波蘭的軍事目標,機場、指揮機構和中心被一舉破壞,有效協助了地面作戰。不久,波蘭被迫投降。
不僅是波蘭戰役,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都是俯衝轟炸機的主要使用者。顧名思義,俯衝轟炸機以高速俯衝的方式接近敵方目標,一般與地面角度超過45度,然後在近距離上拉起飛機並同時投彈。與常規飛行中投彈的水平轟炸相比,俯衝轟炸投彈高度低,無須安裝複雜的瞄準系統或雷達也能達到較高的命中率。但為了實現俯衝轟炸這一戰術,飛機不得不減小機體,載彈量和航程都有所犧牲,而且在低空容易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攻擊,因此多用於攻擊重要的小面積軍事目標或移動目標。
波蘭一戰使德軍對以空軍做前鋒、裝甲兵快速推進的“閃電戰”大有心得。其中,Ju-87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為裝甲部隊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德軍坦克進攻受挫時,Ju-87便應聲而到,以準確俯衝轟炸的方式迅速掃清敵方防禦。這種“空中火炮”也是二戰期間德軍裝甲部隊在“閃擊戰”中快速推進的重要基礎。
為俯衝轟炸而生
Ju-87於1934年由容克公司研製,1936~1939年在援助西班牙佛朗哥叛軍時大顯身手,得到希特拉的青睞,各型共計生產約5000架,除德國外,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也曾使用,是人類航空史上俯衝轟炸的經典機型。
Ju-87長約11米,高約4米,翼展約14米。其機翼中後段像海鷗翅膀一樣微微上揚,是該機最明顯的標誌。Ju-87採用雙人機組,前座駕駛員控制機翼兩側的2挺機槍,後座一名無線電員控制另1挺機槍。機腹中心線可懸挂1枚500千克重型炸彈或2枚250千克炸彈,兩側翼下各掛一枚110千克炸彈或2枚50千克炸彈。機身下方的投彈架專為俯衝而設計:正常飛行時,炸彈由兩根支柱平直地固定好;俯衝投彈時,炸彈自身重力將炸彈架下轉90度,炸彈越過槳葉旋轉面投出。
Ju-87機體為簡單而堅固的全金屬結構,後期的Ju-87D還在關鍵部位加裝了厚重的裝甲,使得飛機在俯衝時可以承受機槍和小口徑火炮的打擊。機身前翼梁下裝有一堆俯衝減速板,可以80度的大角度向下急劇俯衝,時速高達600千米。其自動控制系統能夠在不同角度俯衝時提供瞄準參考,賦予該機較高的安全性和轟炸精度,誤差達到25米以內,而且俯衝制動器會在釋放炸彈后自動啟動,從俯衝狀態中恢復並攀升。
然而,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都偏重俯衝轟炸機等戰術轟炸機而忽視戰略轟炸機的發展。當德國隨着戰事的發展而喪失制空權以後,Ju-87的威力逐漸減退直至喪失,不得不改為運輸機使用,直至1945年德國戰敗后停產。
西線突擊前鋒
1941年,希特拉發起了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揭開大幕的仍舊是其慣於使用的突襲。6月22日凌晨,德國空軍動用了4個航空隊的1300餘架飛機,對距離蘇聯西部邊境20~70千米地域內66個蘇聯機場發起進攻。其中,290架Ju-87俯衝轟炸機擔任攻擊前鋒,510架水平轟炸機突襲後方機場,500架戰鬥機進行低空攻擊,另有120架遠程轟炸機提供支援。
在夜幕的掩護下,Ju-87飛行員們戴着氧氣面罩爬上到4000米的高空,悄悄進入蘇聯境內,於3時15分左右相繼俯衝而下。每架飛機投放了360枚2千克重的SD-2球形炸彈後退出戰場。SD-2又被稱為“惡魔之卵”,可觸地爆炸或利用引信控制在接近地面數米時爆炸,撒布50個大碎片和250個小碎片,殺傷半徑達12米。密密麻麻的SD-2如同鋪天蓋地的油桶撲向毫無戒備的蘇軍機場,成百上千架排列整齊的蘇軍飛機瞬時在大火中變成殘骸。據蘇聯文件記載,在截至6月22日中午的突襲中,蘇軍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超過800架在地面被毀。而根據德方對被佔領機場中蘇機殘骸的統計,蘇聯損失的飛機數量則超過2000架。
毫無疑義,此次突襲使蘇聯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面,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恢復元氣。而Ju-87的戰績卻不止於此。在地面作戰中,Ju-87為德國裝甲部隊提供了有效支援,德國坦克長驅直入,很快攻到了莫斯科城下,奪得了西線戰場上的初期戰果。在接下來的蘇德坦克大戰里,雙方都絞盡腦汁對付敵方的“鋼鐵猛獸”。為此,德軍專門研製了Ju-87G反坦克俯衝轟炸機,裝有2門37毫米機關炮,以及初速達到850米/秒的碳化鎢穿甲彈,成為蘇聯坦克的剋星。由於蘇式坦克缺乏有力的空中支援,經常成為Ju-87G的活靶子。德軍的漢斯烏里希魯德爾上校駕駛Ju-87G,一人就擊毀了519輛蘇式坦克、150個炮兵陣地、近1000輛其他車輛、70艘艦艇等。
Ju-87的身影活躍在德國出現的幾乎所有戰場,包括丹麥、挪威、法國、荷蘭、比利時、北非、地中海等。然而,Ju-87並非所向披靡,它的機動性差、速度慢都成為其致命弱點,在地面防空火力較強時很容易被擊中,而在缺乏殲擊機護航的情況下更是束手待斃。例如,在1940年夏天轟炸英國本土的不列顛戰役中,德國殲擊機由於航程不足而難以完成伴隨任務,導致Ju-87被英國戰鬥機屠宰,被迫退出戰鬥。
3.3“黑色死神”伊爾-2
前文講到,地面蜂擁前行的坦克裝甲集群是德軍“閃電戰”中的經典景象之一,令蘇聯人在交戰初期嘗盡了苦頭。然而不久,這種地面攻擊力就大打折扣,因為蘇聯推出了一款幾乎完全針對德軍坦克量身訂製的攻擊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爾-2。
輾轉問世
伊爾-2的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該機的研製要追溯到1938年,蘇聯航空工業總局局長伊留申為了提升前線戰術飛機的生存能力,提出設計一種帶裝甲對地攻擊機。此時,這種“重裝甲機體”的“空中坦克”思路還是一種新思想,但伊留申馬上付諸實施,並辭去了局長職務,致力於新機研發,終於在1939年10月2日完成了原型機試飛。
與眾多新生事物一樣,伊爾-2的首個原型機也存在着諸多不成熟之處,例如裝甲帶來的機體負荷與機動性產生了較大矛盾,因此,原型機航程較短,看起來頗為笨重,單發的配置也顯得力不從心。然而,蘇聯空軍並沒有及時認識到伊爾-2的潛質,先是固執的軍方喜歡單座配置而反對伊留申的雙座設計,斯大林更是完全沒有理會這種單發前線攻擊機的思路,竟提出將其改為高空遠程轟炸機。伊留申不得不按照領袖的思路進行修改。結果可想而知,以失敗告終,而且使伊爾-2的腳步幾乎停滯了2年。
時間轉眼到了1941年,蘇德之間的氣氛越來越緊張,迫使蘇聯不惜一切代價增加防禦能力。相對成熟一些的伊爾-2前線攻擊機又被提上日程,但伊留申不得不按照空軍要求取消了後座機槍手。伊爾-2於1941年5月開始進行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重裝甲對地攻擊機。
坦克殺手
伊爾-2長11.7米,高3.0米,翼展14.6米,最大時速400千米,載重約6噸,配有3挺機槍、2門航炮和4枚火箭彈,彈艙和翼下可掛載400~600千克炸彈。飛機座艙配有55毫米厚的防彈玻璃,機身裝甲厚度6~12毫米不等,可承受13毫米機槍的打擊。裝甲不僅有效保護了飛機,也是承力結構的一部分,使飛機變得更加堅固。機身外部塗裝了迷彩,在低空作戰時具有較好的偽裝效果。
1941年6月27日,德軍以強大的裝甲部隊組成了鉗形攻擊態勢,將大量蘇軍合圍在明斯克地區,蘇軍派出3架伊爾-2攻擊波布魯斯科地區的德方地面目標,德國的Me-109殲擊機奉命攔截。這是德國飛行員第一次見到伊爾-2,他們吃驚地發現,這架新機不僅能彈回Me-109射出的子彈,而且在尾翼被打掉后仍能飛行,最終眼睜睜地看着這架滿是彈痕的蘇聯戰機飛了回去。
此時的德國人還是幸運的,因為蘇聯飛行員還沒有得到良好的訓練和適應。到了半年以後的冬天,一架伊爾-2就能在300~1000米遠的距離攻擊兩輛德軍坦克,以至於德國坦克看到這種飛機就匆忙逃竄,反倒進一步將自己暴露出來。尤其是德國坦克部隊往往突擊速度過快,後方戰鬥機難以實施有效保護,伊爾-2便高速突入,打了就跑,給德國造成了重大損失。蘇聯多位飛行員都創下了摧毀60架敵方坦克的驚人戰績。在戰場上,伊爾-2經常和坦克和步兵一起衝鋒,完全無需戰鬥機的掩護,蘇軍稱其為“坦克殺手”。在巷戰中,伊爾-2也成為步兵和各種工事的噩夢,經常從雲中呼嘯而出,在建築之間落下槍林彈雨。
德軍經常抱怨根本無法打穿伊爾-2的裝甲,感覺蘇聯的飛行員根本就是坐在浴盆里打仗,乾脆稱其為“裝甲澡盆”。“黑色死神”也是被德軍所賜。
絞盡腦汁的德國人
伊爾-2以其強大的火力和堅固的裝甲成為二戰期間蘇聯所使用的主要強擊機,被廣泛用於低空火力支援地面部隊。為了對付伊爾-2,德國人可謂絞盡腦汁。
德國人先是集中轟炸生產伊爾-2的沃羅涅日飛機廠,迫使該廠在生產了1100餘架伊爾-2后,於1941年末被迫向東轉移至古比雪夫飛機廠,一度產量低迷。斯大林心急如焚,評論道“紅軍需要伊爾-2就像需要麵包和空氣一樣”。於是,古比雪夫飛機廠等數個飛機製造廠完全以生產伊爾-2為核心,到了1942年1月,就將日產量恢復到10架以上,而1942年夏天,日產量則超過40架,數以萬計的伊爾-2開始從古比雪夫飛出。
不久,德國人又發現單座伊爾-2後部防護性差的弱點,便集中訓練殲擊機從後方接近攻擊,在10~15米位置處直接射殺飛行員。一時間,伊爾-2戰損率攀升。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回到伊留申最初的雙座設計,後方增加了射擊員座艙,並換裝了動力更強的發動機和火力更猛的航炮。即使如此,後座機槍手平均參加7次戰鬥后便陣亡,危險程度遠遠高于飛行員,蘇聯甚至從監獄囚犯中招募伊爾-2後座機槍手。
後來,德軍發現一架伊爾-2隻能攜帶4枚100千克左右的炸彈,於是決定使用大規模坦克群的數量優勢對付伊爾-2的襲擊。1943年夏,德軍調集了蘇德戰場上70%的坦克師以及大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象”式反坦克自走炮等新型裝甲車輛發動攻勢。殊不知,蘇聯已經秘密地研製了一種1.5千克重的超小型反坦克聚能炸彈,落到戰車上之後會黏在上面,對着車輛定向爆炸。每架伊爾-2可攜帶320顆,專門對付大規模坦克進攻。到了1943年5月,蘇聯已經製造了80萬顆這種炸彈,只是一直被雪藏起來而已。在夏天的庫爾斯克會戰中,伊爾-2面對滾滾而來的德國坦克群,將無數聚能炸彈傾瀉到德軍頭上,定向爆炸燒穿了裝甲,諸多新式坦克頃刻間都變成了廢鐵。僅在7月7日,蘇軍就用2小時摧毀了敵軍270多輛坦克。
德國的最後一招就是製造自己的“空中坦克”,還成立了專門機構研究伊爾-2並進行仿製。然而,德國根本無法將火力、速度、裝甲、機動性等完美地結合起來,伊爾-2的法寶重裝甲反倒成為德國飛機的“沙袋”,令飛機重量飆升而機動性大降,完全沒有戰場競爭力。德國版伊爾-2始終未能問世。
伊爾-2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優秀的對地攻擊機,在二戰期間產量超過3.6萬架,是人類歷史上產量最大的有人駕駛軍用飛機,堪稱“二戰精英”,1萬餘架在戰場上折損。到了戰爭末期,由伊爾-2改良的伊爾-10開始列裝,伊爾-2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3.499艦爆與97艦攻:珍珠港偷襲者
在二戰歷史中,偷襲珍珠港要算是最為人熟知的事件了,它既因將美國捲入二戰而成為戰爭的重要分水嶺,也因其複雜的戰略目的和戰術方法而為後人留下無盡的經驗、教訓和遐想。這次改寫歷史的轟炸主角便是日本99式艦載俯衝轟炸機(簡稱99艦爆)和97式海軍艦載魚雷/水平轟炸機(簡稱97艦攻),兩者都是日本海軍享有盛名的主力轟炸機。
先進的艦載攻擊機
日本由於地理條件、戰略思想的諸多原因,對海軍發展異常重視,其二戰期間的艦載機型多表現出不輸於陸基飛機的超群性能。
99艦爆,盟軍代號瓦爾,由日本愛知航空機會社在德國亨克爾公司的幫助下,以He-70輕型轟炸機為基礎改進而來,1939年被日本海軍正式列為航母的主力艦載俯衝轟炸機,各型產量約1500架。
99艦爆長10.2米,高3.8米,寬14.4米,配有一挺可旋轉機槍和一對固定機槍,機身下可以懸挂250千克炸彈,兩翼可以各掛60千克炸彈,火力強大。該機採用先進的應力鋁蒙皮、固定起落架和減阻整流罩,機翼上裝有俯衝減速板,因此具有較好的俯衝穩定性,可從4000米高空以70度~90度大角度向下俯衝,將垂直俯衝速度控制在444千米/小時以內,至450米高度后投彈拉起,投彈命中率超過80%,綜合性能在當時的轟炸機中堪稱一流。
97艦攻,盟軍稱為凱特,由三菱重工和中島飛機公司兩個廠家生產。由於在競標過程中兩者不相上下,因此,日本軍方於1937年決定同時採用,由實戰檢驗性能。但中島公司最終佔了上風,旗下97艦攻各型共生產了1300餘架。
97艦攻長10.3米,高4.8米,翼展15.5米,可掛載魚雷、穿甲彈、炸彈等,最大載彈量約1噸,既可在3000~4000米的高空擔任水平轟炸任務,也可在100米高度向1000~1500米的目標投放魚雷,被認為是非常成功和實用的第一代艦載攻擊機。該機吸納了歐美先進的飛機製造技術,是日本率先採用可收放式起落架、可摺疊機翼、封閉座艙等元素的軍用飛機,堪稱日本軍機現代化的代表。
揚名珍珠港
在珍珠港事件中,約130架99艦爆和140架97艦攻參加了2個波次的空襲,是參戰飛機的主力,一時間聲名大振。
珍珠港距離日本本土超過6500千米,對於當時的轟炸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數字,因此必須使用航母將轟炸機運載到附近海域。1941年11月26日,日本6艘航母、2艘戰列艦、9艘驅逐艦、3艘巡洋艦、3艘潛艇、8艘油船離開千島群島,沿偏僻的北部航線向夏威夷島進發。為了隱蔽行蹤,所有艦艇都實施了嚴格的燈火管制和無線電靜默,終於在12天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了珍珠港以北約370千米的預定海域。
12月8日凌晨6點,第一波次183架99艦爆、97艦攻等飛機離開航母,隨時準備應對美軍的攔截。其實,美國雷達站也發現了北方大批飛機正在接近,但可笑的是,嚴重失職的值班人員竟然堅信這是本國飛機,於是日本機群沒有遇到任何阻攔,在7點30分左右抵達珍珠港上空。瞬時間,日軍的俯衝轟炸機帶着炸彈從天而降,隨即魚雷轟炸機從低空攻擊軍艦,水平轟炸機在高空再度攻擊,無需應對美軍攔截的日本零式戰鬥機也投入轟炸中。原本寧靜的珍珠港頓時間硝煙瀰漫,一片狼藉。多艘美國艦船燃起熊熊大火,向水中沉沒下去。
第一波轟炸剛停止,第二波次170架飛機尾隨而至,打擊剩餘的軍艦。毫無防備的美軍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前後2個小時的轟炸使美軍2400餘人稀里糊塗地喪命,40餘艘艦船和300餘架飛機遭到毀傷,分別佔美國太平洋艦隊的50%和70%。而日軍僅損失了約30架飛機、55名飛行員和幾艘袖珍潛艇。雖然日方有繼續攻擊的建議,但由於已達到作戰效果又擔心過多戰損,日軍艦船於當日下午1點30分返航。後來的無數軍事人員都對這個貽誤大好戰機的錯誤決策扼腕嘆息。如果日軍乘勝追擊,摧毀美軍的機械廠、修理廠、油庫、船塢和附近的航母,那麼美國太平洋艦隊癱瘓的時間就絕不僅僅是歷史上的半年。
此外,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為了先發制人,在對美作戰中佔得先機,從而能夠順利地實施“南下”策略,進攻東南亞國家。從這個角度講,日本是成功的,而且取得的戰果在人類歷史上堪稱空前絕後。然而,正如今天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美國的羅斯福總統找到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向日本、德國等開戰,將強大的美國拖入戰爭,這對軸心國來說,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慘淡結局
除了偷襲珍珠港,99艦爆和97艦攻還參加了珊瑚島海戰、中途島海戰、瓜達爾卡納島海戰等諸多重要戰事,兩者在1941年時都是性能頗佳的優秀飛機,但在戰機更新極為快速的二戰時期並沒有與時俱進地發展改型。而且日本資源有限的小國劣勢使飛機普遍“皮薄易碎”、“後繼無機”,優秀機型也多是曇花一現。
尤其是作為俯衝轟炸機的99艦爆,對飛行員水平要求極為苛刻,參加珍珠港偷襲行動的飛行員都是經驗豐富的高手。隨着戰事的發展和日軍的頹敗,優秀飛行員所剩無幾,護航的零式戰鬥機數量嚴重不足,其速度慢、防護力弱的缺陷日益凸顯,命中率甚至不足10%,到了戰爭末期,只能由初出茅廬的飛行員駕駛,成為日本神風特工隊的自殺式飛機。
與此相反的是美國強大的設計力與生產力,使日本飛機總是很快被美機所超越。美製機型往往“真材實料”,不僅技術先進,而且裝甲厚實,可靠性更強。歷史證明,在珍珠港幾乎肆無忌憚的大轟炸也只是讓美國太平洋艦隊癱瘓了半年。據後來資料分析,即使日本完美地炸毀了美軍油庫、工廠、船塢等設施,美國也不過多花幾個月就能完全補充回來。由此可見,持久戰中的資源保障永遠是制勝的法寶。
3.5令日本望而生畏的SBD“無畏”轟炸機
SBD“無畏”式是由美國道格拉斯公司開發的一種俯衝轟炸機,其中SBD分別代表偵察(Scout)、轟炸(Bombing)和道格拉斯(Dauglass),列裝美軍艦載機聯隊的偵察和轟炸中隊。這從側面反映出美國對於戰場偵察的重視。而同時期的日本,航母上一般配有相同數量的戰鬥機、轟炸機和魚雷機(標準配置為24架),卻缺乏足夠的偵察力量,很多戰場失敗也部分歸結於此。
日本海軍剋星
SBD來源於美國1934年對艦載俯衝轟炸機的一次統一化方案,諾斯羅普新穎而前衛的單翼方案得到了海軍的認可。後來,諾斯羅普被併入道格拉斯,SBD也成為了道格拉斯公司的產品,從1939年的SBD-1一直到1944年的SBD-6,各型生產了近6000架。
SBD裝備了自封閉油箱、防彈擋風玻璃和乘員裝甲防護,性能非常可靠,是二戰時期美軍戰損率最低的海軍艦載機,也是二戰期間失事率最低的機種之一,受到了美軍飛行員的廣泛好評。同時,SBD具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和盤旋能力,甚至對着以靈巧著稱的日本零式戰鬥機都可以躲上一躲。此外,SBD的機載火力十分強大,且命中率高,僅機腹下方的726千克炸彈重量就為99艦爆的2倍以上,機翼下還可掛載45千克炸彈,前後4挺重機槍對付日本“輕薄省料”的飛機也綽綽有餘。因此,SBD在太平洋戰場上可謂日本艦船和99艦爆的剋星。
其實,SBD自身也有着無可規避的缺陷。首先,SBD是美國海軍唯一一種機翼無法摺疊的艦載飛機,這對於航母上狹小的甲板空間可謂是致命硬傷,使航母在載機數量上處於劣勢。其次,SBD飛行速度不高,巡航時速比99艦爆低出50千米,在珊瑚島海戰中看着日機起身飛走卻無可奈何。然而,SBD出色的戰場表現牢牢封住了批判者的嘴巴,其實打實的戰績牢牢樹立了二戰期間主力艦載機的地位。
完勝中途島
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越來越急迫地希望在美國恢復元氣之前徹底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為此,日本於1942年6月4日動用了史上最龐大艦隊進攻美國三藩市和日本橫濱中間的中途島,包括8艘航母、98艘艦船、27艘潛艇、約700架艦載飛機。日軍計劃佯攻北面的阿留申群島,在美軍出動後由主力艦隊奪取中途島並攔截美軍。相比之下,美國擁有3艘航母、23艘艦船、233架艦載機以及中途島上的約90架飛機和19艘潛艇,雖然在數量上明顯處於劣勢,但早已截獲了日軍電報,做好了應對戰備。
日軍第一批飛機攻擊中途島時,並沒找到幾架飛機,而島上美軍卻已經準備進攻日軍航母。各種轟炸機不時從日艦上空飛過,大部分都被當時作戰能力處於巔峰時期的日本零式戰鬥機所擊落。日本指揮官南雲本已讓第二批飛機掛上魚雷,攻擊可能接近的美軍艦船,但面對中途島守軍的抵擋,派出的巡邏機又沒有發現敵方艦隊,決定讓第二批轟炸機卸下魚雷,換上炸彈繼續空襲中途島。半個小時后,南雲突然發現美軍航母已經逼近,又趕忙讓轟炸機重新換裝魚雷,甲板上頓時亂作一團。攻擊中途島的第一批飛機返航準備加油,第二批飛機換裝還沒有完成,根本無法投入戰鬥,連卸下的炸彈都來不及放到機庫。南雲不得不推遲進攻美國航母的時間。而此時,美國的飛機已經起飛了。
在最初的3個小時攻擊中,美軍貌似無所建樹,炸彈和魚雷被日軍的高射炮和戰鬥機統統擋在門外,前後數十架魚雷轟炸機幾乎全都被“零式”打了下來。然而,美軍的不間斷攻擊使日軍無法集中儘力對付美國航母,幾輪下來,大量“零式”不得不返回甲板加油加彈,餘下的“零式”也在低空絞殺美軍的魚雷轟炸機,日艦上空出現了大缺口。就在這個當口,空中出現了50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直奔日軍的“赤誠”號、“加賀”號和“蒼龍”號航母。日軍這次再也來不及反應了。一串串炸彈落在了甲板上,準備加油的燃料和來不及放進機庫的炸彈起到完美的助攻作用,頓時,三艘巨艦變成了團團火球。
至此,日軍敗局已定。但日軍仍不死心,跟蹤美國飛機找到了“約克城”號航母,成功地投放了3顆重磅炸彈。該航母經過幾輪搶修和再攻擊,終於沉沒大海。但日軍搭載飛機的航母“飛龍”號也因此暴露出來,在30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攻擊下葬身火海。最終戰果與最初兵力形成了鮮明對比,美軍損失了1艘航母、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而日本卻損失了4艘重型航母、1艘巡洋艦和332架飛機;美軍陣亡人數為307,而日軍則為數百名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
經此一役,日本海軍從士氣到實力都走向衰落,太平洋戰場態勢立刻發生了扭轉。日本的失敗與自身的狂妄、作戰計劃的漏洞、情報的泄露、指揮員的失誤等諸多因素有關,但美軍取得的最重要戰果無疑是擊沉了4艘日本重型航母,而將它們直接送上西天的就是SBD俯衝轟炸機,經此一役,“無畏”成為了美國人的英雄和日本人的夢魘。
俯衝轟炸機的興衰
二戰期間,德國、日本和美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招牌式俯衝轟炸機Ju-87、99艦爆和SBD“無畏”,成為了重要的戰爭利器。
那麼,俯衝轟炸機是否屬於轟炸機呢?答案是否定的。轟炸機,是以空地導彈、航空炸彈、航空魚雷為基本武器,具有轟炸能力的作戰飛機,轟炸機具有突擊能力強、航程遠、載彈量大、機動性能高等特點,是航空兵實施空中突擊的主要機種。攻擊機(強擊機)主要用於從低空、超低空突擊敵戰術或淺近縱深內的目標,直接支援地面(海面)作戰。二戰時期的大部分俯衝轟炸機和艦載轟炸機從作戰能力、作戰功能方面而言,一般都劃分為攻擊機的範疇,只是當時“俯衝轟炸機”的稱呼一直延續下來而已。
然而,俯衝轟炸機的生命幾乎都集中在二戰戰場上,從1939年到1945年就完成了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這是為什麼呢?
如上文所述,二戰期間的水平轟炸機瞄準能力有限,而且炸彈很容易受風力影響而偏離預定軌跡,難以有效配合部隊對橋樑、碉堡等精確目標的突擊行動,而這些小目標往往卻是決定地面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因此,俯衝轟炸機的投彈精度優勢體現出來,得到了廣泛認可。但俯衝轟炸機也有着與生俱來的缺陷。俯衝對機身和機翼強度要求較高,結構重量明顯高於其他飛機,而且俯衝轟炸機飛行軌跡相對固定,非常容易計算出來,熟悉了之後便成為戰鬥機和地面防空的“活靶子”。隨着航空工業和對地攻擊武器的發展,強擊機、戰鬥轟炸機逐漸也具備了俯衝轟炸的功能,航炮、火箭彈等提升了對地面點狀目標的攻擊精度,俯衝轟炸機的優勢逐漸喪失,這在德國的屢次戰場失勢中得以充分體現。二戰後期,俯衝轟炸幾乎只在海戰中發揮作用。
二戰後,精確制導武器閃亮登場,代替了粗獷的炸彈執行精確打擊任務,俯衝轟炸機成為戰爭史上的一個匆匆過客而一去不返了。
3.6“鷂”式奇迹:脫離跑道束縛的戰機
“鷂”是世界上首個具有實戰價值的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它可以像直升機那樣在不大的平地上起飛,也可以在空中懸停、原地轉彎,甚至倒退。這種概念雖然沒有成為當今戰機的主流,但其實現的技術奇迹卻是航空工作者們勇於創新、敢於實踐的真實寫照。
垂直起降與空中懸停
在二戰中,各國都在可能的條件下對敵方機場展開了大規模轟炸,密佈的彈坑令各種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等無法起降,其破壞力無異於直接摧毀戰機。因此,人們開始思索能否研製一種類似於直升機的不依賴於跑道的固定翼戰鬥機,可以在惡劣的機場條件下或海上艦船完成非常規起降。
與此神似的另一種期望則來自於殲擊機飛行員們。空戰中的核心戰術之一便是“咬尾”,也就是迴避敵機前方的被攻擊位置,佔領敵機後方的攻擊位置。在戰鬥中苦於你追我逐的飛行員們不禁會萌發一種更為直接的念頭,如果自己在被追擊的時候能夠突然減速甚至懸停下來,讓過後面以數百千米時速飛行的敵機,那麼自己就可以立刻轉守為攻,佔據有利位置。
其實,有一個答案可以將兩個問題一起解決,就是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又稱“短垂”戰機。
垂直起降這一想法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到了50年代初,法國工程師克爾威布勒將垂直/短距起降的理論發表在航空雜誌上,很快得到了英國人的關注。在60年代,美國、西德、蘇聯、英國等多個國家都對垂直/短距起降機型進行了深入研製,發展出十餘種試驗機,但真正能夠裝備部隊並具備實戰功能的只有英國的“鷂”式攻擊機。
“鷂”式成功
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持下,霍克飛機公司和布里斯托航空發動機公司於1957年開始實踐垂直起降型戰機。1960年,第一架原型機實現了空中懸停,並引發了美國和德國的興趣。1962年開始,英美德三國開始聯合進行新機鑒定試驗,但美德沒有繼續進行研製開發,相關試驗結果為英國的後續工作提供了重要數據。英國首架成“鷂”式於1966年8月順利試飛成功,1969年開始裝備英國皇家空軍。
“鷂”式實現垂直起降與空中懸停的核心是其“飛馬”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有4個可隨時調節轉向的噴氣口,飛機正常飛行時噴口向後,垂直起降或空中懸停時噴口向下,短距起飛時噴口先向後再迅速向下……此外,機頭、機尾和翼梢也裝有從發動機引氣的噴氣反作用操縱系統,用於進一步控制飛機姿態,輔助這些特技飛行。
“鷂”式配有2門機炮和7個武器掛點,可掛載英美等國研製的各類導彈、炸彈、火箭和吊艙。雖然最大速度僅有1.1馬赫,但在近距離空中支援時,機動性和戰鬥力並不輸給同時代的雙倍音速戰機,在中低空戰鬥中還具有明顯優勢,因此也可用於局部防空。據報道,“鷂”式問世不久,美國在6100米以下高度進行了實機空中格鬥試驗,結果發現,美國現役戰鬥機經常敗下陣來。
因此,英軍非常喜愛“鷂”式攻擊機,在20世紀70年代宣稱“鷂”式是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后唯一能正常起飛作戰的飛機。英軍還將其成功配備到“無敵”級輕型航母上,即“海鷂”,使得英國皇家海軍不必花費常規起降航母的巨資而擁有固定翼艦載機。
戰場表現
在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的馬島戰爭中,英軍三個中隊10架“鷂”和28架“海鷂”式戰鬥機遠渡重洋,挑戰阿根廷軍隊配備的法國制雙音速戰機“幻影”Ⅲ,結果大獲全勝。
傳統的咬尾攻擊模式真的改變了。在空戰中,“幻影”雖然佔盡速度優勢,但“鷂”式、“海鷂”式戰機經常利用噴口轉向的方式來個空中急停,跑到“幻影”後面向其發動機噴口發射ALM-9L型“響尾蛇”紅外空空導彈。此時的阿軍飛行員往往會加大馬力試圖逃脫,正好產生的熱能反倒增加了紅外追蹤的準確度,只能束手待斃。
更重要的是,馬島遠離英國本土,由於政治原因,英國飛機不能在南美沿海國家降落,如果沒有了能夠垂直/短距起降的“鷂”與“海鷂”,那麼馬島戰爭的歷史恐怕要改寫。在整個馬島戰爭中,英軍的“鷂”與“海鷂”出動了2000多架次,平均每架飛機飛行約55小時,戰備完好率高達85%,以零戰鬥損失擊落了阿軍23架戰鬥機,成為馬島戰爭的一大功臣。
與此相比,之後不久的一次險中逃生更是讓“鷂”名聲大震。1983年6月,一架正在海上進行常規訓練的“海鷂”突然發生了無線電通信故障,無法聯繫上自己的航母,眼看就要斷油墜海。突然,飛行員發現海上有一艘西班牙貨船,便與船員進行了手勢聯繫,獲准后通過垂直降落的方式將“海鷂”安全停到了狹小的貨船甲板上。這種未經訓練就在貨船上降落噴氣式戰鬥機的實踐恐怕在整個航空史上也是屈指可數。
其實,除了“鷂”式,蘇聯先後研製了雅克-38、雅克-141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美國研製了JSF聯合戰鬥機,有的在性能上也有所提升,但其歷史影響無法與“鷂”式相提並論。“鷂”式先後生產了600餘架,除裝備英軍,還出口到西班牙、印度、泰國等國。值得一提的是,“鷂”式是美國進口的唯一一種作戰飛機。美國麥道公司還和英國航宇公司聯合對其進行了改進(代號AV-8B),裝備數量甚至超過了英國,而且被賣回英國,直至2003年生產線關閉。
AV-8B於20世紀80年代服役,在機動性能、機載設備、武器配置、作戰能力等多方面比“鷂”式(AV-8A)有了大幅提升,曾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空中近距離支援的主要機種。
在1991年空襲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中,86架AV-8B成為美軍最接近敵防線的攻擊機,被佈置在距離科威特海岸不足100千米的戰艦上,一共出動了約3400架次、4300飛行小時,在多國部隊突入伊拉克雷區等障礙地帶時壓制敵方炮兵,提供了出色掩護,出擊成功率達到90%。
垂直起降的先天不足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有如此奇妙的性能,為什麼美國、德國在當年鑒定時期就放棄了繼續研製?為什麼沒有成為當代先進戰機的主流?答案當然是改型戰機無法克服的“先天不足”。
在已見的機型中,實現垂直/短距起降功能的核心還是依靠發動機向下噴氣來托舉飛機。這種方式直接而野蠻,產生巨大升力需要耗費大量燃料,隨之而來的高速高溫熱氣流也對噴氣管、機體、甚至地面提出了嚴峻挑戰,為此還要犧牲很多其他性能。例如,“鷂”式就犧牲了速度和航程。在“鷂”式年代,新型戰機都已經突破了兩倍音速,而“鷂”式只有其一半。更為難以接受的是,“鷂”式的起飛總重受到了很大限制。短距起飛時,“鷂”式最大起飛重量為10.4噸,最大載彈量為3.6噸,作戰半徑不到420千米。而垂直起飛模式下,最大起飛重量8.2噸,最大載彈量僅為2.3噸,掛彈後作戰半徑僅有92千米,這個數字簡直小得不可思議。
此外,起降本就是飛機駕駛過程中最危險的一步,而“鷂”式具有多種起降模式,需要對噴氣口進行相應調節,因此在實踐中操作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會墜毀,是一種著名的“索命”飛機。在英國皇家空軍的105架“鷂”式中,就有24架因飛行員操作失誤發生事故。美國海軍陸戰隊最初引進的AV-8A“鷂”式也多半因意外墜毀,發生了300多起非戰爭事故,45名飛行員喪生。一個“鷂”式中隊刻薄地稱其為“寡婦製造者”。後來,美軍的改進型AV-8B有了更高的安全性,但總體事故率仍高於美國同期其他軍種攻擊機或戰鬥機的事故率總和,配備和駕駛這種飛機對各方都是以一種挑戰。
遺憾的是,數十年的科技進步並沒有使上述問題得到明顯改觀,因此,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也未能成為今天的主旋律。2010年12月,英國最後一架“鷂”式退役,美軍的AV-8B仍在服役之中,將逐漸被F-35“閃電”Ⅱ取代。美國正在研製的X-50A“蜻蜓”旋轉翼垂直起降試驗機進展緩慢……然而,作為一種可用於實戰性和獨特性的新型飛機起降模式,“鷂”式無疑是航空史上的一個標誌性戰機。
3.7A-10“疣豬”:簡約的“經濟適用機”
前面講到,隨着殲擊機性能的突飛猛進,殲擊機已經越來越多地擔負起對地轟炸和對地攻擊的功能,取代了很多過去攻擊機所承擔的任務。然而,在如今殲擊機林立的時代里,有一種攻擊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地位,該機火力強、命中精度高,能有效攻擊敵方坦克、裝甲目標和重要火力點,因此成為美國空軍現役唯一一種對地實施近距離火力支援的專用機種,這就是費爾柴德公司生產的A-10攻擊機。
不可貌相的“疣豬”
在20世紀60年代,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國家非常重視裝甲兵部隊的建設,坦克裝備水平已經超過了北約國家。而且經過越南戰爭,美國發現了F-4等新型殲擊機巡航速度過快、留空時間不足等問題,在目標辨識、空中掩護等方面還不如老舊的40年代古董機。因此,美國於1966年提出研製一種專門攻擊地面裝甲目標的機型,具體要求包括短距起降性能好、反應靈活、超低空性能好、載彈量大、殺傷力強、生存力高、結構簡單、維護便捷、價格低廉、作戰半徑大等。
1972年5月,費爾柴德公司成功試飛A-10原型機,為了紀念該公司前身共和公司在二戰期間的名機產品P-47“雷電”,A-10被命名為“雷電”Ⅱ。A-10於1975年服役,1983年停產,共生產了713架。A-10總研製費用僅為4.23億美元,單價也只有960萬美元(1982財年),這與美軍的F系列殲擊機和B系列轟炸機相比,有着天壤之別。
A-10長16.3米,高4.5米,翼展17.5米,機身短粗,機翼平直,機身上方靠近機尾處裝有兩台渦扇發動機,好像從後背伸出的兩隻大眼睛。乍一看去,A-10顯得落後、笨拙,甚至醜陋,彷彿將戰機拖回了二戰時代,並由此得到綽號“疣豬”(一種非洲動物)。
除了其貌不揚,A-10的各種參數也相當一般,如最大時速為740千米,與螺旋槳飛機處於同一檔次,作戰半徑約1000千米,在當代戰機中都不值一提。但在1989年,A-10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評為美國4種最為優秀的武器之一,主要標準是“優秀的武器必須有效、可靠,易於操縱、保養,價格便宜,可大量購買,使用時能滿足戰時需要,鼓舞士氣,在戰場上要能比敵方的武器更好地完成使命”。由此可見,最貴的武器往往並不是最好的或最合適的產品。
超強實用性
A-10的取勝之道並不是炫目的參數,而是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穩定的性能、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和出色的對地進攻能力。
A-10的尾吊式發動機設計看似簡單,卻蘊含了多種構思。首先,它將機翼下方的位置空了出來,全部用來掛載武器,機翼也對發動機形成了一定保護,使其不易被地面炮火擊中。其次,兩個發動機間距較大,同時中彈的概率很低,並可以利用垂直尾翼遮蔽排出的火焰與氣流,逃避紅外製導導彈的攻擊。此外,發動機離地面較遠,在簡易跑道起降時沙石不會捲入發動機中,降低了對前線機場條件的要求。
A-10的武器裝備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其最大起飛重量為22.68噸,載彈量就達到7.25噸,將近總重的1/3,可以用“不相稱”來形容。該機共有11個武器掛點可掛載多種炸彈、導彈、汽油彈、火箭吊艙等。機首裝有GAU-8/A“復仇者”加特林式七管航炮,主要使用專打裝甲的強火力燃燒彈、穿甲燃燒彈和能擊穿較厚裝甲目標的貧鈾彈,是戰機歷史上最為強勁的機炮,使其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
A-10對地近距離攻擊時,極易遭到敵方火力的毀傷,因此在防禦方面也是動足了腦筋。該機機體堅固,飛行員座艙周圍裝有12.7~38毫米厚的鈦合金裝甲板,內側還配有防彈纖維,機腹、風扇機匣、主飛行控制設備等主要部位也設置了保護裝甲,全機裝甲總重超過0.5噸,可承受穿甲彈或23毫米炮彈的直接攻擊。油箱內外覆有化學防火阻燃劑,周圍的泡棉中彈後會自動封閉,防止燃油外漏,輸油管僅有儀錶部分暴露在外部,減小被打擊概率;其攜帶的空空導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防禦能力。即便遭到打擊,A-10設有兩套液壓控制系統和一套機械控制系統,足以使飛行員用基本飛行功能完成返航。而且該機在失去一個發動機、一隻尾翼的情況下仍能飛行。正是這些細緻而有效的元素,使得A-10具有較高的戰場生存率,在作戰中經常身負重傷還得以安然歸來。
海灣屠刀
A-10原本是以華約坦克群為假想敵而專門研製的,但直到蘇聯解體時,A-10也沒派上用場,而且F-15、F-16等先進的高速戰機、擅於低空突擊的武裝直升機以及各種精確制導武器從理論上已經完全可以代替A-10的各種功能,使得美國空軍對A-10非常不感興趣。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A-10才拿起了真刀真槍,上演了完美首秀。
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先後派出了148架A-10進駐海灣地區,總計出動約8100架次,共摧毀了超過900輛坦克、2000輛其他戰鬥車輛以及1200個火炮據點,成為整個戰爭中效率最高的戰機,而自身僅被擊落4架。為了解決A-10航程短的問題,美軍以距離科威特戰區更近的哈立德國王軍事城作為前線機場。而且由於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嚴重癱瘓,A-10的突防安全性大幅提升,每次出擊平均可攻擊4~5個目標,一個雙機A-10編隊更是創下了1天摧毀23輛伊拉克坦克的紀錄。但伊拉克的高射炮還是對A-10造成了較大威脅,其專為坦克量身打造的GAU-8/A航炮因無法接近目標而威力大減,所擊毀的坦克中有90%以上都是“小牛”導彈的戰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克的移動性“飛毛腿”導彈發射平台一度讓盟軍頭痛不已。它們平時藏在地下掩體內,準備發射之前快速探出頭來,發射完畢后立刻立刻躲進另一個掩體內,因而無法通過分析發射方向實施追蹤打擊。在發射之前,機動發射架很難被發現,普通的轟炸機、殲擊機都因為飛得快而無法鎖定緩慢移動的地面目標。與此相比,A-10是個合格的空中巡邏兵,能以低速飛行保持較長的滯空時間,可在距機場500千米左右的位置連續低速飛行2小時,也可以通過空中加油進一步延長航程,能有效發現導彈平台、進行瞄準並將其摧毀。
這些戰果徹底改變了美國空軍對A-10不屑一顧的態度,也打消了用現代殲擊機取代這種“經濟適用機”的念頭,並開始對其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雖然在當今高科技信息化局部戰爭中很難見到坦克群滾滾而來的景象,但在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2011年的利比亞戰爭中,A-10都有着上乘表現,用事實證明了自身的價值。
這些戰爭的特點之一就是美國依靠強大的裝備優勢幾乎擁有全部制空權,但對方的地面武裝依舊強勢,對美軍地面人員的作戰行動構成威脅,此時,A-10近距離空中支援的作用便凸顯出來。2003年4月8日,伊拉克戰爭已經進行了將近20天,美軍一通空中打擊后,裝甲部隊開始合圍巴格達達城。突然,多路伊軍使用衝鋒槍和火箭彈進攻開往底格里斯河一座橋樑的美第64裝甲團,美軍被迫呼叫空中支援。很快,兩架A-10應聲而到,用航炮向街道、汽車、屋頂等地瘋狂掃射,伊軍在如此猛烈的空中炮火下潰不成軍,美地面部隊得以順利推進。
然而,不對稱戰爭中的近距離對地支援並不是現代戰爭中的常規現象,因此,A-10並沒有發展後繼機型。隨着美國的戰略變化,常態化戰爭越來越少,軍機發展重點滿足空軍、海軍的需求,淘汰A-10的聲音此起彼伏。但目前仍有26架美軍A-10駐紮在韓國。2014年11月17~21日,美國空軍一個A-10攻擊機中隊還被派往中東打擊伊斯蘭國武裝。
3.8蘇-25“蛙足”:身經百戰的空中老兵
二戰以後,蘇聯也和美軍一樣更熱衷於高速戰鬥機和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幾乎20年沒有發展對地攻擊機。但得知美軍在發展A-10以後,蘇聯后發制人的思路再度冒出,決定發展一種類似的新型攻擊機,即蘇-25“蛙足”。
跟風產品
在此時的戰場環境下,對地攻擊機的確有較強的實用性。正如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經歷,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在地面戰爭中的威力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空中支援的效果。以空戰為主的殲擊機速度過快,很難搜尋和捕捉地面目標,自身也缺乏足夠的裝甲對抗地面近距防空火力。可以說,美國的A-10使蘇聯意識到了自身的短板,開始打造現代的伊爾-2。
密切關注美國航空技術發展動向的蘇霍伊設計局最先提出研製對地攻擊機,也順利地戰勝了雅可夫列夫和伊留申設計局,贏得了軍方競標。但蘇-25於1968年開始研製,1975年試飛,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裝備部隊,可以說比A-10慢了好幾拍。
蘇-25長15.4米,高4.8米,翼展14.4米,外形簡單平實,不像A-10那樣特立怪異,但也完全實現了亞音速、小尺寸、低空性能好的要求。它既可在低空協同武裝直升機,又能在戰場上配合地面作戰,而且能在靠近前線的簡易跑道上起降,起飛滑跑距離僅有600~1200米,着陸距離約600米。飛機配有30毫米航炮和8個武器掛點,可攜帶空地導彈、反坦克導彈、空空導彈、燃燒彈、火箭吊艙、激光制導炸彈等,載彈量約4.4噸。
為了提升戰場生存能力,蘇-25座艙底部和四周配有24毫米厚鈦合金防彈板,可承受50發30毫米炮彈直射而不被擊穿。擋風玻璃當然也是防彈設計,發動機有8毫米厚的裝甲保護,油箱中有吸震防火的樹脂泡沫,即使被擊中也不會起火爆炸。戰場實踐顯示,一般的高射機槍對蘇-25的重要部分毫無辦法,而其他部位即使打得彈孔遍佈,飛機也經常能安然返航。值得一提的是,維持該機正常飛行所需的工具可以裝在4個吊艙內隨機攜帶,飛機出現問題時可以隨時檢修,而且該機發動機可以使用各種燃油,甚至是車用柴油,這雖然大大損傷了發動機壽命,卻使蘇-25具有超強適應性。
原型機上陣
在蘇-25的發展過程中,最令人稱道的便是它以原型機身份便開始參加戰爭。
那是1979年秋天,蘇-25正在進行繁複的試飛,但其良好的表現已經得到了軍方認可。時任蘇聯國防部長聽說后,極富創意地提出“在有一個地方可以提供真正的戰場環境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讓這些飛機在伏爾加河上空無謂地飛來飛去?”這個“地方”就是即將爆發的阿富汗戰爭,第2架蘇-25原型機和第1架蘇-25預生產型被派往戰場。只有2架的原因完全是由於當時實在搞不出更多的蘇-25了。
讓原型機去打仗,在人類航空史上幾乎是空前絕後的事情。技術人員們緊鑼密鼓地將測試設備拆除,換上實戰用的武器。由試飛員、設計師、技術人員、地勤人員等組成的近200人大團隊陪着2架飛機開赴前線,一向鑽研圖紙和零件的高端工程師也不得不配備了自衛手槍。
與平原地形不同,阿富汗的山地環境對近距離對地支援提出了嚴峻挑戰。在山區,飛機結束一次對地攻擊后不能徑直調頭飛返,而是得沿着山谷地形繼續往前飛,同時山地不斷造成的光反射變化不利於航向判斷。因此,蘇-25抵達阿富汗后便不停進行戰場試飛,對着地上的一些大石頭模擬射擊和轟炸。
1980年4月下旬開始,蘇-25真的披掛上陣,很快便得到了參戰人員的認可。5月的一天,蘇-25全機掛滿了武器,向法拉赫地區一處堅固的山地要塞發起攻擊。該要塞利用了複雜的山區地形,輕重火力點都由巨石和混凝土掩體保護,蘇軍數次空地攻擊都沒有進展。此前,其他飛機都不能在足夠低的位置實施精確打擊,地面引導人員甚至擔心蘇機炸彈落到自己頭上,而蘇-25的精準度已得到公認,因此,地面觀察哨熱心地提供了儘可能精確的參照物。隨着蘇-25隆隆的發動機響由遠而近,在數聲巨響之中,深埋的要塞被連鍋端掉了。
兩架測試機在阿富汗呆了50天,執行了100多次飛行任務,包括40次作戰飛行,其良好表現得到了蘇聯上下一致好評,決定大規模量產。其實,量產的速度並不是蘇聯高層希望的那麼快,但阿富汗的戰事比蘇聯預期得更加漫長。到了1984年,3個蘇-25中隊已經進駐了阿富汗,前後出動超過6萬架次,是出勤率最高的飛機之一,曾創下單機一天出動10次的紀錄。蘇-25以良好的低空機動性、強大的攻擊火力和出色的抗打擊能力解決了諸多地面部隊一籌莫展的困難僵局,而且一共僅損失了23架,損失率僅為其他飛機的5%。
小國摯友
在1985年兩伊戰爭的僵持階段,伊拉克決定尋找一種能直接加速地面戰鬥進程的新型攻擊機,於是找到了蘇-25,在1986年和1987年先後訂購了裝備2個航空團的飛機。蘇-25成為戰爭中後期伊拉克空軍對地進攻的主力。據統計,在大規模戰術轟炸期間,伊拉克共實施了1400~1500架次對地攻擊任務,蘇-25就完成了70%以上。伊拉克飛行員非常喜歡蘇-25,稱讚說:“法國人的飛機是為閱兵式設計的,而蘇聯飛機才是為戰場設計的。”
除伊拉克外,蘇-25還服役於保加利亞、安哥拉、伊朗、埃塞俄比亞、保加利亞等20餘個國家,其物美價廉、簡單實用的特性頗受小國歡迎,並參加了安哥拉內戰、海灣戰爭、厄立特里亞衝突、卡拉巴赫衝突等多個局部戰爭,可謂身經百戰的“空中老兵”。蘇-25先後衍生出了出口型、雙座教練型、教練戰鬥型、拖靶型、反坦克型等多種不同改型,產量超過1000架,可謂“人丁興旺”,家族龐大,直到21世紀還在升級改進中。
蘇-25是近半個世紀唯一一款可以與A-10對抗的王牌對地攻擊機。蘇聯解體后,蘇-25與蘇-27、米格-29等戰機作為主力機型得以保留,但現代局部戰爭環境決定了專用對地攻擊機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結局,因此蘇-25很可能與A-10一起,成為對地攻擊機的絕唱。
3.9機場剋星“狂風”攻擊機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和蘇聯的冷戰如火如荼,但北約對抗華約戰略思想已經從全面核戰爭的“大規模報復”逐漸轉為以常規戰爭為主、核戰爭為輔的“靈活反應”,因此研製了一種能進行空中截擊、對地進攻等常規作戰任務的新式攻擊機“狂風”。“狂風”是歐洲聯合研究戰機的典範和里程碑,具有鮮明的實戰特色。
獨樹一幟
基於成本考慮和共同訴求,英國、德國和意大利於1969年成立了帕那維亞飛機公司聯合開發新機,具體要求包括:起降距離短、低空超音速突防能力強、機動性好、載彈量大、作戰半徑大、留空時間長、可全天候作戰等。產品“狂風”於1978年8月成功試飛了原型機,1980年開始服役,1992年停產。
“狂風”對地攻擊機嚴格完成了最初設定的研製目標,採用了可變后掠翼設計,高、低空速度分別可達2.1馬赫、1.1馬赫,可在500米距離內完成起降,作戰半徑約1400千米,最大載彈量約7.5噸,在夜間、濃霧等複雜作戰條件下都能執行精確攻擊任務,非常適於以多雲陰天為主的歐洲北部地區,而且具備卓越的低空突防能力,可在60米以下低空持續飛行。
“狂風”可攜帶空空導彈、空地導彈、核彈、制導炸彈和各種常規炸彈,其中最為稱道的便是被譽為三大殺手鐧的特色機載武器,包括反跑道炸彈、主動式“天空閃光”中距空空導彈、“阿拉姆”反輻射導彈。
反跑道炸彈是一種針對華約量身定做的“機場剋星”。當時,華約的飛機數量是北約的2倍以上,而集中精力破壞機場則成為削弱這一優勢的一種便捷途徑。英國皇家空軍主要使用JP233反跑道集束炸彈,通常每架“狂風”攜帶兩箱,分先後兩個艙,后艙裝有30枚25.8千克重的反跑道炸彈,可在跑道上炸出1.5~2米的彈坑;后艙裝有215顆2.5千克重的地雷,能探測周邊的車輛和飛機,自動引爆。德國還研製了滿載時重達4.7噸的MW-1彈藥發射艙,內有224個彈筒,可使用反坦克地雷、殺傷地雷、反跑道炸彈和反掩體破壞彈等,並可控制彈藥散佈在2500米×500米~200米×50米的範圍之間,造成密集殺傷。
“天空閃光”空空導彈在美國“麻雀”Ⅲ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是英國空軍當時主要的一種超視距攻擊武器。“阿拉姆”反輻射導彈可使用複合制導模式,既可直接攻擊目標,也可爬升到1.2萬米高空搜尋目標自動進攻,還可利用其“有則打擊、無則搜索”的雙重任務方式打“頭陣”,為攻擊機開闢一條安全的空中走廊。
經過30多年的服役,日漸老舊的“狂風”退出歷史舞台已成為大勢所趨,據英國皇家空軍報道,英國的“狂風”將於2019年全部退役。
海灣戰爭的空中突擊手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英國、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空軍共派出約90架“狂風”對地攻擊型和42架電子戰和偵察型,共計出動2400架次,在“沙漠風暴”行動初期是除美國所派飛機外出動次數最多的機種。“狂風”攻擊機的主要任務是使用反跑道集束炸彈破壞伊拉克機場,並使用“阿拉姆”反輻射導彈攻擊伊軍防空陣地。
伊拉克機場是防衛最森嚴的地方,“狂風”經常被迫採取百米高度以下超低空飛行的方式,在夜間突防到目標上空執行任務。此時,飛行員僅能使用紅外顯示器觀察下方地貌,並集結好攻擊編隊,在30米左右的高度向飛機跑道、滑行道和備降道投彈,之後迅速脫離。為了配合作戰,JP233攻擊主要由英國空軍完成,而意大利空軍的“狂風”則使用MW-1彈藥發射艙實施低空高速大面積轟炸,對機場跑道、飛機掩蔽庫、坦克、裝甲車輛等都有較好的打擊效果。整個戰役中,共有近百個伊拉克大小機場遭受了各國“狂風”的打擊。
在高強度的“攻堅”任務中,超低空飛行的“狂風”非常容易遭到伊拉克防空高炮和便攜式紅外製導地空導彈的攻擊,8架飛機被擊落,是多國部隊中損失最多的機型,但初期攻擊效果其實並沒有預計效果好。這主要是因為JP233和MW-1造成的彈坑還不夠致命,伊拉克訓練有素的機場搶修隊和先進的維修保障設備可在幾小時內完成修復,而且飛機掩蔽庫外經常有2條滑行道,一次攻擊難以將其全部摧毀。後來,伊拉克空軍乾脆將飛機全部放在掩蔽庫里,避免升空攔截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多國部隊不得不把攻擊重點從跑道轉移到飛機掩蔽庫。為此,英國還專門調來“掠奪者”攻擊機作為激光照射器,由“狂風”發射激光制導炸彈實施攻擊,終於取得了較好戰果。376個堅固的飛機掩蔽庫被摧毀,137架伊拉克飛機被迫逃亡伊朗。
雖然“狂風”與當時的美蘇同類戰機還是有所差距,但畢竟形成了一種與美蘇相似的空中打擊力量,對於並不處在風口浪尖的西歐國家來說也算夠用,因此一直兢兢業業地擔任着空中突擊手的角色。海灣戰爭以後,“狂風”還參加了波黑內戰、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諸多軍事行動,立下了赫赫戰功。2014年9月26日,英國皇家空軍多架“狂風”使用激光制導炸彈,打擊了敘利亞境內的ISIS極端武裝。11月,意大利也派出“狂風”加入到美國主導的多國聯盟,對ISIS實施打擊。
超低空突防
“超低空突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轟炸機、攻擊機甚至殲擊機中,與一度崇尚的高空高速背道而馳,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日益完善的防空防空系統使得中空進入敵方領空的飛機很難逃過雷達的眼睛和導彈的追擊,而過高的飛行高度(如1.5萬米以上)又難以對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由於地球曲率作用和地面高低不平等因素,常規雷達很難探測到海拔100米以下的飛機,因此,超低空突防可以“較為安全”地潛入目標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然而,超低空突防不僅油耗較大,速度較慢,很容易受到地面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且往往又在夜間進行,對飛機性能和飛行員技術要求都很高。目前各國也在大力研製低空雷達來彌補低海拔的探測死角。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超低空突防的“狂風”攻擊機反倒成了損失最重的飛機,並不是因為“狂風”的性能問題或是伊拉克的火力問題,更多的是多國部隊強大的電子戰系統幾乎破壞了伊拉克的導彈防空體系,使得中空飛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這其實是在戰場上很難複製的特殊環境,所以不能因此責怪“狂風”。
3.10海空先鋒F/A-18“大黃蜂”
F/A-18“大黃蜂”是與F-15、F-16幾乎同時發展的一種艦載型攻擊機。它設計合理,與時俱進,到了30年後的今天,已經衍生出一個龐大的“大黃蜂”家族,成為最為活躍的戰機之一。
艦載萬能機
F/A-18幸運地來源於一次失敗的競標。20世紀70年代,美國以F-4為代表的二代戰機逐漸落伍,從而誕生了三代戰機—重型的F-15和輕型的F-16。其中,通用動力公司的F-16是在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好、作戰能力強、價格低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機方案”競標中勝出的,其主要競爭對手是諾斯羅普公司的Y-17。兩種飛機都製造了原型機,但經過1年的試飛,Y-17方案敗北。不久,美國海軍提出了艦載機計劃,並且不打算重新研製,準備從F-16和Y-17方案中直接選一個。這一次,Y-17取得了勝利,具有豐富海軍飛機製造經驗的麥道公司也加入其中,推出了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攻擊機。該機1980年5月開始交付,1983年開始擔負作戰任務,很快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美軍主力艦載機。
總的來說,F/A-18雖沒有什麼極度炫目的地方,但它凝聚了美國最成熟好用、可靠穩定的航空電子技術,充分考慮了艦載機的實際需求,非常具有實用性。
F/A-18停在艦上時外翼可以摺疊,翼展由11.4米降至8.4米,有效節約航母甲板空間;前起落架上設有用來彈射起飛的牽引把,后機身下部裝有着艦用的攔阻鉤,適應航母短距降落的需要;機頭右側上方設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可根據需要增加航程。
F/A-18具有功能多樣且數量驚人的外掛架,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掛載方式,成就了其身兼數職的“萬能機”角色。它的機腹和兩側機翼上共有9個外掛架,載彈量高達14噸。其中,機身中心線的掛架可掛副油箱或武器,一對翼尖掛架可掛載空空導彈,一對外翼掛架可掛空空導彈或空地導彈,一對內翼掛架可掛載油箱或空地武器,發動機短艙下2個掛架可掛載導彈、激光跟蹤器、照相機、紅外探測吊艙等。此外,機頭還配有1門備彈570發的20毫米六管航炮,總體火力系統相當強大。
此外,F/A-18非常重視操作性、穩定性,機體壽命設計值高達6000小時,可完成2000次彈射起飛和攔阻着陸,維修成本低廉,深受飛行員的好評,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經濟適用機”。
助攻利比亞
1986年4月14日,美國動用了24架F-111轟炸機、5架EF-111“大鴉”式電子干擾機以及30架空中加油機從英國輾轉奔襲到利比亞,往返飛行超過10000千米,成功實施了教科書式完美無缺的“黃金峽谷”轟炸行動。整個計劃之所以如此順利,還要歸功於美國在行動前使用F/A-18對利比亞雷達站的成功摧毀。
早在機群出發之前,美軍的“珊瑚海”和“美國”號兩艘航母已經抵達了利比亞沿海地區,上面部署了F/A-18戰鬥/攻擊機以及A-6、A-7攻擊機。在F-111等主攻機群發起正式轟炸之前的6分鐘,F/A-18等艦載機分成2個編隊已經飛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防空雷達站。它們攜帶的是專門用來對付雷達站的“百舌鳥”和“哈姆”高速反輻射空地導彈,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能不斷接收敵方雷達站發出的電磁輻射,從而引導導彈自動飛向目標並進行摧毀。
F/A-18先是以60米超低空貼着海面飛行,避開雷達的監控,在接近目標時,故意將飛機提升至150米高度,這時候,只要正常執勤的利比亞雷達都會發現敵機來襲。然而,當利比亞防空人員發現入侵編隊的時候,數十枚“百舌鳥”和“哈姆”導彈也衝著自己飛了過來。
利比亞人立刻明白自己已經落入了美軍的圈套,匆忙更換雷達頻率,試圖通過跳頻躲過美國的導彈。然而,美國的新型“哈姆”導彈裝有專門用來跟蹤跳頻的裝置,連利比亞的“薩姆”防空導彈制導雷達的頻率也在美國的掌握之中,結果,利比亞防空雷達和導彈制導雷達的跳頻無濟於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共5座雷達站被摧毀。見此慘狀,其他一些雷達站被迫關閉,利比亞防控體系基本癱瘓,“黃金峽谷”的轟炸機大部隊可以放心大膽地行動了。
此時,吹響這次大戰前奏的F/A-18“大黃蜂”剛形成作戰能力不久。而一個月前首次戰場亮相,是在同樣針對利比亞的“草原烈火”行動中利用“哈姆”反輻射導彈打擊利比亞的薩姆導彈基地。
與時俱進
F/A-18能在近30年的服役時間裏長盛不衰的另一個法寶是它的與時俱進。從首款F/A-18A“大黃蜂”開始,F/A-18就不斷地改進改型,不斷吸納美國更先進的航空技術,先後發展了F/A-18C/D“夜攻大黃蜂”、F/A-18E/F“超級大黃蜂”、F/A-18G“咆哮者”、F/A-18I“沉默大黃蜂”等。
到了F/A-18E/F,飛機繼續保持了出色的機動性和近距離空戰性能,但體型變得更大,動力裝置、載油量和作戰半徑進一步提升,最大起飛重量從23.6噸的中型戰鬥/攻擊機水平上升到近30噸的重型戰鬥/攻擊機水平。此外,飛機換裝了更先進的航電系統,增加了兩個外掛點,可執行的任務更為多樣化。更重要的是,F/A-18E/F的製造工藝非常先進,雖然尺寸大了約25%,但零部件數量卻少了42%,大幅降低了生產保障費用。僅所需維修人數就是海軍其他飛機的一半以下,維護成本低得可觀。
同時,F/A-18E/F還進行了諸多巧妙設計,具備了優異的隱身能力。例如,在座艙玻璃上鍍有銦錫氧化物薄膜,使雷達波或激光能量不能穿透座艙蓋到達座艙內部的各種平面;進氣口截面有一定前掠角,迎面射入的雷達信號能直接進入發動機並被直接反射出來;將天線完全收入天線罩內,去掉了天線驅動系統,並將起落架艙門改為小圓面艙門,大大減小了雷達反射面。F/A-18E/F雷達波反射面積僅有1.1平方米,僅為F/A-18C/D的十分之一,與F-16相當。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F/A-18E/F首次隨航母出征,但成為了最繁忙的戰機之一。人們經常可以從新聞畫面中看到該機從航母上彈射起飛的景象(多數為戰前適應性訓練)。F/A-18E/F不僅忙於空戰和對地攻擊,還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議”的特種任務。例如,3月24日,一架F/A-18E/F在納西里耶上空利用自己攜帶的空中加油吊艙為一架武裝直升機實施了空中加油;3月26日,F/A-18E/F憑藉著雷神公司為其量身打造的先進戰術前視紅外吊艙,冒着猛烈的沙塵暴起飛攻擊,而此時缺少該吊艙的F-16、F-117等戰機均無法執行任務。F/A-18E/F在這次戰爭中的優異表現為其贏得了“倒薩先鋒”、“殺人蜂”的美譽。
由此可見,新時代的“大黃蜂”真正實現了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各型產量已經超過1400架,不僅在這些年來的美國海外作戰任務中一直擔當著主戰先鋒,還先後出口到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科威特、芬蘭、西班牙等國,成為軍火市場上的寵兒。“大黃蜂”的“經濟適用”屢次戰勝了美國新機研製方案的風險與成本,大有霸佔美軍航母之勢。據報道,“大黃蜂”將一直飛到2025年。
3.11法國“超軍旗”:以小博大的奇兵
提到現代艦載攻擊機,除了美國霸氣十足的F/A-18“大黃蜂”,法國的“超軍旗”也為人津津樂道。相比其他戰機,“超軍旗”的名氣既不在於它的裝備數量,也不在於它的先進技術,而是源於其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攜帶“飛魚”導彈擊沉了“謝菲爾德”號現代化導彈驅逐艦,取得了首個空對艦導彈的實戰勝利。
小國小機
“超軍旗”是法國達索-布雷蓋公司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種輕型艦載機,由過去達索公司的“軍旗”艦載機改進而來,1978年開始交付部隊。以法國的地域環境和軍事需求來說,在艦載機方面既不需要超強的攻擊性,也不需要龐大的裝備數量,因此“超軍旗”屬於不折不扣的小巧玲瓏型戰機,前後只生產了85架。
“超軍旗”長14.3米,高3.9米,翼展9.6米。為了節約航母甲板空間,飛機翼尖可以向上摺疊,將翼展縮小為7.8米。該機配有2門機炮和5個外掛架,最大載彈量僅有2.1噸,理論上可執行對地/海攻擊、防空、偵察等多種任務,但實際上,受到機載設備和武器種類的限制,一般只是在右翼掛載1枚法國製造的“飛魚”導彈,左翼使用一個1100升副油箱進行平衡。阿根廷攻擊“謝菲爾德”號時使用的就是這種掛載方式。
到了20世紀80年代後期,法國研製了新一代空空、空地精確制導武器,並從美國引進了“寶石路”系列激光制導炸彈,“超軍旗”有了更多的武器配載方案,可以實現更多用途。此時,法國開始對“超軍旗”進行設備更新和延壽改裝,希望能夠服役到2005年。但到了2005年,準備換崗的“陣風”艦載攻擊機還沒有全部到位,因此,“超軍旗”依舊在空中飛行。
馬島戰爭中一鳴驚人
前面提到,在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為了彰顯作戰決心和實力,於4月29日利用超級“空中加油接力”實施了人類史上最遠奔襲,“火神”轟炸機從英國本土起飛,經阿松森島,轟炸了阿根廷斯坦利港的軍用機場。5月2日,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又被英國“征服者號”核潛艇所秘密跟蹤擊沉,1000餘人葬身魚腹。憤怒的阿根廷人精心制訂了一個反擊計劃,目標就是當時英國最先進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該艦耗資2億美元建成,於1975年2月服役,全長125米,艦上備有反潛直升機和22枚艦空導彈,可對高空或海上目標實施攻擊,另配有1座114毫米主炮、2座20毫米機關炮和1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構成海陸空全方位的打擊力量,被視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
5月4日上午7點50分,阿根廷的“海王星”偵察機正在天上巡邏,突然捕捉到“謝菲爾德”號的雷達信號,此時該艦正在駛向馬島北部水域。經過迅速確認,阿根廷立刻決定實施攻擊。不到10點,阿方3架“超軍旗”飛機攜帶着2枚“飛魚”導彈起飛,在貼近海面的雷達盲區以超低空飛行接近“謝菲爾德”號。
之所以僅僅出動如此幾架飛機,是因為弱小的阿根廷實在無力拿出更大規模的編隊了。阿根廷自1864年以來就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爭。英國雖然已經光輝不再,但國家實力、武器裝備、作戰編成、戰技術能力都高出阿根廷幾個量級。阿根廷也算是花了血本,從法國購買了數量有限的“超軍旗”和“飛魚”導彈,兩者單價分別為1200萬美元和20萬美元。其實,“超軍旗”1000多萬美元的價格在艦載機裏面實在也不高,只是對阿根廷來說有些貴而已,換了F/A-18大黃蜂可要貴出幾倍。而阿根廷原計劃購買的14架“超軍旗”和14枚“飛魚”,在此時只交付了5組。
此時,海面有6米高的巨浪,使“謝菲爾德”號的雷達屏幕上雪花一片。為了避免干擾,艦長乾脆關閉了雷達。“超軍旗”也在浪尖上穿行。到了“飛魚”導彈射程之內時,1架“超軍旗”冒險拉升,測量出敵方軍艦的準確位置后再快速降下去,數據傳入了“飛魚”導彈系統。轉瞬間,2枚“飛魚”奪路而出,其中一枚因英軍電子設備干擾錯過了軍艦,而另一枚則衝進了艦內,隨着巨大的爆炸聲,一團火球從內而起,“謝菲爾德”號陷入一片火海,艦長不得不下令棄艦。
無論有多少巧合,但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空對艦導彈擊沉艦船,也是英國二戰以後首次損失大型艦船,震驚了英國和全世界。不僅如此,在5月25日,“超軍旗”再次使用“飛魚”導彈誤打誤撞擊沉了英國特遣艦隊的“大西洋運輸者”號。原本平平的“超軍旗”和“飛魚”聲名大振。馬島前線的英國官兵頓時成了驚弓之鳥,有時甚至把鯨魚當成敵方潛艇而發射導彈。
擊沉“謝菲爾德”號可以說是以小博大的奇襲結果。要不是有此建樹,“超軍旗”也不會達到今天的知名度。後人禁不住感慨,如果阿根廷在開戰時接受了所有訂購的14組飛機和導彈,恐怕英國的損失要更為慘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