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離經叛道

138 離經叛道

李定國故意猶豫了一陣同時也看到白文選已經從竹廬衝出來還帶着靳統武等二十餘健伍軍學生朝這邊走來。顯然這裏的爭論在有他加入后“流寇”們也有底氣參加這種“學術”討論了。

因為聽者的成分生了改變李定國就不得不考慮在立論和措辭上作一些調整。當然在說這些勢必觸及到明王朝統治的話時還需要提前打打預防針才行。

於是他向著對面的那位年輕書生拱手道:“桑南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介草民妄議治國之道着實有謀逆的嫌疑呢!”

“安邦兄在我復社之中人人可暢所欲言、針砭時弊、裁量人物、評說事件。曼公兄有雲與安邦兄適才所言不謀而合:‘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人自能言天下事。’我等諸人討論時事、學術皆不計言辭以求同存異為準兄盡可放心高論。”

那桑南兄原來也是復社之人一番話后眾書生也是紛紛點頭稱是。李定國覺得差不多了才作了環揖道:“既如此安邦就恬顏饒舌一回。不過論天下事立根本安邦的根本在於無神、無神權在於天道乃民心。離開這個根本所有的言辭論據推理都為虛幻作不得真。”

這些人都接觸過方以智的《物理小識》更讀過徐文定公(光啟)的諸多書籍。別的不說最少這地“不是方的是圓的”這個道理是很清楚了。造詣深一些的則已經在懷疑“地心說”了。神這個虛幻的物事在這些人心中是不存在的如果真要說存在的話也許神應該解釋為道德、良知和潛意識中的善惡標準。西學在徐光啟以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的高位大加倡導后在經濟相對達的江南在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江南是大行其道幾乎年輕的讀書人都會涉足一二。只是這些學問很難在這個王朝裏面在整個“學而優則仕”社會的風氣下成為主流而已。

“國家動蕩之根本來自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之根源來自國力衰弱而貧富兩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已經不足以形容如今世事!一國剛立之初氣象更新到得今日確實暮氣沉沉周而復始。一朝不過數百年耳!亡國者有亡於內如漢、唐有亡於外如晉、宋今日國家正有衰於內而亡於外之危機。亡於外則國土淪喪、文化凋敝、人民苦難。晉亡后中原漢族被胡虜屠殺、驅趕怠盡;宋時有契丹、女真、蒙古輪番蹂躪華夏河山。得蒙元時以四等人分漢人只得三、四等觀今日之流寇於滿清危機至深矣!”

“先生可有法解救?”

無數個聲音急切的響起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們顯然已經把注意力從流寇作亂轉移到亡國滅種上來。而且他們在不自覺中改變着對高大魁梧的李定國的稱呼從學兄弟變成了先生。這是一個良性的改變至少說明他們接受了李定國的“朝代周替”和“亡國危機”兩大觀點。

李定國擺了擺手等眾人的聲音偃下去後繼續道:“朝代更替也好、胡族入主也罷受苦的是百姓遭殃的是萬民。解決之道只有二字——思想。”

“思想?”不由得眾人不驚異的問思想能夠救國安民?

“對!思想即是對世間萬物的看法。其一對天子之看法天授神權之看法。觀史而得知除了史官們硬加上去諸如紫氣東來蒙太白而得子之類的謬言皇帝亦平常人耳!秦末陳勝有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明太祖亦鳳陽窮家之子也。時勢造英雄太祖皇帝應紅巾而起得天下成就朱明兩百載皇朝。子日:天將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正應得太祖少年之苦。再看諸位家世前輩抑或一農夫、走卒、書生得機遇而把握之或讀書而進身才有今日諸位之生活。天下大亂之時難保在諸位之中、在流寇之中、在萬民之中無如太祖之人出現完成改朝換代之宏圖也成就一家之天下皇朝。如此幾代后英明的太祖被昏聵的子孫所代替新皇朝成為舊皇朝再為更新的皇朝所取代。諸位須從皇朝更替之形勢求得正解。方才安邦已經說道民變乃天下易勢王朝更迭的徵兆由此可知真正的天子是萬民、真正的天命是民意!”

“其二經世濟民之學。孔孟程朱之大道能經世濟民乎?能!但非完整之學。諸子百家、學問百科五一不能濟民利民為何獨尊儒家而罷黜百家呢?因儒家有‘天地君親師’之禮教耳,倘若唐太宗守禮教何來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倘若宋太祖趙匡胤守禮教何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禮教一則規範道德世事有利;一則禁錮思想為弱君、昏君之當權者蒙蔽萬民之工具就國家民族而言有害!物競天擇權威有能力者居之而非封建世襲則可保持君主之英明。再則儒學經世濟民重農耕輕工商倡經學而鄙雜術卻不知道雜術有公輸班一人足可抵千萬人力;有學術如物理則可以機械代人力收事半功倍之效。”

李定國說到這裏簡直就是對儒家學說進行大批判搞思想大解放了。幸好這些文士們都接觸過物理等知識思想開放程度較高、接受能力、鑒別能力也較強否則各種各樣的反擊肯定接踵而來。當然這本來就是他選擇在江南開書院選擇方以智以學術啟蒙思想的基礎工作收效使然。

“其三守成大於開拓防禦重於進攻。此乃新王朝逐漸失去進取心淪落為守成享受之王朝之根本原因也是漢族華夏屢屢受胡族邊患襲擾之由來。方才安邦曾言土地增長與人口增長之利害關係此番則論開疆闢土之進取心與修築長城之守成心。一國之人口增加乃自然現象是國力充沛百姓安居之體現。然人口增加對糧食、布匹、房舍之需要也在增加。解決之道為土地增長然往往此時之王朝生平已久、武備廢弛、軍力大減開國之初南征北戰勁旅成為弱旅原因何在?宋淪亡於異族乃太祖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之害;無獨有偶大明開國功臣盡亡於一場大火武者心寒則有土木堡之變!不能闢土安民是外有胡族坐大內部生存競爭激烈、矛盾激化之本源!強者如漢武、如唐宗言必稱兵;弱者借孔孟之言遮羞蔽短日:不為禮。胡族與華夏漢民可有禮義可講乎?胡人多則占漢地以安民漢人強則驅胡族開疆土常理也!然華夏萬民要永世昌盛、尚武之風不可泯文治武功須兼備。胡族不可一日不征!征則遷地歸化之則漢人越強也!周而復始可有邊患、民變?”

“其四民族之思想。去歲滿清入關擄漢民數萬而喧囂出關安邦嘗聞被擄之漢民有官僚、富商、地主、農民無分階級出關后一律剃為女真奴。更聞有佟養性、孔有德者被編為漢軍旗人。此等漢奸實為被滿清同化耳!民族之間強勢者同化弱勢者亦乃常理然滿清之興不過萬曆年間到崇禎年間短短五十年而已。尚武、進取漢民族在最關鍵之思想和素質上輸給滿人才有疊次的關外慘敗才有今日之深刻危機。五十載強弱易勢何其快也我華夏漢人再不革新思想而革新政治、軍事則亡國滅種有期耳!安邦空言良久無非欲與諸位同仁共挑民族重擔而已雖刀山火海亦萬死不辭!

翠竹下眾人震驚了這番道理即便不算是創義卻四者相連成為一個嶄新的濟世經國理論而且鐵言錚錚無可辯駁!一時間人們在震驚中咀嚼李定國話里的意思甚至是每一個字詞。

竹廬中卻有一聲“鐵肩擔道義忠膽念蒼生”之語傳出。接着一身儒服的柳如是就應聲出現在竹廬外端着遲到的茶水笑意盈盈的走來。

“安邦先生我等該如何去做?”

終於有人回過神來卻沒有去砍或者說去欣賞一身儒服的柳如是的絕世姿容現在每個人的心裏都充斥着一股漏*點。年輕書生們在無數次討論沒有得到答案之後終於在今天得到了答案看到危機也看到了希望。男人骨子裏的血性也被李定國最後一句話挑逗起來騰騰燃燒得無以復加。

李定國的眼神掠過走來的柳如是轉頭道:“忠於民族而非皇權忠於國家而非皇族存無私之念、讀實效之書、行理性之事。如今諸位不是已經在做了嗎?西人在物理、天文、機械、航海、化學諸般學科中已經領先華夏知不足而奮起直追為治學者之責任。如今民不聊生、流寇蜂起而朝廷弊政積重難返應民命、應天時以思想蛻變為綱正待當今天下之事則自然知道如何去做才能挽民族之頹勢救萬民於水火了。”

“安邦先生請用茶。”柳如是走近前來見李定國還在與眾生打啞謎卻也不點破只是雙手奉上了這太湖西山特產的“碧螺春”。

“流寇哪裏是賊?分明是民意天命嘛!”白文選在人群中終於吼出了一句。

江南諸生面面相對此時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論據去證明“流寇”是賊了他們的思想已經接受了李定國的觀點接受了“流寇”是無奈起義的民變隊伍對窮苦百姓來說就是義軍。

“說不得流寇中還將出現新朝天子呢!想拿劉邦不就是抗秦義軍出身嗎?在秦朝廷言裏他不也亂臣賊子?太祖皇帝託身紅巾不也是蒙元的亂臣賊子么?既然天下大勢改朝換代之向已明昨日流寇、今日民變軍、明日義軍、他日就是王師亦未可知!”

白文選見沒有人出聲相抗索性一竿子捅到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逆流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之逆流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138 離經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