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煉新時期共和國衛士的精神亮點

提煉新時期共和國衛士的精神亮點

提煉新時期共和國衛士的精神亮點

——序《東追西捕——魔頭張君19天亡命錄》

楊一萌

對於2000年9月1日發生在常德市的殺死6人、重傷1人的特大惡性持槍殺人搶劫運鈔車案件,在外地求學、工作的湖南人很是關心,雖然已從各種途徑有所知曉,但僅停留在片鱗只爪,未及深入和詳察。

這次,我從內部渠道細讀了每一位功臣的優秀事迹,我的心情一直是激動的,我的眼睛始終是濕潤的。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這話總是迴響我的耳際。

我想:既然常德“9.1”大案被公安部和權威專家認定為中國第一大刑事案,就應該據此創作出像《羊城暗哨》《鐵道衛士》《馬路天使》《便衣警察》《英雄無悔》等反映警察生活的優秀作品,提煉新時期共和國衛士的精神亮點,塑造改革開放年代人民警察的英雄形象,載入史冊,以昭後人。

我曾多次鼓動我的父母親,要在這個題材上做點大文章。然而他倆沒有作出正面回應,做兒子的也就不便多問。

令我大感驚訝的是,正當我們慶祝中國共產黨的80華誕之際,江蘇人民出版社即將出版的長篇偵探紀實文學《東追西捕——魔頭張君19天亡命錄》清樣稿擺在了我的案頭。

我翻閱全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背景宏大、人物眾多、事件真實、情節複雜,全方位、全立體地再現了這一引起世人關注的驚天大案從發生,到破案,到一網打盡所有犯罪分子,直至押上審判台,執行槍決的全過程。讀來氣勢磅礴,引人入勝。

這正順應了我要為偵破常德“9.1”大案的公安民警樹碑立傳的心愿。我對自己的父母不得不刮目相看。更令我大感意外的是,平時對我並不十分滿意的兩位長者,此次竟然要我為此書作序,並不給我半點迴旋的餘地。我明白二老的良苦用心,這是對我的一次鍛煉和考驗。母命必遵,父命難違。警察以服從為天職。我身為警察的兒子,亦應像警察那樣要求自己。對於父母的命令,我只得無條件服從。

《東追西捕》資料翔實、圖文並茂,新聞性、文學性、可讀性兼具,既避免了平鋪直敘和案件照搬,也不落“發案、報案、破案”的俗套。偵探文學,無疑要寫案件。創作成功的關鍵不在寫什麼,而在怎麼寫。柯楠道爾的偵探文學作品所表現的案件並不獵奇,讀來卻耐人尋味。同一樁案件,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寫法,產生的效果自然是多種多樣。

常德“9.1”大案發生后,眾多媒體曾作過報道,但由於當時尚未結案,案情需要高度保密,內幕不允許揭示和公開,因而相當部分報道難以做到全面、真實、準確和深入。

有的僅限於零星披露;有的明顯與事實存在出入;有的抓住一枝半葉的細節加以擴張、發揮;有的獵奇獵艷,鏡頭和筆對準張君的幾個情婦及其腐朽糜爛的私生活;有的不惜筆墨描繪暴力與血腥;有的竟然大肆渲染張君反偵查的本領,將其寫成了“英雄”,寫成了“美男子”,誤導青少年,產生了副作用。

《東追西捕》與別的反映常德“9.1”大案的作品比較起來,其獨特之處在於作者突破了常規寫法,站在一定的高度,開掘出了新的社會意義,即弘揚了參戰民警在偵破戰鬥中表現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犧牲精神、“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奉獻精神和“同仇敵愾,同甘共苦”的協作精神。

要恰到好處的表現這三種精神並非易事。因為常德“9.1”大案暨渝湘鄂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時間跨度長,社會面廣,涉案人員多,案中有案,每起案件都充滿了暴力與血腥。一起案件未破,更殘酷的案件又接連發生。6年時間裏,公安機關投入大量警力,參戰民警歷盡千辛萬苦,卻找不到犯罪分子的蹤跡。

常德“9.1”大案舉世震驚,公安機關通過艱難偵查,快速破案,令人振奮。然而,手中握有大量殺傷性武器的犯罪團伙首犯張君則逃出湖南公安民警佈下的重重包圍圈,又讓眾人心懸。可謂案情複雜,紛繁無緒。

作者剝繭抽絲,剔繁取簡,以張君從常德出逃為切入點,圍繞他19天亡命生涯展開線索,將6年來張君團伙作下的數十起案件,團伙的形成過程,渝湘鄂公安民警的艱苦追蹤,高度濃縮在這19天之中,使得正邪衝突集中,善惡鬥爭激烈,紅黑搏殺鮮明,時間、空間、事件均高度濃縮,情節緊湊,懸念迭起。

張君9月1日在常德作案,9月19日在重慶落網。最初他不可一世,自以為又可憑藉他那套反偵查的伎倆,再次騙過公安機關的追捕。漸漸地,他感到了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聯手作戰的強大壓力,他過去認為“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安全”,這次徹底動搖。

他憑藉假身份證逃出了湖南近萬名公安民警撒下的包圍圈。這凸現了張君兇殘、狡詐、陰險和善於欺騙的罪惡本質,指出他必然要失敗的趨勢,更襯托出了公安機關指揮員的正確決策、多謀善斷;公安民警的智勇雙全、艱苦卓絕。

試想,若不是公安部、湖南省委、省政府及有關市、州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若不是公安機關迅速調集大批警力,全力投入偵破工作,一方面布下天羅地網,圍追堵截;另一方面,認真勘查現場,深入調查,縝密分析,運用多種偵查手段和措施,緝捕犯罪嫌疑人。張君這條陰險狠毒的烏賊,絕不會從水底跳出來,極有可能像在重慶、長沙、武漢作案后那樣,原地隱藏,待到風頭過後再大搖大擺地走出來。

張君逃出了湖南公安民警撒下的層層包圍圈,的確令人遺憾、惋惜,甚至應該遭到埋怨、指責。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張君出逃后,一時間湖南省公安民警承受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並沒有被壓垮。恰恰相反,而是變壓力為動力。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湖南公安民警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按照既定的偵查思路,與張君鬥智斗勇。張君的出逃正說明了他非同一般的歹徒,也說明了追捕的艱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與道始終在激烈的較量。張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公安民警則將計就計,張網以待,瓮中捉鱉。

這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公安民警足智多謀,有勇有謀的特點。智慧的較量必然產生豐富的情節。《三國演義》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篇章,不在三英戰呂布,而在諸葛亮用兵如神。

《東追西捕》的吸引力不在於打打殺殺,而在於智慧的較量,膽識的搏殺。雙方每鬥智一個回合,就是一串豐富的情節。雙方智斗激烈,情節緊張、曲折,一環套一環,絲絲入扣,步步緊逼,時而撲朔迷離,時而柳暗花明,時而迴環往複,時而高潮迭起。

情節乃人物活動的軌跡。亦是展示人物精神、智慧、情感、鬥志的舞台。偵探文學以情節見長,情節越豐富、越複雜,人物塑造越充實,越豐滿。但遊離於人物刻化之外的情節是不可取的,而且有損作品的藝術力量、感染力量。《東追西捕》在這點上獨具匠心,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近年來偵探文學發展勢頭迅猛,越來越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除了反映的生活領域具有神秘神奇的色彩之外,重要的是塑造了大批智勇雙全、憂國憂民的偵探形象。

誠如偉人毛澤東主席所倡導的:“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幫助群眾推動歷史的前進。”文學乃人學。能夠在歷史長河裏閃爍藝術光輝的文學作品,皆因塑造了過目難忘的人物形象。

偵探文學要走向藝術高峰,只有朝着塑造偵探英雄的方向努力,為文學畫廊增添江姐、蕭長春、高大泉、董存瑞、楊子榮、歐陽海似的藝術形象,才能達到目標。

《東追西捕》塑造了當代公安民警的英雄群像,從公安部長到普通民警,可圈可點的有近百名,尤其是對湖南刑警的塑造更為豐滿,從他們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充分體現了洞庭湖的豁達,滄浪水的哲思,衡岳山的頑強,桃花源的深邃,岳陽樓的情懷。由於受到紀實文學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限制,自然不可能與小說、戲劇塑造的人物媲美。但他能把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快捷及時地傳遞給讀者,也算是成功之作。

相信我的父母能在今後的創作中塑造出更完美的藝術形象。因為有着兩方面的優勢,一是從事警察職業,沉在生活之中;二是“武漢大學作家班”科班出生,接受過前沿與廣博的藝術熏陶,屬於學者型作家;同時還有着幾十年的創作實踐,基本功比較紮實。

接下去要在偵探小說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最重要的是繼續沉在生活中。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警壇有取之不盡的生活源泉。要做到不僅僅身入,更重要的是心入,唯有源頭活水來,既身入,又心入,作品就會如洞庭之水,源源不斷。我想二老是能做到的。

我也深信,警壇湘軍6萬公安民警、武警官兵,發揚偵破常德“9.1”大案的光榮傳統,不負三湘父老厚望,不辱警察使命,不毀湘軍美譽,再造輝煌。

國家安危,公安繫於一半。警察既要能武,也要能文,亦文亦武,是新時期公安民警必須具備的本領。只有文武兼備才能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所以,我衷心希望警壇湘軍隊伍中湧現出更多的偵探文學作家,創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樹立警壇聲威,弘揚警壇正氣,塑造警察形象,給人民群眾增添精神食糧,帶來生活愉悅,為豐富世界文學寶庫作出貢獻。

是為序。

2001年7月1日於古城北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追西捕——魔頭張君19天亡命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東追西捕——魔頭張君19天亡命錄
上一章下一章

提煉新時期共和國衛士的精神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