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繼續無題
探索商洲(美洲)是早就制定好的計劃,前面二十年唐國的船隊一直在向北探索,腳步最遠已經觸及到了北冰洋。
只是那邊實在太冷只是轉了轉就回來了,也沒有人跨過那道海峽前往傳說中的商洲。
今天文易正式組建了一支探險隊前往大陸的對面,去尋找傳說中的商洲。
這支艦隊的規模不算大,只有五艘船六百餘人,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一個人都可以說身懷絕技。
醫生、廚子、軍人、商人、工匠……甚至還有道士。
物資裝備也很齊全,圖書、藥品、娛樂措施等等都做到了最好,最重要的就是有罐頭,比起當年歐洲大航海時期的條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即便如此,這種拓荒式的探險也是極度危險的,說九死一生不為過。
所以文易才會親自給他們送行,並為他們立碑。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他們的事迹都應該被所有華夏人銘記。
皇帝親自送行,又為他們樹碑立傳,確實很鼓舞人心。這群勇士都升起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然後踏上了遠航的船隻。
文易站在岸邊,目送他們離開。北海艦隊數十艘軍艦為他們護航,數百門火炮齊鳴為他們送行。
已經被正式抽調到北海艦隊擔任大將軍的王安在一旁說道:“陛下放心吧,軍艦會一直護送他們到達方丈島(北海道)。”
“後面數千里的道路上也有許多我們留下的補給點,一直到通洲海峽都不會遇到什麼麻煩。”
通洲海峽就是前世的白令海峽,因連通兩大洲故取名為通洲海峽。
之前唐國的船隊已經摸索到這裏,並在地圖上標註了可以獲取補給的點。只要探險隊按照地圖走,在跨過海峽前都不會遇到太大的問題。
文易道:“我擔心的就是他們到達對岸之後啊,希望那些殷商後裔不要太野蠻。”
王安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遠渡重洋去接觸一群完全陌生的人,有多危險可想而知,只能祈禱他們能活着回來。
還好文易也不是那種多愁善感的人,很快就恢復過來,然後就在旅順港轉了起來。
文易道:“怎麼樣,這個地方作為艦隊基地還不錯吧?”
王安恭維道:“何止是不錯啊,這裏簡直就是我見過最適合當做海軍基地的地方。陛下目光獨到……”
文易打斷他道:“行了行了,別拍馬屁了,好好的把這裏建設好。這裏可不只是用來當海軍基地的,還會成為最重要的造船基地。”
“如果可以還要修建大型港口,允許商船停靠……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規劃,可能要幾十年後才能實現。”
“可身為決策者我們要有長遠目光,在設計規劃港口的時候要把這些都考慮到,免得將來還要多折騰。”
王安道:“是,謹遵陛下教誨。”
文易又問道:“現在這裏有多少百姓了?”
王安道:“不多,只有一萬五千戶不到五萬人。不過東寧船廠要遷徙到這裏,連工匠帶他們的家人有兩萬多人……”
“再加上戶部從南邊抽調了五千戶過來,一年後總人口能達到十萬人左右。”
文易頷首道:“十萬人遠遠不夠,但天下連年動亂民不聊生,人口總量暴跌,到處都缺人口啊。”
王安道:“若沒有陛下,這場動亂還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文易失笑搖頭,道:“十萬人已經是朝廷能給這裏最大的支持了,想要更多的人口就只能鼓勵生育……醫療就成了重中之重。”
王安道:“這是行政系統的事情,我們軍方不好插手啊。”
文易道:“人不能被尿憋死,軍民魚水情忘了?軍隊幫百姓幹活順便普及一下衛生知識,再讓軍醫去幫百姓治病……都是可以的。”
“現在百廢待興,我們必須動員所有的力量恢復生產和人口才行。”
王安道:“是,臣明白了,這就吩咐下去。”
文易仰天長嘆道:“眨眼我就已經年近四十,半截身體已經入土,時不我待啊,真恨不得天下人口暴增一倍。”
……
天下人口不可能暴增一倍,別說一倍,幾十萬人都難。
現在制約唐國發展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原燕國有人口九百五十餘萬,晉國一千一百萬,唐國原有四百五十萬,加起來也才兩千五百萬人左右。
聽起來這個數字很多,但看看國土面積就知道人太少了。平均一下估計一平方公里就三四個人,說一句地廣人稀一點都不誇張。
但人口這東西真沒有辦法,只能慢慢生。沒有兩三代人的時間,不可能恢復過來,想破億可能需要百年時間。
這還是在確保醫療條件降低生育帶來的死亡率的情況下,否則速度只會更慢。
但反過來說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車小好調頭。兩千萬人的改造工作,做起來總比兩億人要容易的多。
文易一直在旅順待到四月底,倒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主要是為了等謝道韞一行人。按照計劃,這幾天她們也應該到了。
在旅順這些天他也沒閑着,親自參與設計了一座仿現代化的軍營。這座軍營可不是為了停靠木製風帆船,而是為將來的蒸汽船乃至鐵甲艦做準備。
造船廠那邊也同樣作出了一些遠超時代的新設計,比如搞出了好幾個萬噸級船塢。
在前世萬噸船太常見了,可在這個年代就是科幻……至少十年二十年內是造不出這麼大的船的。
但文易還是堅持把萬噸船塢給弄了出來,不為別的,只是想以此激勵造船廠的工匠。
不要滿足於當下,要向前看,看到這些船塢了嗎?這就是下一步的目標。
萬噸船塢的出現確實激勵了不少人,最受刺激的反而是水師官兵,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一見這樣的船到底如何。
相信未來造船廠的工匠會經常受到他們的催促的。
謝道韞率領的戰隊如期抵達渤海灣,文易乘船在海上和她匯合,然後一起返回北都。
路上他明顯能察覺到謝道韞有些變了,不再張口閉口都是政務,而是和他聊一些家長里短,聊後宮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對這種變化他還是很喜歡的。
柴淼自然也隨着一起過來了,她不可能隨文元一起去赴任,沒有這樣的規矩。對於自己的孫女,文易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小傢伙已經長開了,白白胖胖的非常好看:“這丫頭長的像小淼,將來一定漂亮。”
柴淼瞅了個機會道:“父親,東寧公主的封號太重了,我怕她承受不起。請您收回成命,給她換一個?”
文易道:“她是大唐第三代之長,也就是天下不允許女子做皇帝,要不然她就是未來的皇帝,有什麼承受不起的?別聽那些人嚼舌頭根子。”
柴淼喜滋滋的道:“是,我聽您的。”
小丫頭還是認生,沒一會兒小嘴就咧開了,文易不得不把她還給柴淼。馬上就有奶媽過來接手,帶着她告退。
等人都離開,文易才嘆道:“時間過的真快啊,不知不覺我們都成祖父母了。”
謝道韞也深有感觸的道:“是啊,眨眼二十年就過去了,您當年說過的話也全都實現了。”
文易不無感激的道:“多虧了你的協助,要不然也不會如此順利。”
謝道韞笑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你是我的夫君,幫助你是理所應當。況且我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現在天下誰不羨慕我。”
文易笑道:“不只是現在,將來後人提起我們也會羨慕我們的。”
謝道韞嚮往的道:“希望如此,以後在事業上我可能就幫不了你什麼了,只能幫你打理一下後宮,你別嫌棄我就行。”
文易道:“你這話說的可就太謙虛了,醫療建設一直都是你在負責的,沒有你哪會有現在的成就。”
“以後這方面還需要你多操心才行,建立一套覆蓋近三千萬人(包塊秦涼代三國)的醫療體系,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謝道韞心中好受了不少,道:“只要你不怕別人說三道四,我倒是沒有什麼意見。”
文易道:“一路走來我們受到的非議還少嗎?隨他們說去,歷史會證明一切的。”
夫妻倆三言兩語就達成了默契,一切照舊。並不會因為得了天下就改弦易轍,要求謝道韞放下一切回歸後宮。
文易這麼做也是有深層次打算的,想要讓世界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鬆開一部分對女性的束縛。
儘管他在唐國推行新思想,可女性出來工作依然不被大眾所接受。
這麼多年,女性官吏主要集中在醫療體系和學政體系,這還是因為前者是謝道韞負責的,後者是水柳負責。
要是給這兩個部門換負責人,秒秒鐘打回原形。
所以不論從哪方面來考慮,文易都不會收回謝道韞手中的權力,她的身份本身就是最好的表率。
連皇后都親自出來工作了,對女性是個巨大的鼓勵,也能堵住很多保守派的嘴巴。
而且謝道韞和水柳兩人也可以互相扶持,要是一方退,剩下一方就真成孤軍奮戰了,形勢會更加惡劣。
回到皇宮又是一通忙活,也是這個時候文易才知道謝道韞把那條大鯉魚也給運回來了。
專門改造了一艘二十餘米的大船,從北方運水去東寧,等這條大鯉魚適應水質之後就放在船上養着,然後等到北方天氣轉暖才出發運送過來。
文易很不喜歡這種折騰,但事已至此也沒什麼好說的。
北都皇宮倒是有一個不小的水塘子,佔地五畝,而且接的還是活水……至於這條魚能不能活下來,就看它自己的命。
……
東寧那邊的集體遷徙,後宮家人的到來,讓文易的生活也變得熱鬧起來。至少不用每天都是工作工作工作。
現在工作之餘可以去後宮陪陪老婆孩子,他的孩子也都大了很少有願意讓他陪的,都嫌有他在玩的不自在。
不過嬪妃倒是很喜歡和他在一起,聊聊風花雪月,順便再趁着現在還能動彈的了,做點愛做的事情。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很快又到了年尾,遷都工作正式完成。北都的營建也接近了尾聲,就剩下最後的掃尾工作。
從天下各地遷徙來的十萬戶百姓,也分別入住其中,讓這座城市終於有了煙火氣息。
今年一年唐國並未對外發動大的戰爭,一直再搞內部建設,搞移民工作。
土改加上兩年的休養生息,讓民間重新恢復了元氣,基本上家家都有兩年的餘糧。
且由於唐國推倒了村牆,放開了對人身自由的約束,又不禁止商業流通,大量的農村集市開始形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商品種類還是太少,大多都是農產品。
而早已經組建完成的稅務部,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只不過他們並不是去收稅而是去實地考察,調查民間商業的真實情況,好進行針對性的設置稅率。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填飽肚子家有餘糧的百姓也開始主意自己的衣着。
雖然百姓還是更習慣於自給自足,可這會兒棉花還沒有流行起來,自家紡麻織布又有點來不及,許多人就動了心思去購買。
如此一來還小小的促進了一波布匹生意,唐國紡織廠滯銷的棉布被清空了一大批。
工部和商務部合作開辦的罐頭廠也早就推出了產品,一開始銷量並不好,但隨着百姓漸漸富裕起來,銷量開始上漲。
但對百姓來說這依然是奢侈品,只有逢年過節走親串友才會購買一點當禮品,而且還是最拿得出手的禮品。
毛衣和棉衣也同樣暢銷,前面已經說過,在棉花沒有普及之前古代人禦寒一直是個大問題。
有錢人家可以靠皮草,窮苦百姓怎麼辦?那真的是五花八門什麼手段都有。
有木棉的用木棉,沒木棉的就往衣服被子裏塞比較細小的絨草,冬天實在太冷就鑽進草剁里把自己埋進去睡覺。
別問有沒有虱子蟲子之類的,也別問會不會過敏,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現在家裏條件改善了,自然想弄幾件像樣的棉衣棉被,貿易和棉衣就成了首選。
而且朝廷還趁着這一波機會給百姓推廣了棉花,不需要多,每家分出兩三分地種棉花就足夠全家使用,剩下的還能賣錢。
除了吃穿,房子也同樣是重中之重。
以前大多百姓都無立錐之地,住的地是地主的,人死了只能埋在亂墳崗,哪有資格蓋房子。
現在擁有屬於自己的地,又有了餘糧,自然想要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總之,唐國全國上下都進入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之中,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
隔壁就不一樣了。
儘管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可苻堅卻一點都笑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