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上古秘聞
玉虛宮大殿上,王平坐在主位之上,冷瞳站在其身後,姜堰和玉虛宮十三長老則是躬身站在中間,還有着太陰也一起來了,畢竟太陰和王平認識,剛剛要不是太陰及時出現的話,姜堰和玉虛宮的十三個長老可都成為死人了,雖然太陰修為低下、輩分卑微,但是有了王平這個相識之人,便完全不一樣了。
“無須站着,坐吧!”看着這些老頭如同木樁子一樣站在那裏,王平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坐下。
“多謝前輩。”眾人鬆了口氣,不過王平右邊的主位上,卻沒人敢去坐,都是老實的坐在下面左右的椅子上。
“太陰,來……坐這兒,我有事情問你。”王平指了指自己側面的位置,笑着說道。
“啊……”太陰聞言,緊張的看了看玉虛宮眾人一眼,見自己的師傅滕華眼神示意,她紅着臉走上去,緊張的坐在。
玉虛宮眾人看着太陰,心裏已經打起了小九九,這個鬼手閻王,好像和太陰的關係很好,以後這個弟子得好好培養才行,且不論其資質,有着這樣一個前輩高人撐腰,別說太陰自己,就算是玉虛宮也完全可以橫着走了。
等太陰坐下之後,王平笑着問道:“你不是在俗世界嗎?怎麼突然回來了?”
太陰回答道:“本來我們還是繼續尋找天易之子的,但是兩界花出現,讓許多俗世界的武者都踏入封仙台當中,畢竟新世界的誘惑之力很強,基本上沒有人能夠抵擋這種誘惑。所以我們玉虛宮便特意放出消息,讓那些可能是天易之子的人引入到了封仙台當中,然後再封仙台內將他們滅殺掉。”
“這其中不乏一些神境和洞虛高手,而我的修為本身不高,加上師傅擔心我的安危,所以便將我召回了,讓玉虛宮其它門人去處理此事。”
“原來如此。”王平點了點頭,抬眼看着姜堰再次問道:“姜宮主,天易之子到底是什麼?”
姜堰連忙站起身來,躬身抱拳一拜道:“回前輩的話,此事要從上古封神之戰說起,想必前輩也知道封神之戰吧?”
王平輕嗯一聲:“知道。”
“封神之戰,乃是聖人們為了天地大劫而特別冊立的一次清洗行動,天地的負荷太大,修士對於天地的索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地步,導致天地要也需要進入輪迴當中,從新蓄積足夠的力量,才能夠繁衍眾生。但是修士和聖人都不願意自己跟着進入輪迴,所以便選取這部分修為來減輕天地的壓力,從而延遲天地輪迴的時間,而這些人便是封神榜上榜上有名之輩。”
“這部分修士的真靈再封神榜上供養着,暫時打理三界事物,而聖人們則是開始開始樹立封仙台,將其它修士按照批次送入新的遷徙之地去。而我崑崙的祖師之一的姜子牙,便是此事所選擇的主導者。祖師被聖人選中,明知道這是一場斷絕道途之行,依然奮不顧身前往,只是……誰也沒有想到。”
姜堰說到這裏,臉上滿是憤怒之色繼續道:“姜子牙祖師主持封神榜,本來那些諸神原本定為讓他統攝的,算是對他為三界修士遷徙而做出的犧牲的補償,讓他做天帝,統攝修士遷徙后的三界。但是沒想到的是,封神之時,鴻蒙聖人坐下的清風童子,卻鳩佔鵲巢,直接搶佔了天帝之位,成為了後來的玉皇大帝,令祖師無處可去。”
“那時候聖人們早已經離開了這片洪荒大陸,祖師因為聖人法旨的限制,連封仙台都進不來。只能滯留在俗世界,祖師憤恨不已,找清風童子理論討回公道。可沒有想到清風童子和鴻蒙老祖的另一個童子明月童子竄通一氣,利用鴻蒙聖人的大道真經《易經》,直接將祖師封印在封仙台之下,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但是他們所得的《易經》並不完善,祖師修為滔天,根本不可能完全被煉化致死,清風和明月害怕,便將封印與封仙台前往新世界的途徑所綁在一起,按照聖人法旨,每隔一段時間開啟的封仙台,將修士送入到新世界修行,就需要領悟易經的後輩開啟。”
“而每一次開啟,都需要將易經術數對於封仙台更進一步的加固,也就是對於祖師封印的加固,換句話說,封仙台上的修士前往新世界和解除祖師封印乃是背道而馳的,只能夠二選其一。而這個開啟封仙台的易經修行者,便是天易之子。”
王平聽完,眉頭輕輕皺起:“那鳩佔鵲巢的清風童子呢?他難道不想去新世界修行,怎麼還願意呆在這個沒有意義的世界裏?還有封神榜上的諸神呢?他們後來都死了嗎?”
姜堰輕輕的點了點頭:“封神榜上的諸神,真靈都是靠封神榜供養的,封神榜上的靈氣耗盡,他們的真靈也就相繼的開始衰弱,最後魂飛魄散,徹底消散於天地之間了,他們是我們所有修士永遠的英雄,永遠尊崇的對象。”
“至於清風童子,哼……那個無恥小人,他本來就資質庸俗,雖未聖人童子,卻是連普通仙人都比不上,鴻蒙聖人選了明月童子去新世界,卻讓他駐留於此自生自滅,我想此人懷恨在心故而才竊取天帝之位的,只不過後來此人也消失了,不知是死是活。”
“哦?”王平沉默下來,心裏還真有點佩服這個清風童子,手段夠毒辣啊!王平有種感覺,既然此人能夠算計那麼多,應該是別有所圖的,不僅僅只是為了一個即將輪迴的世界裏面,享受一下三界之主的逍遙生活那麼簡單。
“的確是個人才,這麼說來,你們玉虛宮應該在封仙台上處境並不怎麼好吧?”
既然祖師和封仙台息息相關,那麼封仙台上的其他人會沒有芥蒂嗎?畢竟關係到大家的道途,誰也不會拿這種事情來衡量玉虛宮的大公無私之心,這是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