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教無類

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教無類

山路建設起來之後,青古縣水泥廠的房子也開始建設起來了,他們終於把人手能夠挪用出來了。

一聽說要開始蓋房子了,水泥廠的那些小夥子們都非常的開心,時不時的就會去工地上幫忙干白工,雖然不知道哪一棟房子是屬於他們的,但是總有一棟是自己的,所以這活兒也不白乾。

沈易澤也沒有阻止他們,畢竟大傢伙都是在休息的時候幹活的,現在正是大傢伙熱情衝天的時候,所以願意干就干吧。

另外還有一些沒成親的郎君們就着急了,眼看着人家成了親,有了娃,又有了房子,這一輩子該有的啥都有了,他們到現在連討個媳婦都困難。

很快,縣衙的官媒門檻就快被人踏破了,又迎來了新一波的成親熱潮。

師爺那裏之前篩選了不少流民也加入了建房子的大隊,沈易澤之前找專業人士規劃了一番,房子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設了起來。

錢多多也給這些房子提了不少的建議,這房子既然要建肯定是要建的最好,大傢伙以後可是要住好多年呢。

錢多多手底下的那些娘子們有許多都是和離的,但是她們自強不息,漸漸的也有女子嫁了出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

沈易澤還把手底下的人分了一批出去,這一批人永遠都是在給周圍的村子們建設學堂的,哪怕是水泥廠的住房能夠停下,但是建設學堂的腳步不能停。

所以學堂是比水泥廠的住房先一步竣工的,大傢伙早就盼望着這些學堂能夠早日竣工了,家裏的娃娃們也能早日進學堂學習知識。

一開始家裏窮,誰也沒想着自家娃娃能夠學點什麼,最多想的也就是等孩子大了學點手藝,一輩子也就受用不盡了,可如今學堂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建了起來,那麼漸漸富裕起來的人們也都升起了野望,是不是自家的孩子也能去上學呢?

再簡單一點,大傢伙就會想,讀書才花幾個銀子,憑啥人家的孩子都能去學堂讀書,自己家有錢能上反而不上了呢?誰家的孩子也不比別人家的笨,所以去肯定是要都去的。

最讓沈易澤煩惱的反而是學堂的夫子選擇問題,整個青古縣就划拉不出幾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了,所以他只能去周圍的州縣尋找,哪怕是給夫子的束脩高一些,也要把人找回來。

為此他不得不給招來的夫子增加了許多的福利,例如住房,年節禮,沒成親的甚至還承諾給人家相看對象,方方面面都給人家打算好了,簡直比人家的父母都貼心呢。

有許多人都覺得自己科舉無望,如果只是在周圍交小童的話,相比於青古縣的條件,自然是青古縣的條件更加好一些,雖然離得有些遠,但是他們的條件足以讓人長期在那裏教學了。

所以沈易澤是重金聘請的夫子們來給這些小童們教學的,青古縣許多百姓都知道這件事情,也知道好夫子是可遇不可求的,現如今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怎麼也得讓家裏的孩子上學才行。

沈易澤之前還覺得可能需要動員一番,才能讓周圍村子的人們讓孩子上學,結果根本沒有用他動員,各個村子的村長就已經把這件事情辦的好了,甚至大傢伙都是踴躍參加的。

沈易澤讓手底下的人統計了一番各個村子小童的上學率,除了及個別思想守舊的家長不想讓孩子學習之外,幾乎所有的小童都能入學學習了。

在青古縣的學堂不拘男女全部都能進學堂學字,許多女娃娃如果之後不想繼續學習,只需要認字之後就可以退學。

錢多多到是想讓許多女子跟男子有同等的待遇,可是眼下大康也沒出台,能讓女子科舉的制度,所以能夠認字也是許多小娘子能達到的極限了。

之後的時間錢多多也想着找一些女夫子到時候開辦一兩間女學,專門教那些小娘子繡花之類的技藝,也能給其他的小娘子多一條出路。

可是路要一點一點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這也不是馬上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只讓那些小娘子學認字就已經是最大的進步了。

為了這件事情,沈易澤讓許多青古縣的讀書人去各個村子進行宣講,說白了就是給大傢伙洗腦,讓大家知道知道小娘子學認字也是很有必要的。

許多百姓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一思想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了,想要改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從別的方面着手,例如女子學認字了對於之後的子孫後代是有好處的,至少孩子的教養方面要更好一些,這樣的女子出嫁肯定比不認字的女子出嫁更容易。

主要還是從這些方面入手,講的多了,百姓們也就知道,肯定是能夠認字的女子能夠嫁得更好一些,大部分百姓還是接受了衙門的宣講,讓自己家的小娘子進入學堂認字。

這些已經算得上是極大的進步了。

學堂的事情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在知道青古縣建了許多所學堂,學堂里都有許多有名望的夫子在講課之後,周圍其他縣的百姓們都紛紛觀望起來,不知道青古縣接不接收其他縣的小童,如果能夠接受的話,他們也希望能夠讓家中的孩子一塊兒去學習。

雖然各自的縣裏也有不錯的學堂,但是一個是學費高昂,另一個就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去學習的,這兩個條件就把許多孩子拒之門外了。

青古縣就不同了,所有進青古縣學堂學習的小童們都是不用交束脩的,只需要自備紙筆就可以了,就連書本都是縣衙統一發放,每個季度還給發放一身衣裳,這樣的好事上哪裏去找呢?

所以其他縣的人覺得青古縣的制度實在是太好了,哪怕是交一部分學費呢,他們也願意來青古縣學習。

一部分人則是在觀望着,希望看看新開的學堂教學質量怎麼樣,如果夫子教的好的話,能去青古縣的話自然是最好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喜遷鶯:農門秀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喜遷鶯:農門秀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教無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