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頓悟
“末學晚輩黃啟拜見大宗伯。”
黃啟首先行禮,喬宇當然認識張超這個女婿,他哈哈一笑,“賢侄免禮,老夫已然致仕,你可以稱呼老夫一聲伯父,想必老夫還當得起。”
喬宇看到黃啟不覺有些感嘆,本朝有幾大奇,其中一奇就是張超子女的婚事。張超四子一女除了長子以外都沒有找權貴的子女,更奇葩的是,張超的獨女的夫婿竟然是眼前這一位黃啟。
黃啟連秀才都沒有考中,除了黃家與張家的淵源之外,無論哪一點都看不出來有值得張超看重的地方,所以當年張超許婚之際,整個南京的士紳子弟都失望不已。
可是喬宇後來也看明白了這也許就是張超的愛女之心吧,黃啟與那些官宦子弟不同,這個孩子沉迷於算術和張超弄出來的科學,甚至於為此不樂意參加科舉,又沒有什麼不良嗜好,這樣的孩子正好適合與張超那個出格的女兒共度一生。
事實也確實如此,黃啟與明台婚後感情相當不錯,而到了現在,黃啟就待在濟世學院研究着他感興趣的蒸汽機,生活無比充實滿意。
“推動此船的應該就是令岳所說的蒸汽機吧。”
黃啟聽喬宇這麼一問,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高官對於蒸汽機感興趣,而不是當做奇淫技巧鄙視一番,當然欣喜不已。“伯父所言甚是,船運動的動力正是蒸汽機所供。”
喬宇見黃啟喜上眉梢,就十分奇怪的問道,“只是此船跑起來十分緩慢,又有何用?”
黃啟笑着說話,“伯父,這蒸汽機現在馬力尚小,但濟世學院正在全力改進,等有朝一日,馬力提高十倍、百倍,那到時候有蒸汽機提供動力,走海路從南京到天津也許只需幾日之功,而不用擔心受到風速風向的影響。”
喬宇雖然不是很相信黃啟所說,但是他還是被黃啟的熱情所感染,不由得點點頭,“何為馬力?”
黃啟又開始給喬宇普及科學知識了,“馬力者,一馬之力也,濟世學院現在已經製造出可以提供幾匹甚至十幾匹馬力氣的蒸汽機,可以用來紡紗織布,但是還是太過笨重,馬力不夠,用在船上還需要一些時日。”
喬宇聽說蒸汽機竟然可以使用,不由得十分好奇,“賢侄可否帶老夫去看一看蒸汽機是如何紡紗織布的?”
“當然,您老請。”
於是喬宇就來到了一個蒸汽機作為動力的紡紗廠,喬宇在南京多年,當然見過水力紡紗廠,但是當他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近代工廠時,不由得瞠目結舌。
有了蒸汽機,再也不需要到處找河流建廠。將這最後一個限制紡織業大發展的條件消除后,紡紗廠就可以四處開花,如此一來,一年可以紡多少紗,織多少布呀。
只是如此一來,江南男耕女織的社會肯定會被這樣一台蒸汽機所擊敗,那到時候又該有多少人衣食無屬。
想到這裏,喬宇不由得抓住了黃啟的肩膀,“賢侄,南直隸這樣的工廠有多少?”
黃啟不明所以,他抓了抓腦袋,“現在最起碼有幾十家吧,估計明後年會有幾百上千家。這樣一座工廠雖然投資甚多,但獲利匪淺,三四年就可以回本,所以現在建廠之人甚多。”
喬宇聽完,無力的鬆開了手,怪不得老師說天下已經大變,由小見大,有了蒸汽機這樣的利器,那天下的士紳為了逐利當然會不斷建設工廠,到時候大明的社會基礎必然會崩潰。
而以喬宇的眼光,他非常清楚這樣的事情根本是擋不住的,以朝廷現在的虛弱根本不可能阻攔,那無異於以卵擊石。更何況張超作為這些機械的發明者,一定會想法設法的保護他們的利益,朝廷不推廣就不錯了,怎麼可能阻攔。
喬宇連連嘆息,黃啟覺得莫名其妙。喬宇苦笑的說道,“賢侄,工廠雖好,但你恐怕有所不知,一座工廠會讓多少婦人從此不再紡織,如此一來大明百姓就更加凄苦了。”
黃啟聽完,不屑的搖搖頭,又是這樣的陳詞濫調。按照岳父的說法就是以靜態的眼光看問題,婦人不能紡織,可以來工廠工作呀,這樣的收入比自己紡織高多了好不好。
黃啟隱晦的表達了他的不以為然之後,喬宇卻搖搖頭,書生之見,一座工廠的效率超過婦人紡織百倍,如此一來只有百分之一的婦人得到安置,其他九成九豈不就是無所事事了。
黃啟聽了喬宇的反駁后,笑着搖搖頭,“伯父有所不知,天下對於布匹的需求可謂是無窮無盡。所以紡織廠也許不能安置所有的婦人,但大部分婦人轉到工廠上班應無問題。
再說就算大明需求夠了,布匹也可以出口藩屬國。現在大明的船隊已經到了極西之地,我等正好可以把大明豐饒的物產出口海外,換來無數的金銀,如此一來百姓會更加富裕,朝廷也會增加收入。”
喬宇聽完甚是不以為然,“棉布織的越多,土地會被更多的佔用,百姓無糧如何得了?”
黃啟奇怪的看了看喬宇,這大官的眼光為甚總是放在國內,豈不知現在南洋一年三熟,到處都是良田,把南洋的糧食運到大明不就可以了。
黃啟奇怪的問道,“伯父,難道您不知道,南洋物產豐饒,一年三熟嗎?現在已經有了堅固的海船,朝廷只需要把南洋的糧食運到大明即可。”
說完,黃啟帶着憧憬的目光看着遠處的工廠,“等再過些年,蒸汽船造好了,從南洋到大明也許只需要幾十日,到時候就更加方便了。而在大明國內,再由蒸汽火車聯絡四方,如此一來,再過百年,也許岳父所說的大同世界就會實現了吧。”
“何為蒸汽火車?”
“這也是濟世學院正在研究的,以蒸汽機為動力拉着車廂,比馬車拉的多,拉的快。”
黃啟這麼一說,喬宇恍若被重擊了一般,呆立不語,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他猛然間理解了張超給大明開出的藥方。
隨着醫學的發展,必然人口越來越多,這樣一來,為了養活這麼多人口,只能把多餘的老百姓往外遷出去,要不然遲早有一天這些多餘的人口會毀了大明,這是張超正在做的。雖然手段殘酷,但是喬宇清楚,張超做的有道理。
而按照黃啟所說,外遷的老百姓到了南洋種植糧食,提供給大明足夠的食物;而國內的百姓則開工廠,種棉花,如此互通有無,形成了一個循環,這似乎真的可行呀!
喬宇有些想通,不由得心頭狂喜,他拉着黃啟,笑着說道,“賢侄,可否帶老夫去見一見那蒸汽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