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鼎盛時期的華山派
第2章鼎盛時期的華山派
華山自古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從練武場出來,順着一條曲折的石板小道,走了十幾里路后眼前出現了一座小院。
小院依山而建,以大自然為皈依,融入了道教文化,含隱蓄秀,奧僻典雅而錯落有致。
步入小院,入目便是兩名中年男子在棋盤上廝殺,配上旁邊茶水冒出的青煙,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下棋的兩人赫然是李牧的師父周清雲、師叔余清風。兩人也算是華山派的另類,絲毫沒有江湖中人的鋒芒,反倒像兩個看破紅塵的道士。
正當李牧猶豫是否要上前時,同行的劉不凡宛如一個鐵憨憨,大大咧咧的走了過去,向左邊的青衣男子行了一個長揖禮,說道:“師父,李師弟帶過來了。”
除了感嘆江湖兒女的直率外,李牧也只能跟着行禮:“弟子李不牧,見過師父、師叔!”
“嗯”的一聲過後,兩人繼續下棋,彷彿周圍的一切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見此,劉不凡拉着李牧後退了幾步,低聲說道:“李師弟,先到後面歇會兒吧!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師父和余師叔最近迷上了棋道,不下完是不會罷休的,就連門中事務都不怎麼理會了。”
李牧微微一愣,這他還真不知道。雖然同在一個師父門下,可同樣有着親疏遠近。和一手帶大的劉師兄相比,其他門人弟子明顯遠了一籌。
沒什麼好羨慕的,這份待遇可是劉不凡的父母用命換來的。
江湖兒女難免不發生意外,尤其是華山派這種抗擊魔教的急先鋒,門人弟子的傷亡率更是居高不下。
劉不凡的父母就在一次任務中殉職了。作為門中遺孤,自然是有優待的。只要資質過得去,都會進行重點培養。
一般來說,這些弟子對宗門的忠誠度,往往也是最高的。
“哦!可是因為門中爭鬥的事?”
不同於心思單純的劉不凡,兩世為人李牧想到還要更多。華山派這麼多人,有幾個不想摻合門內爭鬥的,再正常不過了。
劍氣兩大陣營早就已經確立,不管願不願意都會被動捲入。避不開又改變不了,那就只能想辦法逃避了。
劉不凡憤怒滿臉的回答道:“都是氣宗那幫混蛋,沒有一絲英雄氣度,約斗輸了不認賬,居然……”
搞清楚了來龍去脈,李牧沒有半點兒同仇敵愾的心思,有的只是滿臉的無奈。
華山派源於全真,雖然經過了數百年的演變,可是道門內功中正平和、修鍊慢的特點,還是繼承了下來。
在這種背景下,更加註重劍法的劍宗弟子在前期自然碾壓了氣宗。等氣宗弟子爆發翻身,往往都是三四十歲后的事情了。
也就是年輕氣盛,受不了刺激,但凡是理性一點兒,氣宗弟子就不會接受這種註定被虐的“約斗”。
在李牧看來,還真不一定是氣宗弟子比武輸了,跑去叫家長。
年輕人都好面子,除非迫不得已,一般情況下大家是不會將自己黑歷史大肆宣揚的,更不用說告訴長輩。
既然是械鬥,就免不了發生意外。尤其是在雙方都學藝不精的情況下,發生意外的概率就更大了。
一不留神,傷員就出現了,想瞞也瞞不過去。為了減輕自己的責任,免不了要添油加醋,將責任推給對方。
恰好劍氣兩宗高層斗得厲害,拿了借口就上,根本就沒有深入調查事件真相。
本來就矛盾重重,再這麼鬧騰下去,早晚都會釀出大禍。
這個世界從不缺乏聰明人,李牧都能夠看出問題,混跡江湖數數十載的門中高層自然也會發現。
或許是太過自信,又或許是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大家默契的選擇裝糊塗。
畢竟誰也想不到,劍氣兩宗會因為這些堆砌起來的矛盾,最後爆發一場近乎同歸於盡的大戰。
……
到底是江湖中人,無法真正做到閑雲野鶴。這盤棋結束的比李牧預料中,還是快了很多。
送走了余師叔,周清雲的注意力這才集中到了李牧身上。只見他一隻手扣在後背,一手摸着鬍鬚,眼神不斷朝李牧身上打量。
“氣息渾厚、紮實,看樣子你最近確實下了功夫。”
即便是已經儘力掩飾了,但眉宇間的表情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喜悅。
華山派的弟子眾多,自然不差一名二流境界的門人,但是能夠在李牧這個年齡就突破二流境界的,那就沒幾個了。
天才總是容易吸引注意力,別的時候也就罷了,現在李牧是萬萬不願意出這個風頭。
只是沒有辦法,自己剛剛突破境界不久,無法完美收斂氣息,根本就瞞不過周清雲的眼睛。
“都是師父教導有方,弟子只是僥倖……”
不待李牧把話說完,周清雲就打斷道:“不要說這些廢話,真要都是我教導的功勞,為什麼突破的是你,而不是別人?”
說話間,還掃了劉不凡一眼。那恨鐵不成鋼的意味,簡直就是溢於言表。
最多也只能如此了,武學瓶頸誰都不想遇到,偏偏又無法避免。
一旦遇上了,要麼用天材地寶輔助突破,要麼就只能靠時間慢慢磨,以期“厚積薄發”。
一般來說,資質越好的人,越容易破境。若不是有玉碟相助,李牧恐怕也會在三流巔峰磨上好幾年。
或許是意識到了失態,周清雲擺了擺手:“好了,既然你已經突破了,那麼這次門中大比,也應該有你的一席之地。
劍宗中你只需要注意王不定、成不憂,氣宗那邊需要注意岳不群、寧不周、張不成,剩下的都不值一提。”
巔峰時期的華山派門人弟子上千,自然不可能只有這幾個好苗子。為了保證門派的傳承發展,華山派每三年開一次山門。
哪怕是同一代弟子,入門最早的弟子和最晚的弟子,中間的時間跨度也有可能相差十幾二十年,強行拉到一起比武明顯沒有意義。所以門內大比,往往都只在同一批入門的弟子中進行。
見一葉而知秋,光和李牧同一批次弟子入門的弟子中,就有這麼多好苗子,足以可見巔峰時期華山派的鼎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