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桃花源

第二百四十七章 桃花源

“這?”我有些不知所措。

但我看向宋曉玲的時候,她好像並不是很驚訝,這讓我感覺她又有什麼東西瞞着我,沒有告訴我。

誰料宋曉玲卻說:“不是我刻意瞞着你,只是我猜到了而已!”

好嘛,這話說的又只說了一半,幾乎等於白說?

這不就是等着我去問嘛?

於是乎,我只好問道:“怎麼猜到的?有什麼別的發現?”

宋曉玲這麼說,不就是等着我去問,估計又要開始給我講什麼故事了。

“是的,這種現象我在一本書上有見到過,說的就是有這麼一個地方!

那本書上說了,有一個叫做桃花源的地方,那是在一個山洞裏的另一個世界,因此地盛開桃花,因此被稱之為桃花源!

而桃花源的情況,跟我們身處的地方雖說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理論意義上情況都是差不太多的!

在桃花源的裏面,幾乎也是不分晝夜的,每天裏也只有那麼短暫的幾分鐘的黑夜降臨,因此我才猜測我們這裏也是這種情況!”

宋曉玲對我分析着,不過不得不說她分析的很有道理。

桃花源這個地方我是有了解的,這好像還是一篇課文,但是我知道世間絕對是有這麼一個地方的,因為我聽說過。

這個桃花源記,講的就是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作為職業。有一天他順着溪水划船前進,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着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這兒的步在古代是一個計算單位,並非是現代的一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野花野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

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於是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的樣子,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這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互相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裏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桃源中人看見漁人,便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一一地回答。他們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裏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裏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問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出去過,最終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

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漁人一個一個地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這些人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在這裏停留了幾天,告辭離去。

這裏的人告訴他說:“請不要把這裏的情況對桃花源以外的人說。”漁人出了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來時的路回去,到處作了標記。

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漁人留下的標記。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就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找到目標,不久病死了。後來就再沒有探尋通往桃花源的路的人了。

這是書中所講的意思,但是它其實並不是書中所講,是一個世外桃源。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請大家聽我細細道來!

桃樹,在古代是至陰之物,是隔絕陰陽兩個世界的屏障,也有辟邪的作用,桃木劍大家都聽過吧?是用來驅鬼辟邪的,所以古時候呢但凡是有人種如此大一片桃花林,多半呢是修鍊法術的人,種桃樹方便取材做劍。

捕魚人進入的這個山洞,前債后寬,在晉朝時期,前寬后宅是墓穴的設計,為了防止盜墓賊挖洞盜墓,所以墓穴的入口處往往會造的非常窄,所以捕魚人啊,應該是進入了一個墓穴,根本不是什麼山洞。

那麼那片村莊呢?房屋排列整整齊齊,古代只有大城市房屋才會排列的非常整齊,這種小村莊怎麼可能房屋排列的整整齊齊,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描寫的村莊根本就是一片墓冢。

並且陶淵明寫的這句話:阡陌交通,可以是說道路整齊,但是阡這個字,在古代,本來就是可以用來形容墳地的意思。

而且,桃花源里的人穿着打扮,和外面世界的人一樣,這也很恐怖,村子裏的人說他們是躲避秦朝時的戰亂的,那麼從秦到東晉,已經是好幾百年以後了,他們的穿着打扮,怎麼可能悉如外人和外面世界人一樣呢?

之所以打扮一模一樣,應該是尚在世間的後背,燒給他們的。

隨後,捕魚人收到了村民們的殺雞宰牛的熱情款待,外面世界戰亂不斷,這裏卻有酒有肉,這點不奇怪嗎?

而且大家想一想,殺雞宰牛,雞鳴狗吠,這在古代啊,都是用來祭祀死人的祭品,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桃花源里的村民們酒肉不愁,因為這些,都是供奉他們的祭品。

隨後呢,漁夫離開了,一路設置了許多的記號,隨即就去報了官,這裏也有很大的疑問,如果說漁夫只是貪圖賞賜,這說不過去,因為即使官府發現了一個小村莊,頂多是多收那麼一點點的稅,所以能給漁夫什麼賞賜呢?

其實應該是漁夫呆在桃花源里的這些天,他發現了一些什麼,也覺得不對勁了,不然,在裏面有吃有喝,為什麼還要走呢?外面戰亂不斷,食不果腹,沒有理由離開。

再說啊,與陶淵明同時代,有一本書叫《葬經》說過,墓前桃桑,大凶。陶淵明不可能不知道。

最後呢,桃花源里的人在裏面呆了500年,沒有一個人出來,這也說不過去,如果是正常人,肯定會有年輕人不甘於被限制於一個小村落想要出去,但是卻沒有,並且我們剛才說了,古時候桃樹就是隔開陰陽兩界的屏障,所以不是他們不出來,而是出不來。

他們可能未必知道自己已經在秦朝的時候死了,直到漁夫說外面的世界已經是晉朝了,他們才恍然大悟,所以最後桃花源便消失了,官府與後來的大文人劉子驥都不再找到得到了。

我們也都知道,鬼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的時候,它還會在世界上被人看到,一旦知道了,它就消失了,我們也看不到了。

我想宋曉玲想要告訴我的,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

這裏說不準也是類似的情況,畢竟這裏可以一座比桃花源所講述的地方,更為古老的一個地方啊。

“我們會不會有危險?”我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

我之所以記得桃花源,更多的還是因為期中的一個原因,有人對我談及過,桃花源里有仙人的事情。

至於是誰告訴我的,說實話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肯定不是偶然的。

古代所記載的東西,並不都是說虛構的,比如封神演義,聊齋志異!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現實存在的,並非是捕風捉影的東西。

所以桃花源的事情,多半也是一個真實,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正如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裏一樣,都是想差不多的。

“我想你也聽說過桃花源背後的故事,所以我想你最好還是不要相信我們接下來看見的東西為好,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但小心點總沒壞事!”宋曉玲提醒着我。

他說的也是個實話,畢竟我們現在遇到的情況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

首先,桃花源是漁夫到達源頭后,發現有一個山的洞口,山的洞口極為狹小,洞口還有光,到了幾十步后才開始變寬。

而我們雖然不是發現了洞口,但其實,都差不太多。

我們是發現了一個極為狹小的石縫,鑽過來后才變得寬敞起來。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秦漢魏晉時期,墓道就是這樣的,前窄后寬是為了防止盜賊盜墓!

好巧不巧,我們這個真的一樣。

然後就是宋曉玲所說的晝夜問題,我們在這裏也是遇到了。

更離譜的是,我們剛走沒多遠,還真的就發現了有人活動后留下的痕迹。

“這看起來像是剛吃完丟下沒多久的,缺口很新鮮!”宋曉玲蹲下來,撿起來這個蘋果后,分析道。

要不要這麼邪乎,這都能遇到?

剛說完桃花源的遭遇,我們就遇到了。

但緊接着,宋曉玲的另一番話讓我更加不淡定了。

“看着咬過的痕迹,不像是人所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陰陽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陰陽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