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似錦(一百九十五)

前程似錦(一百九十五)

南境大軍之所以一直遲遲未到就是為了等今天,封鎖了天津城,不日將要押送雲磊回京。

淏城軍上下無一從命。

不說他們是雲磊一手教出來的,這南境軍自從奉旨來天津之後至今也有大半個月了,上至副帥下至柴火兵一個個的都囂張得不行了!弄得他們像是外來人似得!

南境軍也一直遲遲不奉旨入城。分明就是故意的,如今裡外夾擊讓二爺腹背受敵!

還有那副帥領着前鋒隊伍先行進津的這些日子,說眼高於頂都是客氣,簡直是鼻孔長在腦門上,不跪下看不見人的狗東西!一直就沒把二爺放在眼裏,說是奉命入津由平西王訓教,跟來了個祖宗似得。

二爺不搭理他,下令“三不”。

不管、不問、不反駁。

沒幾天那副帥就拿下了天津城守衛權,還就真以為天津是他們做主了。

淏城大軍血戰邊境,守衛西北多年,平定戰亂之後二爺有令一年一換防,為著就是不讓國中兵馬安逸喪志,如今城中的正是去年回來的淏城軍,雖然人數遠遠比不上南境全軍,但他們這些人的能力與耐心遠也不是那些狐假虎威的東西能比的。

而今南境大軍趕在聖旨到的前一天大軍圍城,分明就是早有圖謀!所謂賊喊抓賊說的就是這些人,扯什麼“收買南境軍意圖謀逆”,這些個東西還能謀逆?

二爺行軍謹慎,治軍嚴厲,淏城軍上下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如今眼看找不着錯處,非要造個錯處出來如何能讓人不寒心?

淏城軍勢必護着二爺絕不後退;董九涵一聲令下,天津城中南境兵士盡數被拿下,城中守衛權拿了回來。大夥高興地暢飲了一夜。

聖旨至津,南境大軍攻城,不同的是陛下旨意只說羈押進京,而他們要的是性命。

王爺不會低頭的,董九涵一直是這麼以為的。

可花神節這日,二爺的命令卻驚壞了一幫將領。

此事清楚明了,必是陷害。他們都能想的明白,不可能陛下想不通;南境軍又是直屬御前的,這一番分明就是陛下有意問罪。

淏城軍一干人等又是鐵了心要護着二爺的,只要活着,什麼都還有機會。

誰知這時候他卻召來了大家,說的卻是他要進京的話。

董九涵自然是頭一個反對的,沒別的,不能讓他去送死啊。

二爺有些哭笑不得,到這心裏頭還是感動得多;正是一路走來,兄弟不離不棄才成就了他。

可今時今日如此境地也正是因為擁護者過多,樹大招風。

“今日之事早有安排,來得早些也省得我不安心。”

“陛下雖然忌憚我,但對你們都是欣賞。”

“這一次讓你們拿回守衛權,除了給那些南境軍一點顏色瞧瞧,最要緊的也是為了保住你們。”

“陛下不需要功高震主的王帥,但他需要你們這些南征北戰的精兵強將。”

“只要守衛權還在你們手裏,天津城就不會變。”

若是沒有拿回守衛權,天津城在南境軍手裏,等大軍入城,一切塵埃落定時天津城必定會被陛下一紙硃批順勢定給南境軍。屆時,天津城軍官大變,百姓如何不說,這一幫隨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無一會有善終。掛着他雲磊的名號,就算事後平安,早晚有一天也會被滅。

陛下只是疑心,並不是真想斬草除根,這一番事也都是陛下一手操控。只要天津守衛權在手,軍民一心,陛下必定會網開一面,留個好名聲,天津城上下就不會有變動。

“不行!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為什麼要認!”董九涵氣得青筋暴起,脖頸通紅,掌心攥得緊緊恨不得帶兵進京去理論理論。

“坐下。”二爺已經累了好長時間了,實在沒有力氣再與他說,只盼着這些個弟兄都能好好地:“我既然決定做了就一定有把握,你們都不許輕舉妄動。”

“王爺。”守城的主將李九春曾經領兵隨堂主去進宮救駕,那一場血戰宮門,他作為援兵清掃餘黨。

“皇帝無情,淏城軍為他鎮守西北這麼多年,今日境地全是太過心軟!”

“照我說,索性…”

“照你大爺的鏡子!”二爺一聲呵斥:“這麼多年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還不知道嗎?”

“咱們守衛邊境,不是為了陛下,是為了百姓為了定國安邦!”

“懂嗎?”這不是一個問題,是一個命令;他的語氣不容否定,鄭重且嚴肅。

這不是在京城養尊處優,享盡榮華富貴的朝臣,是陪着他南征北戰,保家衛國的英雄。這些個漢子撕開衣裳裏頭全是多年來沙場廝殺留下的傷痕,錚錚鐵骨。

如今為著這一切,為著九五之上的人能高枕無憂,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拚打下來的聲名就要這樣被玷污了。

二爺確實早有防備,當時回天津陪着楊九待產時,陛下態度不明,言辭之中已有暗示,只是當時局勢未定,雲府郭家還有楊九與孩子都是他的責任,他的羈絆,所以他不能退也不能讓。

如今大局已定,陛下自然就把心思放在他身上了;太師一事是陛下心病,何嘗不是權傾朝野令人難以放心。

南境軍的副帥來時暗示的話就夠明顯了,為了造成淏城軍懶散的假象,二爺下令“三不”,南境軍拿下守衛權之後陛下就能放心,生死局開。

副帥留在天津就是為了偷取王印製造假書信,造成雲磊收買南境軍,意圖謀逆的假象。南境大軍遲遲不到也是為了日後的“平叛”,更多原因還是為了掩蓋真相,不讓人懷疑一開始陛下的意圖,反正不進城最後還能圍攻造假,何樂而不為。

盛京流言四起,張鶴倫的密信也送來了,郭府一門已被圍封,德雲書院開壇設教的事盡數被停。一眾學子聯名上書請求陛下徹查,學士儒生跪於宮門兩日兩夜不曾離去,如今雲府謀逆一事已如烈火烹油,沸鼎之極,正是時候。

五日之後就是春祭,陛下會前往祭台祭天,屆時百官陪同,百姓隨行。

天時地利人和。

堂主領兵從西北回京時請辭,功臣論功行賞時把原本交給堂主的巡防營五千精兵交給了劉筱亭。

巡防營護衛盛京,等同於把百姓安危握在了手裏。屆時裏應外合,孫九芳出城接二爺前往祭台,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九饢和母親都送出城了,私養的府兵也都派去了蘇州;師父名揚天下,陛下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

父親堅持留在盛京與雲氏一族共進退,父子協力又有兄弟齊心,二爺端酒相敬謝這一生赤子不悔。

“此後無論結果,願諸君,前程似錦!”

生死由己。

啪!

疆場廝殺都不曾落淚的爺們,一飲而盡,摔碗為敬。

——————————————

我生死無憾,不愧於天,但我的兄弟至親,必要前程似錦,長命富貴。

南境大軍之所以一直遲遲未到就是為了等今天,封鎖了天津城,不日將要押送雲磊回京。

淏城軍上下無一從命。

不說他們是雲磊一手教出來的,這南境軍自從奉旨來天津之後至今也有大半個月了,上至副帥下至柴火兵一個個的都囂張得不行了!弄得他們像是外來人似得!

南境軍也一直遲遲不奉旨入城。分明就是故意的,如今裡外夾擊讓二爺腹背受敵!

還有那副帥領着前鋒隊伍先行進津的這些日子,說眼高於頂都是客氣,簡直是鼻孔長在腦門上,不跪下看不見人的狗東西!一直就沒把二爺放在眼裏,說是奉命入津由平西王訓教,跟來了個祖宗似得。

二爺不搭理他,下令“三不”。

不管、不問、不反駁。

沒幾天那副帥就拿下了天津城守衛權,還就真以為天津是他們做主了。

淏城大軍血戰邊境,守衛西北多年,平定戰亂之後二爺有令一年一換防,為著就是不讓國中兵馬安逸喪志,如今城中的正是去年回來的淏城軍,雖然人數遠遠比不上南境全軍,但他們這些人的能力與耐心遠也不是那些狐假虎威的東西能比的。

而今南境大軍趕在聖旨到的前一天大軍圍城,分明就是早有圖謀!所謂賊喊抓賊說的就是這些人,扯什麼“收買南境軍意圖謀逆”,這些個東西還能謀逆?

二爺行軍謹慎,治軍嚴厲,淏城軍上下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如今眼看找不着錯處,非要造個錯處出來如何能讓人不寒心?

淏城軍勢必護着二爺絕不後退;董九涵一聲令下,天津城中南境兵士盡數被拿下,城中守衛權拿了回來。大夥高興地暢飲了一夜。

聖旨至津,南境大軍攻城,不同的是陛下旨意只說羈押進京,而他們要的是性命。

王爺不會低頭的,董九涵一直是這麼以為的。

可花神節這日,二爺的命令卻驚壞了一幫將領。

此事清楚明了,必是陷害。他們都能想的明白,不可能陛下想不通;南境軍又是直屬御前的,這一番分明就是陛下有意問罪。

淏城軍一干人等又是鐵了心要護着二爺的,只要活着,什麼都還有機會。

誰知這時候他卻召來了大家,說的卻是他要進京的話。

董九涵自然是頭一個反對的,沒別的,不能讓他去送死啊。

二爺有些哭笑不得,到這心裏頭還是感動得多;正是一路走來,兄弟不離不棄才成就了他。

可今時今日如此境地也正是因為擁護者過多,樹大招風。

“今日之事早有安排,來得早些也省得我不安心。”

“陛下雖然忌憚我,但對你們都是欣賞。”

“這一次讓你們拿回守衛權,除了給那些南境軍一點顏色瞧瞧,最要緊的也是為了保住你們。”

“陛下不需要功高震主的王帥,但他需要你們這些南征北戰的精兵強將。”

“只要守衛權還在你們手裏,天津城就不會變。”

若是沒有拿回守衛權,天津城在南境軍手裏,等大軍入城,一切塵埃落定時天津城必定會被陛下一紙硃批順勢定給南境軍。屆時,天津城軍官大變,百姓如何不說,這一幫隨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無一會有善終。掛着他雲磊的名號,就算事後平安,早晚有一天也會被滅。

陛下只是疑心,並不是真想斬草除根,這一番事也都是陛下一手操控。只要天津守衛權在手,軍民一心,陛下必定會網開一面,留個好名聲,天津城上下就不會有變動。

“不行!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為什麼要認!”董九涵氣得青筋暴起,脖頸通紅,掌心攥得緊緊恨不得帶兵進京去理論理論。

“坐下。”二爺已經累了好長時間了,實在沒有力氣再與他說,只盼着這些個弟兄都能好好地:“我既然決定做了就一定有把握,你們都不許輕舉妄動。”

“王爺。”守城的主將李九春曾經領兵隨堂主去進宮救駕,那一場血戰宮門,他作為援兵清掃餘黨。

“皇帝無情,淏城軍為他鎮守西北這麼多年,今日境地全是太過心軟!”

“照我說,索性…”

“照你大爺的鏡子!”二爺一聲呵斥:“這麼多年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還不知道嗎?”

“咱們守衛邊境,不是為了陛下,是為了百姓為了定國安邦!”

“懂嗎?”這不是一個問題,是一個命令;他的語氣不容否定,鄭重且嚴肅。

這不是在京城養尊處優,享盡榮華富貴的朝臣,是陪着他南征北戰,保家衛國的英雄。這些個漢子撕開衣裳裏頭全是多年來沙場廝殺留下的傷痕,錚錚鐵骨。

如今為著這一切,為著九五之上的人能高枕無憂,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拚打下來的聲名就要這樣被玷污了。

二爺確實早有防備,當時回天津陪着楊九待產時,陛下態度不明,言辭之中已有暗示,只是當時局勢未定,雲府郭家還有楊九與孩子都是他的責任,他的羈絆,所以他不能退也不能讓。

如今大局已定,陛下自然就把心思放在他身上了;太師一事是陛下心病,何嘗不是權傾朝野令人難以放心。

南境軍的副帥來時暗示的話就夠明顯了,為了造成淏城軍懶散的假象,二爺下令“三不”,南境軍拿下守衛權之後陛下就能放心,生死局開。

副帥留在天津就是為了偷取王印製造假書信,造成雲磊收買南境軍,意圖謀逆的假象。南境大軍遲遲不到也是為了日後的“平叛”,更多原因還是為了掩蓋真相,不讓人懷疑一開始陛下的意圖,反正不進城最後還能圍攻造假,何樂而不為。

盛京流言四起,張鶴倫的密信也送來了,郭府一門已被圍封,德雲書院開壇設教的事盡數被停。一眾學子聯名上書請求陛下徹查,學士儒生跪於宮門兩日兩夜不曾離去,如今雲府謀逆一事已如烈火烹油,沸鼎之極,正是時候。

五日之後就是春祭,陛下會前往祭台祭天,屆時百官陪同,百姓隨行。

天時地利人和。

堂主領兵從西北回京時請辭,功臣論功行賞時把原本交給堂主的巡防營五千精兵交給了劉筱亭。

巡防營護衛盛京,等同於把百姓安危握在了手裏。屆時裏應外合,孫九芳出城接二爺前往祭台,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九饢和母親都送出城了,私養的府兵也都派去了蘇州;師父名揚天下,陛下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

父親堅持留在盛京與雲氏一族共進退,父子協力又有兄弟齊心,二爺端酒相敬謝這一生赤子不悔。

“此後無論結果,願諸君,前程似錦!”

生死由己。

啪!

疆場廝殺都不曾落淚的爺們,一飲而盡,摔碗為敬。

——————————————

我生死無憾,不愧於天,但我的兄弟至親,必要前程似錦,長命富貴。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德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德雲
上一章下一章

前程似錦(一百九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