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側翼迂迴
蜀道沿途的那些關卡雖然很險要,但是真打起來,其實也不可能真的擋住周軍的炮擊。
其實周軍現在最怕的,並不是這些傳統的城牆防禦體系,而是最近幾年部分明軍折騰出來的城壕結合防禦體系。
大體上就是城牆的前方再構築壕溝,搞反斜面,並且修建突出部用於部署火炮,火槍手。
這些壕溝本質上就是挖出來的,而不是修起來的,而突出部一般也都是直接土堆積起來的,和小山也沒啥區別,因此可以有效的抵抗實心炮彈。
如果守軍還專門挖掘構築了防榴彈的防炮洞工事,那麼就會讓周軍比較難受了。
因為實心炮彈殺傷效果非常有限,如果敵軍還有防炮洞的話,那麼臼炮的的作戰效能也會被降低不少。
這種情況下,周軍選擇的辦法一般是用更多,更大的臼炮死磕!
明軍折騰出來的這種城壕結合防禦體系,其實有點類似於西方國家的棱堡,雖然看起來不一樣,但是理念其實差不多,都是為了抵抗炮擊,同時為了避免側翼弱點,搞出突出部。
不過這種防禦體系,工程量是非常龐大的,明軍雖然之前有所嘗試,不過也只是在部分戰鬥里小規模城市而已。
此外,哪怕是這種城壕防禦體系,也不可能真正的阻擋周軍的進攻。
你有城壕防禦體系,但是周軍也有更多更大的火炮啊,更不要說入川的周軍部隊裏,還裝備一批全新,從未出現在戰場上的火炮以及炮彈。
其中的炮彈最值得一提,
它是周王朝國防工業的最新產品,由蕪湖火炮廠設計的新式榴炮彈。
這個炮彈和舊式炮彈的最大不同,在於其引信。
周王朝的榴炮彈使用也有好幾年了,主要用於各類臼炮之上,其引信也是經歷了兩個時代。
一開始是直接採用最原始的火繩引信,炮彈直接有火繩引信外露,裝填的時候引信外露,射擊的時候,計算好時間,依次點燃臼炮發射葯火繩和榴彈炮的火繩。
採用火繩引信的臼炮,操作非常的危險,動不動就炸膛,而且也不好控制炮彈引信的準確爆炸時間,同時啞彈率非常高。
因為沒幾個月後這種方式就被拋棄,隨後周軍開始採用直接在炮彈內安裝木管,並在木管里放入硬質延時火藥充當引信
裝填的時候,有木管的一端朝上,對準炮口
射擊的時候,依舊是兩步點火,也就是點燃火炮的同時,也點燃炮彈上的引信。
這也是周軍過去幾年裏使用的榴彈炮主要引信。
不過這樣的引信依舊是操作困難,危險也大,而且也不適合用於身管比較長的火炮進行發射,因為炮彈發射後會進行翻滾進而發生各種危險。
這也是周軍一直都使用短身管的臼炮發射榴炮彈的緣故。
但是周軍方面卻是一直都想要讓軍方的大量野戰炮也能夠發射榴彈,這既可以讓現在的大量野戰炮起到更多的戰術作用,還能夠加大周軍的火力。
同時還能夠加強榴炮彈的射程,和精度。
現在用臼炮的時候,射程太近,同時精度太渣,只能是作為覆蓋轟炸使用,同時射程基本都局限在五百米以內。
而周軍,卻是想要在五百米以上,乃至七八百米左右的距離上精準的發射榴彈。
多方面的需求最終彙集到國防工業部門裏,最終就弄出來了這種新型的榴炮彈。
依舊是圓球形炮彈,但是卻是有木製的彈托,炮彈的前端部分,則是安裝有木製引信,發射的時候,是依靠火炮射擊的發射葯點燃引信,最後延時后爆炸。
這種炮彈里的木製引信和木製托盤加起來,其最大的價值是什麼?是可以讓讓長身管的火炮發射榴彈!
這意味着,周軍里的數量龐大的野戰炮將能夠使用榴炮彈攻擊敵人,當然了,要進行減裝葯發射,要不然的話現在的這些榴炮彈可沒辦法承受野戰炮正常射擊時的高膛壓。
但是,哪怕是減裝葯射擊,但是也依舊能夠讓大量的野戰炮獲得新的攻擊火力。
此外針對複雜地形作戰,也是為了更好的發揮榴榴炮彈的作用,周王朝的兵工部門也是研發了一種專門發射新式榴炮彈的火炮,稱之為榴彈炮,可以發射九斤的榴炮彈。
其身管倍徑為十倍,少於野戰加農炮的十四倍、十六倍,但是卻遠遠大於臼炮,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炮管比較薄。
這是因為發射發射榴炮彈,本來也不能太高膛壓。
身管比較短,炮管也比較薄,那麼這個火炮除了能發射榴彈外,也就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輕!
全炮重量才兩百多公斤,而單炮管重量才一百一十多公斤。
因為全炮重量非常輕,所以周軍乾脆是把這炮設計成可以方便拆卸組裝的模式,可以拆散後由騾馬直接馱運運輸。
一門九斤榴彈炮加上兩個彈藥箱,都可以讓三匹標準的役用馬拖着行軍,哪怕是周軍里的馬匹託運能力小一些,但是頂多也只需要四匹騾馬而已。
這款火炮剛研製成功,陸軍方面就看到了這款火炮的巨大戰術價值。
可以用來取代部隊裏大量裝備的兩斤,三斤散彈炮,甚至是取代兩斤半野戰炮。
因為這款火炮發射實心彈的時候,射程也可以達到六七百米,而發射榴彈的時候可以達到八百多米,發射霰彈的時候可以達到三百多米。
多彈重以及其不俗的射程,已經足以全面取代以往的散彈炮,並一定程度上取代兩斤半野戰炮的戰術作用。
而且這種火炮因為很輕,可以馱運行軍,對地形、道路幾乎沒有什麼要求,這將會極大的適合多山地的複雜地形作戰。
因此,陸軍迅速訂購了這種火炮,並開始裝備。
戰爭時期里的新型武器的研發和生產以及裝備,都是非常迅速的,從訂購到生產,再到裝備部隊,前後也不過幾個月時間而已。
而最先大規模裝備該款火炮的,就是負責四川戰役的各部隊,包括第二軍、第四軍、第十四軍、第一軍、第十五軍等部隊。
不過之前第二軍等部隊南路軍並沒有在複雜地形里和林士年蜀軍進行過什麼交戰,因此這種火炮在南路軍里還沒有什麼表現。
但是在北路軍里,這種火炮卻是開始大展雄風。
周軍的的炮兵部隊們,一改以往讓挽馬拖着火炮前進,對道路、地形要求比較高的缺點,開始直接牽着騾馬,托着九斤榴彈炮直接伴隨部隊爬山涉水,翻山越嶺。
這也是讓周軍的炮兵們,首次獲得了伴隨步兵進行複雜地形的快速穿插,並提供火力支援的能力。
而這樣帶來的效果就是,周軍的主力部隊看似是沿着傳統的蜀道前軍,但是在兩側的山地里,往往是派遣步兵和輕型炮兵們直接翻越山頭,然後快速迂迴到敵軍的側翼甚至是後方,配合正面進攻的部隊對敵人發起猛攻。
這可以說是周軍戰術應用里的一大變化,以前誰都知道,周軍打仗呆板的很,都是一路正面平推,不管前方出現什麼障礙,那都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上敵人的關隘堡壘直接重炮轟擊。
一路平推過去,這是周軍的最大戰術特徵,哪怕是老百姓都知道周軍打仗是一路炸過去的。
但是現在,進攻四川的部隊卻是有了變化,他們除了繼續發揮傳統的平推優勢外,還開始頻繁使用側翼迂迴戰術。
然後就發現,這兩種戰術配偶起來后,效果出奇的好。
這種戰術變化,所帶來的就是蜀軍很經常就莫名其妙的發現,自己的側后位置冒出來了賊軍不說,而且這些賊軍竟然都還帶着大炮。
而且這種賊軍的火炮不單單輕便小巧,而且打出來的炮彈竟然還是九斤炮彈,更關鍵的是,這玩意還能打出來開花彈。
蜀軍方面對開花彈不陌生,他們自己也有裝備臼炮呢,他們臼炮的裝備雖然不如周軍那麼重視,但是也是有裝備的。
但是他們還真是頭一次看見長管火炮竟然也能打開花彈,這違背里他們的基本認知。
在輕步兵和輕炮兵的側翼迂迴配合之下,北路軍的主力部隊一路順利平推南下,很快就陸續攻佔了眾多關隘以及重要城池。
不用多久,周軍就已經是攻克了龍安、保寧兩府的大部分地區,兵鋒開始殺入了成都府,朝着綿州而去。
這個時候,意味着周軍已經是跨過了四川北部的大片山地,穿過難以通行的蜀道,殺入了四川盆地腹地。
這個時候,坐鎮成都府的林士年也是坐不住了,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重兵把守的北部蜀道防線,竟然是被周軍連接攻破,不單單防線失守,而且損兵折將。
雖然對這個現實有些無法接受,但是林士年依舊是強打精神,從四面八方繼續抽調兵力,試圖死守綿州。
如果連綿州也守不住,那麼後續周軍可真要的要直接殺向成都了。
到時候,他這剛建立起來不久的蜀王政權,可就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