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佛興佛滅
正月十五到了,天元皇帝宇文贇終究還是收回了再次特許宇文溫、尉遲熾繁夫婦參加宴會的成命,也不知是楊麗華勸諫的作用還是獨孤伽羅哭訴的作用,總之他暫時收斂了明修棧道的方式,但並不證明沒有暗度陳倉的招數。他授意天官府將宇文溫由從四命擢升為正五命,連升三級。不知內情的人都以為宇文溫靠的是前線立功的老爸,和四輔之列的太老丈人,唯有艷羨與嫉妒;而少數的知情者則明白,在京正五命是參與皇家儀式、慶典的最低品級,有了這個品級,參加皇帝大宴群臣便無須特許了,而變成了必須參加。
大年過了,意味着朝廷正常工作的恢復,宇文贇也對各地冰凍災害做出了正式的回應——閉關絕食向天祈罪。楊堅對此哭笑不得,等於一應事務天元帝仍舊不聞不問,丟給他們一干社稷之臣去忙碌,天元帝自己則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地去天興宮做戲給百姓看。名為閉關絕食向天祈罪,實質是到皇家別院中去躲清靜。大批的內侍、婢女、僕婦、雜役和禁軍得跟着去,朝廷官員以四輔三公九卿為的還得見天的去叩請聖上恢復正常飲食起居,為天下保重龍體云云。楊堅只能在心裏仰天長嘆。
天興宮,位於長安城郊,終南山圭峰北麓,是宇文贇即位后新建的皇家別院。之所以選擇在此處,因為此處是草堂寺的遺址。草堂寺的來頭可不小,始建於東晉末年十六國時期,是著名僧侶鳩摩羅什講經的道場和塔葬之所。該寺在北魏太武帝的滅佛運動中幸免於難,卻在北周武帝滅佛中被毀壞殆盡,在大臣名士的苦苦勸諫下,只有鳩摩羅什的舍利塔碩果僅存,孑然孤立在廢墟衰草之中。宇文贇恢復佛教地位后便下令重建草堂寺,並在旁邊興建天興宮,做為皇家誦經念佛的專用場所。天興宮業已完工,草堂寺的重建卻還在進行中,宇文贇便已迫不及待地要來“祈禱”了。
“閉關絕食”決不是真的不吃不喝苦罰**,“向天祈罪”也決不是清心寡欲面壁思過,做戲與yin樂兩不誤,才是真相。悲天憫人、恩澤天下的戲是演給樸實的老百姓看的,老百姓並不知道他們的天元帝在天興宮裏到底做了什麼。真相對群臣雖然難以掩蓋,然而卻有着充分的依據可以搪塞,那就是鳩摩羅什也犯戒,犯戒卻無礙於他偉大。
在司馬泳對宇文衍講訴鳩摩羅什犯戒故事時,宇文衍不僅震驚於故事本身,更震驚於天元皇帝居然拿這個做擋箭牌,創造性的思維真可謂無敵於天下。鳩摩羅什的大名宇文衍是聽到過的,但其身世故事卻一無所知,曾一度將其與金庸《天龍八部》中的番僧鳩摩智混為一談。
鳩摩羅什,原籍天竺,生於西域龜茲國。自幼出家,諳習小乘、大乘和般若。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年紀輕輕就已聲名遠播,蜚聲中土。那時的晉王朝已遷都建康,中原及長安正在前秦的手中。前秦皇帝苻堅仰慕鳩摩羅什的大名,欲請他來講經佈道弘揚佛法。便派出了呂光率領七萬大軍前往龜茲國“延請”鳩摩羅什。龜茲國就這樣被滅了,鳩摩羅什被俘了。但粗俗的呂光一點沒看出三十來歲的鳩摩羅什有什麼了不起,享有高僧的大名和民眾的膜拜,讓呂光這個耀武揚威的得勝將軍很不舒服。於是他刻意要羞辱鳩摩羅什,居然勒令其與龜茲國的公主結婚。鳩摩羅什寧死不從,呂光便將其灌醉,又給龜茲公主服了春藥,然後將他們二人鎖在小屋之內。不省人事的鳩摩羅什終於被不能自持的龜茲公主破了戒,酒醒后的鳩摩羅什愧悔莫名,痛不欲生。得逞了的呂光自然不會讓鳩摩羅什自殺,幾番求死不能的鳩摩羅什最終忍辱活了下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自以為不可一世的前秦皇帝苻堅動了著名的“淝水之戰”,這場慘敗讓前秦一下子從巔峰掉入了深淵。呂光帶着鳩摩羅什及其大軍還沒班師還朝,長安城就已換上了後秦的旗幟,他便在姑藏地區自立了後涼國。碰巧的是後秦皇帝姚興也是個嚮往佛教之人,聽說高僧鳩摩羅什在呂光手上,便與苻堅如出一轍地派出了大軍去後涼國“延請”大師。歷史再一次重複上演,涼軍大敗,鳩摩羅什再次易手,成了後秦的戰利品。
後秦皇帝姚興到是對鳩摩羅什禮敬尤佳,迎進長安,拜為國師,為其興建禪院廣招弟子,傳道說法、翻譯佛經。可姚興也有個無敵的邏輯,他認為像鳩摩羅什這樣聰明悟、天下無雙的智者,可不能使“法種”無嗣啊。再優秀的弟子也不能使“法種”延續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讓鳩摩羅什有後代,“法種”方可不滅。於是,姚興強迫鳩摩羅什接受了十名伎女,在寺外另闢宅院居住,居然還真讓鳩摩羅什生下了兩個兒子。
早已大徹大悟的鳩摩羅什不計個人毀譽,繼續忍辱負重譯經**,不僅培養了大批佛教人才,還留下了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的佛經譯本,終成一代聖僧。後世聲望遠在其上的唐玄奘其實只是他遺志的繼承者,他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怎麼強調都不為過,而他本人卻因犯戒被污而遠遠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尊重。
聽完鳩摩羅什的故事,宇文衍對其肅然起敬的同時,也愈鄙視和厭惡穿越出來的老爸宇文贇了。正欲點感慨,忽見小末匆忙進來,雙手呈上了一個裹成筒狀的小紙條,一看便知是飛鴿傳書。小末說是韋老將軍的奏報,宇文衍忙接過展開,一看之下不由眉頭緊鎖。司馬泳看了紙條后,沉吟道:“淮南百姓南逃的誘因是黃城事件,根由卻在武帝滅佛啊。那時滅佛利國,如今興佛利民,只是南朝百姓只知滅佛而不知興佛,陛下可令韋老將軍保護當地寺院、強調興佛新政,應可有補於淮南百姓的穩定。”
司馬泳此話讓宇文衍不由想起了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朝崇佛的程度可見一斑。從這個角度講,宇文贇重興佛教,意義又是多麼深遠啊,對他的評價又豈能簡單的一言以蔽之?
韋孝寬傳來的是淮南的信息,隨着北周大軍的摧枯拉朽般的橫掃淮南全境時,南陳在此區域內設立的南兗州、北兗州、晉州等三州,及盱眙、山陽、陽平、馬頭、秦、歷陽、沛、北譙、南梁等九郡的老百姓均捲入了難逃渡江的大潮。“黃城浩劫”成了南陳政府為軍事無能遮醜的最好的政治籌碼,他們不遺餘力地將北軍軍隊描述成了姦殺擄掠無惡不作的魔鬼,邊撤邊蠱惑民心,慫恿南逃,在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的定律下終致雪崩之勢。無論韋孝寬的軍隊如何安撫都收效甚微,進佔壽陽之後,幾乎再無大的戰事,北周軍隊兵不血刃地吞州並郡,得到的卻是不聞雞犬、十室九空的荒地空城。眼見着雖勝尤敗的局面正在無可更改地生了。
此時,一身戎裝的韋孝寬正矗立在長江北岸,呼嘯的江風撕扯着他的白須和黑色的披風。他的目光卻沒有投向南岸隱約可見的南陳水寨,而是在凝望寬闊江面上幾隻遠去的民船。船的吃水很深,因為船上擠滿了人,都是拖家帶口的百姓,懷着對北周大軍姦殺擄掠和對北周朝廷毀寺滅佛的深深恐懼,拋家舍業逃往江南的百姓。忽然,韋孝寬眼神一跳,他看見江心有一艘小船終因載而傾覆了。雖然聽不到落水百姓絕望的哭號,但那些在徹骨的江水中掙扎的身影卻觸目驚心,男女老少都有,花花綠綠的包袱漂散開來,卻讓灰暗的江水愈慘不忍睹。
北岸這邊還有大量的百姓驚恐地站在江邊,疑懼地看着北周的士兵,似乎江心傾覆了被淹死也不及黑色大旗下這群士兵令人恐怖。
梁士彥終於忍不住了,走到韋孝寬的身邊,低聲說:“大帥,不能再眼睜睜地看着百姓冒險渡江了,請您下令封鎖江岸吧,把還沒有南逃的百姓強行驅趕回去。”
韋孝寬的白須在江風中蓬亂地飄灑着,沉吟了一會說:“只能勸導,能留則留,萬不可用強,百姓自願去留,否則只會造成更大的恐慌。”
“可……”梁士彥有點憤憤然地說,“您不但不嚴懲黃城浩劫的始作俑者,反而予以慰勞,能不把這裏的百姓都嚇跑嗎?”
韋孝寬一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問道:“我叫你準備的二百奇兵可準備就緒了?”
“均已換成了百姓裝束,密令也已傳達了,只等大帥一聲令下便可出。”
“好,命他們分散混入難逃的百姓中,否則清一色青壯漢子太惹眼了,渡江后再行集結,依計行事。”
“是!”梁士彥深深地看了一眼面沉似水的韋孝寬,永遠猜不透這位老將軍的玄機,該關注民生時他卻似乎只在考慮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