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第205章
皇帝說話的時候,淑妃就那麼安靜的抱着他,等他說完,才緩緩開口:
“袁家和皇後娘娘都不理解皇上對他們的心意,臣妾看在心裏,急在心裏,皇上都已經做到這地步了,真的不太明白,皇後娘娘和袁家還有什麼好不滿意的。”
淑妃的話深得皇帝的心意,連連點頭:“是啊,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果然人都是貪心的,給了一個,還想要兩個,給了兩個,還想要更多,更多。還是你好,你和裴家都好,全都本本分分的,從不與朕提過分的要求,還處處幫朕分憂。這回定王去嶺南辦差,朕心裏放心的很,那孩子從小就是個穩妥的,安安靜靜的,從不爭搶功勞,哪怕功勞被別人搶走了,他也不說。”
皇帝這個時候,腦子裏全都是淑妃,裴家和定王的好,完全忘記了從前對他們的猜忌。
淑妃聽得笑了起來:“是啊,那孩子不喜歡爭,我是女人家,有時候難免小肚雞腸的,我便說他,皇上知道,定王殿下與我說什麼嗎?他說都是自家兄弟,功勞給誰都是一樣的,您聽聽,這話說出來,只不知有多少人要在肚子裏笑死咱們了。”
皇帝也記得魏堯曾經說過這句話,當時聽着心裏就覺得很溫暖,現在被淑妃點名而出,皇帝頗有一種‘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的感慨。
“那些笑你們的,都是心裏有鬼的小人。用不着理他們,朕心裏明鏡兒似的,誰對朕好,誰對朕不好,朕都知道。等這回定王從嶺南回來,朕一定好好的賞賜於他。”
淑妃溫柔謝過:“賞賜倒是無所謂的,臣妾和定王都不在意這些,只是盼着定王能早點回來,太子和寧王鬧出了這檔子事,真搞不明白,寧王為什麼好端端的要刺殺太子呢,都是一家兄弟,他怎麼那麼狠心。若說背後有人指使,可是安國公都被殺頭了,安國公府也不復當年,難道是安國公府的人唆使寧王這麼做的嗎?他們是對皇上的判決心存不滿嗎?”
淑妃的話讓皇帝不由得愣神兒,他最近精神不濟,有很多事情如果淑妃不提醒的話,他可能根本就想不起來,腦子裏混亂的很,往昔的事情,今夕的事情,好多都混雜在一起,讓他分不清現實和記憶,現在這麼一想,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啊。
寧王不會無緣無故的刺殺太子,肯定是有什麼緣由的,而這個緣由就是——安國公府。
當初安國公被皇帝判了殺頭,安國公府的人滿心不忿,所以暗地裏唆使寧王刺殺太子,太子若是有什麼三長兩短,就能動搖國本,就能在某種意義上報復到當初下令殺人的皇帝。
是了,是了,一定是這樣的。
皇帝將淑妃推開,跌跌撞撞的跑出了煉丹房,披頭散髮,衣衫不整的樣子看起來有點瘋瘋癲癲,淑妃站在亂成一團的丹房裏,無視周圍的混亂,一步一步,緩緩的踩在從碎掉瓷瓶里掉出來的金丹上面,將金丹踩在腳底下,碾壓成泥。
淑妃走出丹房,從容不迫的理了理衣袖,劉全兒弓着身子湊過來,對淑妃問道:“娘娘,皇上去了乾元殿,丹房裏的東西該怎麼辦才好呢?”
淑妃抬首一嘆:“收着吧,瓷瓶兒都扔了,重新灌進新的瓶子裏,皇上用不了多久……還會回來的。”
劉全兒抬眼看了看淑妃,輕聲回了句:“是,奴才這就派人去收拾。”
淑妃嗯了一聲,便斂下眼瞼,漫步走回了主殿,站在廊下,看着乾元殿的方向,嬤嬤過來問她:“娘娘,太子遇刺,您需要去東宮瞧瞧嗎?”
“哼。”淑妃冷哼一聲;“我去了,人家也不一定會歡迎,說不定還會惹了一身騷,何必呢。我這樣遠遠的看着,既害不到我,又能看看那些人還能做出什麼事兒來,不是挺好嘛。”
這個時候,她湊過去才是自討沒趣呢。上趕着給皇後送溫暖,她還沒那麼閑。
“定王妃也被喊進宮裏了,咱們要不要派人去照應照應。”嬤嬤扶着淑妃進殿,邊走邊問。
淑妃想了想,定王妃如今六個月的身孕,確實不能出差錯:“秦霜秦夏都跟進宮了的話,就不會有什麼事兒的。更何況,她們現在也沒工夫針對招福,派兩個人在東宮外頭盯着些就是了。”
“是,奴婢知道了。”
淑妃回到殿中,昭哥兒正在拿筆隨便在紙上畫圈圈,這是昨天淑妃教他的,這孩子很聰明,一學就會,抓筆的動作也很利索,就跟堯哥兒小時候一樣,看見淑妃進殿,昭哥兒臉上一喜,小短腿從軟塌上滑下來,撲騰撲騰的就跑入了淑妃的懷中。
淑妃溫柔問:“寫的累嗎?”
昭哥兒搖頭:“不累。”
淑妃將昭哥兒抱起,陪着他一同坐回了矮桌前,抓住昭哥兒的手,一筆一劃的帶着他寫字。
**********
雲招福在東宮裏,一直折騰到傍晚時分才回到王府。
太子傷的很嚴重,直到現在都沒醒過來,太醫說,若是今天晚上醒不來的話,那太子的情況就很危險,若是今天晚上能醒來,但不能抑制咳嗽的話,情況也很棘手,最好的結果就是傷口癒合,但是會終身落下一個咳喘的毛病,這還是最好的結果。
皇后和太子妃聽了之後,差點當場暈倒,誰都知道她們為什麼會這樣,太子乃國之儲君,若是有咳喘的毛病留下,將來還怎麼龍御天下,所以,這個最好的結果在皇后看來,都是壞的結果,心中對罪魁禍首寧王更是恨之入骨了,當天晚上就讓人去天牢裏面給寧王一點苦頭吃,讓他知道行刺太子到底是個什麼罪責,並且回絕了賢妃的一切請求,明言絕不原諒。
雲招福本來是要留在東宮陪太子妃說說話的,但她挺着肚子,走起來都喘氣,太子妃於心不忍,就讓她回來了。回來的路上,雲招福就一直在想,寧王為什麼這麼做。下午的時候,皇帝難得從乾元殿發出一封旨意,讓刑部和大理寺詳查太子遇刺一案,並且在旨意中稍稍提及了安國公府,似乎有意將此刺殺行為算到了原安國公府頭上。
有皇帝這麼一道指向明確的旨意,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就該知道,這件案子要怎麼辦了。後面就算有什麼新的線索,都只能按下不表。
雲招福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是如果是她的話,她才不太相信這件事是安國公府的人唆使寧王做的,如果安國公尚在的話,那麼他的話也許寧王會聽,可是現在的安國公府,大多都是老弱婦孺,族裏所有又職務在身的人全都被擼掉了職務,變成了一介平民,這種情況下,他們想的最多的應該是保命,而不是報仇,因為在朝不保夕的情況之下,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報仇啊。
就好比裴家,當初被流放西北,裴家是什麼樣的實力,在被流放之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才敢起這樣的念頭,做這樣的事情,可安國公府憑什麼?
再說寧王也不是什麼笨蛋,他看着就比魏堯精明,就算覺得安國公死的可惜,但他卻不是魏堯,對安國公會那麼有情有義,哪怕拼着自己一死,也要替安國公報仇。
這前因後果,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想到情況不對,雲招福不知道皇上是喝了什麼迷湯,居然一口咬定了安國公府指使這件事。
雲招福想起宮中淑妃娘娘。
今年在東宮,她原本以為淑妃娘娘回出現的,然而到她離開之前,淑妃都沒有出現過一回,只是開始的時候,打發人來問了一下太子的情況,皇后那時候憂心太子,也沒有回答,淑妃宮裏的人在外面站了一會兒后,就識趣的回去復命了。
皇上的丹爐在淑妃宮裏,那麼雲招福是不是有理由懷疑,皇帝今天那道聖旨,跟淑妃有點關係。
畢竟別的人不知道淑妃和裴家的實力,雲招福卻清楚的很,如果這是裴家的手筆,那事情似乎就能解釋的通了。
太子和寧王身邊定然都有裴家的人在,太子是聽身邊的人說寧王最近過的相當拮据潦倒,如果能在這個時候給寧王雪中送炭,那麼寧王今後定會死心塌地的跟着太子後頭做事,有了寧王這個兄弟做助力,那麼太子在和晉王的爭鬥中就能佔了明顯的優勢,所以太子才會宣寧王入東宮來;而寧王的話,雲招福暫時還沒有想到,他是受了什麼蠱惑,才會拼了一條命要跟太子同歸於盡,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寧王刺傷太子這件事,對他可以說是沒有半分的好處,所以他要麼是被人威脅,要麼是徹底不想活,可到底是因為什麼,怕是只有寧王自己知道了,其他人如何能想明白事情的關鍵呢。
雲招福想起魏堯中午送回來的那封信,原本是二十天回京的,現在變成了十天,那她是不是可以懷疑,魏堯其實早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太子遇刺,茲事體大,所以他菜肴這樣拚命的趕回京城來。
看來,如果幕後有黑手的話,只能是裴家了,而魏堯也沒有能提前知道,如果魏堯事先知道的話,興許寧王刺殺太子一事,就不會成功了。
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雲招福看的出來,他並不希望看到兄弟相殘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