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番外

228.番外

衛成熟門熟路求到皇帝跟前,聽說他大叔公將滿百歲,皇帝很是感慨,說日子混着太快了,那幅耄耋富貴圖好像才是昨天作的,實則已經二十年。當初他多年輕,正在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里,二十幾歲,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氣,挑燈夜讀也不感覺累,如今多坐會兒都腰酸背疼。

早二十年,聽聞誰家出了個高壽老人,皇帝稀奇更多。如今他年逾不惑,聽說衛家老爺子將近期頤,心裏便艷羨起來。

衛成又來請他添禮,皇帝也不嫌煩,他樂得蹭這喜氣,還遺憾說可惜距離遠了,要是人在皇城根下,到那日可不得親自前去沾沾光。

……

這次衛成來說得早,皇帝提前寫了字,命工匠製成福壽天齊壽匾,那壽匾是全黑底,金色字,落款明明白白,又加了朱紅大印,瞧着好不氣派!

宮裏抬的壽匾,人在京城的衛家子孫紛紛賦詩撰文,製成屏條,最後做成一大扇十連壽屏。媳婦兒們也想表心意,商量着綉了幅百壽圖……乾元三十三年後幾個月,衛家人可忙活夠了,尤其嫁過來幾個媳婦兒排着班趕綉圖,好不容易才完成。

衛家這麼大動靜,京城裏不少人都聽說了,像姻親或者朋友三四為湊趣賦詩的不少,這些詩文也被仔細搜集起來,整理成一本,準備帶回去念給老爺子聽聽。康郡王府那邊,芳妤她爹聽聞衛家要回去不少人,壽禮都有好多車,又聽說他們老家那邊早已準備起來,百歲宴當日至少是一天一夜的流水席,周圍認識不認識的怕是都會去趕禮,那場面他想想就激動,就在家裏嘀咕說也想跟去瞧瞧。

康郡王罵他說別人家過大壽你去幹啥?

“我到今天就只聽說這一位能滿上百歲的,趕上不是福氣?就哪怕非親非故也能湊個熱鬧,別說咱同衛家還是姻親。再說,我在京里也沒啥事,出去看看不行?”

這倒也是……

“你要去就備份像樣的禮,回來記得拿幾個壽碗,也讓我同你母親沾點長壽之氣。”

“知道了。”

不光是康郡王,同僚之中來問衛成討壽碗的就不是一兩人,都讓他多拿幾個回來,覺得為賀老人百歲壽誕燒制的壽碗用着都能多活幾載。

哪怕大家總把長命百歲掛嘴邊,真能滿上的有幾人?多數人從出生至今也沒見過哪怕一個。衛成他大叔公這輩子從沒到過京里,卻在高門大戶里出了名。他是民間唯一一個收過皇上三回壽禮的,兩幅字畫一塊匾,這都是憑命長爭回來風光體面。

之前姜蜜有提到是不是搭漕船南下,衛成算過日子,怕趕不及,最終決定翻過年立刻出京。一月間,排成長龍的車隊已經動身啟程,除了滿滿幾車的壽禮就是跟着去趕禮的親朋,還有被皇上外派出來隨行照顧衛成雙親的年輕太醫。除此以外,另有侍衛一路護送……其實送不送倒也無妨,衛成青天老爺的名號傳遍四海,他在民間聲譽好,哪怕因為種種原因被逼不得不落草為寇的也不會同他家人過不去。

回去這一路受了些罪,還在途中二老就有些精力不濟,聽說就要到了剩下沒幾天路他們才精神起來。

到宿州地界老爺子就頻繁往外看,進松陽縣他更坐不住,滿心想着馬上就到,就要到了。

“二十多年前出去的時候真沒想到再回來已經是這時候,我倆當初才四十多,如今也在古稀之年。”

“這一路我都在盼,眼下倒緊張起來,不知道這二十幾年間變了多少。”

“我還在想回去住哪兒,老屋能睡人不?”

“反正趕了馬車來,沒地方住還能進縣城,包客棧啊。”

“……”

二老又聊了幾句,馬車就進了鎮子,眼看又要出鎮子往村裡去。這麼大動靜自然會招來看熱鬧的,道兩旁看熱鬧的滿是納悶,有人想到了。

“都不知道衛家那個老頭子這一春辦百歲宴,該是他們家後生晚輩拉回來的壽禮吧!之前滿八十九十不都有嗎?”

“前兩回整壽的主禮聽說還是宮裏出的,皇帝的墨寶!不知道這回又是什麼。”

“好奇咱看看去?立刻過去還趕得及看熱鬧。”

“那還說啥?走着!”

“我也去,這回來的馬車比哪次都多,看樣子來了不少人,不知道都有誰回來了。”

“你們說衛家那個一品大官回來了嗎?”

“朝廷上那麼多事,他回不來吧。”

“兒孫總要回來幾個,也別猜了,去看看。”

從鎮上出發去後山村距離不遠,立刻就有人結伴湊熱鬧去。而這時,馬車已經進村,也是因為本村出了個衛家,為方便馬車進出,地方上給他們修了路,起初還是泥土路,後來鋪上了石子,人或馬車走着都方便很多。這是近些年才弄好的,早先馬車都只能停在村口,到不了家門前。

這一日,村人可說一點兒準備也沒有,就迎來長長的車隊。起頭那架馬車正好停在壽星老頭家門前,後面順着排成一字長蛇。

壽星老頭人就坐在院子裏,曬太陽來着,見這陣仗他杵着拐站起來,想回頭喊兒孫出來看看,結果不用他喊,衛家子孫聽到動靜已經聚過來了。

有些從屋裏出來,有些從田間回來,邊走邊問是誰來了?怎麼來這麼多馬車?

“是京城來的吧?就不知道來的是誰。”

就有人問:“馬車上是誰啊?”

剛問出來,就聽到熟悉的大嗓門,從後面馬車裏下來幾個人,一看……好傢夥!不就是衛大郎一家!

“都回來了啊!還當你們這一上京就見不着!真好!今兒咱們整幾桌好的樂呵樂呵,也聽你們說說京城那頭。”

就有同輩的趕來寒暄,衛大郎被拖住了,毛蛋一路把人撥開,直奔前頭馬車去,開了車廂門請他爺奶下來。

二老一下來,趕來看熱鬧的村裡人先是一愣,還沒認出,又多看了兩眼就覺得眼熟。

“是吳婆子啊?”

“是不是吳婆子?”

“哎喲你穿成這樣像戲文里唱的老太君,我差點沒認出來!仔細看看相貌還是沒變,就是老了!”

“你跟你男人都回來了?趕了多久的路?”

衛家的後生晚輩已經圍上來招呼人了,二老應下,然後才往院子裏去,老爺子一把歲數還噗通跪到他大伯面前。互相一個對視,兩人眼眶都泛紅,抹起淚來。

“回來了啊?還當閉眼之前見不着你了。”

“是侄兒的錯,一走二十多年,這才會來看您。”

“你都一把歲數了還跪什麼,你起來,起來說話。”壽星老頭還說呢,說父子倆一個樣,十多年前衛成回來的時候也是噗通一下。

這邊幾個老頭子說得熱絡,那頭吳氏也讓村裏的老姐妹圍起來。吳氏跟村裡這些婆子站一起是有點辣眼睛,像極了老夫人和她跟前的粗使婆子,好在人家雖然拘謹,吳氏爽快,她很能說,拉着東家西家的一通招呼,就跟回到當年頓一起洗衣裳吹牛打屁的時候。

“都說你成了高門大戶的老太太,跟我們怕是沒話說了,沒想到啊……你這脾氣倒沒變多少!”

“我上京都四五十歲了,有啥可變的?”

“你現在是鳳冠霞帔誥命加身了?”

“那可不!早先我就說三郎有出息指定能帶我享福,你們還不信,這不老太太我已經是一品誥命,一品誥命知不知道?別說縣官,知府這些見了我都得彎腰作揖客客氣氣尊一聲老夫人。”

真別說,聽到動靜的縣太爺也坐上馬車趕來了,過來聽說那是衛成的爹娘就衝上前行了大禮。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啊,吳氏剛吹完牛,就應驗了。

陸續又有不少人從馬車裏出來,吳氏都拉着給村裡人介紹了,這個是孫子,那個是曾孫,還有衛彥他岳父康郡王的親兒子……這次來的人實在不少,分量也重。

又有人問:“你三兒子呢?他沒一起?”

“一品官當著哪有時間?”

“那他媳婦兒呢?”

“也留在京中,總不能都走。”

“你那個三元及第的孫子呢?”

“硯台啊?他從翰林院出來,調去大理寺了,天天審案。”

“對了對了,衛虎跟他媳婦兒荷花呢?”

吳氏回頭瞅了一眼,指着後面安排卸貨的說:“那不就是!咋的認不出來了?”

大傢伙兒仔細看了看,說出去幾年人都精神了,看着就有出息。

圍過來的越來越多,衛二郎也聽到風聲趕過來,乍一聽說爹娘回村了他還不信,過來一看果真是……他就滿身激動往前撲,嘴裏喊着娘往吳氏跟前跪,他是跪了個實實在在,吳氏一看是二兒子,往旁邊讓了兩步,躲開了。

“娘!是我啊娘!我是二郎!您看看我是二郎!”

回想當日大房上京時,吳氏見着大兒子抄起傢伙就要動手,這會兒見着老二卻不同,她一點兒波動沒有,就只是一身冷漠。

衛二郎又要喊娘,吳氏這才開口:“你打住吧。我沒你這麼不孝敬父母不友愛兄弟的兒子,別跪我,也別假模假樣跟我訴苦,我說的你不肯聽,就會跟你媳婦兒商量着瞎搞,辦的儘是些損人不利己的蠢事,眼皮子比誰都淺還覺得自己聰明賊有主見,我說一回兩回你當放屁,我不是你娘,你是我祖宗!”

吳氏當眾說出這一番話,衛二郎懵了。

他嘴裏喃喃自語半天,回過神來當娘的已經走開,不在跟前。倒是虎娃帶着荷花過來招呼他,衛二郎壓根進不進去虎娃說啥,還在想自己做了什麼呢?為啥娘會這麼對他?

吳氏不給他好臉,他轉頭去找爹,衛老頭想打他的,手都抬起來又放下去了。

“算了,我打你有什麼用?你都五十歲的人,聽不進也不想聽我跟老太婆說的,那你就好自為之。”

回來這一路衛大郎還在想,爹娘一回鄉二弟指定挨揍,這好啊!這下挨打的就不光是他!結果他萬萬沒想到,沒想到爹娘就是一臉冷漠,跟看外人似的。親眼見過這一幕後,他忽然覺得挨頓打還是不錯,至少打完氣就消了事情就過去了,看着親兒子反倒視而不見,這反應才折磨人。

看二郎整個恍惚起來,衛大郎拍拍他肩膀,讓他回頭帶着媳婦兒好生認錯。該發話就發話,該拿態度就拿態度。

“我這些年老老實實過日子,沒咋的啊!頭年姜進寶上京,李氏說寫信去問問三弟咋的好處不留給自家人我還沒讓,只是去信問了一下虎娃他們咋回事,哪裏又讓爹娘不痛快了?”

衛二郎一臉認真,倒真把衛大郎給難住了,衛大郎在幫他琢磨爹娘氣啥來着,站旁邊的衛煊冷不丁開口:“爺奶氣的是二伯和二伯母把一房人全霍霍了。你們二房子孫最多,卻沒一個有出息,連虎子哥都是讓我爹帶出來才改了窩囊樣逐漸立起來的。”

整個衛家找不出比衛煊更扎心的人,這話一說出來,衛二郎驚呆了,衛大郎想想說不對啊:“我這頭除了大順不是也沒出息的人?”

“那不是還有堂哥立着?再說我奶說了,蠢人多聽話,主意不要那麼大。”

大房因着有個毛蛋,現在有轉好的趨勢,哪怕春生他們不行,再往後一輩好生培養還來得及。二房就讓人看不到希望,登科歲數也不小了還沒成親,由他娘陪着專心讀書,而登科後面還有巧兒還有折桂。巧兒比姜進寶要大,之前拖着一直不許人,還是京城這頭催着李氏才給定下來,也沒怎麼挑選,只不過湊了個親上親。喜事沒咋辦,就擇了個吉日穿上大紅襖進了李家門。

就這些事哪怕不礙着別人,聽着還是氣人的。

……

衛煊幾句話說完就看那頭送壽禮去了,自京中運來的壽禮被一件件抬到壽星老頭跟前,這頭一樣就是皇上贈的福壽天齊壽匾,跟着就是京城子孫呈上的十連壽屏,還有百壽圖等等。

老爺子高興極了,他從這一天樂到壽宴結束,到來祝壽的帶上壽碗這些返京,他讓兒孫攙扶着送了一段,眼看着馬車走遠了才樂悠悠說:“好了好了,見過他們我也就無牽無掛了。”

在鄉里時,吳氏讓太醫給把過脈,太醫說沒大毛病,有些小問題那是人老了自然而然的。

結果等眾人回到京城,就過了兩三個月,老家鄉下遞了信來,說有一天老爺子忽然想見子子孫孫,他們就把在外面做工的找回來,大家圍着熱鬧了一下,當晚還喝了口酒,老爺子睡下去就沒起來,做着夢就走了。

姜蜜還怕父母親難過,結果二老都挺好,尤其是爹,說他大伯至少沒遭罪,百年前哭着來到世上,如今卻是笑着走的。

他活着的時候有子孫繞膝,現在到底下去還能跟村裡那些老夥計嘮嘮,說說百歲大壽辦得多風光。

別看人一輩子沒出過遠門,活到這份上,他值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旺夫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旺夫命
上一章下一章

228.番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