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冷君度的新工作
大員的大高港,一艘北港級運輸船在碼頭靠泊,從船上走下來十幾個人,領頭的是一個年齡在三十餘歲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正是本土派到西岸工作的儲備幹部冷君度,而跟隨他一起過來大高港考察的還有張明波,另外就是社委配給冷君度的工作團隊的人員。
冷君度和張明波、杜希成等人跟隨李軍平從海西離開,獨獨把王明輝放在海西工作,等船到馬場港,又把杜希成給放下了,杜希成的母親是高麗人,他從小就會說高麗話,這一次本土安排他過來,特意要求他在馬場港鍛煉。
在李軍平的安排下,杜希成被安排到馬場港社委擔任委員,其主要職務卻是方永軍的助理,他將負責西岸和高麗的一些外交事務,一個學無線電信息工程的大學生,跑到馬場港擔任外交官,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好在馬場港如今比較熱鬧,其城市的繁華程度也就比淡江差那麼一丟丟,剛到馬場港,冷君度就被這裏的發展速度驚得目瞪口呆。
冷君度以前是來過馬場港的,正是在馬場港,冷君度想出了用風箏拉起無線電天線的絕妙主意,一舉完成了頗為困難的無線通訊實驗,這個實驗成功,夠冷君度能吹一輩子。
那時的馬場港,當時就一個小小的港口,除了港區有十幾間建築,有那麼幾百號人忙碌,港區外就是一片荒地。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馬場港如今可不是當初的景象了,沿着馬場河兩岸,全是各種建築。各色工業區、居住區和大型的交易市場分佈得密密麻麻,經過疏浚的港口內,各種船隻來回穿梭,碼頭操作根本忙不過來。
按照李軍平的評價,馬場港的區位優勢比起淡江來說都要好,其位置正處於大員、江南、遼海、高麗和日本的中間位置,天然的成為交通要道和貿易中心,這幾個地方交易的船隻,幾乎都要到馬場港進行轉口或者補給,而且濟州島也是一個幾千平方公里的大島,距離高麗也近,足以支撐馬場港的規模。
當初西岸社委一度考慮把西岸政治中心設在馬場港,考慮到馬場港地位的敏感性才作罷,不過這並不妨礙其成為繁華的經濟中心位置。
正因為其繁華的景象,杜希成倒是表現得很安心,哎,這邊的任何一個城市見到最多的就是人,比起本土地廣人稀的景象,感覺絕對不一樣。
把杜希成放在馬場港,冷君度和張明波跟着李軍平來到了淡江,他們的座船是在格蘭港碼頭靠泊的,用李軍平的話說,淡水河畔的淡江港堵塞嚴重,自己的座船要是排隊等候的話,一天也靠不了泊位。
冷君度登陸后,一家人便坐上了馬車往淡江而來,放眼望去,整個淡江平原都被開發出來了,各種甘蔗田、水稻田阡陌縱橫,因為淡水支流的存在,平原上水道繁多,各種小型船隻在水道里搖曳,不時見到的村莊炊煙裊裊,一派盛世繁華的景象。
冷君度一家的臨時住處就不用組織安排了,陳秀秀的父親那是在淡江起家的,如今他還在淡江造船廠擁有股份,也算是半個淡江人。
陳秀秀還分到了淡江一處產業,在陽明山的山腳下有自己的別墅,這裏可是整個大員的富人區,是一處寸土寸金的存在。
和張明波不一樣,冷君度在本土就是有一定級別的幹部,對他的安置,李軍平也是煞費苦心,進社委那是一定的,但是也不能安排閑職,冷君度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不說他父親的關係,就算是正常用人,把他安排到閑職也是一個巨大的浪費。
正好大員的新一輪規劃中有修建西海岸鐵路的計劃,李軍平在和冷君度充分溝通意見后,決定讓冷君度牽頭負責大員西海岸的鐵路工程,冷君度對此也是欣然同意。
冷君度接過工作的時候,本土那邊的工程公司正全力以赴的修建芷歐鐵路,以保證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儘早通車,但是兩洋鐵路真通車以後,本土的鐵路工程項目能緩一口氣了,也許能騰出一兩個鐵路工程公司來西岸。
有重要人物牽頭就是好,從四二年秋到四三年的冬季,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便把從淡江到大高港的鐵路勘探工作搞得七七八八了,嘉工第六工程公司的前站人員也已經從西京出發,預計在春節前就能到位。
關於鐵路建設的資金,那是在大員行政當局的擔保下,大員鐵路運營集團面向淡江證券市場發債解決,最開始的計劃是拿出一部分的股權在淡江上市,但是這個決定還沒有正式做出,整個證券市場就傳得紛紛揚揚,大員和本土的那些大佬各顯神通,都想在這個股票上分一杯羹,搞得李軍平等人非常難做。
最後乾脆股轉債,只在證券市場發行鐵路建設債券,大員鐵路運營集團仍由團結基金會控股,省得得罪各方各面的大佬,李軍平等人也落得一個清凈。
只要跟本土那邊有聯繫的人都知道,那鐵路可是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投資鐵路股票,甚至可以達到“一票旺三代”的好回報,更何況大員鐵路這種里程短、投資小、業務繁忙的鐵路,更是讓各路神仙趨之若鶩。
就算是鐵路債券,放在市場上也可以說“秒光”,第一期債券連響都沒聽到就沒了,在東亞的投資者眼裏,凡是有社團背書的債券,那就是給人送錢的大好事,東亞地區積澱的資本太多了,一旦有穩健的投資渠道,便如洪水猛獸一般奔騰而去。
所以冷君度並不缺錢,各項進度也非常順利,於是這一年來冷君度幾乎沒有閑下來,長期就在淡江到大高這條線上跑。
時間到了四三年的冬季,冷君度又一次帶着張明波來到大高港,由於淡江的冬季經常下雨,溫度又很低,冷君度非常不習慣淡江陰冷的天氣,藉著工作的由頭跑到大高港,也是覺得這邊的天氣好。
大高的冬季也是旱季,相比較夏天多雨的時候,冬季的大高港甚至二十幾天也見不到一場雨,氣候不冷不熱,天空晴朗無雲,正是度假的好天氣。
此時正值大高的蔗糖壓榨季節,田間全是砍收甘蔗的人,遠處榨糖廠的煙囪正呼呼的往外冒着白煙或者黑煙,就算是站在碼頭上,也能聞到空氣中有甜甜的紅糖香味,這一幕讓張明波非常的感慨。
“冷頭,整個大員如此的甘蔗產量,生產出來的糖能賣給本土一部分嗎?”張明波向冷君度請教,“我記得讀書的時候,那時吃的糖好象是移民船給帶過去的。”
“現在本土的糖,主要是來源於加勒比海地區,我國在古巴島和布拉沃河口也開闢了榨糖基地,另外在太平洋一側的瓜亞基爾河流域也有很大的榨糖基地。”冷君度跟張明波說道,“在本土創立初期,我們不得不從大員進口蔗糖,不過現在已經很少了,一個是蔗糖占移民的運力,二個是這邊的運費高,發運過去不合算。”
“現在有人在哈威夷群島上也開闢了甘蔗種植區,未來也會是一個重要的糖業基地,哈威夷群島距離本土就要近得多了。”
“光大高就有這麼多的甘蔗地,簡直一眼望不到邊,出產的蔗糖怎麼消耗掉啊?”張明波很好奇的問道。
冷君度這時很鄙夷的看着他,“怎麼消耗掉?你不知道整個東亞有多少人嗎?一個淡江就三十多萬人口,江南的蘇州、杭州,嶺南的廣州,還有高麗的漢城、日本的平戶、長崎都是這樣的大城市,你還發愁糖怎麼被吃掉?”
“大多數的明朝老百姓都很窮,不是吃不起糖嗎?”張明波問道。
“要是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糖,十個大員的產糖量也不夠吃的,明朝老百姓是窮,但是一少部分達官貴人還是要吃糖的,這些達官貴人的數量也不少呢,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大員現在的產量還不夠。”冷君度回答道。
“別研究糖賣不賣得掉的問題,趕緊拿上行李,咱們回辦公室。”
冷君度在鐵路沿線的好幾個城市都有辦公地點,大高港更是他一個重要的據點,張明波這小子也不單獨工作,就粘着冷君度,給冷君度當秘書打下手,一看就是很有前途。
一看冷君度發號施令,張明波連忙拿起行李,包括冷君度的行李也一併拿上,往碼頭上等候的馬車走過去。
但是冷君度卻沒有動,他轉過頭,眼睛望向碼頭另一面,一艘掛着大員旗的福船停靠在碼頭上,從船上也下來了一撥人,這些人全是明朝的服飾,有一個人還穿着嶄新的飛魚服,這一看就是明朝的錦衣衛,從服飾上看還不是一個普通錦衣衛,至少是一個千戶以上的錦衣衛官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