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劉其的算計
劉其這幾日正為流民之事煩心,眼看就要春種,流民越來越多,勢必會影響出城幹活的百姓。
一旦饑民過多,很可能會出現搶劫暴亂,前幾日從青州來的差役說那裏的饑民將百姓的種子全搶了,嚇得大家不敢出門種地。
白日和盧雄及郡丞等人商量驅趕流民之事,卻被盧雄言辭拒絕,認為百姓無辜,應該將其妥善安置,若一味驅趕,遲早會發生暴亂。
正當他猶豫不決之時,劉和找上門來,劉其命人帶到書房,兩人相見,他本以為劉和是來問縣令之事,卻沒想到劉和一開口就說安置流民的事情。
劉其一愣,想不到劉和竟會關心民間疾苦,轉而猜測他可能是為了博取名聲,如果能開粥廠救濟百姓,傳出去對劉和的名聲大有好處。
他正和盧雄爭執不下,此時正好借坡下驢,又賣給劉和一個人情,將來他因此事再升遷,自然也不會忘了自己的全力支持。
劉其正愁沒人去辦事,劉和主動請纓,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開倉放糧,縣衙倉庫交給劉和全權處理。
隨後劉和又建議發動郡縣富戶一同救濟災民,不管他們自願開設粥廠,還是出錢出力,都可減輕官府的壓力,只讓官府承擔救災之事,錢糧恐怕支應不了多長時間。
劉其這次卻大搖其頭,撫須嘆道:“公子有所不知,這些世家豪族只顧自家利益,哪管百姓死活?這幾年災荒不斷,糧價不斷上升,他們更不會把自家的糧食白送出去的。”
劉和言道:“此事自然不會強求,但官府也該先行發出公文,以示表明使君一片愛民之心,他各家就算自私,也會多少有所表示,聊勝於無吧?”
劉其心中暗笑,畢竟是個毛頭小子,還是太嫩了,他哪裏知道那些人臉皮之厚,心裏之自私?而且各家又都有背景,有些人甚至不會將自己一個小小的郡守放在眼裏,哪會聽他的號召?
劉和見劉其捻須沉吟,便知他的顧慮,抱拳道:“使君可先將公文發出,先在全郡宣傳號召此事,以示明公一片救民苦心,再邀請城內士族大戶到府衙赴宴,屬下來讓他們表態。”
這倒不是什麼難事,劉其答應下來,既然劉和一心想出頭,讓他碰碰壁也好,讓他明白人心複雜,世間險惡。
酒宴定在明日下午,救濟災民的事情先定下來,劉其囑咐劉和倉庫中必須要留三分之一的糧食備用,這是朝廷規定,怕他萬一全都放出去可是要治罪的。
另外又派了五名官吏和一百精兵幫助劉和,從流民中招兵倒確實是好辦法,因公孫瓚帶走五百騎兵,便給了劉和八百名額的徵兵權力。
劉和走後,郡丞在一旁疑惑道:“劉兵曹從未做過政事,遊手好閒,恐難擔此大任。”
劉其笑道:“這不妨事,我看劉公子只是想博個愛民仁義的名聲罷了,過不了幾日,他自會知難而退,賣他個人情又何妨?”
郡丞皺眉道:“但城外流民恐有數千之多,這些刁民貪得無厭,一旦放粥,便如跗骨之蛆,一發不可收拾,若中途而廢,只恐會激發民變,弄巧成拙,反而不妙啊!”
劉其撫須冷笑道:“吾本意驅散這些刁民,奈何盧都尉執意不肯。待刁民鬧事,正好以暴亂為由出兵鎮壓,便可藉機一舉掃清境內流民。”
“明公妙計!”郡丞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劉其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妙計。
既賣了劉和一個人情,又有了出兵的理由,一旦刁民聚眾鬧事,盧雄也就不得不出兵了,再以流民隱患為由將其徹底驅趕出境。
“呵呵,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劉其深沉一笑,言道:“舉薦劉兵曹為涿縣縣令的文書已經發走,趁此機會正好也可檢驗一下他的能力如何。”
郡丞微微點頭,又皺眉問道:“明公答應明日發公文,又宴請城內世家大族,此事宣揚出去,若半途而廢,豈非被人笑話?”
劉其卻不以為然,捻須笑道:“此事有劉和出頭,自有他去應對,我要讓劉和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買他老子劉虞的帳。”
“明公高明!”郡丞恍然,原來這也是劉其有意為之。
等劉和碰一鼻子灰,他就會明白,劉虞這個招牌並不是處處都管用,有了這個對比,自然會更加感念劉其對他的支持和恩情。
“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劉其撫須嘆了口氣,緩緩說道:“你且記住,事後上報救濟流民之事,要將責任頭推到這些大戶頭上,就說府庫糧倉耗光,他們袖手旁觀,導致糧食供應不上,才引起了民變,請求下令懲治。”
“遵命!”郡丞聳然動容,沒想到劉其還有這一招。
此事從始至終,受益最大的還是劉其,只用劉和一個毛頭小子便不動聲色地立了大功,就算不能升遷,將來收拾這些豪族,也能得到不少好處。
劉和回到住處,將明日開粥廠的事情告知關羽和趙雲,縣衙軍營中除了巡邏的士兵外,其他的兵丁全都帶出城維持秩序。
關羽聽說劉和要主持宴會,皺眉道:“世家豪強向來貪婪自私,不欺壓百姓已屬不易,若叫他們救民,只恐難於登天。”
“這不重要,”劉和擺手笑道:“這幫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不見棺材是絕不會落淚的,現在我求他們不應,他們將來有求於我,才好談條件啊!”
關羽不解道:“他們怎會反來求公子?”
“現在還不好說,等我們將粥廠開好再看情況,”劉和淡淡一笑,對關羽說道:“流民固然可憐,但其中必有刁滑之徒,尤其前幾日務必手段強硬,若有不服從管理者,全部驅逐出去,殺一儆百,萬不可心慈手軟!”
關羽雙目微凜,對付刁民他最有心得,抱拳道:“公子放心!”
至於赴宴之事劉和並不放在心上,他知道這樣的做法肯定收效甚微,甚至可能沒人響應,但這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劉和是給自己爭取機會,只要官府下文,張飛那裏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招納人才了,現在還不能光明正大的招兵,如果能從流民和豪傑中選出幾個人才就更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