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終章(44)
一年後……
“媽,您休息吧!我來照顧沐沐。”
說著,湯燁從秦晉文手中接過了毛巾,坐在床邊,給躺在床上沉睡着的和葉輕輕擦着手。
整整一年的時間,和葉一直這樣睡着,沒有任何蘇醒的跡象。
從岐鳴山莊回來之後,湯燁並沒有放棄和葉,而是將她安置在了一家療養院裏。
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以外,湯燁絕大多數時間都會待在這裏,悉心地照顧着她。
看着湯燁沒日沒夜地為和葉的事情操心,秦晉文內心也是不忍。
她猶豫了一下,聲音略顯顫抖地說道:“湯燁,沐沐有我看着,不會有事的。你爸有些話想跟你說,他在會客室等你。”
說完,秦晉文便掩面轉過了身。
湯燁深情地看着和葉,小心翼翼地把和葉的手放了回去。
他知道和原璋想對他說什麼,他沒有對秦晉文多言,而是微笑着點了點頭,對她說道:“媽,麻煩你先照看一下沐沐,我去去就回。”
秦晉文背着身,快速點了點頭。
湯燁看了一眼和葉,微微苦笑了一聲,接着走進了隔壁的會客室,坐在了和原璋的身邊。
還沒等和原璋開口,湯燁便率先說道:“爸,如果是放棄和葉的話,你還是別勸我了。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和葉離開我的。”
和原璋理解湯燁的心情,也明白他的決心。
和葉的情況並不明朗,未來會是什麼樣,誰都無法預料。
在和原璋心裏,待湯燁和待自己的女兒是一樣的。
因此,作為岳父,他並不想因為自己的女兒而拖累湯燁。
在過去的一年裏,和原璋他們勸了湯燁很多次,希望湯燁能夠放手,由他們接管和葉。
可是,無論是誰出面,無論他們用什麼理由,湯燁始終固執地待在和葉的身邊,不離不棄地照顧着她。
和原璋拍了拍湯燁肩膀,嘆了口氣說道:“湯燁,我和你媽都知道你對沐沐的情誼。我們就這一個女兒了,不到最後一刻,我們也不想忍心說放棄。今天我已經跟醫生聊過了,他說,這樣下去,沐沐最多也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他讓我們……隨時做好心理準備。”
和原璋緩了緩,接著說道:“湯燁,我們一直把你當自己的孩子看,關心你和心疼沐沐是一樣的。勸你放棄的話我也不多說了,我想你已經聽的太多了。今天爸找你,是為了給你看一樣東西。”
說著,和原璋從懷裏掏出兩封邊角已經磨損的信,放到了湯燁的手上,接著說:“這是沐沐留給我們的信。她在信里說,不管發生什麼,都希望我們能夠儘可能地照顧好你。這一年,我和你媽遲遲沒有拿出這兩封信,也是因為我們存了些私心,總是幻想着有朝一日,沐沐能夠回來,你們還能繼續過下去。”
和原璋搓了搓臉,穩定了一下情緒,接着對湯燁勸道:“可是,沐沐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真的沒有必要再虛耗下去了。湯燁,這不僅是我們的想法,更是沐沐的願望。如果她的靈魂還在,肯定也不想看到你現在這樣。”
湯燁從和原璋手中接過了信,一字一句地仔細讀着。
看完之後,湯燁將信原樣折好,小心地放回了信封里,交回到了和原璋手上,說:“爸,沐沐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我先她而去,她會立刻來陪我。她對我的許諾,亦是我對她的承諾。在那之前,我還是想陪在她身邊,哪怕只是陪她說說話。不管她知不知道,只要能看到她在,我就心滿意足了。”
聽到湯燁的回答,和原璋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站了起來,拍了拍湯燁的肩膀,喉嚨中有些哽咽地說道:“湯燁,你還有未來,不要做傻事……”
“爸,當初您答應過我的,關鍵時刻,您會站在我這邊,幫我說話的。”
和原璋看着神色憔悴的湯燁,忽然間,他不知道該怎麼勸說這個痴情的孩子。
他能夠理解湯燁的想法與決心。
這樣的深情,只要湯燁打定了主意,不是和原璋他能攔得住的。
他猶豫了半晌,重新坐回了湯燁身邊,鄭重其事地對湯燁說道:“湯燁,還有什麼辦法能把和葉找回來?”
“解鈴還須繫鈴人,最終還是要去找蕭鈞解決。”
“好,我去找他。不過,湯燁,你要答應我,在那之前,你不能輕舉妄動,更不能做出讓我們傷心的傻事。”
“爸,不麻煩了,我已經想好了該怎麼做了。過一會,我就去見蕭鈞,看他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如果真的是最壞的情況,爸,我只想求你一件事。在最後的時間裏,讓我陪在沐沐身邊,不要讓任何人來打擾我們。”
湯燁的一番話,讓和原璋徹底打消了勸服湯燁的想法。
他很清楚,此時此刻,他根本無力阻止,與其最後後悔,不如成全湯燁。
和原璋萬分心痛地對湯燁艱難地說道:“好,我答應你。你父母那邊,我會儘力照應的。你……你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爸,幫我跟媽和我爸媽說聲抱歉。”
說完,湯燁轉身離開了會客室,驅車向慕陽山駛去。
慕陽山下,湯燁和蕭鈞站在懸崖邊上,看着翻騰的海浪,靜默無言。
直到夕陽的餘暉消失在了海平面下,蕭鈞才緩緩開口問道:“為什麼對她那麼執着?沒了她,你還會有別人,時間會慢慢沖淡一切的。”
“時間能夠撫平感情的傷痛,但是卻無法彌補靈魂的缺失。”
“靈魂?”蕭鈞輕笑了一聲,饒有興緻地看向湯燁問道。
“蕭鈞,我給你將個故事吧!”湯燁看着黑黢黢的海水,嘆了口氣說道。
“願聞其詳。”
“曾經有個小男孩,他有着和諧的家庭、優越的條件、出色的能力、完美的外表。在外人看來,他根本就是被神眷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人生應該充滿了快樂。可是,那個孩子並不快樂。因為他小小年紀,便已經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