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旌表激勵

第十六章 旌表激勵

李縣令被曾慈死死扶着,拜不下去,只得請曾慈坐下,命下人端上好茶,親手為曾慈斟好。兩人一邊喝着茶,李縣令一邊把這次南湖、桂州之行說了出來:“前些天聽你說起南湖販馬到桂州,桂州販米到南湖,全是為了夢中對鬼魂的承諾。我當時對你的話很是懷疑,很難相信世上有象這樣的好人。正好我就是生長在南湖三灣,出來作官10年了,也好想回家看看,便公私兼顧,回南湖查案。沒想到回到家裏,這案不查自明,你所救助的小女兒就是我的親侄女。

要不是你放棄了跋涉600里路尋弟的大事,義無返顧的雪中送炭。我那可憐的兄長哪能魂歸故里,屍回家鄉!要不是你把夢中承諾當著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窮思竭力賺錢幫助寡幼渡災荒,我嫂子一家別說建屋買田,是生是死都難料。所以你當之無愧是我的恩人。”

曾慈至此方才知道,原來里還有這麼多的巧合。也就隨口說道:“那是我恰巧遇上了這事,能幫自然是要幫一下的,不然我自己心裏的這道坎就邁不過去。”

李縣令:“你是個大好人,是世之楷模,如果人人都象你一樣,那這世界就幸福光明的多了。”

曾慈:“人生在世,誰能不遇到些坎坎坷坷的事,在困境的時候,如果有人相幫,就很輕鬆地邁過去了,所以在人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是很有意義的事。

其實幫別人也是在幫自己。拿我和小花這事來說,如果不是幫小花,我又怎麼能賺到那麼多的錢,又怎麼輕易地找到弟弟,遇到了緣定三生的女人。”

李縣令覺得曾慈的話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把這道理講給更多的人聽,對於疏導人心,治理地方大有好處,心裏便了主意。

李縣下令差役雇好轎子,請曾慈坐轎回家,自己的官轎在前鳴鑼開道,親自把曾慈送回普平鎮,引起了整個普平司的轟動。

青鸞已經備好了茶水,接着縣令和丈夫,謙恭有禮,端莊賢淑。李縣令嘆道:“大善大義之人當有此外秀內慧之婦。”

李縣令回到縣衙,將曾慈善行撰成摺子上湊朝庭,請朝庭彰表,教化民眾。又令師爺着文人把曾慈的善行善事寫成評書和戲劇,令梨園伶人傳唱。

這類戲曲、評書深得觀眾聽眾喜愛,觀眾聽眾趨之若鶩,風行一時,對培養社會風氣很有好處。民風日漸趨向崇善尚義,境內河晏海清,上司褒獎有加,李縣令被視為能才幹吏,大得其益。

過了些日子,李縣令的摺子被予以准奏,朝庭旌表下來:着地方官在普平司建一牌坊,彰表曾慈濟困扶危的善行。本已被戲曲、評書傳的沸沸揚揚的曾慈,經朝庭旌表,更加灸熱如火。

人要做一件好事、善事並不難,一輩子持之有恆,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就很難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曾慈深知這個道理,更加朝乾夕惕,不敢稍有懈怠。

曾善想要做件力所能及的讓子孫受益的好事,就找青鸞商量:“夫人,你是女秀才,比我看的遠,想的周到,你看能不能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出一件讓子孫受益的好事來。”

青鸞想了想,笑着問道:“你知道都江堰的故事嗎?”

曾慈:“這個我倒是聽說過,秦朝的蜀郡太守李氏父子修的。這事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嗎。”

青鸞:“當然有,蜀郡的人民現在還在受益哩。”

曾慈:“你是說我們也建一座類似於都江堰的貯水庫,給民眾灌溉農田。”

青鸞:“孺子可教!”

曾慈:“我是你丈夫,20歲了,不是孺子了好不好。”

青鸞:“別不服氣,知識和小朋友差不多。”

曾慈翻了翻白眼,無話可說,轉而堆上笑臉,討好地說:“娘子聰慧過人,非我能比。能不能請教一下,你為什麼有那麼大的能耐,什麼事都在你掌握之中。請問你是怎麼知道我被官府關起來會沒事的?”

青鸞:“收起你那些小聰明,現在可以告訴你了:我會卜卦。”

曾慈眼睛瞪得牛眼大:“難道我和你註定是夫妻,我到了桂州瀟湘客棧,都是你卜卦算出來的。”

青鸞:“是的!這是天意。”

曾慈:“那你為什麼早不說出來?”

青鸞:“天機不能隨便泄漏,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的。”

曾慈:“你是怎麼學會卜卦的?”

青鸞:“7歲生日那個晚上,鬼谷子先師夢中相授,並告誡不可說出去,否則自招奇禍。為了免遭麻煩,令我從此不要說話,要到丈夫見面之日,才可說話。所以時隔12年,算到你來瀟湘客棧,我才敢破戒說話”

曾慈恍然大悟,想了想又問道:“未婚前我的那些事你也能卜算的出。”

青鸞:“你以為我是神仙,神仙也未必知道。”

曾慈:“學建都江堰,該怎麼個學法,能給我說說嗎。”

青鸞:“這個嘛,要到野外去實地勘查,哪裏適合建就在那裏建。不過你是知道的,我吃不了爬山越嶺那個苦,但是我不去你又不會,怎麼辦呢?所以啊,只能辛苦你了,要你背着我走,你可願意?”

曾慈:“當然願意,背娘子是我的享受,求之不得呢,”

青鸞:“好,吃完飯就走,孩子給王媽帶着。餓了喝點米湯,讓他忍着點,我們抓緊點,爭取半天搞定。”

飯後曾慈背着青鸞,青鸞指點曾慈沿着小溪向上遊走。走了兩里多路,到了山腳下。青鸞讓曾慈停下休息一會,曾慈依令找了一塊平坦的草地把青鸞放下來,兩人席地而坐。

青鸞說:“修一個貯水的大容庫,我們就叫她水庫吧。水庫的作用是用來灌溉農田的,那麼就必須要具備兩個條件:一,要有水可貯,能貯存很多的水。在農田需要灌溉的時候才有水可灌。二,水庫的地理位置要高,按水往低處流這個道理來修建,才能把水放到田裏去。另外還要修建好附屬設施,放水用的灌溉渠道。

根據這兩個條件,我們要建水庫就必須建山溝里,築一道結實的土壩,把山溝截斷,把裏面的水屯積起來,到了農田需要水的時候,就把水放出來。

在具體選址中,我們要選擇山溝兩邊的山坡度陡的,兩山之間空間狹窄的地方建壩,這樣工程就小,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曾慈聽得佩服得不得了:“娘子,你真是女學士啊!我怎麼就這麼好命呢,攤上個這麼厲害的老婆。”

青鸞一直自以為傲的不是絕代姿色,而是曠世奇才,便笑罵道:“笨人不笨嘴,還會迎合所好拍馬屁嘛,拍的人家舒舒服服的。”

曾慈憨憨地笑着,心裏也是甜蜜蜜的。休息了一會,曾慈背着青鸞繼續沿着溝向山中走去。

走到一個地方,青鸞又叫停下。青鸞從曾慈背上下來,從懷裏拿出一個栽菜苗用的小尖鋤,要曾慈牽着爬陡悄的山坡,用鋤尖不時挖挖,用手抓些碎土看看。又用鋤背敲敲石頭,撿些石粒看看,看完山溝的這邊坡又到另一邊坡做些同樣的事。曾慈不知青鸞這樣做的意思,只聽從吩牽着青鸞走,

注意保護老婆的安全。青鸞忙了一個小時,完了回到溪邊找塊地方休息。

青鸞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喜笑顏開地對曾慈說:“這個地方築壩很理想。一是土石結構好,築好壩后不滲水,不垮壩,貯水功能好。二是兩山之間空間狹窄,工程小,建壩難度小。三是這溪水流量大,有足夠的水源,把壩築高一點,可以滿足普平鎮所有農田灌溉的需要。”

曾慈不可置信地望着青鸞:“修好后能灌溉多少農田你都知道?”

青鸞:“你還不相信你老婆!蠢子,你老婆是計算出來的。如不信,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曾慈撓了撓頭,憨憨地笑着,心想這老婆太厲害了,真當得半個神仙了。

回到家裏,青鸞要曾慈把修水庫的計劃告訴鎮裏的鎮長,鎮長見曾慈要為鎮裏百姓做一件這麼大的事,自然是十分支持,與各村村長溝通之後得到了全鎮人的擁護。

對一些將被建好水庫的水淹掉的一些山林,曾慈提出補償,但山主們一致不要,山主們說:“曾慈無償地拿出那麼多的錢,我們淹掉一點山林算什麼,比起以後農田所受的利益,我們沾了很大的便宜了。”

曾慈街中的五間鋪面,本着便民利民,薄利多銷的原則經營,生意紅火的不得了,顧客如雲,摩肩接踵。鋪子裏的生意利微,但勝在量多,總的利潤反而十分可觀。

曾慈按照青鸞的划算,把這些利潤專門用於石匠,放炮,鑿石,砌涵洞;拿出家中積蓄用於請民工取土築壩。修築水庫的大事開始了,場面很是熱鬧,人多如蟻,,幹活的人勁頭足,十分賣力,工效很快。

到了秋收之後的農閑時節,受益農田的鄉民自動到工地上來助工,後來連一些生意人、工匠、唱戲的、習武的……也來助工。工地上熱鬧非凡,象趕集一樣。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

到第二年夏天,只一年時間,水庫基本建成,全鎮農田受益。

也就在這一年,發生了百年未見的旱災,周邊府縣,赤地千里,別說莊稼,連茅草都乾死了。

唯獨普平鎮稻苗得滿足的灌溉,不但沒減產,反而由於陽光足,谷穗更加籽實,產量高於往年。

普平人民感恩戴德,交口讚譽,都說幸虧有了這個水庫,人們請鎮裏的一個老學究為水庫起名,老學究說:“水庫是曾慈兩口子建的,就以他兩人的名字命名,叫‘慈鸞水庫’吧。既有他們兩人的名字,又寓意那個女學士的厚德高才。”慈鸞水庫從此世代相傳,曾慈和青鸞的故事也傳下來了。

李縣令知道水庫之事後,又奏告朝庭,朝庭御賜“鄉賢”牌匾一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德星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德星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章 旌表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