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統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三、系統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它們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內容。
1.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兩個百年”奮鬥目標、“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2.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
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我們黨正是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揭示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徵,提出了指導各項工作的基本路線,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經濟制度的實現形式,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壯大國有經濟的重要途徑。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結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相結合是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的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5.經濟發展新常態理論
針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新變化中國經濟變化的實際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科學判斷,揭示了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的客觀必然性,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邁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強大理論指導。
6.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
該理論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重要創新成果,是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和新概括,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事關經濟長期穩定健康協調發展的根本舉措,是確保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產業邁上中高端水平的必由之路。
7.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
該理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原則的豐富和發展,它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質的規定性,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這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主體,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8.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是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和自然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概括。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將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的偉大歷史階段,取得更加輝煌的發展成就。
9.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理論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极參与全球經濟治理,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根本方針,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全球化大趨勢和大邏輯的科學認識,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聯繫、相互依存關係的深刻把握,對於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做負責任的大國,參與全球治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10.維護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
該理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關係的深刻理解和認識,是對社會主義根本原則的豐富和發展,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這些重大理論創新是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完成的,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脈相承,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書寫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篇章,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堅持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