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建設(三)

第十三章建設(三)

劉仁玉說這個話的時候,眼神居高臨下,在人群中掃來掃去,但凡是接觸到劉仁玉目光的人統統低下頭去,避免與劉仁玉對視。

劉仁玉掃視一陣,覺得效果差不多了,就繼續氣沉丹田,開始今日的會議:“你們能夠到我這裏來,就說明你們以前的生活不好,至少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勞作終日卻連頓飽飯都弄不到肚子裏去。你們到我鎮北堡來,情況卻會不一樣,你們這裏所有人,都會按照每戶人頭數的多少分田地,這些地分給你們了就是你們的私產,我會給你們寫上地契,只要我劉某人還活着,我就認地契。這些地里打出來的糧食,我只收兩成,就當你們交的稅。這個稅是怎生個意思呢,有什麼用途呢。我要編練軍隊,保護你們的財產,軍隊的薪餉用你們教的稅來付;還有,我要開辦學校,小於6歲的,到託兒所集中管理,託兒所有照顧小孩兒的老媽子,她們的餉銀你們交的稅付,還有小學,大於6歲,小於18歲的,在小學讀書,有教書先生教他們,還有很多,我就不說了,到時候寫在佈告上,叫人念給你們聽便是了。”

說到這裏,劉仁玉先停頓一下,叫百姓們消化一下他說的話,然後又接著說道:“在分田地之前,我還有事兒要說,我知道有些人連住的地方都還沒有,有的人分了房子,卻不太好,所以這幾日,我們的任務是分工合作,重建鎮北堡。修建的具體工作由趙鐵匠負責,我只分派任務,每家的男丁必須干體力活兒,相應的男丁的伙食最好,可以吃肉,飯敞開了吃,女人分工負責清掃街面,漿洗做飯,撿柴火,端茶送水,不能吃肉,只能吃飯,小孩兒都集中到我住的地方,統一管理。你們都聽好了,好好乾活兒,不要偷奸耍滑,若是叫我派來的監工發現你們有誰不出力幹活兒,全家餓飯,超過三次,全家逐出鎮北堡。記住了。好了,現在,男丁到我左手邊吃飯,女人和小孩兒到我右手邊吃飯,吃完了飯還是在此集中,聽趙鐵匠調遣。”

一聽到可以開飯,人群轟的一聲散了開去,到了吃飯的地方,楊德勝,張鐵牛與劉破虜維持秩序,叫排隊吃飯,有些不懂規矩的硬要插隊,自然是被一頓好打。眾人見插隊會遭到武力打擊,只好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排隊。

待得眾人吃完早飯,便在趙鐵匠的安排下,拆城牆的拆城牆,拆墩台的拆墩台,打掃的打掃,鎮北堡中一片忙碌的景象。

為了監督各處施工的情況,包括劉仁玉在內的墩台老人們,每日價騎着馬四處監工,見到不賣力幹活兒的就記錄在案,餓飯處罰。有些打算渾水摸魚的人見劉仁玉管的緊,也就不敢再偷懶。

說起來,重建鎮北堡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可好在鎮北堡就跟後世一個鄉鎮一樣,實在是沒有多大,所以就算是拆掉城牆兩面城牆,重新建設,工程量也不是很大。只三個月時間,便修的差不多了。

此時鎮北堡相對於原來而言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變。首先城池擴大,整修,或者修建了一系列新的民居和其他建築,比如說劉仁玉的把總府,還有馬天君的鎮北堡鎮政府,兵營,醫院,為了使鎮北堡的防禦更為穩固,劉仁玉特令將城牆加高到兩丈,另外沿着城開挖護城河,寬一丈,深兩丈,引河水灌之,如此靖邊堡城乃修築完畢。今日觀之,靖邊堡城似復太祖、成祖、仁,宣舊貌也。

正當鎮北堡的建設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前去招徠礦工的李繼業終於也回來了。

仁玉帶着趙打鐵,趙翠芝,劉仁傑與李繼業逐次見禮,然後劉仁玉便開始分派任務與他。

“繼業,你招來的那36員礦工,將他們按照十二人一隊,設一隊長,三隊為一旗,設一旗總,旗總肯定是你當,隊長由你任命,任命的方式你自己定,抓鬮,比武,看眼緣,你隨意,明白嗎。”

“額明白。”

“他們帶來的家屬,待會兒到天君那裏落戶,然後讓他們休整一下,我要分派任務給他們。”

“什麼任務?”

“咱們這個地方太靠近蒙古了,雖然蒙古人近些年不再光顧這裏,但是咱們在此生聚久了,蒙古人可能還是要來,所以我要這些礦工,在地里挖地道,這些地道先通到城裏,當然地道里要多分岔路,多修迷宮,還要布上陷阱,要讓咱們的人熟悉地道,讓敵人摸不着頭腦。明白嗎?”

“哦,原來是這樣啊,額明白了,這些礦工都是苦孩子窮命,一天不挖洞就閑的慌,明日就叫他們開工。”

“嗯,你看着辦就是了。”

於是,在鎮北堡中民眾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李乘風所率礦工旗也沒有閑着。礦工們分成各個小隊活動,在田間地頭開挖地道,其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枝杈繁多,又防敵襲,內設機關,可殺敵寇。

這些地道高約2米,寬約1米,雖則狹窄,但其乃是遇險走避之場所,也就不算很逼仄,而且這些地道又都通向城堡,想來遇到敵襲,百姓如果不在城堡中,自可以通過地道快速退回城堡,不必害怕遭到敵人的殺戮。

現在礦工的人力不夠,劉仁玉只能修這麼些地道,如果條件允許,他還打算將地道延伸到附近山中。

不過就算這些地道修的不算太多,也讓鎮北堡的民眾感到萬分滿意了,至少在蒙古人,或者其他什麼強人殺過來的時候,他們多了一分保命的手段。

如此,經過劉仁玉的精心打理,鎮北堡城修葺完畢,民有居所,城有防務,民心乃大定,此後劉仁玉令馬天君分田地,按照政策,家中有願意參軍入伍的,叫分好田,家中無男丁,只有女兒的,女兒嫁與軍兵為妻者亦分好田,余者所分田地並非好田。

聽說劉仁玉有這麼個政策,百姓參軍入伍的熱情自然是極高的,一時間報名者眾,不過根據政策規定,參軍限額108人,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家中只有一個男丁的不許參軍,只有女兒而不肯將女兒嫁與軍兵為妻者,也不能分到好田。

這樣一個政策,自然令有些人家頗為不滿,他們打算找馬天君說項,說政策並不合理,結果卻叫楊德勝帶人亂棒打出。

馬天君覺得這事兒做的過於操切,於是向劉仁玉進言道:“大人,百姓只是不了解我們的政策,我自與他們分說便是,為何不問青紅皂白便要責打。如此我們會失去民心的。還請大人派人安慰那些被責打的百姓。”

“是嗎,天君,一群人帶着鋤頭,扁擔,嘴裏沒個正經,聚集在官府門口,那叫跟你反應問題嗎,那叫無理取鬧。記住,在百姓還不文明之前,就是流氓,對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我這次還算仁慈,沒叫德勝下殺手就算是他們祖墳冒煙了。”劉仁玉不以為意道。

“再說了,你在江南的時候,你們那裏的地方官收稅的時候,是講道理收的嗎?還不是派公人苛索而來,講道理,我們如何在這蒙古人、土匪、流寇橫行的地方立足。記住了,在鎮北堡,我們說了算,不滿意的人可以走,流民遍地都是,不怕招不到人。天君,你明白了嗎?”劉仁玉怕馬天君多想,乾脆又勸導一遍。

馬天君考慮了一下,覺得劉仁玉說的很有道理,於是點點頭,說道:“大人說的對,我真是書讀的太多,成了酸儒了。我這就去辦事。”

“嗯,記住,你的話是不容置疑的,誰不服氣,就叫誰收拾鋪蓋捲兒走人,咱們鎮北堡不收沒規矩的人。”劉仁玉給馬天君打氣道。

“我記住了。”馬天君說完,就走了。

“德勝。”

“在。”

“馬秀才到底是江南的書生,辦事兒仁弱了些,幫襯着點兒。”

“是。”

“你去吧。”

“是。”

經過這點兒小插曲,分田地的事兒再無波瀾,流民百姓都老老實實地按照自個兒的條件挑選土地,然後領地契,劃分田界。

明朝末年,田地減產,固然有氣候寒冷,連年乾旱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苛捐雜稅太多,縉紳豪族佔着地,不交稅,平民百姓占的地少,卻把縉紳豪族該交的稅也交了,這種劫貧濟富的官府統治下。普通百姓種地就等於慢性自殺,所以百姓紛紛逃荒,糧食才減產嚴重的。

所以,陝北乾旱少雨不是問題,可以深挖水井,修繕引水溝渠即可。一般而言,明末的地方政府才沒有興趣修繕河渠,可劉仁玉畢竟是要做大事的人,他當然要派人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做這種事兒,自然又是李乘風的礦工司出馬。這年頭,陝北的地下水水位太深,挖個井都跟搞石油勘探一樣,沒個15米,別想見着水。

等到水井挖好了,水渠疏浚好了,已然是陽春三月,不過北國的大地依然寒風料峭,氣溫極低。照這個情況,把麥苗種下去也會被凍死。

這種情況下,劉仁玉便命令專門造一大房,房子牆壁具為夾層,其底部以石炭起火供暖,暖氣充入夾層之中,使大房子成為溫室。在溫室里,劉仁玉叫流民中的匠人做出四至五層木床,木床上覆之以沃土,土中栽種春小麥,屋頂使用柴或者牛糞生火製造光照,晝夜不息,以此方法育種。等到天氣轉暖的時候,就可以把麥苗移到田中種植。

解決了麥苗的問題,百姓開始用數十家合用一牛的方式翻耕土地,焚燒荒草獲得草木灰肥田。在沒有化肥的年代裏,人畜的糞便那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有機肥啊。

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使用糞肥,劉仁玉發佈《關於人畜糞便集中處理的專項文件》,文件中規定,凡鎮北堡所轄人畜,其糞便必須留在堡內集中使用,為此特修建大型公共廁所5座,人無論大、小便均需入公廁中解出。

夜間不方便的時候,人之大小便需解在馬桶中,每日早上由民政局派出環衛工收集。凡在堡中隨地大小便者,一經發現仗20,凡馬桶中糞尿未入環衛工之木桶者,戶主仗20。

此文件一經發佈,百姓紛紛感慨,劉人大管天管地,連拉屎放屁都要管。不過大伙兒又覺得劉仁玉雖然規矩嚴,但是自個兒家的小日子卻是越過越好了,至少劉大人提供免費的麥苗,現在的口糧也是劉大人免費提供的,這樣的官府放眼整個大明,恐怕獨此一份兒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逆天改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逆天改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建設(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