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重生的使命
瀏覽P站的過程中,江寒察覺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關於“機器學習”的各個方面,各種聚類算法、隨機場、線性判別、KNN……在這裏幾乎全能找到,唯獨找不到任何有關“神經網絡”的內容!
“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強化學習”、“D—QLearning”、“對抗生成網絡”……這些後來大紅大紫的關鍵詞,在P站竟然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這有點不尋常。
要知道,“人工神經網絡”的概念早在60年代就出現了;到了80年代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2000年之後更是日新月異,其繁榮昌盛的程度,用“家喻戶曉”來形容也毫不誇張。
可現在已經2012年了,整個P站上萬名up主,竟然沒有半個人去做這方面的科普,這就很不合理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江寒敏銳地嗅到了某種可能性。
要想獲得學術點,唯一辦法是寫出論文,發在SCI期刊上,首先要找准研究方向。
什麼樣的課題最適合他呢?
最好是那種容易出成果,還不需要太多人力、物力的課題,然後在其中持續深入探索,才有可能寫出夠水平的論文。
然而,這種研究領域假使真的存在,又怎麼可能競爭不激烈?
江寒單打獨鬥,還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怎麼和那些手下科研狗成群,還拿着國家、國際科研資金的boss們競爭?
還有那種天賦流的選手,年紀輕輕就手握好幾個學位,解決過世界難題,例如某個姓陶的教授……
而江寒只是普通人,頂多稍微聰明點,殘疾系統暫時又指望不上,憑什麼在強者如雲的科研界脫穎而出?
寫不出合格的論文,就得不到學術點;得不到學術點,就無法強化自己;不強化自己,就打不過那些boss和天賦流強者;打不過別人,就無法在科研界立足;不能在科研領域裏深耕,就寫不出好論文……
這是一個死結,江寒唯有利用重生者的優勢,搶先研究出某些日後才出現的技術,才有可能打破這個死結。
而現在,這種可能性已經現出了一絲端倪!
江寒切回桌面,打開百度app,好好搜索了一番,然而仍找不到相關的信息。這樣一來,他所猜想的那種可能性,就更大了。
接下來,他半是激動、半是忐忑,換着關鍵字查詢,連arXiv和知網等學術網站都翻了個底朝上,最後還翻牆去了趟國外……
一番查詢、分析,再查詢、再分析……折騰了許久,江寒終於確認:在這個世界上,“神經網絡”技術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這個世界在“機器學習”方面,有些方向和前世差不多,有些方向進展比較緩慢,也有個別方向,甚至比前世發展得更好,唯有“人工神經網絡”技術從未出現。
至於原因,說來有些不可思議。
一個本來早就應該出現的概念,不知為什麼沒有被某個人提出,結果導致以其為濫殤的一系列技術,全都與世界失之交臂。
而那個概念,正是“人工神經網絡”的老祖宗:“感知機”!
這裏面有偶然的成分,但也不全是。
科學史上很多概念,例如微積分,即使牛頓沒發明出來,還有萊布尼茨,還有其他數學家;再比如“狹義相對論”,即使愛因斯坦沒發現,遲早也會有別的大能提出來,區別只在於早晚。
可“神經網絡”有點特殊,首先,在其發展初期,在“機器學習”領域裏並非無可取代;第二,不發展到一定高度,其潛力乍看起來,沒有什麼可期待。
如果“機器學習”在其他方向上都走得不順利,那麼遲早有人考慮到人工模擬神經網絡,以實現“機器學習”和打造“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但妙就妙在這裏,在這個世界,“機器學習”的許多技術路線,發展得都非常正常,成果豐碩,應用廣泛,結果就導致,學界缺少開發“神經網絡”技術的內在推動力。
也許再過十幾、二十年,當其他技術路線發展到一定高度,紛紛遇到天花板時,遲早也會有人試試“人工神經網絡”。
但現在江寒來了。
其實重生這兩天,江寒已經隱約察覺,這個世界和記憶中的那個世界,並不完全一致。
看起來很像,但在細節處,偶而有些似是而非。
很多方面,比如歌曲、電影、小說,以及各種app、遊戲……印象中比較出名的那些,有些能找到,有些則找不到。
有相當一部分,雖然已經出現了,名氣、地位卻有點不合理。本該大火的,藏在網絡的某個角落裏無人關注,高居各大榜單前列的,不少聽都沒聽說過。
這當然可以用時間差來解釋,但也未必盡然。
江寒早就隱隱猜測,這裏可能是所謂的平行世界,但直到這時,他才完全確認。
既然是平行世界,那麼這個自己和從前的自己,還能算同一個人嗎?
這個“我”與那個“我”,擁有大體相同的社會關係和人生經歷,但在細節上卻有許多出入,對世界的感受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樣,說成兩個個體也不過分。
那麼自己的重生,有沒有那麼一點兒“鳩佔鵲巢”之嫌?
這個“我”的身體,已經被重生而來的“我”佔據,那麼,這個時空裏原來的“我”又在哪裏?是與重生而來的“我”合二為一,還是就此煙消雲散?不管哪種情況,“他”還真是可憐……
希望“他”也與“我”一樣,穿越、重生去了某個世界,擁有全新的人生。
嗯,最好是去了自己原來的時空,與原來的自己對調身體,說不定還能借用這個時空的知識與信息,在那邊也混得風生水起,至少也能幫自己照顧好老江……
江寒收回思緒,開始考慮“人工神經網絡”的事情。
他現在迫切需要學術點,而獲得學術點唯一的途徑,就是發表SCI。
以“人工神經網絡”內容之廣博,多少篇SCI水不出來?只要自己潛心研究一番,將後續技術一步步“發明”出來,想要學術點還不是SoEasy?
將“深度學習”帶到這個世界,讓世界的發展回歸正軌……莫非這才是自己重生的意義所在?延伸一下,是否每個重生或穿越者,其實都肩負着讓兩個世界趨同發展的使命呢?
江寒一不小心就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