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唐一岑崇明任職,姚劉沙抗擊倭寇

第30章 唐一岑崇明任職,姚劉沙抗擊倭寇

長江的出海口有一個崇明島,由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組成,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嶼。早在唐朝初期,就已經形成東西兩沙島。唐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是高的意思,“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五代初,在西沙設鎮,取名崇明,意為高出水面的平地。元朝至元十四年,正式在崇明島設州。洪武二十九年,改州為縣。永樂年間,為了抵禦倭寇入侵,當地的老百姓在此築起土堡,抵禦倭寇的入侵,此後,人們逐漸在土堡周圍聚居,形成市鎮,稱堡鎮。進入嘉靖年間,倭寇頻繁侵入東南沿海,作為上海的門戶,崇明縣首當其衝成為倭寇入侵的目標。崇明縣物產豐富,除了出產水稻、大麥、小麥、元麥、玉米、蠶豆、赤豆、黃豆等農作物,棉花、油菜、香料、中藥材等經濟作物,薯類、瓜果和蔬菜等農副產品,棉紡織業和沙船業也極為發達,成為崇明的主要經濟支柱。

什麼叫着“沙船”呢?有一種說法是沙船以其形狀像沙魚而得名,其實沙船一種由古老的船舶演變而來的一種船型,其來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唐代,就有沙船出現在崇明島。沙船在宋代稱“防沙平底船”,在元代稱“平底船”,到了明代才稱“沙船”。中國古代的工匠們,通過多年實際航行的經驗和教訓,結合沿海的地理環境、航行條件,掌握了沙船的航行規律。沙船有許多獨特的特點:一,沙船平底,不怕在海灘上擱淺,即使是風向和潮向不同時,因沙船船底平,吃水淺,受潮水影響小,因此在風浪中也很安全;二,沙船底平蓬高,適航性好,順風逆風都可以航行;三,沙船多桅,船寬穩性大,進退自如。上海的興起就與這航行於北洋的沙船業的發展有着很大的聯繫。元、明兩代皆定都於京師,元初,由於大運河淤塞,無法正常通航,而大量的糧餉卻需要不斷運往北京。元至元十九年,丞相伯顏追憶平江南時,曾命過去做過海盜的朱清、張瑄等人將南宋的庫藏、書籍等由海運至京師,認為海運南方的漕糧亦可行,於是請命朝廷,試行海運。上海總管羅壁造平底船六十艘,首次由海路運糧四千五百擔到京師。從此海運成為主要運輸方式,而沙船則成為重要的船舶。

沙船出現在崇明島以後,太倉、淞江、通州、海寧等地相繼出現。上海的一些富商成為經營沙船生意的大老闆。這種船專營由北方運鹽到上海,由南方運黃沙到北方,這種黃沙混合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築物的主要材料。這種行業即叫做沙船業。

對於倭寇來說,崇明島是一個落腳的好地方。島上不僅有豐富的物產供給日常生活需要,還可以從搶劫島上眾多的棉紡織業經營者和沙船業的大老闆而輕鬆獲得巨額收益。最最重要的是,這裏三面環江,一面對着汪洋大海,是倭寇們作為巢穴的理想之地。

卻說倭寇殺入崇明縣,不但大肆搶劫商船,殺掠沙島上的居民,而且常常以崇明島為巢穴,在上海、太倉等松江府境地燒殺搶掠。島上居民紛紛組成抗倭武裝,稱為“沙兵”,英勇抗擊倭寇。

在崇明島的抗倭戰爭中,唐一岑是一個最有名的人物。唐一岑,字維嵩,廣西臨桂縣人。嘉靖三十二年唐一岑由鄉薦任為崇明知縣。時值縣府剛剛遷移到平洋沙,許多事情都要及時處理,讓唐一岑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正是越忙越出亂子,就在唐一岑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斥候來報,說在橫沙島外海域發現一個不明船隊,經斥候近距離觀察,船隊的乘員中除了極少數中國人,絕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唐一岑明白,在如今這時代,倭寇橫行東南沿海,這麼一個船隊,乘員至少是兩三百,不是倭寇是什麼?唐一岑緊張起來,怎麼辦啊,縣城還沒有修築起來,島上又沒有正規軍,倭寇殺來了,島上怎麼樣守衛啊。緊急時刻,唐一岑把縣臣趙廷健、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次子添福的六世孫徐飛、秀才顧國等人叫來商量。徐飛是四十二年前的正德六年從句容遷居崇明縣的,居住在本縣平洋沙東北姚家橋。此人憑着自己是明朝開國功臣之後,雖然沒有官職,卻是員外之家,家有良田萬頃,兼做棉紡織和沙船生意,家資巨萬,為崇明縣首富。且為人慷慨,富有正義感,在當地口碑極好。此時聽說倭寇殺來了,不由大怒,當即發表意見,願意捐獻重金,招募沙民組織鄉兵,購買一批鳥銃,雇請兵器製造者,趕製一批刀槍劍戟以抵抗倭。

知縣唐一岑聽了徐飛的意見,非常高興,當即表示贊同徐飛的意見,縣臣趙廷健和秀才顧國也都認為徐飛的意見很好。於是決定以縣府的名義招募沙民中的青壯年,組織一支鄉兵,用以保衛家園。

招募鄉兵的告示貼出,縣城沸騰起來,崇明縣內的姚、劉、黃、顧、董、施、陸、宋、朱、陳、張、袁、黃、李、孫、龔、楊、沈、徐、周等二十多個姓的沙民紛紛前來報名。在短短的四五天時間裏,就有一千多名青壯年報名參加了鄉兵。

在崇明縣的居民中,最早來到崇明島定居的是黃、顧、董、施、陸、宋六姓,他們都是在唐代萬歲通天元年從江蘇句容一帶來到東、西兩沙定居的。宋天聖三年,東沙東北的沙洲因姚、劉兩姓前來居住,故名姚劉沙。宋建中靖國元年,句容人朱、陳、張三姓來三沙定居。北宋末年,汴京魯惠公後裔第六十二世施天瑞任宋大夫總管,為避靖康之難,遷居崇明。其弟天壽先遷句容,後於明洪武永樂年間也遷移到崇明縣。先後來崇明縣定居的還有北宋末年的顧憲扈,宋朝時鹽城人秦玉。南宋年間朝廷顯貴相州安陽人韓侂胄和漢州綿竹人張浚在三沙設莊園,顯赫一時。元至元十四年,首任崇明知州廣西橫州薛文虎的子女留居崇明。嗣後州同知陳起龍之子陳真孫,從鹽城遷來崇明。元至元年間始,崇明因周圍新漲諸沙曾先後為歸屬問題,與海門、通州、江陰、常熟、嘉定、寶山等地發生境域爭執。各方都有上沙墾殖定居者,這些人最後隨同沙洲斷歸而改籍,成為崇明縣的居民。永樂時宋傑的祖先,是從句容遷居崇明的。因調到崇明縣做官,或者因為躲避災難而遷居崇明縣的,還有明代的張浩和景泰二年武進的進士陳傑後代。

在崇明縣的二十多姓居民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名望家族的後代。如徐姓的徐飛就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兄弟的後代,陸姓是三國東吳大將軍陸遜的後代,施姓是北宋施天瑞兄弟的後代,顧姓是東漢末年顧奉的後代,李姓是宋末句容李垂髮的後代,張姓是宋末常熟張萬九、萬十兄弟的後人,姚姓是宋末句容楊廷玉和楊孟春兄弟的後人。周姓是元末句容周百愚的後人,倪姓是元末倪淶、倪洽兄弟的後人。這些名門家族的後代在崇明島得到了大發展,成為崇明縣政治經濟的中堅力量。目前面對倭寇的侵入,這些島上的望族世家為了保衛家族的利益,都紛紛捐錢捐物,出人出力,投入倭寇戰事。

在知縣唐一岑、縣臣趙廷健、望族代表人物徐飛、秀才顧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支擁有一千二百人的鄉兵建立起來了。接着從明軍中請來軍官對鄉兵進行軍事訓練,請來武術教師指導武術。同時派出數路人馬購買鳥銃和刀槍劍戟,作為鄉兵的武器。為了擴大自衛力量,縣府還請來多名鐵匠加緊打制殺豬刀。殺豬刀刀片一尺多長,刀刃和刀尖都非常鋒利,帶上五六尺長的木柄,叫着“杆子”,“杆子”成為一種與倭寇戰鬥的武器。知縣唐一岑把打造的“杆子”分發給二十多姓的頭人,再由頭人們分發給老百姓中的身強力壯者。

在緊急備戰中,唐一岑以縣府名義下文,為了抵禦倭寇入侵,在縣府東部臨海的吳家沙修築一道堤壩。修築堤壩,對於保護縣府有重大意義,平日可以抵擋海潮侵襲,倭寇來時,可以抵擋倭寇不至於輕鬆侵入縣府。縣府還做出決定,在目前緊急備戰中,禁止一切沙船運輸,集中所有沙民投入修築堤壩的工作。

崇明縣廣大官民在積極備戰。一天,唐一岑得到報告,六艘倭寇船出現在東布洲南面江中的東沙附近,正向著三沙方向航行。唐一岑分析,倭寇的目標很可能是姚劉沙,因為姚劉沙是原州城所在地,而且在姚劉沙有著名的天賜鹽場。

唐一岑的分析沒有錯,倭寇根據引路人嚴山老的介紹,崇明州上有平洋沙、三沙、東西沙、姚劉沙、三沙、馬鞍沙、陳恩沙、高明沙等三十多個沙洲,州府所在地在姚劉沙,打下了州府,就可以控制整個崇明島。而且在姚劉沙有一個很大的鹽場天賜鹽場,打下了姚劉沙,就可以直接將鹽裝上船,運往日本薩摩國。於是倭寇頭領田光盛聽信中國海盜嚴山老的意見,首先攻佔姚劉沙。

但是倭寇的算盤打錯了,他們哪裏知道,崇明島上已經有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鄉兵,正在等待着倭寇來進攻。當田光盛和嚴山老的船隊在姚劉沙出海處的碼頭下面把船停下來,兩百多名倭寇下船上岸,大搖大擺地向州府府城姚劉沙走來。當倭寇進入一個地段,寬大的大道上用沙子、石灰、鵝卵石混合而成的“三和石”鋪成,倭寇第一次走在這樣的大道上,感到非常的新鮮,唔里哇啦地嚷嚷着,雄赳赳地走着。忽然一聲槍響,接着就槍聲大作。倭寇們慌了,慌亂中看看地形,啊,不好!這裏是一個槽形地段,大路兩旁都是高出兩三丈的高地,高地上是茂盛的草,轟隆隆的響聲中,從高地上茂盛的草叢中射出密集的鐵彈,眨眼之間,已經有數十名倭寇倒下。田光盛和嚴山老知道中了埋伏,心中大驚,慌亂中掉頭就跑。由於鄉兵剛剛建立,實戰經驗不足,當一百多支鳥銃將槍膛里的一發子彈射出以後,來不及繼續裝火藥子彈,倭寇已經掉頭逃跑了。而此時鄉兵也沒有及時追擊,讓殘餘倭寇乘船逃跑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抗倭英雄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抗倭英雄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章 唐一岑崇明任職,姚劉沙抗擊倭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