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傑
杜仁傑(約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號善夫(“夫”也作“甫”),又號止軒。濟南長清(今屬山東濟南市)人。元代散曲家。《錄鬼簿》把他列入“前輩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與麻革、張澄隱居內鄉山中。元初,屢被徵召不出。性善謔,才學宏博。平生與元好問相契,有詩文相酬。元好問曾兩次向耶律楚材推薦,但他都“表謝不起,”沒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閩海道廉訪使,由於子貴,他死後得贈翰林承旨、資善大夫,謚號文穆。
〔般涉調·耍孩兒[1]〕
莊家不識構闌[2]
“耍孩兒”風調雨順民安樂,都不似[3]俺莊家快活。桑蠶五穀十分收,官司無甚差科[4]。當村許下還心愿,來到城中買些紙火[5]。正打街頭過,見吊個花碌碌紙榜[6],不似那答兒[7]鬧穰穰人多。
“六煞”[8]見一個手撐着椽做的門[9],高聲的叫“請請”,道“遲來的滿了無處停坐”。說道“前截兒,院本《調風月》[10];背後么末敷演《劉耍和》”。高聲叫:“趕散易得。難得的妝哈”。
“五煞”要了二百錢放過咱,入得門上個木坡,見層層疊疊團圞坐。抬頭覷是個鐘樓模樣,住下覷卻是人旋窩。見幾個婦女向台兒上坐。又不是迎神賽社,不住的擂鼓篩鑼。
“四煞”一個女孩子轉了幾遭,不多時引出一夥。中間裏一個央人貨,裹着枚皂頭巾頂門上插一管筆,滿臉石灰更着些黑道兒抹。知他待是如何過?渾身上下,則穿領花布直裰。
“三煞”念了會詩共詞,說了會賦與歌,無差錯。唇天口地無高下,巧語花言記許多。臨絕末,道了低頭撮腳,爨罷將么撥。
“二煞”一個妝做張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說向城中過。見個年少的婦女向簾兒下立,那老子用意鋪謀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說合,但要的豆穀米麥,問甚布絹紗羅。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後挪,抬左腳不敢抬右腳,翻來覆去由他一個。太公心下實焦躁,把一個皮棒槌則一下打做兩半個。我則道腦袋天靈破,則道興詞告狀,剗地大笑呵呵。
“尾”則被一胞尿,爆的我沒奈何。剛捱剛忍更待看些兒個,枉被這驢頹笑殺我。
【註解】
[1]耍孩兒:元曲聯套曲式的一種,即在“耍孩兒”曲后,連接使用數只一煞曲”最後以“尾聲”結束。“耍孩兒”:曲牌,又名“磨合羅”,只用於套數中。
[2]構闌;即勾欄,宋元時戲劇或使藝表演的場所,相當於今日的劇場。
[3]不似:不如.不像。
[4]差科:差役和稅捐。
[5]紙火:紙錢與香火等祭祀用品。
[6]紙榜:張貼的告示。
[7]那答兒:即那裏。
[8]六煞;“煞”指套數里煞尾的曲調,由於曲意的增多,而調數也要相應增加。調數常常倒數,由大而小排列。如本套曲子即由“六煞”倒到“一煞”,直至“尾聲”。
[9]椽做的門;入口處立木為門。
[10]《調風月》:當時經常上演的滑稽小劇。
《劉耍和》:元代雜劇的一種。
妝哈;即裝呵,指勾欄里的演出。
木坡:觀眾坐的看台。
團圞:形容月圓,這裏指圓形的圈子。
鐘樓模樣:指戲台的樣子。
人旋窩:擁擠的觀眾。
迎種賽社:敲鑼打鼓,迎接社神。
央人貨:害人精。
如何過:怎麼過。花布直裰:花色長袍。
低頭撮腳;低着頭,併攏着腳,指演員道謝。
爨罷將么撥:爨,即艷段,爨段;罷,結束,完了;么,即么末,指雜劇;撥,撥弄,指演出。
但要的;只要。
問甚:管什麼。
剗地:平白無故的。
爆的:脹得,憋得。
驢頹;驢的雄性生殖器,罵人之語。
“五煞”要了二百錢的門票把。自們放了進去,進了門后,上了觀眾坐的看台前,只見裏面的觀眾,層層疊疊,圍了個團團坐。抬頭細看,演出的檯子,樣子像個鐘樓,往下再看,台下的觀眾擁擠不堪。看到幾個女藝人坐在台上,又只聽見不停地敲鑼打鼓,彷彿農村中迎神賽社般熱鬧非凡。
“四煞”一個女孩兒轉了幾圈,不多一會兒,帶出一幫人來。其中裏邊有一個是害人精:頭裹黑色頭巾,插着一管毛筆似的東西。滿臉畫得黑一塊白一塊,不知他是怎麼過的?全身上下,還穿着一件花布長袍。
“三煞”演員們又念詩詞,又唱歌曲,插科打渾,沒有差錯。談天說地沒有高低,花言巧語背了許多。臨近結束。演員低頭並腳,向觀眾道謝,艷段結束后,下來將要開演雜劇。
“二煞”一個妝扮成張太公,另一個改扮為小二哥,兩個。邊走邊說,經過街市時,看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站在審下,那位張太公心中盤算着娶她做老婆。就讓小二哥前去說媒撮合、答應的條件是:只要豆穀米麥,管什麼布絹和紗羅。
“一煞”小二哥捉弄張太公,讓他往前挪他不敢往後挪,讓他抬左腳他不敢抬右腳,翻來倒去任他擺佈。張太公的心情急躁不安,急得他把一個皮棒槌都打成了兩半截,在家人以為是打破了誰的天靈蓋,都準備着訴訟告狀,誰知台上的人反而無端地呵呵大笑。
“尾”莊家人看得正高興時,突然感到尿憋得沒辦法。想着再勉強忍耐看一會,但因台上那一笑,再也無法強忍下去,這可真被那混帳白白地笑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