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準備過江

第十八章 準備過江

一九四0年四月十六號那天,整訓部隊連以上幹部集中在水西村的祠堂里聽報告,在座的有指揮部各級領導幹部和集中整訓的主力部隊指揮員王必成、段煥競、羅忠毅、廖海濤、巫恆通、徐緒奎等。

陳毅講了十來分鐘,忽然說:“我頭有點痛,要去歇歇,粟裕同志,請你接着講下去。”說完,就離開會場了。

主持會議的首長宣佈:“現在請粟裕副指揮給大家作報告。”

粟裕站起來,走到桌子邊,說:“好!陳司令要我講下去,我就撿起這個斗笠戴起來吧!”

粟裕面帶笑容,不拿稿紙,侃侃而談:

“同志們!今天的軍事課講組織戰鬥。為什麼要講這個問題呢?現在大部分部隊在這裏整訓,準備進行更大的戰鬥;只有大家懂得怎樣組織戰鬥,才能完成戰鬥任務,爭取圓滿勝利。

“隨着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式武器不斷產生出來,同時戰爭的性質、戰爭的範圍和規模、戰爭的形態和手段,都在不斷變化,於是軍隊的指揮關係也在不斷演進。從有軍隊到現在,軍隊的指揮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火藥發明和用於戰爭之前,軍隊的裝備是刀矛、弓箭、盾甲之類的冷兵器。軍兵種只有陸軍和水師。陸軍主要是步卒和馬卒(包括馬拉戰車)。水師所乘的船隻,是以帆槳為動力的樓船和艨艟戰艦。打起仗來,兵對兵,將對將,主將打敗了,幾萬、幾十萬人馬也就敗了。軍隊作戰的戰鬥隊形和戰術,無論攻防都較簡單。所以只有簡單的指揮關係,通常由軍隊的主將,以口語或旌旗、鼙鼓之類的信號傳達命令,進行指揮。所以可稱為司令時期。到發明了火器,特別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發生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使軍事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時指揮關係複雜起來了,有了參謀處的雛形組織,可以稱為“拿破崙時期”。從十九世紀初葉以來,人類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目前正在進行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生產和科學技術的更加發展,由於戰爭的需要,軍隊的編成和武器裝備日益複雜、精良,現代化海空軍和裝甲兵的出現,使戰爭由地面擴展到海上和空中,由線式的戰爭發展成為面的和立體的戰爭。因此,在軍隊使用和指揮關係上,也起了變化。作戰時,要使各軍兵種,在規定的時間和戰線上,協同配合,發揮最大威力,取得預定效果,就必須有周密的組織部署,所以現在是組織戰鬥時期。”

“怎樣組織戰鬥?目前,我們的部隊是單一兵種,武器裝備落後。這裏不談現代化大規模的組織戰鬥,但可能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更大規模的仗。打大仗,不像打小仗那樣,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這樣多人,如果打不好,走是走不了的。所以,現在我們就要做準備,準備愈充分,勝利愈有保證。……”

粟裕的這個開場白即使讓現代那些科班出身的軍人來看也不由得十分佩服,因為粟裕沒有上過軍事院校,粟裕在繁忙的戰鬥生活中如何獲得這些軍事知識和理論已經不得而知。當時在座的指戰員大都沒有系統地學過軍事理論,不少人打了十幾年仗,取得過不少勝利,但對怎樣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在理論上說不清楚,有些事更不太明白。現在聽粟裕一講,如同醍壺灌頂,茅塞頓開。

當時各部裝備不均衡,因為新四軍的裝備靠打仗繳獲,有的部隊仗打得多,武器裝備就好。粟裕現在想將各部的武器裝備均衡一下。他說:

“……我們部隊都喜歡輕機關槍,當然輕機關槍是好的,但是太多了也不好。你一個連只有三四十個兵,倒有五挺輕機關槍,三個人扛一挺,去了十五個,還有十到二十幾個步槍兵,輕機關槍又不能上刺刀衝鋒,子彈打光了還抵不了一支步槍的作用。所以輕機關槍多固然是好的,但一定要兵員充足,步槍兵也要按比例增加。要懂得現在我們彈藥來源困難,解決戰鬥主要不是靠輕機關槍火力,而是要靠步槍和刺刀。國民黨軍隊打仗,通常一丟就是幾十挺輕機關槍。他們一個班就有一挺輕機關槍,一挺輕機關槍要三個人管,負傷一個,就要兩個人救護,就去了三個;負傷三個,就要去掉九個,結果輕機關槍沒人扛了,只好丟。過去,我們有的部隊也是輕機關槍太多,所以在作戰中也丟了一些,很可惜。我們準備來一個抽肥補瘦,適當地調整一下,希望輕機關槍多的部隊不要捨不得。彈藥的情況也是有多有少,也要作適當的補充、調劑。此外,在戰前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要進行擦拭、檢修,防止武器鏽蝕、彈藥受潮。……

剛開始聽到粟裕說到槍時,江抗二團的徐緒奎和軍需官黃志遠等人都有些緊張。如果要抽肥什麼的,其實說的就是他們的“江抗”二團。

“江抗”部隊全名是“江南抗日義勇軍”,是王必成率領的二團和葉飛、胡發堅率領的六團各一部東進到江陰和上海一帶后與梅光迪領導的江南抗日游擊隊、朱松壽領導的蘇浙人民抗日自衛軍發展起來的部隊。由梅光迪任總指揮,葉飛、何克希、吳焜任副總指揮。後來因為那一帶有國民黨忠義救**在活動,為了避免摩擦,“江抗”主力由葉飛率領西撤,到揚中縣與管文蔚的挺進縱隊合編,下轄四個團,稱新四軍挺進縱隊,葉飛等人率三個團渡過長江到揚州、泰州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戰。徐緒奎的江抗二團留守丹北地區。葉飛東進時,只有六百餘人,武器僅佔百分之六十,其餘是梭標、大刀,手榴彈每人還攤不到一枚。可是現在部隊擴大到五千餘人,武器裝備也大為改善,機槍特多。一九三九年軍部的科長吳肅陪同史默特萊視察“江抗”部隊,“江抗”部隊接到軍部的指令,把東進繳獲的機關槍都擺出來了,吳肅拍照以後,軍部就按照照片上的索要。過了幾天,陳毅看到“江抗”武器裝備好,又要葉飛拿出部分機槍分給江南的部隊,於是又調走了五十多挺輕重機槍。他們給這幾手弄怕了,繳獲了裝備再不敢炫耀了,“江抗”二支隊的廖政國還叫人把一部分機槍零件拆開,用麻布包起來,讓炊事班挑着,每個連打了三挺的埋伏。其實誰都這樣,要其它的可以,要槍就不怎麼想得通。這些槍可都是用血用命換來的,一聽說要調劑,都不太情願。

粟裕說的樸實而又深刻,所以徐緒奎和他下面的那些營長、連長明白過來,變得心甘情願。

部隊整訓后,戰鬥力大大提高。但到底向哪個方向發展仍未做出決定。這時江南的情況複雜多變,陝北延安加強了對江南指揮部的領導,到了四月下旬,江南指揮部可以和延安直接通電報,二十一日,粟裕和陳毅等四人聯名向中央發電報,建議皖南新四軍軍部及主力部隊東移蘇南,提出“皖南、蘇南分則力弱,合作可以開展局面”,“應先放棄皖南,集中全力發展蘇南,直到海邊”。中央收到電報后,複電項英,重申新四軍向北發展的方針,不同意由江南抽兵到皖南,指示“江南陳毅同志應努力向蘇北發展”。

向蘇北發展,就是要過長江去。

五月四日,機要科工作人員將中央電報呈到陳毅手中,陳毅看后當即遞給粟裕。

“……在一切日本戰領區和戰爭區域,應不受國民黨的限制,獨立自主地放手擴大軍隊,堅決地建立根據地。由於國民黨頑固派堅決執行防共反()共限共政策,我們應強調鬥爭,不應強調統一。在應付全國性的突然事變的問題上,也只有採取鬥爭的方針,才能使全黨全軍在精神上有所準備,工作上有所佈置。……”

第二天中央又明確指出新四軍一、二、三支隊主力的主要發展方向不是在溧陽、溧水、郎溪、廣德等靠近中央軍之地區,而是在蘇南、蘇北廣大敵人後方直到海邊之數十個縣,尤其是長江以北地區。要陳毅在吳淞口至南京之間及蕪湖以西長江兩岸控制多處渡口,速令葉飛在北岸擴大部隊,建立政權,不要顧慮顧祝同、韓德勤、李明揚之反對。

向江北發展是以後的事,當務之急卻是摸清同處江南的中央軍冷欣部隊的意圖和動態。為此,粟裕親率戰地服務團前往冷欣的指揮部所在地溧陽山丫橋,借彙報和慰問的名義進行偵察。

冷欣是江蘇省興化人,黃埔一期,早年非常紅,年輕時打仗很是勇敢,很早就是**主力部隊師長,後來不知哪根筋發作,不愛搞軍事,喜歡搞政治。但搞政治又沒有堅定的站在蔣介石一條線,而是與何應欽搞小團體,以致和蔣介石鬧翻,被蔣介石排斥,從此政治落魄。參加了武漢會戰,但打得又不好,幸得老鄉顧祝同罩着,才撈到蘇南這塊地盤游擊。冷欣一開始和新四軍部隊保持良好的關係。陳毅、粟裕曾數次去溧陽山丫橋冷欣指揮部參加會議,還和冷欣一起閱兵,多次進行接觸。但是,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更是變化無常。冷欣指責新四軍游而不擊,不許新四軍在金壇、溧陽、溧水境內發動與組織群眾開展游擊戰爭,還扣發新四軍的經費、彈藥、被服等,派送特務武裝到新四軍活動地區破壞。

走過翠竹綠樹掩映中的一座座山村,穿過黃燦燦的麥地、油菜田,到了山丫橋。山丫橋連接着廣德、郎溪,是交通要道,有着特殊地理位置,是兵家必爭之地。

粟裕向冷欣彙報時,作戰參謀以衛土身份帶了材料和地圖跟隨,利用掛地圖的機會,觀察原掛在那裏的冷欣部隊的部署圖,記下來,回到住處悄悄繪成圖。每天清晨粟裕都和參謀起來跑步鍛煉身體,每天各跑一個方向,把看到、了解到的情況悄悄繪成圖。粟裕要參謀特別注意收集紙簍和廁所里的紙片。參謀人員果然在廁所里發現一張**南調茅山形成對新四軍蘇南部隊包圍的草圖,終於證實了**蓄意攻擊新四軍江南部隊。

粟裕看着那張圖,心中雪亮。外敵當前,國內各黨各派當精誠團結,共御日寇才是。然而**同室操戈之意明顯,粟裕心裏心中有氣,但隱而不發。

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為國民黨官兵進行了精彩的演出。冷欣在演出后召開座談會,對服務團精彩的演出大加讚賞,想挖粟裕的牆腳。他利誘一個叫常竹銘的團員:

“你的戲演得很好,一個月拿多少錢呢?”“三塊錢。”“太少了。到我們這裏來吧,可以拿二十多塊呢。”“我不是為了要錢,是為了抗日。要錢的話,我家裏錢多得很!”“啊?你是富家小姐!那為什麼要離開家,參加新四軍呢?”“日本侵略中國,國家將亡,我要抗戰。新四軍抗戰最堅決,我就參加新四軍!”

常竹銘出生於上海一個資本家的家庭,長得清秀文靜。她也是軍部教導隊女子八隊的,與機要科的楚青、陳模、羅伊一起分到江南指揮部,但她分配在戰地服務團。這個上海小姐,從未到過農村,既沒有見過農婦,也沒有那麼刻骨銘心的階級仇恨,但演什麼像什麼,很快就成了主要演員。

冷欣不死心,又問了幾個團員,都未得到他想要的答覆,就對一個叫康寧的女演員打主意:

“聽說你是南通張謇家的後代,是嗎?我和你們張家還是親戚呢,你的戲演得好,到我們部隊來工作吧。”“我在新四軍很好。”“你要錢用嗎?”“不要!”

冷欣一無所獲,有些悻悻然。粟裕對冷欣的行為嗤之以鼻。

返回江南指揮部后,粟裕根據這次實地偵察,很快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冷欣一旦對新四軍發起進攻,粟裕只要用兩個加強團,便可拿下他的指揮部。

江南的問題可以無憂,但皖南軍部的形勢卻讓粟裕越來越擔心。皖南軍部處在日寇和**夾擊的境地,發展下去,軍部早晚會讓日寇或**給一鍋端了。粟裕力促皖南主力迅速北上或東移蘇南。

陳毅和粟裕召集團級幹部會議,由陳毅以新四軍分會副書記的身份三次致電**中央和項英,促請軍部及皖南主力速移蘇南。考慮到電報不能詳細地、原原本本地反映他們的意圖,又派江南指揮部政治部**科長曾如清專程赴皖南彙報。

為迎接新四軍軍部東移,粟裕派作戰科長吳肅率領偵察組,配合軍部作戰科長李志高率領的偵察組,由江南和皖南分頭對進偵察,為軍部東移勘察選擇一條合適的路線。吳肅返回江南指揮部後向粟裕作了詳細彙報。粟裕據此擬定了派三個團接應軍部東移的計劃。

從江南指揮部控制的水陽、狸頭橋及江南指揮部駐地到軍部駐地皖南涇縣雲嶺,僅八十到一百五十公里路程,互相對進,一晝夜便可接應上。又將電台呼號、通信聯絡約定好了。但項英竟又動搖起來,以種種借口拒絕北移,反而再三要求中央批準將葉飛、陶勇等部調回皖南,遭到中央斷然拒絕。

時日軍侵佔蘇北興化,國民黨軍向東台等地撤退,陳毅、粟裕立即命令江北的管文蔚、葉飛和陶勇各部向敵後發展。

陳毅和粟裕兩人因得了中央的指示,當下定了向江北發展。粟裕離開水西村,與鍾期光帶了一個工作組在句容、丹陽一帶擴軍,為過江做兵員上的準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粟裕大將之彎弓射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粟裕大將之彎弓射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準備過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