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神金聲

第10章 大神金聲

后金之主皇太極親率八旗勁旅,以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嚮導,避開袁崇煥的關寧錦防線,由蒙古繞道,直接叩關大安口

大安口防線

朱由檢親自遣明軍參將劉安防守這裏,建立了阻擊后金軍的防線。

天子坐鎮明軍士氣大振,劉安卻顯得疲憊萬分因為他手裏兵力只有五千。

就在陛下剛剛召見他指定防守大安口后他開始後悔了龍井關剛剛失守自己又面臨后金軍……要是逃跑陛下非殺他不可。

部下魏通惶恐奔赴過來道:“將軍金軍展開進攻了。”

劉安立即去查看,此時后金軍派出了7000精銳步兵並且在火炮掩護下準備進攻大安口。

大安口年久失修本來工事薄弱,守軍看到金軍有火炮驚詫萬分。

那可是薩爾滸之戰的時候繳獲北明軍隊的火炮,雖然只有少量。

金軍點燃后嗖的一聲一顆顆炮彈落進大安口產生爆炸炸死炸傷不少將士。

劉安命令明軍立即弓箭手準備!1000名火統手準備又擺上了火炮,結果一發炮彈落了過來發生爆炸,頓時損失5門火炮。

金軍實施炮擊五分鐘后,金軍將領多則抽出軍刀

“進攻!”

金軍立即向大安口展開進攻,再雲梯以及火炮弓箭手掩護下,明軍死傷慘重金軍突擊上去后,明軍用火統發射一度雙方膠着狀態。

劉安:給我擋住,擋住陛下還在後面!

明軍一聽立即用身軀與金兵同歸於盡,劉安驅趕道:弟兄們,陛下就在我們身後如果城破男人與女人都會淪為奴隸!上啊!

他砍死了身邊的金兵后與金兵展開搏鬥,廝殺一天一夜終將金軍擊退。

一時間屍橫遍野傷亡慘重……,護城河遍地都是血。

劉安頭上都是血

“你們乾的好,今晚有賞!”

劉安祖上也是戚家軍一員,戚家軍兵變被鎮壓殺絕以後消失於歷史之間但是戚家軍的精神不會亡。

此時金絕大將多則嘴角一笑這好戲剛剛開始呢!他又令金軍偷襲附近村莊挾北明民眾攻城。

而崇禎在接到戰報后,5月當天覺得大安口沒必要增援兵力。

面對來勢洶洶的后金軍,年輕的崇禎帝希望孫承宗能夠立即回援同時又請出了另一位大明救世主孫傳庭主持抗金大局。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谷,代州振武衛(

一表人才,多有謀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及第,授永城縣令。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崇禎帝即位后,起為吏部驗封郎中。

崇禎帝作為貨車穿越者自然也知道孫傳庭,此時山西總督劉永福福不來那麼只好寄託希望於這位歷史中的大神了。

不過京師已經戒嚴,除了調各路勤王大軍外,崇禎帝還下令在京官員、皇親國戚、功臣宿將等大明既得利益者,帶着自己的家丁到城牆上去巡邏和守衛。

國危之際,君思忠臣獻策,良將征伐,崇禎也不例外,他需要有人能夠主動站出來為自己分憂解難!

此時的大明朝堂還是有救的。

在這危急之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針對大明眼前的困局,不僅指出了朝廷當下應該防守的重點,還向崇禎推薦了一位草莽英雄,並自薦上陣帶兵以御后金。

聲,何許人也?竟然敢自薦上陣殺敵?書生膽氣,竟然如此之大!

要知道,自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口號,豎立反明的大旗以來,北明朝在遼東的優勢逐漸減弱,到了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優勢損失殆盡,明廷對建州女真的政策由最初的鎮壓,改為了復遼,情形不可同日而語!

雖說袁崇煥向崇禎立下了“五年復遼”的軍令狀,但此時的大明朝堂,早就漫延着一股后金不可戰勝的畏懼情緒,“建虜”帶來的軍事壓力是壓在大明君臣心頭上的一塊巨石,很多人對“復遼”的結果都打了一個問號。

但現在不一樣了,后金軍居然繞過了袁崇煥的關寧錦防線,直撲京師,八旗兵胯下的戰馬鐵蹄震得大地塵土飛揚,這一刻誰還敢高枕無憂,夜夜笙歌?

很多文官猶如無頭蒼蠅束手無策,只能躲在家中祈禱京師的城防堅固,后金軍不善攻城!

所以,在眾人都把抵禦后金的希望寄託於孫承宗、袁崇煥以及各路勤王大軍的身上,而這位名叫金聲的翰林院庶吉士,竟然敢站出來自薦練兵,還要出城殺敵,這在他的很多同僚心裏,都不由生出了一絲疑問,這金聲是想要出風頭,還是真的書生意氣?

那麼,金聲是否是因為書生意氣用事,頭腦一時熱血上涌才站了出來,但在崇禎同意其所求后,心中又後悔了呢?

不過他為人讀書還是蠻厲害的,

夫終日讀聖賢之書,不知所學之何事。一朝享君父之祿,莫識此恩所從出。朝廷不辭賤,所欲則唾手而得,得且有名;軍旅不辟難,所憚則掉臂而行,行亦有辭。過則歸己,實或負戾,而強說人以無罪;功則稱君,非有誠節,而敢貪天為己力。大率近時之沿習,未保今者之悉去。---《廷試策》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才對得起朝廷的栽培;然而,當下的官場習氣,卻早已把“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拋卻腦後,只在意自己的清名,溜須拍馬成為立足官場的根本,如此,怎麼能夠為君分憂,為國解難?

文臣一旦失去了造福百姓的初心,武將一旦失去了保家衛國的壯志,這樣的官場,即使君王再善於納諫,也無法真正實現大明中興。

故而,要想拯救大明官場的風氣敗壞,拯救大明的未來,吏治才是根本!

吏治雖是根本,但也不能忽視民生艱辛,也不能落下對社會風氣的整頓。

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同時,如果任由不良的社會風氣佔據大明社會的主流,將會導致大明精神文明的進一步墮落,這樣,也不利於明君中興天下。

臣來田間而有見也,賦豪民之田,莫不什五;貸富室之息,率盡倍稱。而督農隴畔,非有田畯;追客蓬門;但聞胥吏。又其甚而椎埋嘯聚之傑,正不盡出於饑寒。臣入都門而有見也,趨竭報謝之節日,頓長安之騎傳空引滿之歡;澷勞庖宰之治,至於息偃在床多對妻妾及其出入,風議半為恩仇。推其故,而叢脞庋閣之事反不盡繇。---《廷試策》

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什麼?以天下為己任!

故而,無論是繼續發揚由兩宋傳承下來的程朱理學,還是推崇和傳播在自己的社會環境下催生的王學(王陽明心學),都標誌着明朝文治大興。

文治大興之下,有理想有抱負的明朝官員,自然也就把宋代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社會責任!

正因為如此,明朝才誕生了一批批名聲顯赫的名臣、諫官,如:方孝孺、解縉、楊士奇、于謙、商洛、王恕、李東陽、夏言、高拱、張居正、海瑞、袁可立、孫承宗、楊漣等等,莫不如是!

金聲雖然不是諫臣,在大明官場上也不算是很有名的人物,但他畢竟是在大明體系下成長起來的文人,受時代的影響,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並不弱於自己的前輩,同輩!

可以說,金聲雖然擅長八股文,但他並沒有因此被束縛,反而思維敏銳,目光如炬,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大明時局糜爛,朝政腐敗的根本,並指出朝廷解決眼前困局的着手點!

金聲雖然高中進士,但他對官場上的不良習氣並沒有選擇同流合污,反而更嚴於律己,對國家局勢、社會民情,始終保持着極高的敏感度。

在關鍵時刻,敢於站出來大聲疾呼,這正是封建士大夫的良心所在!

那麼,金聲的同僚們除了少許人奔走城中做着抗金的準備工作外,其他人除了向老天祈禱后金軍不善攻城外,還在做什麼呢?黨爭!

起因,源自崇禎元年十一月初三,吏部會推內閣增補人員名單中,東林的錢謙益在榜,而和閹黨有外圍關聯的溫體仁,對入閣志在必得的周延儒都不在榜單之中,為此,以溫為主,以周為輔,二人聯手對錢謙益發難。

由此,也拉開了崇禎朝的黨爭序幕!

參與黨爭的文官們,只顧自己政治利益的得失,對后金軍兵臨城下也不管不顧。

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們,只在意自身處於朝堂上的位置,至於抵禦后金,有守城京營,有勤王邊軍,他們除了祈禱,還是祈禱!加上崇禎帝又扶持魏高,這加劇了黨爭

對於當時朝堂大部分同僚的不作為,金聲是難以接受的。

這位科場上的小輩,朝堂上的晚輩,在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責任感下,只知為君盡忠,為民安命,對於朝中大佬之間的政治鬥爭不屑一顧,既然你們不動,那我來!

抱着一顆必死之心,金聲就是在這樣的朝堂派系爭端下,毅然走向了京師城外的抗金戰場,揮舞着手中的長劍,抒寫一腔熱血!

崇禎帝大喜過望,令他為監軍準備迎戰金軍。

就在孫傳庭就地徵集一萬多人後他認為只要堅守京師,等到孫承宗斬斷金軍退路就可以圍殲在京師周圍。

皇太極既敢於來扣關!那他的目的一定是為了搶劫!

一針見血指出金軍弊端后,一方面加緊訓練新兵另一方面發動了群眾組織多方面游擊隊【其實就是強迫富人武裝一起訓練,加上御林軍以及各路增援過來的明軍合計3萬】

不過幸虧崇禎帝這位穿越者及時在大安口,喜峰口,薊鎮,等地配置了增援兵力,致使后金傷亡慘重。

再大安口之戰中,金軍無恥偷襲了守軍拿下城門殺進了進去,劉安血戰格鬥而亡,金軍付出兩千多人後拿下大安口隨即又轉而攻喜峰口。

與此同時,孫承宗、袁崇煥正在盡全力增援京師。

草,京師被打了。

與此同時明軍在喜峰口一線與金軍展開激戰,明軍衛指揮使譚毅率軍防守在這他組織了大刀隊夜襲了金軍殺死金兵五百多人個個武功把多則嚇得人頭不保,皇太極差點被砍了可惜侍衛擊斃了大刀隊的一員,受傷不多。

憤怒的金軍原本肉搏戰出於弱勢,但是憑藉精良的盔甲與裝備很快佔據上風,一時間屍橫遍野滿地都是明軍屍體,金軍傷亡不大不過這一戰讓皇太極非常震撼心生退意。

金軍破口之後,直趨京師地路線只有一條,就是從喜峰口到遵化、從遵化到薊門、從薊門到三河、最後是通州,然後直抵京師城下。三十日,兵臨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師東北方向,距離京師300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君主成長計劃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君主成長計劃2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章 大神金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