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負阻礙成功

自負阻礙成功

第三章

武裝你的心,消除內心不夠強大的因素

※自負阻礙成功

自負心理就是盲目自大,不切實際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致失去自知。自負者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孤傲、自大是他們慣有的常態,但是自負最終會讓人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只有闊別自負從孤芳自賞中清醒過來,才能開創人生輝煌。

許多人總是把自負當成是激勵自己繼續努力和賴以為生的精神動力,事實上,自負是一種精神與心靈上的盲目。

綜觀歷史,一些成功人士的失敗,無不源於在成就面前的忘乎所以、我行我素、目空一切。

被人稱為“美國之父”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少年得志、豪情滿懷、意氣風發。他的表現、風度自然也是挺胸闊步、昂首視人。

一位愛護他的老前輩意識到,一位有成就的普通人如此表現無可厚非,但作為國家領導人,這樣很危險。於是他將富蘭克林約出來,地點選在一所低矮的茅屋。富蘭克林習慣於昂首闊步、大步流星,於是一進門只聽“嘭”的一聲,他的額頭頓時起了一個大包,痛得連聲叫喊。

迎出來的老前輩說:“很疼吧!對於習慣仰頭走路的人來說,這是難免的。”富蘭克林終於有所領悟。

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大的人,常因“鼻孔朝天”而四處碰壁,而謙虛的人卻能時刻保持謹慎誠懇的姿態,踏踏實實地走穩人生之路。

“滿”不是自我張揚,“謙”也不是自我壓抑,最關鍵的是站在成功面前,以一顆平和的心面對未來,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成就保持長久。世人皆知的愛迪生的晚年經歷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當初那個銳意進取的愛迪生,到了晚年曾說過一句令人目瞪口呆的話:“你們以後不要再向我提出任何建議。因為你們的想法,我早就想過了!”於是悲劇開始了。

愛迪生輝煌的人生在接近尾聲時栽了一個致命的大跟頭,而且再也沒能爬起來,成了他一生揮之不去的敗筆。

是什麼使愛迪生前後判若兩人?是什麼毀了一個功成名就的偉人?在逆境中,愛迪生保持了驚人的毅力與良好的心態;在順境中,他卻像歷史上很多偉人一樣,沉浸在自己的成就中,變得狂妄、輕率而固執。從那一刻起,他前半生積累的一切成就,全部變成了負數,阻礙了社會進步,也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不要相信能人會永遠英明,古今中外的很多偉人都難逃“成功—自信—自負—狂妄—輕率—慘敗”的怪圈。真正聰明的人,總是在為事業奠定了物質和制度基礎后,平視自己的成就,平視周圍的人,而不是仰視成就、俯視周圍的人和事,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事業常青。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說:“人應該謙虛,不要讓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氣泡那樣一閃就過去了。”即使你擁有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卓越的智慧,但如果沒有謙虛鑲邊的話,你就不可能取得燦爛奪目的成就。你要永遠記住:“偉人多謙遜,小人多驕傲。太陽穿一件樸素的光衣,白雲卻披了燦爛的裙裾。”

謙遜就像蹺蹺板,你在這頭,對方在那頭。只要你謙遜地壓低了自己這頭,對方就高了起來,而這最終會為你打開成長之門。

有人問蘇格拉底是不是生來就是超人,他回答說:“我並不是什麼超人,我和平常人一樣。有一點不同的是,我知道自己無知。”這就是一種謙卑。無怪乎,古羅馬政治家和哲學家西塞羅會說:“沒有什麼能比謙虛和容忍更適合一位偉人。”

一顆謙遜的心是自覺成長的開始,就是說,在我們承認自己並不知道一切之前,不會學到新東西。許多年輕人都有這種通病,他們只學到了一點點,卻自以為已經學到一切。他們的心關閉起來,再沒有東西進得去,他們自以為是萬事通,而這恰恰是他們所犯的最嚴重的錯誤。

達·文西曾經說過:“淺薄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則使人謙遜,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舉頭向天,而充實的禾穗則低頭向著大地,向著它們的母親。”謙遜不僅是一種美德,還是你無往不勝的要訣,因為謙恭、溫和的態度常常會使別人難以拒絕你的要求,這也是巨大收穫的開始。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對上級謙恭是本分,對平輩謙遜是和善,對下級謙遜是高貴,對所有的人謙遜是安全。”

西方哲學家卡萊爾說:“人生最大的缺點,就是茫然不知自己還有缺點。”因為人們只知道自我陶醉,一副自以為是、唯我獨尊的態度,殊不知這種態度會遭到多數人的排斥,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

事實上,謙遜是通往進步之門的鑰匙。沒有謙遜,我們就會太過自滿;沒有謙遜,我們就不會睜大雙眼滿懷好奇地去探索新的領域。如果我們不能保持謙遜的態度,我們或許就不願承認錯誤,也就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謙遜,是我們對人類文明的未來以及我們在其中所處的地位表示關注的應有心態,也是那些對世間一切事物不肯放任自流,希冀以奮鬥不息的努力實現在地球上建成人間樂土的人們應有的心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你越強大,世界越公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你越強大,世界越公平
上一章下一章

自負阻礙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