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走向國際化

走出去,走向國際化

走出去,走向國際化

走出去是很多中國企業的夢想,過去基本上是製造業走出去了,像通信領域的華為、中興,家電行業的海爾、格力、美的、TCL,但中國信息產業或者第三產業(包括所有的服務行業),在國際化方面還比較落後,也從來沒有成功過。

過去中國所有的互聯網模式基本上是從美國拷貝過來的,起步時間晚,且國外的模式相較成熟,所以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出國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移動互聯網浪潮席捲全球,甚至連很多國際互聯網巨頭也沒有準備好,他們也會受限於以前PC或者網絡服務和習慣的牽絆,很難做到一個純移動互聯網化的新服務和產品,這就給中國企業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亞洲的手機市場和普及程度在比西方發展得快,像以前的短訊,是中國最熱、最火的移動應用。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讓中國純移動互聯網產品走出去。

當前,美國的幾大公司也在積極發力追趕。從全球市場來看微信類的產品,美國主要有WhatsApp,但WhatsApp在美國用戶不多,美國用戶好像不太習慣用WhatsApp,因為他們很少用短訊,反倒是亞洲、歐洲等其他國家的用戶熱衷於該應用。亞洲當地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有騰訊微信(海外版本叫Wechat),日本的Line,韓國的Kakaotalk,騰訊對Kakaotalk進行了小部分投資。

日本的Line和騰訊的Wechat在國際化道路上最為激進。二者在諸多市場都有交鋒,不管在中國香港、台灣地區,還是印度,甚至西班牙語系的歐洲國家,都在開始做推廣,包括在手機廣告系統上投放廣告,找當地的合作夥伴做線下推廣。雙方的投入挺大,都看到了未來的商機,所以都加大了投入。

騰訊也跟Line一樣,在同一個月內,設立了美國辦公室,同時加緊拓展歐美市場。但拓展美國市場其實是最難的,因為當地最強的是Facebook,Facebook也做了FacebookMessenger,但是現在看起來好像還受到其原有體驗的影響。

另外,圖片分享公司instagram對Facebook業務有很大衝擊,所以Facebook不惜代價買了下來。但基於手機的應用,很多新的東西不斷出現,全球都在面臨一個劇變的時代,競爭可能是要按天計算。

——“兩會”期間馬化騰在京接受媒體採訪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步伐走出去,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當前,互聯網的競爭與合作已成為當今世界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國際競爭中處於科技發展最前沿的競爭,唯有自身做大做強才可能擁有世界舞台的話語權。

因此,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互聯網企業與品牌,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用橫空出世形容微信並不為過,不到兩年時間,其用戶量就突破3億。更讓人興奮的是,微信不僅在中國大行其道,更讓人看到了中國互聯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曙光。現在,微信在中國港澳台地區、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勢頭都不錯。

2013年2月25日消息,騰訊內部的一封關於微信的全員郵件透露,騰訊將在美國成立微信美國辦公室,負責美國微信用戶的發展與研究、公司客戶關係建立及合作拓展等業務。

微信的目標很明確:國際化就是對外的,對內說多少話都沒用,重要的是讓國外能聽到。因此,微信在國際化過程中推出了全新的國際版官網和名稱,放出多國語言版本的同時,還在Facebook上建立了與對應語言的國家和地區的官方主頁。

玩轉國際化,是微信的機遇和挑戰。馬化騰透露,微信已經開始嘗試到美國、西班牙等地推廣,但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騰訊已經意識到,在微信征戰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相關問題會接踵而來。

“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承載了經濟、商業、文化、社會等多種元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國際競爭軟實力的象徵。”馬化騰表示,“走出去”刻不容緩。

馬化騰認為,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出去”就是培養一批國際一流,被各國廣泛使用、普遍接受,有世界影響力的互聯網知名品牌。“走出去”,可以向全球輸出文化,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形象。

2013年3月,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馬化騰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此次馬化騰帶來的三份建議主要與互聯網與科技相關。這三份建議分別是《關於實施互聯網發展戰略,加快社會經濟創新發展的建議》《關於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的建議》,以及《關於營造良好自主創新環境,促進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建議》。

馬化騰在提案中提出,“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出去’就是培養一批國際一流,被各國廣泛使用、普遍接受,有世界影響力的互聯網知名品牌。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承載了經濟、商業、文化、社會等多種元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國際競爭軟實力的象徵”。

馬化騰說,在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為後發國家提供了趕超的“機會窗口”,但中國並未抓住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機遇。當前,在新一輪技術革命趨勢中,中國不能再次“旁落”,應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培養、扶持一批跨國互聯網拳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以此加強國際競爭力和國際戰略地位。

在建議中,馬化騰指出,在國與國的競爭中,互聯網的競爭與合作既是重要組成部分,又處於前沿位置,各國政府都在積極佈局。比如,2011年,美國發佈“網絡空間戰略”,強調互聯網在國家安全層面的重要性。歐盟方面也有類似的舉措。

2012年3月,美國又公佈“大數據研發倡議。”這是繼1993年美國宣佈“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部署,大力推動對數據的高效開發利用,增強其掠奪和先期開發別國數據資源的能力。

以上種種信息表明,國際社會對網絡空間規則體系主導權的爭奪已日趨激烈。因此,馬化騰認為,中國政府也應該因勢利導,重點扶持一批互聯網企業走向國際舞台。

目前,包括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在內的國內互聯網企業一直在嘗試邁向國際市場。馬化騰認為,更多本土互聯網產品將成功國際化,中國互聯網企業必將成為國際舞台主角,為中國贏得歷史性的戰略先機。

在馬化騰看來,要將互聯網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加以扶持,國家應該在財稅、投融資、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人才、市場環境培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境改革等方面對互聯網企業給予扶持,在設立專項資金、完善稅收政策、加強基礎設施、高端人才儲備等方面給予配套政策。同時,政府主導,企業配合,加強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企業和傳統文化企事業單位的各自優勢,鼓勵雙向進入和資源整合。

除此之外,國家還應該推動符合產業發展和利益的移動互聯網新產品的發展壯大,這有利於激發企業創新能力,有利於互聯網企業國際化進程。

馬化騰以華為和中興為例,指出這兩家企業“走出去”的十多年中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不但沒有對其加以限制,相反在稅收、資金、出口政策等領域給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使華為、中興積極創新,抓住了寶貴的趕超機遇,經過十幾年的拼搏發展,躋身世界電信製造商前列,樹立了“中國製造”的新標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馬化騰內部講話(最新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馬化騰內部講話(最新版)
上一章下一章

走出去,走向國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