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義城
從個人的主觀角度來看,山中平原的兩類人中,明顯第一類人(逃難者)比第二類人(亡命徒)更好接近,也更值得同情,甚至大部分人還會覺得他們是被現實迫害的可憐人,是對不公命運的無奈控訴,所作所為情有可原,如果諸夏想要以山中平原為起點,按照太祖拉一批打一批的戰鬥指導方針,這些逃難者就是現成的拉攏對象,他們在和亡命徒的生存空間爭奪戰中處於下風,也正好需要來自第三方的援助,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但,這只是個人的主觀看法,如果站在一個統治者的角度看待這兩類人,特么的全都不是好人,全是一群違法亂紀的刁民。
亡命徒大多是殺人犯、搶劫犯,是刁民!
逃難者是拒絕服兵役和納稅,更是刁民!
且,拉一批打一批的前提是徹底推翻舊有勢力阻力太大,或者己方的優勢不明顯甚至乾脆處於劣勢,不得不採取一定的謀略。
諸夏所面臨的情況則大大不同,夏大族長手握雄兵百萬,而整個山中平原所有人加起來才一萬出頭,撐死一萬五千人,刨除掉老弱病殘,能拉上戰場的壯丁能有五千人就不錯了,這還是他們能摒棄前嫌,精誠團結的結果,但就算如此,五千缺乏訓練和裝備的烏合之眾能有多少戰鬥力?
如此,擁有完全平推的實力,夏凡找不到理由給別人分蛋糕。
況且,但凡妥協出來的產物,總是伴隨着一連串的麻煩的歷史遺留問題。
最後的最後,夏大族長甘願放棄現代的舒適生活,可不是為了過來解放全人類的,他的目標一開始就很明確,帶領一百萬小弟踏上人生巔峰。
逃難者可以同情,但決不能放縱,一旦養成了習慣,以後逃的就是他夏某人的稅。
這絕嗶不能忍!
“唯有死亡和納稅不可避免!”
這是老美的眾多口號中,夏凡為數不多的比較贊同的一個。
基調定下,接下來就要等李思本他們傳回來更多的信息來決定實施細則。
次日一早,即穿越后第三天,司馬仁鄉就又被夏凡派出去與李思本搭線,這次他依舊不是孤身一人,隨行的還有兩個新加入的夥伴以及一大袋鮮肉——既可以作為在外人員的糧食補給,又能嘗試換取一部分急缺的物資,比如衣物、藥物。
……
三義城,山中平原逃難者最大的聚集地,取名“三義”,主要是為了紀念當年主動放下成見,率領所有逃難者頑強抵抗亡命徒攻擊的三位首義領袖。
三義城很小,外圍只有一圈又矮又窄的土城牆,城內僅有一橫兩縱三條街道,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圍繞着這三條街道修建。
這三條街道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東西向橫的那條叫“忠義道”,南北向靠東的那條叫“信義道”,靠西的則叫“仁義道”。
在這種自由散漫的混亂之地,居然取這樣的名字,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吧唧!”
李思本一腳邁下,就聽到這麼一聲脆響自腳下傳來,緊接着一股滑膩膩的感覺通過腳底神經直達中樞,然後他那高大的身影整個僵在原地,臉上的笑容瞬間枯萎。
李思本突然停步,讓其身後的齊虎神色一緊,還以為他發現了什麼險情,當下連忙左右探視一圈,結果自然是虛驚一場,正要調侃李思本幾句,卻無意間瞥到了問題所在,差點一個沒憋住,嘲笑出聲,同時又無比慶幸,幸好自己走在後面,且足夠小心。
所謂的忠義道、信義道、仁義道,你以為都是青石鋪路,定期打掃?那純粹是想多了,人家就是兩排建築中間特地空出來的通道,壓根就沒有做過認真的修繕,只不過平時走的人相對較多,因而比城外的小路顯得更加結實,僅此而已。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李思本踩到了粑粑。
三義城的衛生狀況其實不算差,比歐洲中世紀的城市要好上許多,最起碼不用擔心走着走着突然一泡尿從天而降——三義城沒有兩層及以上的建築物——而且,三義城說是城市,但工商業幾乎為零,居住在三義城中的居民與其說是市井小民,還不如說是住在大一點村寨里的農民,對他們來說,三義城更像是一個睡覺吃飯的地方,絕大多數居民在城外都有自己的田地,且,他們每天都會親自出城照顧莊稼,跟鄉下的農民完全沒有兩樣——這也有人數少的原因,三義城滿打滿算也就近兩千人——另外,糞便可以增產,在山中平原並不是秘密,這就導致隨地大小便在這些人眼裏是一件浪費的行為。
綜上,李思本能在三義城的大街上踩到一坨無主的粑粑,需要很大的運氣。
可喜可賀!
不過李思本卻沒有丁點幸運的感覺,他只感到無盡的噁心,使勁兒將鞋底在地上摩擦摩擦又摩擦,這才心裏好受了許多,他沉着臉,若無其事的說道:“走,咱們繼續去下一個城市!”
三義城是山中三大主城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但這裏的三義城指的是廣義上的三義城,三義城本身,也就是狹義上的三義城還不到兩千人,遠遠談不上最多,但其南西北三個方向上分佈着許多“衛星城”,這些衛星城總體上離三義城都不遠,共同組成了一個大城區,這個大城區通常上還被叫做三義城,這就是廣義上的三義城,一般山中人提及三義城,除非專門特指,不然說的都是廣義上的大三義城。
所以,當李思本和齊虎兩人結伴離開三義主城向西行去,走不到三里地,迎面就又遇上了一座稍小一點的小城,或者說小鎮,兩人繞鎮而過,如此這般,一共繞過了三座小鎮,總算徹底離開了三義城的轄區,重新進入曠野。
他們接下來的目的地是亡命徒掌控的另外兩座主城,為了避免天黑趕路,兩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只是苦了跟在後面追的司馬仁鄉等人。
另一邊,身處山中平原東部,本來就是逃難者們的後花園,諸夏大本營在此駐紮了三天兩夜,終於,還是不可避免的迎來了首批客人的光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