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富貴: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正視富貴: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正視富貴: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阿婆的店開在鄉下的小街上,小小的街,只有這麼一家小小的雜貨店。阿婆從早忙到晚,忙得非常地起勁,也非常地快樂。

阿婆的店開得很久很久了,究竟開了多久,小街上幾乎沒有一個人說得上來。小街上許多人都說,他們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在阿婆的店裏買糖果、買雞蛋、買肥皂。買到現在,連他們自己都快要變成阿公、阿婆了。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現在阿婆已經老了,老得眼睛模糊不清,手腳行動緩慢,走路一搖一晃。更糟的是,老得記憶不清,總是走到哪,忘到哪。

“阿婆,你的砂糖一斤賣多少錢呢?”

“讓我想想看,好像是12元吧。不,不,好像是25元錢。哦,18元,18元一斤,准錯不了。”

“阿婆,我要買花生米,一斤多少錢?”

“14元,14元。”

“花生米哪有這麼便宜?是不是一斤3元才對,你記錯了吧?”

“是,是,3元。真的沒錯,是3元。”

“啊,阿婆,你找錯錢啦,你應該找5元錢給我,怎麼給我55元?多找了呀!”

“唉,真的錯了。我趕快再補50元給你。”“什麼?不是我得再補給你,而是你得退給我?你可不要弄錯呀!”

每天,都有這樣的情形出現,很多人替阿婆擔心,怕她記錯價格找錯錢,做生意不但賺不到錢還得賠老本,但阿婆總是笑呵呵地說:“有賺,賺許多,賺許多。”

村子裏的李老師是阿婆的忘年交,她常常趁着到學生家做家訪或是到街上買東西的時候到阿婆的店裏來坐坐,和阿婆聊聊天。她非常擔心阿婆的店開不下去。

例如,有一天她在店裏才坐10分鐘,就看到阿婆不止三四次地賣東西找錯錢,甚至還把50元錢當10元錢找出去。

“阿婆,你能不能不再做生意啦?我看你這樣做生意遲早會把老本都賠光。”李老師好意地勸道。

“我沒賠,我賺很多了。不相信,你看看我的賬本。”阿婆從抽屜里拿出一本黑黑的、油油的、破得連四個角都磨禿了的本子給李老師看。

這是什麼樣的賬本呀,李老師簡直看花了眼睛。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每頁都寫滿了“一”這個字,寫得密密麻麻。“我看不太懂。阿婆,你解釋給我聽好不好?”

“哈哈,你們這些讀書人,只會教人讀書,當然看不懂啦。”

阿婆笑得眼睛眯成了縫。一面笑,一面解釋:“你瞧,這每一頁除了記賬,中間還有一條線,看到沒有?”果真,每一頁的中央真的有一條長長的橫線,把一頁隔成上半部和下半部兩個部分。

“你仔細數一數,每一頁上面記的賬多,還是下面記的賬多?”

“什麼意思?”

“啊,我說的賬,就是這個啦,這是我發明的字,你當然看不懂。”阿婆指着簿子上那些“一”字繼續說:“這本賬本每兩頁記錄了一天的收支情況,每一筆賬就代表一件事。每天我的店裏頭都發生很多事,如果是快樂的事,我就把賬記在線的上面。如果是不快樂的事,我就把賬記在線的下面。你數數看,每天快樂的事是不是比不快樂的事多許多?你說,我開這個小店,不是天天賺得很多嗎?”

“哇,原來如此!”李老師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從第一頁一直往下翻。果真,每天在線上頭的“賬”都遠遠多於線下頭的。有時候一整天中,只見線的上頭記得滿滿的連一個空位子都沒有,線下頭卻連一筆也沒有。

李老師想,那一天阿婆真還是賺足了!

“我真高興你的店賺這麼多的錢。”李老師把賬本還給阿婆,“可是我還是有一點不明白,什麼是店裏頭快樂的事?什麼是店裏頭不快樂的事?你能不能向我說明白一點?”

“喔,這還不簡單呀,你真是個只會讀書的讀書人,我來說給你聽聽吧。比如,我把一斤3元的米當作一斤1元的米賣,客人趕快再補2元錢還給我,這就是很快樂的事。我多找了3元錢給客人,客人立刻把錢送回來,這也是很快樂的事。客人看到我扛不動米,幫我扛,看到我忙不過來就替我做這做那,都是快樂的事,統統要一筆一筆記錄下來。但是也有不快樂的,哈,有一個人就總是當我是個老糊塗,買東西不給錢,說是待會兒就會把錢送來,卻一次又一次都沒還錢,還當作沒這回事,多帶走一包綠豆、一罐可樂、一包砂糖。他每帶一回,我就記一次不快樂。同樣吃一種米,總是會養出一百種、一千種不同的人的。還好,天天算下來,都是快樂佔多數,不快樂佔少數。我用算盤算一算,覺得我的店不但賺,而且還是越來越賺,越賺越多,我的快樂也越積越多,我早已變成世界上擁有快樂最多的人了!這樣的店,我怎麼捨得把它關掉呀!”

古人云:“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當年陶淵明荷鋤自種,嵇叔康樹下苦修,兩位雖為貧寒之士,但他們能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這樣的生活,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極高境界!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宰相叫季文子。

季文子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從不鋪張浪費。他家的住房非常簡陋,也不多用僕人。

他叮囑家人說:“不要搞浮華,講排場。飲食粗茶淡飯就可以了,衣服不臟、不破就很好。”

有一天,他有公務出門,讓他的侄兒備車。等了一會兒不見動靜,就徑直向馬廄走去。

剛到馬廄門口,他就看到侄兒慌慌張張地將青草蓋在馬槽上,顯出不安的樣子。

季文子納悶,問道:

“你在幹什麼?”

侄兒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季文子上前一看,原來馬槽里有糧食。

季文子十分生氣,說:“我已經說過,不許用糧食喂馬,有充足的草就可以了。許多窮人衣食都成問題,你竟還如此浪費!”

侄兒點點頭,說:“你說的道理我懂,我只是怕別人嘲笑我們。”

季文子回答道:“被嘲笑又如何,簡樸生活才是美德。”

慕僚仲孫站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

“大人做宰相這麼多年了,出入連一件像樣的綢緞衣服都沒有。喂的馬,不給糧食,只給草吃。你每天乘坐瘦馬破車,難道不怕別人笑話,說你太小氣了嗎?”

季文子聽了仲孫的話后,嚴肅地說:“你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你沒有懂得節儉的意義。一個有修養的人,他可以剋制貪念,因為他知道節儉可以使人向上;相反,一個人鋪張浪費,必然貪得無厭。一個國家的大臣如能厲行節儉,艱苦奮鬥,上行下效,百姓齊心,這個國家必然會越來越強大。”

季文子句句在理的一番話,說得仲孫啞口無言。他紅着臉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去。

後來,季文子聽說,仲孫真的想通了,一改過去鋪張浮華的缺點,重新做人了。

季文子作為宰相,自然當屬富人之列,難能可貴的是他能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自己的財富,依舊保持着勤儉的美德,並能夠以德服人,使他身邊的人最終都像他一樣節儉。如果我們是富人,就應該做像季文子一樣的富人。

還有一對下崗的年輕夫婦在早市上擺了個小攤,靠微薄的收入維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這對夫妻過去愛跳舞,現在沒錢進舞廳,有時就在自家屋子裏打開收錄機轉悠幾圈。男的喜歡喂鳥,女的喜歡養花。下崗后,鳥籠里依舊傳出悅耳動聽的鳥鳴聲;陽台上的花兒依舊鮮艷奪目。他倆下了崗,收入減少了許多,卻仍然生活得很快樂,鄰居們都用驚異的目光看着他倆。

這對年輕的下崗夫婦,雖然生活清苦,卻仍然可以坦然面對貧窮的生活,並能在艱苦的環境中尋找生活的樂趣,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境況,但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狀況都要坦然面對,並保持快樂的心情。

不管富貴與貧窮,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只要開開心心,生活的趣味就會更濃厚,恐懼和壓抑感就會自然從內心深處消失。坦坦蕩蕩地做人,平平淡淡地生活,美好的日子就會處處飄滿幸福的花香。

有些人儘管很窮、很孤獨,事業上也談不到什麼成就,但只因他們懂得從生活中尋找那點點滴滴的情趣,他們就不會覺得困苦和孤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氣不如爭氣大全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氣不如爭氣大全集
上一章下一章

正視富貴: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