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孔雀帝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是自古以來從未變過的真理。
所以即便在劉如意的統治下,大漢王朝發展的繁榮昌盛,並且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內,人口就翻了四五倍之多。
在領土上,也擴張到了三國時期將近兩倍的大小。
還是有不少人暗暗的覺得,這繁榮終將有結束的一天!
但,劉如意用事實無情的打了他們的臉。
“西征孔雀帝國!”
當劉如意向全天下人發佈這一決定的時候,中原人還完全不知道孔雀帝國的存在。
不過,經過這幾年大漢和周遭各小國的融合,以及漢人逐漸踏向世界的足跡,給中原大地的百姓開闊了不少的視野。
再加上學校里各種關於中原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學,很多百姓都已經知道,在大漢王朝的外面,還有着非常廣博的天下。
不過那些天下,大多都是大海或者荒原。
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和大漢的人口、規模和文化發展相對抗。
其中之一便是孔雀帝國。
“這孔雀王朝,說好聽的叫王朝,說白了,就是個四分五裂,貌合神離的集合。整個王朝領地之內,南邊和北邊基本上是兩個完全分割的世界。”
牆上掛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
劉如意站在那地圖前面,手裏拿着一根木杆,一邊在世界地圖上指指點點,一邊給自己的大臣和將士上課。
“因為他們信教。而教派一旦出現差異,他們的思想就會南轅北轍,立即產生非常大的矛盾。”
說到這裏,劉如意直接給出了最終的結論:“所以,我們要征服孔雀帝國,只要做到一件事就夠了。”
底下的大臣聽了,不禁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那個孔雀王朝足足有兩千多萬的人口,農業、商業發展的也很不錯,當地人的戰鬥力也非常的強悍。
而因為人種的關係,孔雀王朝的人似乎生來就比漢人要高上一截,看起來皮膚黝黑,身強力壯,一看就不好對付。
陛下竟然說只要做到一件事,就能征服這個帝國!
那究竟是什麼事?
劉如意背對着大臣,看着世界地圖,上面有着大片的紅色區域,那是大漢王朝以及周遭那些已經被他征服了的領地和區域。
整個加起來,已經佔了整個世界地圖的四分之一大小!
而剩下的綠色的區域,正是後世所熟悉的印度,也就是劉如意下一步要征服的地盤,孔雀王朝!
這個時期,孔雀王朝已經控制了遠達阿拉伯海的非常廣大的區域,可以說,整個帝國不論是從規模還是人口,都不輸給大漢帝國!
劉如意轉過身來,看向大臣們道:“只要,控制他們的宗教就夠了!”
王允不解:“陛下,可是我們連他們的宗教是什麼都不知道,這如何控制?”
“朕知道。”
劉如意仙氣衣袍,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筆來,瀟洒肆意的寫下了一個大大的“佛”字。
這個時期,印度的佛教還沒有傳到中原來,所以中原人完全沒有信佛的人。
老百姓對這個宗教也是全然的陌生。
要征討印度,就不可能繞過去佛教,所以他很耐心的,一點一點的把整個宗教的內容和教義都講解給了他的臣子。
這一講,就是三天三夜。
等到他終於講完的時候,嗓子都快要啞了。
而這個時候系統也適時的給出了新的任務,要求劉如意把佛教傳入大漢。
不得不說,佛教的確是非常好的宗教。
它既教人要清心寡欲,又教人積極向善,是引導人做好人,少做惡事的教義。
引進來,並不是壞事。
可是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芸芸眾生皆平等,出家之人即便殺人放火,寺廟也照樣願意收了這些弟子。
可惜,這些人人性本惡。
好比說偷習慣了的小偷,絕不會因為進了寺廟就改了這個惡習。
殺人如麻的惡鬼,也不可能因為讀兩本佛經就突然頓悟。
很多佛教的大師終其一生,直到圓寂都無法了悟,又何況普通人呢?
所以歷史上有關於寺廟,有關於和尚的很多記述和故事都不那麼動聽。
看破紅塵出家為僧的事情只會發生在故事書裏面,現實往往是酒肉和尚趁着婦人上香的時候,行鬼祟之事。
所以,劉如意直截了當的拒絕了這個任務。
有些國家需要靠宗教才能鞏固統治,但是他不需要。
不過,他雖然不願把佛教引入到中原來,卻要利用佛教來拿下孔雀王朝。
“朕要你組成一支二十人的小隊,專門研究佛法。研究成之後,去到孔雀王朝,找到當地的佛教僧侶,給他們金銀財寶,讓他們更改自己的教義。”
根據劉如意對歷史各種記錄的印象,印度的佛教是有着從興起,到繁榮,再到消亡的過程的。
而後面之所以開始逐漸消亡,主要原因就是各個不同的地方對於佛教的教義理解開始出現了分歧。
有分歧就會有分化,有分化就會有爭鬥。
而在這個時期,孔雀王朝的帝王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正在大力推行佛教,整個國家上下,無人不信教。
不信教,就無法入朝為官。
不信教,就娶不到好老婆。
所以即便有些人不想信也得信,而信的久了,隨着時間天長日久的洗腦,也會由不信,變成寧可信其有。
漸漸的,整個孔雀王朝就變的從上到下都成了佛教的教徒。
所以,一旦他們出現爭鬥,整個國家就會迅速的陷入一片內亂。
果然,經過幾個月的部署,這個二十人的小隊長途跋涉的趕到孔雀帝國,按照劉如意的吩咐,分別找到了每個地區那些有影響力的僧侶。
給予他們中原的絲綢、茶葉和金銀珠寶等各種寶物,要求他們更改教義的時候,這些貪財的僧侶並不知道遠道而來的東方人要他們更改的原因。
只是覺得更改一下教義,就能拿到這麼多好處,何樂而不為?
很快,佛教的內部就出現了巨大的分化。
不同地區的僧侶為了爭誰是上乘佛法,誰是正宗教義,爭的是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