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區別

第16章    區別

苦苦思索之後,朱慈烺寫下一份名單,一共五人,都是準備跟隨他前往南京去之人,這五人分別是貼身太監李繼周、東宮伴讀邱致中、兵部郎中楊文聰,少詹事、東宮講官方拱乾,以及永王朱慈烺,至於說玉環和春梅等人,是不需要上這份名單的。

貿然提出來讓兵部郎中楊文聰跟隨前往南京,朱慈烺已經有些後悔,所以在接到父皇聖旨之後,他僅僅增加了少詹事、東宮講官方拱乾,他這個太子到南京之後,依舊是要加強學習的,講課之人就是方拱乾。

朱慈烺並未馬上將名單呈奏給父皇,他隱隱感覺到,父皇一定會派遣王承恩到端本宮來。

需要攜帶的物件,全部都是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準備,五輛馬車,帶走所有東西,包括沿途需要消耗的糧草,盡量的不麻煩地方,當然玉環和春梅乘坐馬車,永王朱慈炤年歲不大,也乘坐一輛馬車,朱慈烺和其他人全部騎馬,且每人雙馬,騎乘的馬匹不用擔心,朱慈烺拼力保下御馬監的掌印太監、監督太監和提督太監,想要幾匹好馬手到擒來。

朱慈烺騎乘的兩匹駿馬,全部都是阿拉伯馬,這可是當下最好的駿馬了。

其餘具體準備的事宜,不需要朱慈烺操心,所以他相對要清閑一些。

走出書房,朱慈烺用力做擴胸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穿越到明末,醫學水平與數百年之後的差距天地之別,一個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要了人的命,所以朱慈烺還是要多注意一些,有了一副好的身體,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邁着碎步小跑着過來的李繼周,遠遠的看見朱慈烺,馬上躬下身體。

“啟稟太子殿下,定王殿下和永王殿下前來拜訪。”

“知道了,讓他們到廂房去等候吧。”

朱慈烺轉身回到書房,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前來拜訪,在他的預料之中。

在朱慈烺看來,十三歲的朱慈炯和十二歲的朱慈炤,都還是小孩子,父皇的子嗣不多,期間夭折好幾個,加之朱慈烺出生不久被冊立為皇太子,所以宮內不存在因為皇位的歸屬產生爭鬥,大明一朝對於王爺可不是很友好,王爺成年之後都要離開京城前往封地,禁錮在封地,沒有聖旨不得離開,更不得前往京城,說的直白一些,大明的王爺就是被當做豬一般養着,吃好喝好,生活無憂,卻沒有任何的權力,王爺不僅沒有權力,還不得干預插手地方的事物,否則就可能遭遇到地方官吏的彈劾。

朱慈烺與兩個弟弟的關係還算是融洽,畢竟他們的年級都不大,期間因為田貴妃與周皇后爭寵,導致周皇后對永王朱慈炤懷有戒心,不過田貴妃去世之後,這份戒心也就慢慢放下。

往廂房走去的時候,朱慈烺腦子裏面想到的是永王朱慈炤,他隱隱覺得,父皇很有可能改變心意,不讓朱慈炤跟隨他前往南京,畢竟朱慈炤年歲不大,若是前往南京,身邊需要有人照顧,再說了,朱慈炤一年多之前失去了母親,孤苦伶仃,留在京城更好。

倒是永王朱慈炯,應該跟隨自己前往南京,這樣一來皇宮裏面就剩下永王朱慈炤,父皇能夠將更多的關心給予朱慈炤,當然這樣做,對於周皇後來說不公平。

剛剛進入廂房,朱慈炯和朱慈炤兩人都站起來行禮。

“拜見太子殿下。。。”

朱慈烺對着朱慈炯和朱慈烺揮揮手。

“不用多禮了,定王,明日我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南京,母后那裏就拜託你了,你居住在後宮,記得每日早晚都要去拜見母后,若是遇見什麼事情,可以給我寫信。”

朱慈炯點點頭。

“皇兄的吩咐,弟弟記下了。”

一邊的朱慈炤,臉上帶着茫然,也帶着小心。

朱慈烺看向了朱慈炤。

“永王,你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朱慈炤眨了眨眼睛,看向朱慈烺,臉上寫着不解。

“皇兄,弟弟沒有什麼要準備的啊,對了,皇兄明日前往南京,這是弟弟的一點心意,還請皇兄收下。。。”

朱慈炤從胸前掏出一個錦袋遞過來。

看見朱慈炤拿出錦袋,朱慈炯也連忙從胸前掏出一個錦袋。

“皇兄,這是弟弟為您準備的。”

朱慈烺接過錦袋,放置在桌案上面,看着朱慈炤再次開口了。

“永王,父皇沒有給你說什麼嗎。”

朱慈炤搖搖頭,表示什麼都不知道。

一時間,朱慈烺猶豫了,不知道是不是該告知朱慈炤跟隨自己前往南京的事宜,如果父皇真的讓朱慈炤跟隨自己前往南京,還是需要準備一些物件的。

略微思索了一下,朱慈烺看着朱慈炤開口了。

“定王,你馬上去拜見父皇,看看父皇是不是有什麼話語要說,我等你的消息,不管父皇說什麼,你都要馬上告訴我,知道嗎。”

朱慈炤有些不明白,不過還是聽從朱慈烺的話語,離開端本宮,前往文淵閣而去。

朱慈烺看着朱慈炯,打虎親兄弟,從信任的程度上面來說,朱慈烺更加傾向於朱慈炯,朱慈炯年級不大,一直都在周皇后的身邊生活,周皇后仁慈嫻熟,給予朱慈炯更多是正面的影響,加之朱慈炯遠沒有陷入到皇宮權力爭鬥之中去,所以可塑性很大。

如果將朱慈炯帶在身邊,朱慈烺有絕對的信心將朱慈炯培養成為自己的心腹,將來的很多事情,他可以放心大膽的交給朱慈炯去做。

“定王,你留在京城,如果遭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記得我在南京。”

朱慈炯看着朱慈烺,用力的點頭。

“皇兄,母后也說了,我要是遇見什麼事情,一定要給你寫信。”

朱慈烺看着朱慈炯,有些出神,按照朝廷的規矩,身為王爺的朱慈炯是不能夠參與朝中任何事宜的,年滿十六歲之後,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封地,好在周皇后的堅持,朱慈炯在後宮之中能夠好好的讀書,有些時候還能夠和自己一道聽課,學識還算是不錯。

大明王朝不允許王爺參政,好比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縱觀大明一朝,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皇權和臣權的爭鬥博弈,皇上依靠太監來壓制文官的權力,文官則是依靠打壓太監來制衡皇上的權力,天啟年間和崇禎年間,這種表現愈發的突出,天啟年間大太監魏忠賢得到皇上的信任,死死的壓制了朝中的文官,崇禎年間皇上信任文官,太監遭遇毫不留情的打壓,文官基本把控了朝政。

如果大明的王爺能夠參政,能夠掌握權力,能夠在朝中為官,則皇權多了一份保證,不管怎說,王爺都是朱家的子孫,內心裏面還是維護皇權的。

當然,皇權的爭鬥更加的慘烈,如果因為皇位的爭奪導致皇子之間陷入內鬥,對朝局產生無法磨滅的重大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朱慈烺認為,穩固皇權僅僅依靠太監,等於飲鴆止渴,太監大都來源於底層,學識不是很高,加之身體的缺陷,導致性格方面也存在缺陷,這樣的人掌握權力之後,往往難以自控,而且性格方面的缺陷,在施政的時候很容易暴露出來,產生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

穿越成為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毫無疑問是要穩固皇權、打壓臣權的,一個偌大的帝國,需要權力的集中,需要乾鋼獨斷的皇帝,前提就是這個皇帝不貪圖享樂,足夠的清醒、足夠的睿智,有徹底把控大局的能力,更是有力挽狂瀾的雄心。

朱慈烺有雄心壯志,自認為有能力,足夠的清醒,當下也不貪圖享樂,可光有這些沒用,他需要有人幫助,而且是完全能夠信任之人,首選之人就是朱慈炯,朱慈炤也算一個。

“皇兄,您在想什麼啊。”

朱慈炯的提醒,讓朱慈烺反應過來。

“定王,閑暇的時候,不妨多看一些書,不要老是聽那些先生的授課,也不要總是看他們推薦的書籍,皇宮裏面的書籍很多,只要是能夠看懂的書籍,都可以拿來看一看,只要多看書,時間長了,你的見識肯定不一樣。”

“平日裏有什麼想不明白的事宜,多問問母后,不要擔心母后訓斥,就算你提出來的問題過於大膽,被母后訓斥了,我想母后也會給你詳細解釋其中道理的。”

“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那裏也要多去一去,我們都是親兄妹,本來就要互相關心,父皇的事情很多,恐怕沒有什麼時間陪着你們。”

“定王,我再次囑託你,不管遭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想着我還在南京。”

“今日你我說的這些話語,埋在心裏,不要對母后說,更不要對父皇說及。”

。。。

面對朱慈炯的時候,朱慈烺說的很細心,內容也很詳盡,接到父皇朱由檢的聖旨之後,有些事情朱慈烺內心有了定奪,只是尚未思考成熟,不過這不代表他不會採取行動,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不存在,離開京城之後,有些事情他就要開始佈局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中興大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中興大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章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