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
佛教於公元67年傳入西安后,在我國漢唐時期非常興盛。古都西安的寺院景觀美不勝收,比較著名的有青龍寺、芙蓉園、大慈恩寺、仙游寺、大秦景教寺、清真大寺、大明宮、大雁塔、小雁塔等。
西安青龍寺位於西安東南郊鐵爐廟村北,建於582年,原名靈感寺,708年改名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唐代佛教興盛是空前的,而城內的佛寺更為突出,其傳播之廣不僅在國內,而且對國外也有影響。
尤其對當時日本宗教的發展影響很大。在9世紀初至中葉,日本入唐求法的學問僧、請益僧頻繁往來長安。他們曾在青龍寺受法,使青龍寺成了向外傳播佛教密宗、頗有影響的寺院之一。
583年,隋文帝修建了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芙蓉園。到了唐代,又對園林進行了擴建,除在芙蓉園增修紫雲樓、彩霞亭、涼堂與蓬萊山之外,又開鑿了大型水利工程黃渠,以擴大芙蓉池與曲江池水面。這裏逐漸成為皇族、僧侶、平民盛游之地。
隋代開皇年間,隋文帝命人興建了世界聞名的佛教寺院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我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慈恩寺最初稱無漏寺。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又進行了擴建。
慈恩寺寺院的規模很大,共有13個院落,近900間房屋,雲閣禪院,重樓復殿,異常豪華。唐代高僧玄奘曾受朝廷聖命,是該寺院的首任上座住持,並在此翻譯佛經10餘年。
在寺院山門內,有鐘樓和鼓樓對峙,中軸線之主體建築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鍾和鼓是寺院的號令,有晨鐘暮鼓的說法。
東側鐘樓內懸鐵鐘一口,重約15噸,高3米多。
唐代學子一旦考中進士便到慈恩塔下題名,稱作雁塔題名,後來成為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
601年,隋文帝在黑水河南北兩岸興建了行宮,並且起名為仙游宮。南寺稱為仙游寺,北寺稱為中興寺,兩座寺之間有一個黑水潭,也稱仙游潭。
據史籍記載,隋文帝楊堅從小被養育在馮翊般若寺,長大后返回楊家時,女尼智仙交給他一袋舍利子共31粒。
601年,隋文帝詔令全國31州建舍利塔分別供奉,同時入塔,包括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後來,除了仙游寺的舍利子,其他30座塔及舍利子情況不明。
後人在仙游寺法王塔發現鎦金銅棺。棺中琉璃瓶內存放着國內首次發現的10粒隋代舍利子,以及雙面刻紋石碑一塊和石函一具。這在我國佛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到了唐代,西安改為長安,並作為唐朝都城。宮城完全與XA市重合,皇宮與明城牆重合。唐朝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則大部分在XY市境內。西安的宗教文化極其發達。
在我國和東南亞影響深遠的八大宗派中,有6個宗派的祖庭在西安。長安佛教對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的佛教都有重大影響,許多國家的僧人和佛教徒經常來長安的佛教寺院朝拜和交流。
唐代寺院如興教寺、草堂寺、藏傳佛教寺院廣仁寺等,在歷史上都有很大的影響。
其中,影響較大的宮觀有周至縣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樓觀台、西安八仙宮、道教全真派的祖庭戶縣重陽宮、臨潼老母殿等。
基督教從《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記載算起,傳入西安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代著名的基督教寺院是大秦景教寺。該寺位於周至縣終南山下,樓觀台的西側,僅存一座古塔。
651年,***教傳入西安。西安現有清真寺21所,其中影響最大的寺院是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於西安西大街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由於它與大學習巷的清真寺東西遙遙相對,而且規模較大,由此又被稱為東大寺或清真大寺。
據寺內現存碑文記載,清真大寺創建於742年,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寺院佔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全寺院沿東西走向呈長方形,共分四進院落。院內樹木成蔭,花圃對稱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間。
遠近聞名的大明宮遺址位於XA市區北郊的龍首原上,是唐代長安城禁苑的組成部分。大明宮原本是皇帝朝會的地方,后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大明宮更名為蓬萊宮,並在這裏主持朝政。
大明宮始建於634年,後來,屢遭兵火的破壞。896年,大明宮被大火焚毀。大明宮遺址周長7.6千米,共有11座城門。城內的主要街道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已經發現的40多處宮殿閣亭遺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宮殿遺址。
大明宮的北部是宮庭類的園林區,建築佈局比較疏朗,建築形式多種多樣,堪稱唐代園林建築的傑作。
唐代西安佛教建築藝術中,最為著名的是大雁塔和小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XA市區南郊大慈恩寺內,始建於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5層磚塔。大雁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后又經多次修整。大雁塔是長安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歷代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
大雁塔是樓閣式的磚塔,塔通高64米,塔身7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塔內裝有樓梯,供人登臨,可俯視西安古城。
小雁塔又稱薦福寺塔,小雁塔正式稱謂應為薦福寺佛塔,位於XA市區南門外的薦福寺內,始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是屬於保護得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
它形體秀麗,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築藝術遺產。
小雁塔與大雁塔相距約3千米,因規模小於大雁塔,因此稱為小雁塔。
薦福寺建於662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宗室皇族為他獻福而建造的。小雁塔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義凈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佛圖等而建立的。
小雁塔位於安仁坊,所在的塔院是薦福寺的一部分,不過當時塔院並不在薦福寺內,而是與薦福寺門隔街相望。
在唐代末期的戰亂中,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小雁塔是密檐式磚構建築,塔形秀麗,是我國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遺產。
小雁塔保存着一口金代鑄的大鐵鐘,鐵鐘高4.5米,重1噸多,上面刻有“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長轉”16字吉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