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那些碎散的花朵啊
初中時的記憶全在自行車身上。
——要麼是騎着自行車狂奔。
——要麼是在教室里托在腮幫子,等待着騎着自行車狂奔。
狂奔的兩個盡頭,一頭是學校,一頭是家鄉。
一喜一憂,構成了兩點一線。
“他們今天可是第一天啊。”
“以後有他們受的。”
“嗯,到鄉里上學,風裏來雨里去,起早又貪黑。以後這路上可就熱鬧了。”
這小山村,小學是有的。而初中,整個鄉鎮只有一所,五六十個村子供一個中學,所以那學校也算不得小。
東西走向的七八排瓦屋,自南至北地排過去。瓦屋正中間還隔開一條南北向的路,連着校門與操場,把整個校園平均分成了兩部分。
足有三十多間的房子,住滿了初一到初四的學生。下課鈴或放學鈴一響,四五百人往教室外一涌,黑壓壓的也是一個浩瀚的陣勢。
因為學生中多數是離鄉鎮較遠的,又因為鄉村泥巴路本來就不好走,交通就不發達,所以每人都配着一輛自行車。
平把自行車剛剛興起不久,女士變速車也緊俏,較多的是子承父產——老式彎把車。笨重卻也結實,正適合行這顛簸不平的泥路與石路。
在上學前,自行車從四面八方涌過來,如潮水一般;放學了,又從校門這一點湧出去,向四面八方散開,如潮水一般。
沒有車棚,平時車子是到處亂放的。
夏日裏陽光毒熱,車胎曬了極易爆裂,學生們就搶起了陰涼。車子就扎堆地擠在房屋兩邊,中午就挪到屋北,下午就跑到屋東了。
遇到上級來檢查,用白色石灰粉,拉出線條,組成一個個方格。在每個教室前面,又在每個教室的後面,分明地躺着,供自行車排放。
值日生就要忙碌了,從早晨一直忙到上午,把自行車整整齊齊地一輛輛排過來。於是每排房屋前後就多了一堵牆,低而寬,鐵的。
遇到雨天,這低矮的牆上就多了一件件雨衣,紅色藍色綠色、橙色黑色紫色,各種顏色的,紛壓壓地披在車上,倒是一個花團錦簇的風景,給這黑瓦白牆黃土地的校園多出一些生機來。
因為車子多,又常被值日生搬動,有許多車子是到處借空穿插其間。所以,常有些熱鬧可看。放學鈴聲剛起,迫不及待的學生們拔腿就跑,“嗖”一陣風,蹦出教室,飄到教室門外兩三米去,連那三四級的台階都給省略了,手裏的包也橫着飛出去。
前一個包還橫着飄在空中,後面的包也飛出來,又一個,又一個······時間節奏不快也不慢,不緊也不松,剛剛好,像是訓練有速的特警,又像剛剛放欄的兔子,一個個蹦跳着的兔子,都向車隊跑去,尋着自個兒的車子。秩序雜樣而不亂。
這時偏有人硬闖這洶湧的橫流。用身子去截斷自右向左,或者自左向右的人流。推搡着一些人,又接收着另一些人的撞擊力,嘴裏還嚷着:“我的車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