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靈岩寺一日游!
張觀瀾和白澤到家不久,太白金星也回來了。
“太白,打探清楚了?”張觀瀾等太白金星喘了口氣,張嘴問道。
“嗯,大致清楚了!”太白金星說,醫院裏那和尚法名叫祭道,俗家名字叫李緣,出家在靈岩寺,是靈岩寺主持大和尚天機長老的首席大弟子,將來會繼承天機長老的位子,成為靈岩寺下一任主持。
“這麼說,這祭道和尚挺厲害。”白澤道:“太白,靈岩寺現今一共多少和尚?”
“倆!”
張觀瀾、白澤面面相覷,敢情靈岩寺里就天機長老和祭道和尚倆人啊。
“哎!”張觀瀾搖頭嘆息,“要說這靈岩寺也是本地一大叢林了,沒想到現如今荒廢至此,好好的寺院就倆和尚。”
太白金星好奇道:“主播對靈岩寺很了解嗎?”
“那是!”張觀瀾道:“靈岩寺始建於東晉,距今有1600年歷史。那時是佛圖澄的高足僧朗率先修建此寺。後來北魏太武帝滅法,靈岩寺佛事遂廢,直到孝明帝年間才重整氣象。”
白澤道:“北魏太武帝是張道陵大弟子轉世。”
張觀瀾恍然大悟,“難怪他要滅佛呢!”
太白金星道:“主播,你接著說靈岩寺啊。”
張觀瀾點頭,接着道:“公元520年的時候,有一位法定禪師遊方到靈岩寺,那時靈岩寺已經又荒廢了,但是法定禪師愛其泉石,於是募資重建寺院,靈岩寺再次興旺。之後的唐、宋、元、明各代佛法鼎盛,因此靈岩寺一直興盛。最興盛的時候有僧侶500多人,殿宇50多座。”
白澤道:“法定禪師就是最初興建靈岩寺的僧朗轉世。”
張觀瀾微微點頭,“原來如此!”
張觀瀾接着告訴白澤、太白金星,靈岩寺直到乾隆年間的時候還很興盛。然而乾隆朝是清朝最後的盛世,乾隆皇帝之後,清朝國力越來越弱,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苦,自己都活不下去誰還有能力供佛,因此靈岩寺的香火也就逐漸凋零,直至當代。
“現如今靈岩寺經過重新修繕、保護,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聲名在外,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遊覽!”
太白金星點頭,“這我倒是知道,我跟祭道和尚聊過,他說靈岩寺群山環抱,岩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迹薈萃,佛音裊繞。寺內不僅有高聳入雲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還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所以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說‘靈岩是泰山背最幽絕處,游泰山不至靈岩不成游也’。”
張觀瀾詫異道:“太白,你跟祭道和尚聊過?”
“對呀!”太白金星說,自己變化成其他病人的家屬接近祭道,自稱篤信西方教,這才和祭道攀談上,“關於祭道的個人信息,我都是和他聊天的過程中他自己親口說出來的。”
張觀瀾沖太白金星伸出大拇哥,“高啊!”
白澤看着太白金星,“太白,你既然跟祭道和尚聊過了,有發覺他是誰轉世嗎?”
太白金星搖頭,“瞧不出來。”
白澤合計了合計,“看來只能我親自出馬了,既然知道他在靈岩寺出家修行,我就到靈岩寺會會他。”
張觀瀾道:“要去咱就一起去,就當旅遊了。”
太白金星嘿嘿一笑,“我聽祭道和尚說了那麼多靈岩寺的好處之後就想去瞧瞧,方才主播又介紹了一番,跟導遊似的,我就更想去了。既然白澤帝君要去查祭道和尚究竟是誰轉世,那咱們就假裝去旅遊,到靈岩寺觀光下。”
白澤道:“我是沒意見,咱明日就去?”
白澤的意思是趕早不趕晚,早點調查清楚祭道和尚的事情好放心。假如祭道和尚真是西方教派出來轉世,好在適當時候覺醒幫助唐三藏,那就想辦法除掉他,或者不叫他覺醒。假如他不是奔着這個目的來的,那大家就都省心了。
張觀瀾自然明白這層意思,就道:“行,就明天出發吧,我跟公司請個假,明兒咱們整個部門依舊不去上班!”
太白金星喃喃道:“主播,咱們這部門的人好像也沒怎麼上過班。”
張觀瀾兩手一攤,“那有什麼辦法,封神重要!”
當天晚上張觀瀾叫了一輛網約車,叫司機明天上午八點鐘在小區門口等着。
一晃到了第二天,白澤、天祿、太白金星加上張觀瀾,四人打扮成出遊的樣子坐上網約車,直奔靈岩寺。
一路上司機和張觀瀾等人亂侃一氣,“我說,不是周六周日的你們去靈岩寺,不好玩啊。”
太白金星問怎麼不好玩。
司機道:“非周六周日靈岩寺沒什麼人,就你們四個逛,多沒意思。”
太白金星道:“我們又不是去看人的。”
司機咧嘴一笑,“老哥啊,你還真別這麼說。我跟你說啊,現代人出遊,人多了抱怨啥啥都擠,但是你出遊的地方要是一個人沒有,光景,你琢磨,安安靜靜的有啥意思?出去玩圖什麼,不就是圖個熱鬧嘛,沒人玩個屁!”
司機這番話,太白金星聽起來沒什麼認同感,畢竟太白金星是天庭神仙,雖說已經到人間生活了一段時間,但這還是第一次出遊,出遊經驗明顯不足,甚至可以說壓根沒有經驗。所以司機的話,太白金星也就是一聽,就拉倒了。
但是張觀瀾聽着這番話卻忍不住沖司機豎起大拇指,“師傅,高啊,通透!”
“別師傅不師傅的,都把我叫老了!”
張觀瀾坐在副駕駛位子上,司機話說完,把一直戴着的鴨舌帽摘掉,露出一張年輕帥氣的臉沖張觀瀾歪頭咧嘴一笑,“我今年才22!”
張觀瀾連呼好傢夥,這比自己還年輕呢。
“我叫王哲瀚,叫我小王就行!”
“小王!”張觀瀾從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