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報紙的威力(求收藏推薦票)
大崝日報瞬間火了!
這些新奇的內容還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辛正業這邊不怕得罪人,真的是什麼都敢寫。
除了沒寫那些官員貪贓枉法的事情,一些糗事可都是沒有絲毫的遮攔。
再加上一些百姓的所關心的事情,讓大崝日報更加的受到關注。
這其中還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有商人看到上面的一些關於商業的信息,居然想讓人將這些報紙都買走。
隨即發現,不管他買多少,報紙都有的賣,這讓商人知道自己的算盤打錯了。
同樣的,有人高興,就有人憤怒。
比如王義朋。
一開始他並不知道,大崝日報開始賣的時候,他還在呼呼大睡呢。
等到有人敲響了房門,急匆匆的衝進來之後,他才知道內容。
當即氣的砸了桌子。
他想要衝出去找大崝日報的麻煩,但是出門就被父親王禮堵在了門口。
“父親。”王義朋躬身問候道。
王禮面無表情的看着他,“你要幹什麼?”
“父親,有人污衊我,我要去討個說法。”王義朋氣憤的說道。
“找誰討說法?”王禮問道。
“當然是這個大崝日報,真的不知道是誰有這麼大膽子,居然敢編排我,我一定要讓他知道,得罪我的下場。”王義朋惡狠狠的說道。
他身為禮部尚書的兒子,平時誰對他不是恭恭敬敬的,就連大聲對他說話的人都沒有。
現在可好,居然有人公然的編排他,甚至上面還隱約有些嘲諷的意味在其中。
先不說其他的,就是這口氣他也咽不下去。
“你要進宮?”王禮問道。
王義朋一愣,“父親,我進宮幹嘛?我是去找.......”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愣在了當場,王義朋雖然算是不學無術,但總歸還是有些腦子的。
看到父親面無表情,頓時小心翼翼的說道:“父親,這是陛下弄得?”
王禮道:“你說呢?之前我不是和你說過了嗎?”
王禮對於這個兒子真的是失望透頂了,他原本想着讓兒子繼續當官,即便是不能成為多大的官,但最起碼能夠到達四五品是沒問題的。
但是這個兒子死活不願意去當官。
王義朋這才想起來,之前父親確實是說過,但他給忘記了,畢竟他不關心這些事情。
“那....那我該怎麼辦?總不能看着他們編排我吧?而且這是在打您的臉。”王義朋還是有些不甘心。
王禮被氣笑了“你還知道這是在打我的臉?這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嗎?”
說完之後,直接一揮袖,“最近一段時間,你就給我在家中待着,哪都不能去?聽懂了沒有?”
看到父親是真的生氣了,王義朋只能應了下來。
他這邊還算是好的,其他一些地方可是也沒少鬧騰,比如那個上林苑的監證,此時都快要成為了大家的笑柄。
但是此時卻無可奈何,要是其他人,他直接就讓人給抓了,實在不行,也能夠走走關係。
但這可是皇帝陛下弄得,而且還是得到了三公六部尚書的支持。
他又能夠怎麼辦?
這還是第一天,大部分的人都還在觀望,也想要看看皇帝陛下到底要做什麼?
現在他們似乎察覺出來一些情況,那就是這個新聞科似乎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第一天的報紙其實也只是算是嘗試,讓大家開始接受。
第二天同樣的報紙出爐,內容也變了,除了一些官員或者百姓的趣事。
還增加了一些其他地方的事情。
比如梁州之事。
雖然寫的並不詳細,但也可以讓讀報紙的人知道梁州現在大概的情況。
最起碼對梁州有了印象。
要知道現在的百姓,基本上就在方圓百里內活動,這還算是見多識廣的了。
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大崝還有梁州這個地方。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現在知道了,也知道皇帝早就派人去賑災了,更加知道那邊的生活遠不如這裏。
更加吸引眾人的還是這其中居然有關於仙城的描述,同時還有那宛如真實的畫像。
而通過報紙,大家知道,這東西叫做照片,可以將任何事物,完美的復刻在其中,一絲一毫都不差。
同時其中介紹了大臣們現在騎着的自行車。
上面隱約有些消息,似乎皇帝陛下準備讓這些自行車流入民間。
這就讓不少人感到震撼了,同時也有些欣喜。
最讓人在意的卻是上面關於何貴的一些情況,這邊將何貴的生平事迹都寫了出來。
同時將他的種種罪行也都不放過。
這讓京城內的大多數人對於何貴都產生了一種厭惡之感,雖然他們絕大部分都沒有見過何貴,但是不妨礙他們產生這樣的感覺。
第三天同樣如此,這次添加的是何家的種種罪行。
很多東西光是看着書寫的內容,就讓人恨得咬牙切齒,此時京城內,已經對何家的人恨之入骨了。
第四天的時候,何貴和何家的事情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的版面,也讓不少人第一時間都開始關注這件事情。
一些文武官員此時也察覺出一些不對勁來了。
但是此時此刻,誰也不能阻止這件事情的發展,現在大家都是十分關注何家究竟怎麼樣了。
第五天的時候,大崝日報上就報道了何家被抄家的消息,同時此時已經被押入京城,就關押在刑部大牢之內。
這一天,有很多讀書人自發的聚集在刑部大牢門口,要求嚴懲何家。
這個時候,只要是個官員都能夠察覺到其中的不對來,這不僅是要抄家滅族,還要讓人死不超生。
何貴以及何家的名聲是徹底的臭了,而且還是臭不可聞的那種,永遠都沒有翻身的可能性了。
與此同時,他們似乎也看到了自己面對這樣場景的下場。
要知道他們這些文人,最為關心的其實還是身後名。
很多文人其實並不怕死,即便是現在,也有人不怕死,或者說相對的,他們寧願死,也不願意遺臭萬年。
相對比死來說,這樣被吊在恥辱柱上,被千人所知,萬人唾罵,他們寧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