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改變規則
第二章改變規則
“演習聲明播報完畢!請大家注意,今天10點鐘,華夏國國家新聞發佈中心,將會有一個更加重要的聲明要發佈,請大家抓緊時間過去。”
陳再興播報完聲明,不顧台下的記者還在討論,他更是爆出另外一個重要的消息。
“陳發言人,能否透露一點你們華夏國國家新聞中心發佈聲明的信息。”
一名記者舉起了手,對着台上的陳再興問道;
這名記者的說話,估計是代表了所有記者的聲音,一時間所有的記者齊齊望向了陳再興。
“對不起,還是請各位移步新聞中心吧,相信你們在那裏聽到的一定會更加詳細明了。謝謝!”
陳再興沒有再停留下來,而是直接走下台。
“快,去新聞中心!”
聯想到剛才中國國防部的高調、強硬的演習聲明,現場的記者也是突然意識到了等下在華夏國新聞中心即將到來的聲明將會是怎樣一個情況,軍隊強硬了,那麼他的政府呢?
在一陣辟里叭啦的腳步聲中,華夏國國防部新聞中心已經人去樓空了。
……
“叭嘎,向釣魚島發射導彈,華夏國這是侵略,釣魚島是我們的領土!”
“立即向華夏國發出抗議,表明我們的立場!”
日本首相小野三郎怒氣衝天。
“哈依!”
日本外相立即致電華夏國政府,但華夏國政府只給了日本外相一句話,那就是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華夏國的領土,這就是我們的立場。
“華夏國的,那是美國人給我們的。憑什麼說是他們的。”
“小野首相,那我們的巡航艇還去不!華夏國真的會進行導彈演習的。”
“我們在自己的領土巡邏,當然要去啊。華夏國的導彈演習只是一個幌子,不會真的進行。”
也難怪日本會這麼認為,釣魚島一直是華夏國固有領土,但華夏國真正在釣魚島維持事實存在卻是非常少的,這與華夏國的軍事實力有着很大的關係,釣魚島隔日本比較近,只是近幾年,隨着華夏國軍事實力大漲,華夏國才向釣魚島海域派出公務船執行巡邏,但華夏國說在釣魚島進行軍事演習,這說給誰都不會相信,畢竟華夏國以前沒有那樣做過。而今天,華夏國發佈聲明,但卻讓日本感到質疑。造成的結果就是日本再次在這關鍵時刻向釣魚島派出了4艘船隻。
……
而在日本持續向華夏國表達抗議之際,此時在華夏國國家新聞中心裏面,此時已經人滿為患了,原本國家新聞中心就有許多人,現在國防部新聞中心涌過來這麼多的記者,一時間這座大廳更是人擠人,因為擁擠,因為人多,雖然華夏國國家新聞中心已經把空調打到了最大致冷位置,但大廳里依舊有着一股股的汗味,但有着期待情緒的記者,哪裏還會顧忌這些,誰能第一時間把信息發出去,誰就佔據了頭版頭條。
十點鐘!
“來了!”
人群中傳來陣陣聲音。
萬目期待中,一名身穿華夏國傳統中山裝的中年人快步走上新聞發佈台。華夏國國家新聞中心發言人李大同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發表着國家的聲明:
“為保衛華夏國人民的和平勞動成果,為給華夏國人民一個安居樂業的生存環境,為了中華民族不再次重蹈戰爭侵略之苦,鑒於華夏國周邊日趨嚴峻的周邊局勢,為避免華夏國人民巨大的傷亡,重蹈罪惡戰爭,經中央軍委討論、制定,並提交華夏國人大審核通過,華夏國決定廢除原有基礎上制定的‘永遠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原則’。
“啊!”
“華夏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怎麼要這樣做。”
“什麼,廢除原來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天啊,潘多拉魔盒終於開啟了!”
這個消息如同捅了馬蜂窩,讓整個新聞大廳里震驚起來,中國廢除原有的核原則,這意味着華夏國在事關國家安全的情況,有可能率先發動核打擊。所有人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台上的李大同。
“……長期以來,華夏國一直堅持這三種特殊情況下才使用核武,以前如此,現在依舊如此。三種情況分別是:第一,在華夏國核武器或核設施遭受敵人各種常規武器襲擊的情況下;第二,在華夏國航空母艦、戰略導彈核潛艇遭受敵人核武器或常規武器襲擊的情況下;第三,在華夏國本土重要設施、水利工程或居民聚居地遭受敵人襲擊的情況下。現根據華夏國周邊的實際情況特增加第四種情況下,為了避免華夏國的打擊武器遭受第三國的監控,只要戰爭發生,華夏國將在第一時間用核武清除戰爭國在他國領土上部署的攔截武器和裝備。’”
“第一時間,這是什麼意思!”
一名來自韓國的記者在台下自言自語地說道;
“什麼意思,如果戰爭打起來,你們國家部署的‘薩德’將在第一時間清除掉,而且還是使用核武器,同行!真為你可憐!自己的國家自己不能做主,總要聽別人的。慘呢?部署‘薩德’的地區可能變成無人區。”
“哥們,你的家不會在那吧,如果是,趕緊回家把人遷到別的地方去。”
一名伊朗記者看到說這一句話的是一名韓國記者,立即回應道;
“沒……我的家不…不在那裏,不過……唉,這是什麼事。”
韓國記者頓時臉色慘白,似乎他想到了什麼。
新聞發佈台上,李大同的聲音震耳欲聾,不僅聲音震住了大家,其內容也是把大廳里所有的人給震醒了,尤其是參與圍堵華夏國的那些國家的記者,更是臉色慘白。如果戰爭真的打起來,那他們國家將首當其衝,到那時,還有什麼利益可圖,國家都要破了,人都要死了,還談什麼利益。
“李發言人,能否詳細解釋一下第四種情況下。”
剛才說話的那一名韓國記者還沒有完全緩過氣來,竟然再次傻傻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