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突襲(1)

第22章:突襲(1)

張靜源真敢想,借槍竟敢要借到幕府,劉經三怎麼能不吃驚?叫誰誰都吃驚!

幕府牟平縣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人家這個大戶不但有生意上的經濟支撐,還有政府後台,還有軍方撐腰,或許這些還都還不是最主要的,最最主要的是幕府還有洋大人罩着,這才是幕府誰人惹不起的根本!

這個洋大人就是英國駐煙台的總領事凱文,響噹噹的英國外交官,厲害吧?

凱文一頭黃頭髮,眉毛鬍子都是黃的,一雙藍眼睛總是傲慢地居高臨下對着每一個人。凱文對任何人都毫不避諱地講述他父親參加過八國聯軍,是第一批打進紫禁城的外國人,他家有好多寶貝就是他父親那會從紫禁城帶回去的,凱文說到這一切時是用很驕傲的口氣說的,臉上沒有一點盜竊者的羞澀和愧疚,反倒顯現出佔領者的無尚地榮光!

英國是老牌帝國主義,美國只不過是他們大英帝國當初用來流放罪犯的荒蠻之地,是他們的子民,罪犯的後裔,因此,凱文在煙台各國所有領事中很有號召力,幾乎所有的領事都聽他招呼。

凱文跟幕府的交往始於幕府的二兒子幕政,幕政年輕的時候去過英國,說不上事業有成,到說一口很流利的英語,這英語成了他同凱文交流的基礎。

幕府在煙台開有魚行,魚行跟別家的魚行搶貨發生糾紛,兩家魚行因此大打出手,幕府魚行吃了虧,兩個小夥計當場就倒在血泊中——被打死了。

殺人償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一樁人命案,衙門判幕府敗訴,死了人還要賠償那家魚行五千兩銀子,幕府拿出五千兩銀子九牛一毛算不得什麼,但咽不下這口氣,這案子判的明顯不公,所有的罪責分明在對方,最先動手大人的也是對方,案判過錯卻全在幕府,幕府是牟平乃是膠東數一數二的大家族。豬爭一口食,人爭一口氣,幕府這樣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這日後還有何臉面在這地面上混,幕府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幕府如何都不能夠咽下這口惡氣,於是就找人送錢繼續上告!

幕府財大氣粗,花多錢都不管,只要能打贏這場官司就成,當官司告到山東知府哪裏,知府大人嘆了一口氣,說了一句實話:“別告了,這官司無論告到哪裏都是你們幕府輸,儘管輸得不服氣,就是我一個知府都知道你們輸得不服氣,我也不服氣,可有什麼用呢,人家朝里有人,朝里有人,你明白么?”

朝里有人好做官,沒想到還有朝里有人贏官司,幕府明白了。到了這一天幕府全明白了,幕府在明白的同時,也有辦法了,幕府家的二兒子幕政很有頭腦,自八國聯軍打下北京紫禁城以後,在中國從慈禧太后老佛爺開始,中國的官員都怕洋人,每一個洋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是中國大小官員的洋大人,洋大人的權利至高無上。

幕府的二兒子幕政看明白了這一點,自然就找到了洋人凱文做靠山,因此幕政仗着他會英語,又和凱文有過幾面之識,為了魚行官司這件事,幕政找了凱文。凱文弄明白了幕政的來意后,凱文滿口答應,凱文說:“這事好辦,你們中國人的事對我來說就是小事一件,我一句話就能搞定!”

凱文這句話還真不是吹,僅僅一天的時間,幕府官司的事整個來了個天翻地覆,幕府不但要回了那五千兩紋銀,那家魚行還得倒賠幕府一萬兩白銀,另一家魚行當日就倒閉,被典了房子賣了地皮走人,從此以後就在煙台消失,幕府的魚行一家在煙台碼頭做大,至此幕府在膠東地就沒有怕的人!

眼下張靜源借槍行動,上手就要在幕府身上開刀,劉經三怎麼會不吃驚呢?所以劉經三說:“張書記,這個幕府借槍的事,我們是不是再合計合計?”

張靜源當然聽出了劉經三的弦外之音,張靜源說:“這有什麼好合計的,我們要求下面縣委要做的事情,我們特委必須要自己最先做到,而且還要做好。我們要求縣委武裝必須要新增50條槍,我們特委就必須要搞100條槍,不然的話我們做領導幹部就沒有底氣,無法服眾,我們如何做好領導工作?”

張靜源這樣說話,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說明張靜源心裏已有必要的把握,劉經三和特委委員們就有了底氣,只要配合好了就是了。

前些日子記不起來在什麼傳媒上看過一篇文章,文章通篇都在講述一個如何啟用鄉賢治理鄉村的事情。這個鄉賢很有點意思,什麼是鄉賢,鄉賢不一定就是德高望重的人,也不可能是身無分文鄉村裡輩分最高的人,但肯定是鄉村裡那些有錢人,因為他們手中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就能掌握話語權,掌握了話語權就能推動輿論倒向,在輿論導向里做成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怎麼看這位老先生的文章都有一種復古的味道在裏面,人類發展到了眼下的21世紀,有人還在抱着復古的臭腳說事,讓歷史車輪倒轉,不是腦袋進水了就是別有用心!

在民國時期的中國農村,地主階級就是那個時候鄉村的所謂鄉賢,在往前數千年,中國的封建社會一直都是由這些所謂的“鄉賢”所支撐、治理的,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幾乎就是一個滯停不前,什麼時候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好過,社會真正地近不過?

在民國時期的中國農村,地主階級把握着地方政權,他們即使規則的制定者,當然了也是規則的受益人,他們在治理農村政權時,他們與晚清相比有不少花樣翻新。不過,這些翻新對耳目閉塞的大對數中國人來說事新鮮事,但對外國人來說,也都是他們制定的規矩,是跟外國人學來的。對從外國哪裏考察來的東西他們並不是照盤全搬,他們是有嚴格選擇的,對他們地主階級利益集團有益的他們就“接軌”,真正對社會可持續發展、老百姓也能從中獲益的的事他們隻字不提,反正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都文盲,老百姓他們說什麼就得聽什麼,不聽也罷,各級政府都有武裝,大少地主也有自己的私人武裝,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要拚命,怎麼也不會反過他們的高壓之下。就像幕府就養了二三百號家丁,他們的武器大到重機槍,小到女人用得袖珍小手槍,幾乎清一色的英國貨,因此,這批武器在特委書記張靜源的眼裏份量特別重,張靜源早就在這些武器上打着盤算,要讓這些武器為革命所用!

幕府大宅門門口常常站着四個崗哨,這四個崗哨張靜源完全可以無視,因為張靜源是教師,幕府的兩個少小爺一直想請張靜源做他們的私人家庭教師,張靜源一直都沒有答應過,不過,卻願意做幕府兩個少小爺的輔導老師,這樣一來張靜源進出幕府很自由,從來就沒人敢攔他,因此,張靜源對這個幕府內外的情況特別熟悉。

幕府不在牟平城,更不在海陽城,他除了在煙台開有錢莊、商行、魚行、典當鋪,幾十家生意買賣外,他們的根還是在幕家莊。

幕府的人很用心,他們從早就開始琢磨發財陞官人家的盛衰史。他們觀察發現好多發財、包括做官的人,他們發財了、做官了,他們要麼就舉家喬遷,到更繁華的地方享受榮華富貴,但結果是好多人要麼消財招災,更可悲地是剛到手的官位還沒有坐熱乎,就被人罷免,或者被人殺頭,這在幕府看來這是他們離開了他們的根所致。他們的根,人氣、財氣,都在他們原來居住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接地氣,與地氣相通,也就是說是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風水所致,讓他們發了財做了官,他們走了遠離了風水寶地,活該破財倒霉都是他們自找的!

當然了,也有發財當官不離家的,但他們還是破財了,丟了官印,究其原因,也還是的怪他們自己,他們有錢了,忍不住就要修修補補,忍不住修修門樓,讓門樓更顯氣派一點,能跟自家的地位身份相符,要不就修修祖墳,卻不知這樣做,他們不但壞了風水,泄了地氣,結果比舉家喬遷的好不到哪裏去!

應當說幕府的這些研究不無道理,最起碼與中國最難懂的玄學周易學說有那麼一點關係。因此,幕府的老宅在幕家莊一直都沒有遷離,而且再不破壞原來的風格下逐年向外拓展,也就成了幕府老宅現在的這個樣子,樹大根深,才會枝繁葉茂,幕府這多年一直買賣紅火,日進斗金,與他們老宅是不是真得有什麼某種關聯誰都說不清。

幕府在整個幕家莊幾乎佔據了大半個村莊,幕家莊整個村莊修了圍子,還有厚重的大鐵門,大鐵門在圍子上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死到大鐵門,每道鐵門每日都是按時關開門,這鐘點把得跟時鐘一樣準確;幕府在幕家莊內還修有高大的院牆,幕府大院的院牆尤其堅不可摧,比村外的圍子都要高大結實得多,高大的院牆上還修有炮樓,護院的家丁就有130多人,整整一個加強連,他們一天24小時值班,幕府在幕家莊是城中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烽火紅軍旗(上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烽火紅軍旗(上部)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章:突襲(1)

%